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理想村莊“桃花園”,有必要建起來嗎?

手機用戶52438982457


從蒸汽機時代開始,世界間距離不是問題,到現在地球就是一個村莊,交通發達,信息發達,而且現在是地廣人綢,能開發,能利用的地,早就被有識之士,長袖擅舞者開發利用!可以說:四海無閒田!

現在開啟封山佔水模式,有限的有價值資源,早就被有能力,有眼光,有實力的人收購經營!成為炙手可熱的旅遊資源,影視基地的外景了!

所謂的“世外桃園″,仙山雲海,只能是在文人墨客的小說中,在今古傳奇的影視中,現在商業化的今天,既使有也很快變成旅遊景點,成為現代人的賺錢道具,也再難找到夢中的世外桃園!


馬到成功148659402


桃花源不過是人類的烏托邦而已,只存在於文人美好的想象裡。桃花源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寄託,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尋得一方淨土,達到心靈的安寧。自從陶淵明一篇《桃花源記》後,桃花源、武陵溪常常是詩人們吟詠的對象。桃花源代表了一種美好的意象,是世人隱逸生活的嚮往。


比如“草聖”張旭的《桃花溪》,描寫的就是愜意的隱居生活,全詩如下: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又比如李白的《山中問答》,描寫了恬淡閒適的人間美景,全詩如下:

山中問答

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我個人覺得,桃花源完全沒必要建立起來。因為桃花源代表了人類的理想,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旦建立起來的話,就未必有書中那麼美好了。人活著,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追求,物質反而是次要的。一旦建立起來的桃花源不美麗,或者是達不到人們的理想標準,遊玩之後就會大失所望,敗興而歸。

桃花源是心靈的歸宿,在塵世裡是建立不起來的,物質的豐富難以彌補心靈的缺憾。桃花源雖然只是一種意象,但是反映了深刻的人性。反映出了人們追求美好,逃避現實,好吃懶做的願望。畢竟人人都希望享受美好的權利,而不去承擔任何責任。

物質的桃花源很容易建立,無非是找一片山林,在溪水旁種幾百棵桃樹。可是難以建立的是心靈的桃花源,現代人一直都生活在忙碌之中,在塵世裡迷失了自我,卑微如塵埃。我想,很多人都向往美麗的桃花源,卻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放棄。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少之又少,畢竟時代不同了,掙錢養家才是絕大多數家庭的主流。


層城鵷雛


提起桃花源,是陶淵明最高的理想生活境界,其實陶淵明是典型的空想類人物。《桃花源記》所描繪的景物、人情,寄託了陶淵明的意識深處的憧憬,但只是曇花一現而已,再有人回頭去找,則不見是必須的。

讀《桃花源記》會有很舒服的感覺,但是必須清醒陶淵明也有劣根:喜歡把自己麻醉在對幻想的憧憬裡,這種意識很可怕,雖然不始於陶淵明,但是陶淵明繼承光大了這種迴避不了現實,用幻覺代替現實這種惡劣的傳統意識。這也是中國人劣根中最典型的一種劣根。一直綿延傳承,今天也不乏有其人繼續發揚光大這種看似舒服,其實誤人的幻想,尚不覺已病入膏肓了。

就如魯迅的《阿Q正傳》,明明阿Q腦袋上有個賴床疤,去不掉的,但是他認為蓋個帽子彷彿賴瘡疤就沒了,究其根本就是陶淵明空想意識的真諦傳承結果。

現代很多人不願意聽反對意見,彷彿沒人說就是好的,這是空想變種。

最近董明珠說了中國汽車,罵聲幾乎一片,彷彿董明珠大逆不道至極。回頭看遍地跑的汽車,誰都清楚啊!我寫了這麼多,是不贊成空想主義,二十一世紀的人需要務實,不需空想,只有敢於面對現實,才能腳踏實地求發展,才能出現桃花源,不需用空想去建,空想啥也不是,只能誤人誤事。


知行軒主人


沒有必要專門去建。現在有很多農家觀光旅遊區也有一片一片的桃林,還有許多風景優美、環境清幽的民宿,閒暇時可以去走走看看。

近幾年,流行慢生活或到終南山隱居修行,我覺得,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有人喜歡高樓大廈,有人喜歡鄉村田野,當然少不了經濟的原因。但我認為,這並不是桃花源。

說起來,古代文人筆下的“桃花源”只是人們對一種與世無爭、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嚮往,是美好的憧憬。它代表著一種安寧美好的生活,代表淡泊名利的心志。

