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美文,是美好心靈的觸碰與交流,你覺得是這樣嗎?

乳谷


那些在文字裡的相識,似遠似近,陌生而又熟悉。\r

其實,不必太過的去深究。\r

每一個喜歡文字的人,大概都有自己不可說出口的故事。\r

是悲或喜,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又何須管那麼多。\r

也許曾擦肩,也曾交流,只是從不知是彼此。\r

我們的相遇始於此,那便簡簡單單,保持最初的平淡就好。

穿過初春的夜裡,尋覓不到可以用來懷念的月色。

嘴邊的溫度,暖不過手指尖的涼意。\r

泛白的燈光下,又一次翻閱著沉舊的紙頁。

那些書本中的話語,一字,一句,反覆的看著


雅雅句句入心


美文被《漢法詞典》定義為純文學。是文學、修辭、詩歌藝術的總體。亦有人認為:美文就是記敘的、藝術的抒情散文。我曾經訂閱過《美文》雜誌,記得是由賈平凹任主編,裡面刊登的都是散文。廣義美文涵蓋了散文、詩歌、小說、小品等等。凡是重感性,長抒情,具有文學性、美學性的文章都應該是美文的範疇。


創作美文的過程,是對美的體驗。美文可以陶冶情操、給人以美好的文學藝術享受。在創作美文時,作者的心裡一定是充滿了美感。只有平時用心去感悟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才能用美的語言,將自己所見、所聞、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

創作美文,是美好心靈的觸碰。“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讀一篇優秀的美文,就會與至純至美的心靈產生碰撞和共鳴。創作美文,是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和讀者各科進行交流。美文創作者,要努力使自己創作的美文以情動人,才能給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和愉悅的精神享受。才能讓美文走入讀者內心,讓讀者瞭解體會你所要表達的主旨和意蘊。

在這個充滿競爭與誘惑的年代,有一批頭條創作者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美文領域,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們期待創作美文時打開自己的心靈,並與讀者的心靈觸碰出火花。

我們會在美文領域堅持下去的。或許我們創作的美文,達不到思想深邃,文采斐然的標準,但我們有一顆純淨的心。我們會通過創作美文,提升自己的審美意識、文學素養和寫作水平。通過創作美文,可以讓我們陶冶情操,淨化心靈。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我們的人生日臻完善。



柳暗花明美文苑


創作美文,是美好心靈的觸碰與交流,的確如此。

美文是打開心窗鑰匙,它描繪出平淡的日子,吟唱著自然的旋律,傾聽著心靈的渴望。如風般輕盈,如雲般靈動,如雨般純澈!

在美好創作的天地裡,有人生的無奈,人間的美好。他的滄桑,能聆聽到心靈的呼喚,體味到生活的斑斑駁駁!讓心靈在文字中放逐,讓靈魂在文字中漫步,讓心境於自然間闡釋淡淨,讓人生在文月裡別樣美麗!

這個世界,唯有美文可與生命相媲美。

美文,活色生香,生命,踏過茉莉一樣的芳香,遇見一份柔情,輾轉一念執著。

美文,如夢如幻,生命,跨過童話般的世界,美妙一份夢幻,陶醉一份溫暖。

美文,五味人生,生命,嘗過酸甜苦辣,遙看一席芳華,落滿輕舞飛揚的繽紛枝葉,在風景如畫的年華,築起一傷堅強與灑脫,如痴如醉,笑看人生。

與美文一起走。走過斑斕的童年,走過快樂的少年,走過多雨的青春,走過豐富的中年,還將伴我走過執著的老年。

與美文一起走。走過生機勃勃的春季,走過熱情盎然的夏季,走過陽光明媚的秋季,走過白雪皚皚的冬季。

與美文一起走。走過鍋碗瓢盆笑唱的生活,走過嫋嫋飲煙升起的鄉愁,走過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溫馨。

美文,是四季的花朵,秀麗了我的人生,它猶如春天的茉莉,讓人陶醉;夏日的荷花,讓人愛上她;秋天的杜鵑花,讓人沉醉;冬日的紅梅,讓人無限生機!

