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和爸妈宅在家,这10个习俗你了解过吗?

今年的元宵节有些特殊,

为了安全,我们很多人都必须待在家里

没有热闹的猜谜大会

不能欢欢喜喜的出门逛街

可相比奋战在一线的英雄们

我们还可以和家人在一起

元宵节和爸妈宅在家,这10个习俗你了解过吗?

即便没有盛大的元宵节活动,没有往年热热闹闹的氛围

只要和家人在一起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

那种独属于中国人的幸福便油然而生

元宵节和爸妈宅在家,这10个习俗你了解过吗?

2020年注定不平凡,我们只能收

疫情当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愿所有人都平安健康

希望在许多年之后

再回忆起2020年的元宵节,你会说:

“那年的元宵节很特别,那段时间,我陪伴家人的时间很长”

元宵节和爸妈宅在家,这10个习俗你了解过吗?

今年的元宵节,可能看不到往日的热闹欢腾

但有关元宵佳节的一些有趣习俗,我们可以了解一下:

1、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和爸妈宅在家,这10个习俗你了解过吗?

“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元宵与汤圆虽然都是“团团圆圆”的含义,但却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它们的“出生时代”、做法、外观等都有不同。

元宵出现在西汉时期,而汤圆出现在宋代。做法上,元宵是由糯米粉滚制,以甜味为主,它们个头大,形状不规则,外表干燥松软;汤圆则是由糯米面皮包制,甜咸荤素样样有,表皮光滑粘糯,没有浮粉。

2、闹花灯

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3、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4、舞狮子

元宵节和爸妈宅在家,这10个习俗你了解过吗?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5、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6、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7、逐鼠

元宵节和爸妈宅在家,这10个习俗你了解过吗?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8、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

10、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