每天“加班”3小時做科普,湖南一線醫生用18條防疫短視頻助力全民戰“疫”

每天“加班”3小時做科普,湖南一線醫生用18條防疫短視頻助力全民戰“疫”

李瑛。圖 / 受訪者提供

一年時間,抖音更新作品 253 條,獲得點贊超過 2670 萬,服務了 482 萬多粉絲的健康知識需求。來自一線的呼吸內科醫生李瑛,利用診後空閒時間,成為名副其實的短視頻知識網紅。

這個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作為一名醫生,李瑛第一時間遞交請戰申請書,同時利用自媒體平臺做相關健康科普。18 條短視頻,2.4 億播放量,貼合當下大眾需求的知識再次讓他 " 走紅 "。

以全校第一考入醫學院

42 歲的李瑛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呼吸內科的一名醫生,他出生在山東濰坊的一個軍人家庭,自小學習成績好,當年高考,他以全院第一的成績考入了青島醫學院醫學專業。

本科順利畢業後,李瑛考入了當時的湖南醫科大學,也就是現在的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在湖南醫科大學讀完碩士和博士後,李瑛直接留校,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成了一名醫生。" 選擇當醫生主要是一份情懷,並不只是求一份穩定工作。" 李瑛說," 簡單的就是想幫助別人。"

從 2018 年 6 月份開始,李瑛利用診後的業餘時間,開始組建了病友群,每個群裡有 200 至 300 人,他負責管理五個群,在病友群裡,李瑛會做診後科普、跟蹤回訪病友,詢問患者的康復情況,囑咐他們注意事項。

" 我的患者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 李瑛說,因為感激醫生的付出,逢年過節,病友們會在群裡問候,有些病友到醫院來複查,還會帶一些家裡自種的蔬菜瓜果," 感覺和病友變成了朋友 "。

因為科普愛上短視頻

因為愛科普,李瑛愛上了短視頻。從 2018 年 12 月開始,他自己開始慢慢摸索短視頻。

用他的話來說,短視頻形式天然適合做醫學科普,既可以觀看,又可以轉發,還可以下載,方便受眾也利於傳播。

" 拍短視頻不只是簡單的拍,看起來只有一分鐘,背後付出的往往更多。" 李瑛說,以一條短視頻為例,一分鐘的成品他查各種醫學資料往往要花上兩三個小時,為了保證更新頻率,他基本上每隔一天更新一篇。

在全國抗擊疫情期間,李瑛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向受眾傳遞疾控科普知識。" 我手裡拿到的是第五版診療方案,我來告訴大傢什麼是疑似病例,什麼是確診病例。""N95 口罩用吹風機吹 30 分鐘、用酒精消毒,就能反覆使用麼?其實這是不對的。" 截至目前,李瑛總共更新了 18 條防疫相關科普短視頻,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 2.4 億。

近段時間,各地醫護人員毅然成為最美逆行者。" 我和很多醫院同仁一樣,第一時間遞交了去一線的申請書。" 李瑛說,對於一名醫生來說,去一線是一件很光榮的事,他隨時等候醫院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