美文,讓我們的生命開滿了花朵,漫了花香,讓我們的友誼細水長流,暖如陽春;讓我們的感情在心裡滋長,甜美如花;讓我們的夢想悄悄地開花,精彩分呈。

歲月無痕,當我們驀然回首,翻閱著心靈的美文,在某一頁,某一行,某一個字中。有著一種不可名狀的觸動,它在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難以忘懷,這便是感動。

用心捕捉,用心發現,用心去感悟,生活中一樣不會缺少真善美,一句話不經意的溫暖問候,如春風化雨,使冰冷的心頓有“忽如一夜來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暖意洋洋,那甜甜的笑臉出現在那人們久以捨棄的面容上,今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倍感親切,一次小小的援助之手會使人際交往其樂融融!

生命之樹的綠意,由春的期待,夏的狂放到秋的誠實,冬的淡泊,一葉一葉地飄落人生美文的頁碼,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頁一頁的豐隆。

親愛的朋友們,給你一座美文芳園,虔誠地精心地構思人生的四季吧!在生命的稿紙上筆耕不輟,滴滴心血定然會凝成燦爛的珠璣!


田野


我覺得美文創作(文學創作),筆尖流淌的不僅僅只是美,更多的是內心深處的那份孤寂。

平生多少事,能與何人說?細想來,寥寥無幾,唯有文字,能夠聆聽自己心中的那份懷才不遇、那份惆悵,以及得意時的那種欣喜若狂。

一篇文章,背後所寄託的都是創作者的所思所想,寫美景的,大多都是創作者心中最美的模樣,寫故鄉,我想一部分也和我一樣,看到故園物是人非,怎能不添幾分惆悵,徒增淒涼。

我寫詩文時,最喜用梧桐,也許只有我筆下的梧桐才能明白我心中那份辜負吧。除了梧桐,在我的詩文裡,雪,也是常客。

我這一世,又何嘗不是一朵雪花呢?靜悄悄的來了,那麼的微不足道,有誰會為之停下腳步,只有梅花會發出一聲欣賞的嘆息,我用自己的一生,來點綴人間,潔白純淨。看不到春季的繁花似錦,我已經靜靜的融化,流淌進小溪,叮叮咚咚的唱著自己的夢想與心中的那份淒涼。

伯牙為子期絕弦,我的文章誰人能解其中味?也許未來的某一天裡,我也會焚稿折筆,只是不知我又是為誰而絕筆。


苦逼的作者大大


創作美文是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很興奮很暢快很享受,完了,很激動很舒坦。

創作美文,是對記憶的重新過濾。生命的那些歷程,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峰迴路轉,柳暗花明,許多人事,許多場景,許多故事,許多細節,因為眼前一人一物一事一景的觸動,在記憶裡重新閃現,總是那麼感動人心。用靈魂的篩子,將它們仔細篩選,那些精萃,便成為筆下的文字。文字或拙樸,或瑰麗,皆將我們的記憶幻化成永恆的美麗。

創作美文,是情緒的暢快的飛揚。因為感動於這個世界,這個環境,這些人事和自然萬物,甜酸苦辣,各種情緒便裝滿了脹滿了我們的心。心最大,容量仍有限。它們在找尋出路,它們要像風一樣,去飛揚奔放,去遠方,去它想去的地方,自由自然地散發飄蕩。於是,一篇篇文章在筆下流瀉,流瀉奔放的還有帶著我們體溫的情緒,或喜或悲,或哀或樂,或高昂或低落,總是那麼飄逸酣暢。

創作美文,是靈魂的再次淨化。當我們回想著,敘述著,描寫著的時候,也在不斷思索著。什麼是真善美,那些是假惡醜?應該褒獎什麼,宣揚什麼?鞭撻什麼?不斷地辨別權衡取捨,最終高舉起正義公平公正高尚崇高的大旗,大力宣揚正能量。此時,自身的靈魂在淨化中得到昇華。

創作美文,是對生活的美好希冀。在熱愛生活讚美生活的同時,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遐想。希望明天更美好,燃起大家對生活火一樣的激情,讓大家鼓足氣力,直麵人生,不畏坎坷,一路前行,不正是我們創作美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嗎?

謝謝提問!


鐵古腦


創作美文,是美好心靈的碰撞與交流,是自我在歲月長河中的感悟,是生活的美在心底緩緩的流淌!