繁雜社會,人世紛擾,現當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每個人活著,都在為了溫飽而忙碌,各種生活壓力都很大。富人有富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憂愁,生活不易。誰也擺脫不了與社會、與他人的必然聯繫。偶爾也只有在忙碌之餘,坐下來,把心靜下來,就當是對自己的安慰了。

所以我覺得,調節心態很重要,錢還是要賺的,工作得努力去做,有夢想就去追逐,只要心中有山水,何處不是桃花源呢?修行不必深山,內心堅定的人,亦可在心中修籬種菊。





花意濃181


在中國廣闊的地方,有多少像陶潛筆下的《桃花源》?我們從時不時頭條空拍的視頻,電視臺播放的畫屏看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地方,真是不可勝數。尤其是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和西藏僻靜的山野,許多遊客都說:這裡就是桃花源!那麼多與人隔絕的人間仙境,都是天賜給中國人民的樂土,我們還要人為地建設桃花源的贗品嗎?當然不必幹這樣離奇的事了。

這裡已經有不少朋友談及陶潛寫《桃花源記》的原意和背景。我覺得宋人謝枋得寫的一首詩,其中的第一句,“尋得桃源好避秦”點中了陶令的意願。桃源裡的老鄉告訴漁人說:先人避秦世亂於此,所以弄得“不知秦漢,無論魏晉”。陶淵明解甲歸田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愛聽人發號施令,找一個世人難到的桃花源。其實他並無心去幻想設計一個什麼理想的社會制度。因此,有些人把“烏托邦主義”這頂帽子扣在他的頭上,也是實在是太冤枉他了!而且,現在那些自駕遊的朋友們,在各地都報道了桃花源,難道他們都是烏托邦主義的鼓吹者?!應該說:中國是個神奇的國土,神奇處之一,就是有許多像桃花源那樣美麗的地方。


信敏498


縱觀中國古代的文人們,學成之後其實一直都在“仕”與“隱”間做抉擇:進則治國、平天下,這需要靠“仕”來成就;可世事並不一定如意,仕途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困境,很多時候,憑一己之力並不能力挽狂瀾,於是,退而歸隱,不與世道同流合汙,又成為讀書人的另一種選擇。

用一句話來形容:仕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可以說,不問世事的桃花源是古代文人們的精神家園。這樣的世外桃源,隔絕世事,遠離塵囂,如陶淵明筆下所描寫的,“無論魏晉,不知有漢”,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

但文人們隨遠離朝堂,事實上心中仍有理想,畢竟還是不能像陶公筆下的桃源人們那般,渾然不知世事,只知桑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讀書、著書,或許才是他們最終的歸途。

一代有一代之隱士,一代有一代的隱士文化,我們今天,要建立古代文人賴以避世的“桃花源”,可則可矣,但空有這樣的理想村莊,若沒有志向高遠、精神高潔的隱士居住,沒有足夠的文化內涵支撐,又淪為商業化的存在,又有何用呢?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關鍵還是看如何打造,又能承載怎樣的文化內涵。太平盛世,亦有不少人走向歸隱,但,只要心中安寧,何處又不是桃花源呢?


讀書燈下


不管是把桃花源看成夢想還是理想的生活狀態,都需要生活在現實中,所以,這個在小編看來是需要區分人的需求的。

其一,桃花源是每個人夢想中最好的理想生活方式。但也只是夢想中的而已,真正美夢成真的人又有幾個呢?

其二,桃花源只存在你我的想象裡,想想挺美好的,可現實卻不允許你我奔著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去追夢吧!所以,對於現在這種還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的青年人來說,夢想是要有的,但關鍵是要腳踏實地的努力幹,爭取達到自己心中桃花源的這個目標。

其三,也會有一部分人,人家早已達到了實現夢想的階段了,想實現什麼就可以立即去做的那類人。心中的桃花源自然是可以實現的。

最後,還會有小部分人,對自我,對夢想的追求沒那麼熱切,也不怎麼想著努力生活,就是活得特佛系的人,似乎每天都在桃花源中,但又似乎時時都在反思自己做的不好。

綜上所述,願每個心中還存有桃花源夢想的人美夢成真。也祝每個奔夢的人都能早日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若詩與歲月同歌


首先得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描繪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

第一、桃花源風光旖旎,環境優美,純天然的自然生態沒有汙染。陶淵明描繪它“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小溪游魚,有桃花而無雜樹。“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第二,居住在桃花源的人們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陶淵明描繪它“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來人,“設酒殺雞作食”招待數日,閒聊世事及家常不亦樂乎。

