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是為什麼?

張波82830283


這個誰不知道呀?不就是傳統的“祭灶”嗎?誰都知道玉皇大帝神通廣大不僅要管天上地府的神仙鬼怪還要操心人間事務。可是自己又苦於分身乏術於是乎委派了一位神仙到家家戶戶做臥底,任務就是躲在暗處用小本本記錄千家萬戶的所做所為,誰家生娃了、誰家有人去世了、誰家做好事了、誰家做壞事了、誰家被惡人欺負了、誰家欺負老實人了、哪個人當官收賄賂坑人了、哪個商人用錢鋪路投機倒把了、等等等等。可以說每個家庭一本賬,記這些幹嘛呢?就是為了管理人間進行福禍分配。這個大神就是他“灶神,”也叫灶王爺。美國人的監聽網和這個相比還是很落後的,可以說整個地球都在被上帝監聽。一年到頭這位大神必須上天履職做工作總結報告,什麼內容呢?那得看你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想了什麼?今天是農曆二十三,正是灶王爺啟程做工作報告的日子。家家戶戶忙著供灶糖擺祭品,並且一再囑咐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而南方是在農曆二十四這天祭灶,也叫過小年,意思就是過了小年離大年就不遠了。聽著外面有人偷偷燃放爆竹的聲音,年真的不遠了,真快。




jabx桀驁不馴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

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彙報。於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代漢族人民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

這只是漢族民間的傳說而已,不足為信的,但是古人的智慧和吉祥的寓意是中華文化積極的一面,也是漢文化大道傳襲的重要一面。

傳承傳統文化,傳襲文化精髓,有分辨的、有繼承的、有發揚積極的傳襲傳統,是如今的我們需要努力的!

一個民族的悠久,文化的傳承非常重要!

親們,小年吉祥!


情說感話2019


為了讓灶王爺上天庭述職時說好話,保來年一家幸福美滿。

民間傳說,灶王爺要在農曆臘月二十四這天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告人間情況,主要彙報家家戶戶一年的善惡是非,玉皇大帝便根據灶王爺的彙報情況,決定對每個家庭的獎懲報應。為了讓灶王爺在彙報時,多說好話,少說不利自己家的話,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便會祭灶。各地風俗不盡相同,我們的家鄉在關中平原,到了臘月二十三,便要烙餅,這種餅與日常不同,把發好的麵糰揉好,用擀麵杖擀開,放上菜油、芝麻、白沙糖等,然後捲起來,用刀切成一兩寸的小段,側翻起來,再用擀麵杖擀麵杖擀成圓形的餅,最後放到鍋裡烙熟,我們當地稱為油旋餅。第一鍋餅要獻到灶王爺的神龕前,家人是不能吃的,第二鍋小孩子才能吃,在飢餓的年月中,這祭灶的油旋是人們心目中最好吃的。平時是不會做這油旋餅的,所以,小時候,就盼著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三,祭灶吃油旋。灶爺見玉帝,就能保平安”。臘月二十三後,便不能動乾鍋,就是不能再灶餅了,直到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灶豆豆、烙棋子豆後,才可動乾鍋,不然的話,就是對灶王不敬,家人也會在臉上留下麻子。

這就是我的家多關中平原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目的和情況。




都市閒翁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泰益豐易經策劃研究院李亮德先生提示大家務必要祭灶神。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冊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神關係到一家人的飲食,所以送灶神儀式不敢耽擱,舊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設置灶神的神龕,但是現在我們注重家居環境的美觀,很少有人在家中設置灶王爺神龕,而送灶神這些民俗也被人們慢慢遺忘了。

舊時候,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祈求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各地民間辭灶習俗不盡相同,但大致都是燃香、供果菜、酒食,還有紙錢或元寶等,首先把供果和酒菜擺在上,在灶神上天之前要請他吃上一頓,供奉好以後,把香點上再把灶君的畫像從牆上請下來,與事先準備好的紙錢一起,拿到院外燒了,同時燃放鞭炮。意思是讓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快快走,再等他回宮降吉祥。

至於供香的方式,一般都是在灶神像前香爐裡點三支香,快燒完時再接著點上第二組,一般是燒三組香,有的人家也可只燒一組。蠟可有也可無,沒有特別要求,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裡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送灶神,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東北地區是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意思是粘住他的嘴,以免在玉皇大帝前說這家人的壞話。