也許是因為讀了很多書,也許是因為走了很多路,人文風情,青山綠水,亭臺樓閣,綠樹成蔭,漸漸的,在心底溶化,變成文字,躍然紙上。也許是歲月的沉澱,現在的我,喜歡提起筆,寫一些遊記,起初只是想給自己一個留念而已,誰知竟一發不可收拾,漸漸的變成一種習慣。於是,便是這樣的畫面:一路走來,不再拿著手機,只是用心去欣賞美景,用口感體味當地的風土人情,當別人下車拍照,上車睡覺的時候,我只是一個靜靜的遊客,閉上眼,空氣中是誘人的芬芳,風聲滑過面頰,帶著清香。小松鼠順樹而下,一躍而無影蹤。青山矗立,岩石層疊,一杯當地的釀酒,唇齒留香,一鍋清江魚穿腸而過!

我喜歡這樣的生活,塵世中,我是一迷途小書童,傾心工作,努力掙錢。旅途中,我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寫者,用心感悟,用情傾訴。

每日三省吾身,不是矯情,只是想活的更加通透,更加舒適而已,當文章從心底流出,心就會變得更加澄明,不為世俗所左右,不為情愛所煩惱。

人世太多的喜怒哀樂,太多的得失錯過,太多的恩怨情仇,唯有一本書,一杯茶,一篇來自心靈深處的文章,我才會覺得人間溫暖依舊,才不會覺得慢慢迷失自我。


小魚兒60886


美文最早是1921年,周作人從西方引入的概念,當時主要指敘事和抒情散文。美文發展至今,概念已經非常的寬泛,只要是不帶實用目的,供大家欣賞的作品,皆可以列入美文的範疇。但我認為美文應該是人間情懷的表達,以及淨化靈魂的閱讀。所以,美文的創作,既是心靈的坦露,又是心靈昇華的過程。

我最初寫涉足文學的時候,主要是寫散文和小說,報刊雜誌社的編輯給我的評價是太過於唯美,尤其是散文,詞藻華麗、堆砌,只關注自我內心,而忘記所有的一切,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潔淨。這是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因為那樣的世界只能在夢裡才有,只有一個嚮往罷了。所以,在美文的創作中,要注意三個方面:

一、創作美文要有震撼人心靈的“內核”。現在有些美文的作者,創作很隨意,有的“美文”僅僅是一個事件的記敘,平平淡淡,只看到“人間的煙火”,而看不到其中的“精神”,因而,轉眼之間就會變成閱讀者眼裡的“煙雲”。

二、創作美文不能以空對空。這就如同我在上文提到,我最初創作散文的狀態一樣,讓人“夠”不著。還有的美文,整篇都是一段一段的空泛的議論,偶爾也會有讓人如有“醍醐灌頂”的句子,但這樣的金句實在是少之又少!

三、引發閱讀者的共鳴。引發讀共鳴是要貼近生活,貼近心靈的,所以歸根結底是體現作者的真誠,所以,寫作者首先要在觀察生活,體察人心下功夫,

總之,我們要以虔誠之心去進行美文創作,去除功利的誘惑,剔去極功近利的想法,以自己的心靈去真誠的打動閱讀者的心。


餐風飲虹


我也對這個提問談點粗淺的認識,我覺得:

    美文,一定要是創作者的嘔心歷血之作,精雕細刻,認真打磨。一篇好的美文不需通篇塞滿美溢之詞,但必須有“金句”點綴。畫龍點睛,匠心獨運。用古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精神,激發自己的潛能,使美文不僅有外在美的光鮮,更有內在美的昇華。有自已的獨到之處,美文才鮮活。

美文,一定要有血有肉,語言既通俗易懂,又不乏幽默風趣,言之有物。立意須乾淨,語言要精煉,文字求優雅。好的美文是生活的積累,是冷靜的思考,是豐富的閱歷,無窮的暇想。要本著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創作思路,用心去體驗大千世界的美妙,感悟人生的苦樂真諦,書寫人生曲折坎坷陽光的精彩。陽春白雪有人贊,下里巴人有人誇。言情有韻味,述事有內涵。長篇大作,三言兩語,一枝一葉,一水一沙,處處是美文,無不成美文。用心之作,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找到懂你的知音。