他所描繪的這些與當時的世事比較起來,實際上是一個“人人勞作,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陶淵明所身處的時代是東晉末期南宋初期,統治階級昏庸腐敗,社會動盪不安。那也是一個充滿了壓迫的時代,而他本人的性格以及高潔的品質必然與時代格格不入,故而壯志難酬,只好選擇歸隱。所以,桃花源是他心中最美好的社會形象,也是老百姓最期待的社會形態。

那麼,既然是大家期待的社會形態,要不要重建起來呢?我想說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再不是東晉南宋時期。陶淵明沒有經歷過隋唐的盛世,更沒有看到明清的繁榮(當然這期間也有戰爭,也有壓迫也有苦難)。他更加不可能想像到1600年後中國結束了長達2000年的封建社會,現在的社會制度和人民的生活的富裕程度。

相比於陶淵明筆下虛構的理想村莊的幸福模樣,現如今的生活可以說超過了他描繪的“桃花源”。那時候是“竹林茅舍”,現如今是高樓大廈;那時候是“設酒殺雞”,現如今是山珍海味;那時候是躲避戰亂,現如今是太平盛世;那時候隱居避世,生怕與外人接觸;現如今是改革開放,世界是一個地球村……如果說我們的生活比起“桃花源”還是有些許遺憾,那便是因為汙染,我們失去了“青山綠水”;農村沒有了耕作往來、雞犬相聞,失去了田園的味道。回不去的故鄉,讓我們有了太多太多無處安放的鄉愁。

所以,如果說要重建桃花源,我們需要還大自然青山綠水;我們需要讓故鄉建起小屋、燃起炊煙,我們需要有老鄉談笑其間,我們更需要有“老家”可以常回家看看。


楊曉豔寫作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在嫉世憤俗的心情下塑造的一種理想世界。世外桃園實質就是一種空想共產主義,藉以寄託自己空虛的精神。在戰亂多災的晉代實即是不存在的。空想共產主義思想最早出現在道家學派裡,他們厭惡戰爭,希望建立一個“鄰國相望,雞犬相聞,民之老死不相往來”的大同社會。

晚清的康有為亦提出了大同世界一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我國普遍踐行,結果導至了三年大饑荒。此外,十八世紀的歐洲有歐文、傅立葉、聖西門等空想共產主義者,他們將自已的鉅額財產分給貧民,帶領大家踐行他們自己設計的空想共產主義,結果都失敗了。後來的馬克思融合了他們的空想共產主義、黑格爾哲學、達爾文進化論等,提出了自己的學說在歐洲實踐,結果也失敗了。

我們中國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我們的國家在短期內出現了今天的繁榮,進入了世界的先進行列。所以說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只有遵循客觀世界的發展規律,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陶淵明在貧病交架,飢寒交迫的窘境下還念念不忘“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浪漫情懷,只能說明一種知識份子的精神境界。不願為五斗米折腰表現了“士可殺,不可辱”的士大夫精神。

陶淵明是晉代登峰造極的文學家,他的作品文學造旨極高。對於他的作品只可從文學藝術角度去學習欣賞,通過他的作品去了解那個時代人文歷史及風土人情,不可複製。今天我們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已遠超了那個時代。更不存在“歸田園隱”一說,他所描繪的那種理想社會只能是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不著實際的空想,或者說一種精神的寄託。


莫柏順


要建"桃花源",重點是必須與世隔絕,用一套高尚的道德要求去規範每一個公民,然後經歷幾代人,就會慢慢地形成真正的理想桃花源。


為什麼說要"與世隔絕"呢?因為外界的思想意識、低俗的觀念、侵犯與犯罪都會勾起人心的"惡念",就如同不少的原始部族,一旦同外界相交流,自身良好的風俗、純潔的心靈也會被汙染。

哪為什麼要幾代人呢?因為,第一代人還有各種惡習留存,習慣是很難更改的,只能通過一代代地去逐步改變。


西方的空想社會主義已經為此做過了試驗,如歐文的實驗最終以破產告終。現也有些志同者也去形成一個社區,或深山或老林,但總還不能做到"與世隔絕"。

其實,真正的"桃花源"在自己心中,你所設想的社會如何,這個社會就如何。當你覺得社會醜陋汙穢,這社會就向你展現醜陋汙穢的一面;當你覺得社會如此陽光善良,這社會就向你展現陽光善良的一面。

多謝閱讀! 祝您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