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到底是臘月23還是臘月24?南北小年夜“PK”找“不同”

本期導讀:小年夜到底是臘月23還是臘月24?南北小年夜“PK”找“不同”

小年夜到底是臘月23還是臘月24?南北小年夜“PK”找“不同”

小年夜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每年到了小年夜都會引起南北方大爭論。那麼到底為什麼小年的時間不相同呢?傳說灶王爺本來是天宮裡面的御廚,做的飯菜深受玉皇大帝的喜愛。王母娘娘大壽,灶王爺特地做了一道水晶菊花餅,做完灶王爺嚐了一口,誰知道,竟然因為太好吃了,灶王爺把水晶菊花餅全吃了。玉皇大帝知道之後就很生氣,把灶神給我貶下凡間取名灶王爺。但玉皇大帝又很想吃灶神做的東西,所以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求灶王爺上天庭做彙報。

小年夜到底是臘月23還是臘月24?南北小年夜“PK”找“不同”

天庭因為灶王爺的到來一片喜氣洋洋,所以久而久之,皇室也就把臘月二十三定為小年,北方當時是皇權的中心,消息暢通所以北方就定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由於地理偏遠,信息傳輸比較慢,所以就定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雖然只差一天,但兩地的習俗也不太一樣。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兩地的區別。

北方小年重要的習俗就是“掃房”和“祭灶”。掃房-就是每家每戶開始打掃房間、擦玻璃,把屋子裡積攢了一年的灰塵打掃乾淨。祭灶-我們這的習俗是擺放貢品,像水果、飯菜、還有膠東大餑餑。而南方祭灶神則是選用糖瓜。

小年夜到底是臘月23還是臘月24?南北小年夜“PK”找“不同”

同時北方也流傳著一個民謠:“二十三、粘糕粘。”就是北方有在臘月二十三吃粘糕的習俗,奶奶告訴我是怕灶王爺上天告訴玉皇大帝壞消息,所以就提前做好粘糕給灶王爺吃,好粘住他的嘴巴,這樣就沒法說壞話了。

粘糕是用黃米紅棗等原料做成的一種甜食,香甜勁道、口感彈牙,有“年年高”的美好寓意,但是老輩人說,吃了粘糕千萬不能哭,哭了就會把腸子粘在一起。

小年夜到底是臘月23還是臘月24?南北小年夜“PK”找“不同”

北方小年一般是吃餃子或者是吃麵條,而南方大部分地區是吃湯圓。還有個別地區不同,南寧人過小年有吃"粽子"的習俗,特別是給孩子或者是正在準備考試的人,寓意:“年年高中(粽)"。而廣西武宣、桂平這些地方卻有做米餅的習慣,用糯米粉加上花生、芝麻、白糖做成香噴噴的米餅,意味著“團團圓圓”。湖南或者浙江人,在這一天則喜歡吃扣肉,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搭配乾菜和調料上鍋蒸熟,就變成一道美味可口的下飯菜。

小年夜到底是臘月23還是臘月24?南北小年夜“PK”找“不同”

俗話說,“小年”不算小,小年過後,人們就開始進入春節序曲,在我們這流傳一段繞口令:

二十三糖瓜兒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燉大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最後祝大家在2020年開開心心,事業一帆風順,身體倍棒。

我是我是悠悠小廚Z,一個愛美食又有點嘮叨的美食博主,如果你覺得我嘮叨的對您還有點用處,記得關注我、或者點贊留言都可以。如果您有任何的意見或建議也歡迎在下方評論與我互動,悠悠小廚Z感謝您的觀看,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