美文,一定要有一種風雅,而這種風雅不是矯揉造作,不是附庸風雅,而是真本性、純天然的風雅,是大氣度、接地氣的風雅。既有英雄的柔腸,又有夾客的豪情;既有青春的浪漫,又有夕陽的慨嘆。洛陽牡丹名冠天下,山中野花美在人間。前者是本真,後者亦是真本,自然美才是真實的,心靈的,樸實的,有生命力的完美。

美文,一定要有自己的個性特徵,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挌,既要寫出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也要繼承傳統文化,既要有經典傳世可登大堂之宏篇,也要有經久不衰調節氣場的故事笑話。美文從過去的“純文學”定義:“文學、修辭、詩歌藝術的總體,”走到今天,己打破了它的侷限性。與時俱進,“隨著網絡文化的發展,美文的概念已經不限定於某種文體,或某類內容。網絡文化是一種開放、自由的文化,給美文的概念也賦予了更多的開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詩歌是美文,好小說是美文,好論文是美文,一條寫得好的手機短信,或一段能讓人會心而笑的笑話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講法,寫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

    創作美文需要用“筆”,用心這支充滿靈性的筆,去歌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為社會申張正義,為工作緊張繁忙的勞動者釋壓,為大眾提供茶餘飯後的精神糧食。山珍海味有人喜,五穀雜糧不缺愛。只要是用你的真誠心,感恩心,歡喜心寫出來的美文,一定能俘獲海量的讀者觀眾。

    筆者拙見,不當之處,望君海涵。


好好活著146418463


我贊同這種說法。

何為美文,我看到了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純文學;第二種說法:文學、修辭、詩歌藝術的總體。但個人覺得,這兩種說法給美文加了侷限。現在,網絡文化越來越開放,自由,美文的概念有了更多的自由元素。我覺得,不論體裁,只要是寫得好的文章,都可以叫做美文。

美文重感性,長於抒情。它之所以美,一是美在它的語言,構思,情節等上面。這也可以說,是它的外在美。美文就像一個少女,外貌清麗,打扮清新優雅,讓人賞心悅目。而更重要的,是美在它的內涵,也就是內在美。一味追求外表的華麗,並不是真正的美。有一定的意義,能打動人心,讓讀者產生共鳴,這才是真正的美文。這時,它又像一個閱歷頗豐,感情豐富,能深度思考的老人。

而創作美文,讓一篇文章不僅外表美,而且內在美,並非易事。要想打動人心,讓人產生共鳴,首先,作者得投入自己的情感,以認真嚴謹的態度去創作。也就是你說的‘’創作美文,是美好心情的碰撞與交流。‘’

要想感動讀者,首先感動自己。

以上看法,不知對否,如有不妥,望諒解。


曾是傻姑娘


寫文章是我多年堅持的一個習慣。雖然這個習慣沒有讓我成為作家,但卻為我打開一扇通往美好的窗戶。題主說創作美文是美好心靈的觸碰與交流,我基本認同。

當我們產生創作美文意圖的這個時刻,其實就是我們內心“美好”的覺醒。蘇軾和佛印之間發生過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一次,蘇軾問佛印他看起來像什麼,佛印說像佛,然後佛印反問蘇軾,蘇軾則回答像牛糞。蘇小妹事後教訓他的哥哥說:“佛印的心中像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中像牛糞,所以你看佛印才像牛糞。”當我們心中產生美好的時候,我們的雙眼才會發現美好。這應該就算美好心靈的觸碰吧。

雖然是觸碰自己的美好心靈,但卻意義非凡。創作美文需要將心中感受用文字表達出來,所以這就等同於自己跟另一個自己在對話。例如很多人喜歡寫日記。他們寫下來並不打算給別人看,可每次寫完之後都會如釋重負,感覺跟一位很交心的朋友訴盡心聲。所有的不快和悲傷都煙消雲散。

而且創作美文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認識自己。

相信不少朋友有這種感覺,就是你現在回過頭去看幾周前或者幾個月前自己寫的東西,你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然後你就反思當時的自己為什麼會寫出這樣的話,從而瞭解到你的內心有些什麼東西存在。我就有那種感覺,有時候回過頭讀自己寫的一些文章,會覺得自己那時有點傻,有點自私,有點狂妄等等。瞭解到自己的真實想法之後,就會對真實的自己有更好的把控,從而讓自己越來越好。

希望朋友們都能堅持去創作美文,去帶給別人,帶給這個世界一點點美好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