祭灶神儀式你別以為送上去就完事了,你還的把灶神給請下來,所以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就是新的一年即將開始的時候你還要迎接灶王爺下從天上歸來。傳說除夕夜灶神要引領諸神來人間過年,所以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接完灶神以後,才輪到祭拜列祖列宗,然後才開始吃年夜飯,舉家團聚過大年了。

過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裡面蘊含了思想、文化、習俗、情感、神祉、祈望等很多內容。過年過程中有一系列活動,過小年送灶神便是其中的一項。送灶神的儀式裡雖說也有一些不現實的成分,比如試圖用糖來粘住灶神的嘴,讓他上天只報喜不報憂等,但畢竟那都是千古流傳下來的一些習俗。

總結:送灶神儀式其實是人們對新年生活的一些寄託與期望,找到了寄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這些活動的本身都融會了各地民間的一些風情習俗的,但卻是我們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形成了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今天的人們去加以繼承和保護,使中華傳統文化得以綿延相續。



橘色的貓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習慣將臘月二十三視為小年。小年又叫祭灶節,是一項在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相傳這一天灶王爺要昇天向玉皇大帝彙報一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辭灶便是送灶王爺起程。為了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自己家的好話,有的用膠牙糖敬他,使他只能說甜言蜜語;有的用酒糟塗在灶門,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黃羊祭祀,讓其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所以,過小年“祭灶”是一個很重要的活動。



南風起兮


民間在過年之前,大多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慣。但不知道祭灶是從何年何月興起來的,只是該村有著這麼一個關於祭灶的悽美傳說相傳古時候,一對老夫妻僅有一子,二人視兒子如珍寶,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缺少衣食,他們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婆婆囑咐老漢到煤礦去看看。路上,老人遇到一個赤腳而行的同路人,兩人一路走著,談的十分融洽。閒談之中,老漢得知他是受閻王指派,來礦上收100名礦工的性命的。老漢心急如焚,趕忙跪下祈求他留下自己的兒子。這位“赤腳大仙”慷慨應允,只是再三叮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人佯裝生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前去挖煤。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快把兒子領回家裡。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了當年的事情,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到了,臘月二十三夜裡,灶君上天候,對玉帝講了這件事情。玉帝大怒,立即懲罰“赤腳大仙”,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

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都要給灶君上供,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最典型的祭祀食品要算芝麻糖了,芝麻糖最為粘牙,用它來祭灶,是為了黏住灶王爺的嘴巴。傳說灶王爺是玉帝派到人間監督人們行為的神仙,有上通下達的職責。在灶王爺上天之前,人們給他供上芝麻糖,希望他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甜言蜜語。


隔壁老王和他的貓


古人敬重火種,祭拜灶神,為了求吉避禍,就有了祭灶的習俗。

相傳,灶神最初乃是女的,甚至(著赤衣,狀如美女)。秦漢以後,灶神不但變成了男子,而且還有老婆(灶神奶奶)陪伴。灶神平時掌管人間煙火,歲末則上天向上帝彙報人間各家的善惡功過。其職司掌人間煙火而升格為操縱各家禍福,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上天稟報人間情況後,即於臘月三十晚奉玉帝旨意下凡,按各家情況分別降災或賜福。為了讓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遂有祭習俗。但祭灶者必須是男子,女子絕對不能參加,灶神是火性的,陽性的,所以屬陰的女子不能祭拜,機會對人是平等的,拜月只是女女事,那麼祭灶之事,也就全由男子來幹了。


