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2020年2月6日 11:32,央視新聞發佈#為什麼還不能預判疫情拐點#熱搜話題微博,而底下微博評論更是針對疫情拐點產生了更多討論。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而作為極其遵節氣時令的茶行業,更是異常的關注。談及疫情對於春茶的影響,他們無不聚焦到一個點上:疫情什麼時候能夠結束?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茶農進入零星採摘

大型企業和工廠處停工狀態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近日來,編輯連續採訪瞭解了浙江麗水松陽、四川宜賓、四川峨眉山、海南五指山、貴州貴港、廣西、雲南等早春綠茶產區。


像海南五指山、峨眉山等地方的頭春茶,其實在年前就已經進入了採摘期。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浙江麗水松陽縣茶園茶葉已經在陸續發芽


而在浙江麗水松陽、浙江麗水景寧、浙江溫州永嘉、四川瀘州納溪、貴州貴港等早春茶產區,都已經進入零星採摘階段。


雲南一些產區在今年1月20日後就陸續開始採摘生產,只是數量都不多。如果沒有這次的疫情,現在也已經開始採摘生產名優綠茶了。不過,如今只有零星的茶農在做,大型工廠是不敢動的,怕出現問題負不起責任。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目前為止

對早春綠茶影響不大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從事茶行業的人都非常擔心此次疫情對春茶影響大不大。其實,影響是有的,也要細分。比如以浙江麗江松陽縣這樣以早春茶為主的產區來講,影響也分生產形態。


松陽木山堂總經理孟雪芬告訴編輯,他們當地的企業幾乎產品都是早春茶,這次的疫情影響也有分別。


在松陽縣,當地綠茶種植一般以家庭為單位,茶園大部分在自己的房前屋後,孟雪芬告訴編輯:“在疫情防禦和管控很好的情況下,並不影響茶農田間的日常生產。”


因為很多是家庭小作坊生產,體量不大,所以茶葉的日常採摘生產所受影響不大,但她還是很擔心:“松陽縣每年都差不多在2月15日前後會有大批量的烏牛早上市。如果疫情還得不到有效管控的話,茶青和幹茶的交易勢必是會受到很大影響,特別對於早春綠茶佔比很大的大型企業來說,面臨的損失會更大些。”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松陽縣烏牛早品種已經陸續發芽


隨著立春後,浙江溫州、麗水等各地的平均氣溫基本穩定在8℃以上,非常利於烏牛早茶芽的生長。


如果疫情得不到有力控制,大量的採茶工將無法進入產區,就不能實現大規模採摘,茶園的茶葉也就只能看著老掉,加上茶葉採購商不能進入採購,將一定程度上影響鮮葉和幹茶交易。


不僅僅是松陽縣的孟雪芬這樣認為,從其他早春綠茶的產區茶農反饋來的信息也是如此。只要疫情在14天得到有力控制,目前的影響不是很大。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14天

對早春綠茶來說是個關鍵節點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當聚焦到四川宜賓高縣產區和峨眉山產區,當地茶農的回覆無一不談到一個話題:疫情如果在兩週14天內得到有力控制,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就不會太大。


所以,疫情何時結束?對於早春綠茶的產區、茶農和企業主來說,就變得尤其重要。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羅先生家剛採回來的烏牛早鮮葉


為什麼這樣說呢?四川宜賓高縣的茶農羅先生告訴編輯:“14天對於早春綠茶的產區來說,大部分進入大批量採摘階段了,這個時候如果管控不力,大批採茶工、製茶師傅和採購商是進不來產區的,影響採摘、加工和後期交易。”


如果疫情在14天內可以完全控制,對於其他茶類採製的影響就不會太大。畢竟在春茶品質中,名優綠茶受時令限制算是最大的。白茶、烏龍茶、紅茶和普洱茶的採製大部分都集中在3-5月份。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科學防禦 堅定信心

我們一定會抗疫勝利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從採訪中,令人欣喜的一面是採訪對象無論是茶農、茶商還是企業管理者,雖然有隱憂焦慮,但心態還是很積極樂觀的。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 貴州貴港產區的韋先生的朋友圈


貴州貴港產區的韋先生,在最近的朋友圈發佈狀態。儘管立春之後,自家的早春茶已經可以採摘了,但是為了響應政府號召,抗擊疫情,並沒有去採摘。


松陽木山堂總經理孟雪芬聊到疫情期間在家裡也沒有閒著,每天拿一些案例在家裡學習,看有哪些地方是可以學習和創新的。她認為這次的疫情對她來說除了是一種挑戰之外,也給了她更多時間來學習和彌補不足。


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為銓更是非常相信在科學防禦、響應國家的號召下,疫情一定會很快過去。


