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經典的一首元宵詞,明白如話,通俗易懂,不輸辛棄疾

元宵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這一天又稱上元節或元夕。這天晚上,人們遊燈街花市,通宵歌舞,盛況空前,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熱鬧場面不輸春節。


這麼熱鬧的場面,必然少不了詩詞來歌頌記載。在古代描寫元宵的詩詞中,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可以說是巔峰之作了,既有熱鬧的場面描寫,又有自己內心甘守寂寞的孤獨。最經典的一句<strong>“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大學問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見這首詞的成就。


然而,一百多年前的元夕夜,歐陽修也寫下了一首元宵詞,情真意切,韻味無窮。這首詞名為《生查子·元夕》。


宋代經典的一首元宵詞,明白如話,通俗易懂,不輸辛棄疾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元宵節這天,街上花燈如晝,平時都在閨房中很少出門的姑娘也會打扮的花枝招展出來賞燈,所以這一天也是年輕人蜜約幽會,談情說愛的好機會。


歐陽修的這首詞就和相思有關,整首詞不重在寫節日的氛圍,而著重寫內心的情感。

詞中描寫了作者昔日一段纏綿悱惻、難以忘懷的愛情,抒發了舊日戀情破滅後的失落感與孤獨感。


宋代經典的一首元宵詞,明白如話,通俗易懂,不輸辛棄疾


上片追憶去年元夜歡會的往事。


“花市燈如晝”,花市被燈光照的如同白晝。極寫元宵之夜的燈火輝煌。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與佳人相約在黃昏之後、月上柳梢頭之時同敘衷腸。那次約會,兩情相悅。花市,彩燈,明麗如同白天;明月,柳梢,都是相愛的見證。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


下片寫今年元夜重臨故地,不見佳人的傷感。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然而所見相同,卻已是物是人非“不見去年人

”了,佳人不再來,空留詩人一個人留下相思的眼淚,沾溼春衫。


宋代經典的一首元宵詞,明白如話,通俗易懂,不輸辛棄疾


情未了,人不在。讀到這首詞,總是會想起唐朝詩人崔護的名作《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兩首詩簡直如出一轍,都寫物是人非的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都採用今昔對比的手法。曾經越纏綿,如今越悵惘,曾經越幸福,如今越淒涼。


這一天,月亮最圓,人卻不能團圓,花好月圓人長久這份簡單的期待卻總是不能如願。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事難料,情難如願。世間多少有情人,滿眼盡是無奈人。


願你們少些相思,多些相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