中醫按摩朱師傅


每逢臘月二十三,民間稱“小年”,是中國民間祭灶、掃塵的日子。天津市民俗專家、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小年”祭灶,是中國老百姓生活中一項流傳甚廣、影響最大的民間習俗。灶神,民間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灶王菩薩等。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上天賞罰。祭灶儀式簡單,在灶王爺神像前供上麥芽糖制的糖瓜或關東糖,意在讓灶王爺把嘴粘住,以免他到玉皇大帝那裡去亂說亂奏。還要燒些紙錢,意思是送灶王爺上天路上用的盤纏。還要給灶王的坐騎準備一桶水和一些草料,供他餵馬之用。祭祀時念誦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口訣。7天之後,也就是除夕晚上,家家再燃香燭,擺上供品,把新買來的灶神像貼在灶上神龕裡,上面寫著“保佑”二字,兩邊貼對聯,有的寫“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有的寫“油鹽深似海,米麵積如山”。這就是把送走的“灶神”又請回來了,俗稱“迎灶”。為了除舊迎新,送灶前後,各家各戶都要打掃衛生。家庭主婦們通常先把屋裡的傢俱用被單等遮蓋起來,用頭巾或毛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完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用乾淨、整潔、亮堂來迎接新年的到來。中國民間稱之為“掃塵”、“撣塵”。因為有民諺說:“臘月不掃塵,來年招瘟神。”民俗專家表示,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


崽仔撩電影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這意味著過年拉開了序幕。小時候,每到臘月二十三的時候,人們就要烙一些油旋餅,並在灶臺旁貼上灶王像,放上油旋餅、灶糖,再點上幾根香,這就是祭灶。老人們說,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要到天宮去,給玉皇大帝彙報一年來人間發生的事情,玉皇大帝會根據灶王爺的彙報來決定給予人間獎勵或者懲罰,玉皇大帝的決定關乎人間所有人的吉凶禍福。於是,為了讓灶王爺到天宮能說人間的好事,人們就用又甜又酥的灶糖來供奉灶王爺,讓他的嘴甜甜的,能“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期盼來年平安吉祥,萬事如意。
在我們這裡,祭灶還有一說:張王李趙臘月二十四祭灶,其它姓氏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其實,無論是在哪天祭灶,或以什麼方式祭灶,其最為本真的意圖都是對神靈保佑的感恩和對來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平安幸福。


美麗的紅楓葉


農曆臘月二十三

是漢族傳統節日祭灶節

也是北方的小年

關於小年

歷來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說

其意為官家國臘月廿三

百姓人家過臘月廿四

水上人家過臘月廿五

而南方人大多過臘月廿四

無論哪天過小年

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都是一致的

小年是春節的序曲。如果說春節是中國人的狂歡節,小年則是狂歡前夜的興奮與忙碌:「祭灶」回顧過去一年的得失,「灑掃」清理家院的積塵,「忙年」期待新春的來臨……

小年不小

祭灶才是重頭戲

古人多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奉灶王為一家之主

是督察人間善惡的司命之神

關於神仙圈的「大咖」級別

人們認為這一年來的德行和過錯

都會被灶王爺看在眼裡

並要迴天庭述職

於是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

並把關東糖用火融化

使他不能油嘴滑舌

對玉帝說壞話

一盞清茶一縷煙

灶君皇帝上青天

這其中雖不夠嚴肅

卻透著一份好玩的人情趣味

「二十三,糖瓜粘,

灶君老爺要上天」

灶糖又名關東糖

以麥芽、小米熬製而成

冬日裡放在屋外

糖瓜凝固得堅實

並含有微小的氣泡

堅硬無比

摔不能碎

這酥脆的灶糖

由灶王爺嘴裡的吃食

逐漸演變成了小年必備的零食

一口下去

甜甜黏黏

別有風味

喜鵲登梅

鴛鴦戲水

鹿鶴桐椿

犀牛望月

一刀一剪中

萬物生靈都活了起來

和煦如光生春風

等到窗明几淨無塵

張貼於窗

紅紅火火的

於是

年的喜慶就來了

民間講究有神必貼

每門必貼

每物必貼

所以春聯量最多

內容最全

大門上的對聯

是一家的門面

或對偶工整

或簡潔精巧

心中祈福納祥瑞

總把新桃換舊符

有錢沒錢

剃頭過年

小年這天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

過了二十三

民間認為諸神上天

百無禁忌

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

稱為趕亂混

直到年底

結婚典禮愈來愈多

歲晏鄉村嫁娶忙

帖子春光守洞房

對於每個遠離他鄉的遊子來說

小年的到來

是一個溫柔的提醒

它告訴你

無論相距多遠

再有幾天

就該回家過年了

身體雖還未動

心已飄往家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