而政和白茶代表性企業雲根茶葉總經理葉雄英女士儘管非常擔憂今年白茶形勢,但這段時間她每天都在積極思考疫情過後要有哪些動作了,要積極樂觀勇敢地面對困境。


除了白茶產區,我們也聯線了武夷山岩茶代表性企業武夷山市獨韻巖茶廠總經理吳忠生先生。他告訴編輯,武夷巖茶採製時間集中在4月20日到5月15日之間,現在的疫情雖然對武夷巖茶沒有影響,但期望疫情快點兒過去。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產區積極出臺春茶生產應對措施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除了國家政府出臺的規範性防禦措施和手段,針對春茶生產,各個產區也積極提出了相關的應對措施和建議。


2月5日,浙江省茶葉產業技術創新與推廣服務團隊提出了《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下的浙江春茶生產應對措施建議》,供其他產區參考。


而在比較一線的浙江麗水松陽縣產區和四川宜賓高縣產區,也有指導的公告。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 松陽氣象發佈的技術措施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 四川宜賓高縣一個家庭農場張貼的溫馨小提示


而對於到五一前後才進入採製期的安溪鐵觀音,他們也在積極行動。安溪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志明局長告訴編輯:“鑑於鐵觀音採製期集中在五一前後,儘管目前疫情不會對安溪鐵觀音的生產產生什麼影響,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這段時間,安溪產區持續在做好茶園管理,開展土壤改良、肥水管理工作,爭取為春茶品質打好基礎。


陳局長還聊到,因為疫情影響,對準備集中在這段時間發力的茶莊園旅遊還是影響很大。現在茶莊園全部關閉,正好趁此機會對茶莊園設施進行維修和提升,充分準備迎接疫情結束後的旅遊春天。


對於疫情的影響,陳局長倒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路。他認為,茶葉作為“世界三大健康飲料之一”,這段時間人們都呆在家裡喝茶,茶葉家庭消費可能反而會更多些,特別是對於喜歡喝茶的區域。


“所以也不都是壞的,大家不能老是那麼悲觀,大家要有信心!”陳局長談到。


這是一場全國的戰役,疫情之下,相信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各個環節緊密銜接起來,堅定信念,我們一定會取得最終勝利。而其他的傷痛,時間都會給到答案的。

_

_

_

_

_

_

_

_


疫情下,不少人會對2020年春茶做一些猜想。編輯羅列了在採訪中瞭解到的採訪,這裡只陳述猜想和基於的現實情況,並不對猜想做過多解答。


大家看完之後可以在留言板塊聊聊自己對2020年春茶的猜想,“說茶”會在其中挑選部分猜想請教茶行業專業人士來解疑答惑。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2020年春茶之猜想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猜想一:是否被倒逼更多傳統茶農拓展線上銷售渠道?


現實基礎:從採訪中編輯瞭解到,現在影響到的早春茶已經讓不少走傳統路線的茶農開始考慮退路問題。疫情對他們來說今年將會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茶葉採摘生產完後,銷售是擺在茶農面前最現實的困難。或許改變傳統市場交易方式,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採用預售定製等方法來提高銷量,能夠一定程度上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


特別是新生代茶人、茶二代轉型做線上,利用更多的新媒體營銷方法,嚐到了甜頭的他們也在影響周圍的傳統茶農。


猜想二:疫情是否會影響中國茶葉出口?


現實基礎:據中國海關數據,2019年1-12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總計為36.66萬噸,出口額累計為20.20億美元,出口均價為5.51美元/千克。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圖片來自中國海關

2020年春茶大猜想:疫情下的春茶,將面臨怎樣的考驗丨深度觀茶

△圖片來自中國海關


分茶類來看,2019年全年,中國綠茶出口量為30.39萬噸,佔總出口量比重為82.9%;紅茶出口量為3.52萬噸,佔總出口量比重為9.6%;烏龍茶出口量為1.81萬噸,佔總出口量比重為4.9%;花茶出口量為6490噸,佔總出口量比重為1.8%;普洱茶出口量為2786噸,佔總出口量比重為0.8%。


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球性暴發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個月內還不能取消的話,是否會影響中國茶葉出口?


猜想三:疫情是否會影響2020年茶葉品類結構?


現實基礎:從採訪中瞭解到,有福建白茶產區的企業擔心疫情不盡快結束的話,有可能還會出現名優綠茶採購商來他們產區搶購茶青現象,以前就出現過這類情況,並由此影響到白茶價格。


綠茶作為出口和內銷中佔比很重的茶類,如果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話,是否會對其他茶類結構產生影響呢?


猜想四:疫情過後,是否能讓茶葉消費者更加理性?


現實基礎:疫情發生後,有不少茶商誇大茶的功效,但在採訪中發現,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正確認識茶的功效,茶並不是藥。


在採訪福建畲依茗白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為銓時,他也講到,茶並不是藥,應該在宣傳白茶時有理有據地講產品功效。


經過疫情瘋狂的教育洗禮後,消費者們是否能夠更加理性的買茶喝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