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麻木會是哪些病症的前兆?

腦卒中講堂


手腳發麻是由於末梢血液流通不暢或神經受損而導致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現的症狀:無意中碰到胳膊肘了,手會發麻;久坐久蹲之後,雙腿會麻;趴在桌子上睡覺,肩膀、手臂手指也會麻;握筆太長時間,手也會麻。一般麻一會兒也就好了。



以上手腳麻木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手腳麻木後長時間無法緩解,就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疾病的信號。

徐醫生就關於“手腳發麻”的話題跟大家說一說。

從醫生角度來說,“手腳發麻”的部位是很重要的,有助於確定病變部位。因此首先要了解手腳發麻是手先開始的,還是腳先開始的;是單側開始的,還是雙側同時出現的。比如右邊大腦半球的病變,會引起左側的肢體麻木,所以當左側上下肢體出現麻木的時候,常常定位在右側腦有病變。但如果病人僅出現左手或上肢麻木,下肢沒有,常常把病變定位在頸椎。如果只有下肢麻木,上肢還好,病變定位在胸椎或腰椎。所以一定要了解是單側還是雙側,是手還是腳,是從上往下出現、還是從下往上出現。



神經病變可以是中樞神經,也就是分佈在大腦裡的神經引起,如腦血管堵塞、腦出血,及腦腫瘤壓迫神經,如手腳麻木為突發性的單側肢體麻木,需警惕急性腦血管疾病。

神經病變也可能是周圍神經疾病引起,如頸椎病、腰椎病可壓迫局部神經,導致手腳麻木。

此外,當糖尿病引起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也可表現為手腳麻木、蟻爬感、對溫度和疼痛感覺遲鈍。病毒感染影響神經引起病毒性神經炎也可出現麻木,多在勞累抵抗力低下是容易出現。



以上就是徐醫生能想到的,關於手腳麻木的常見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記得有一次,我一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父親剛剛突發左側手腳麻木,問我是不是神經科的病。


我說,高度懷疑是,且,很可能是腦卒中。建議立刻去醫院檢查處理。


過了1小時,我回電話,問,在哪個醫院?

朋友說,還沒去醫院,他父親症狀發生10分鐘後就完全好了,就不願去醫院了。


好吧,真是不知道怕啊!


我斬釘截鐵的說,必須去!好了也要去!


為什麼?


因為,在腦卒中裡,有一種叫做「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英文縮寫「TIA」,表現就是這種短暫性的,一過性的,症狀在1小時內會好轉的中風症狀,比如偏身麻木/乏力等等。


這種TIA,必須要高度重視,因為它會在接下來的時間,再次發生,或者,進展為腦梗死。而早起干預處理,控制危險因素,可以減少進展為腦梗死的可能。


所以,我重複了很多遍,好了也要去!


無奈,朋友父親不聽勸,說沒那麼嚴重,醫生都過度小心,喜歡把病往嚴重了說。


結局很悲哀。


大概是過了2周後,朋友父親再次左側手腳麻木/乏力,症狀持續不好轉,醫院診斷「右側腦梗死,高血壓病,糖尿病」。目前癱瘓,坐輪椅。


敲黑板,重點來了!


腦卒中,一點發現可疑症狀,必須儘快去醫院。


如何發現可疑情況呢?

記住3個數:1,2,0


1: 1張臉,臉部不對稱,嘴角歪斜

2: 抬起2支手臂,一側麻木或乏力

0: 聆聽語言,發現言語不清或不能言語


以上,突發出現任何一種情況,就要懷疑是腦卒中,必須儘快就醫(撥打120),讓醫生評估。



回到題目。

如果是單側的肢體,突發出現麻木,要小心!


雙側的肢體麻木,如果是急性發生的,也要小心。如果是慢性的(比如幾個月,幾年的),那可以挑個時間看醫生。


多一點健康知識,少一點人生遺憾。


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神經內科餘醫生


手腳麻木確實四肢麻木是一些疾病常常出現的表現,也可以看作是某些疾病的徵兆,通過這些小症狀,很可能提前發現疾病,為治療爭取時機。


下面就來說一下容易出現四肢麻木的情況以及其所表達的意義。

1、生理性麻木:就是正常情況下,非疾病引起的麻木,這種大多是因為四肢末端氣血流通障礙引起的,導致手足氣血不足,所以出現發麻的表現,例如說在廁所蹲太久了腳麻,睡覺的時候壓到了胳膊出現手麻,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活動一下,讓血流通就可以了。

2、頸椎病:頸椎病可能會壓迫到周圍的脊髓神經,進而引起上肢的麻木或者伴有疼痛,這種麻木多是單側的,並且在頸部歪向患側,使得患側的擠壓增大時,麻木疼痛的症狀也會嚴重。

3、中風前兆:中風患者有的會在發病前出現四肢的麻木,同時大多會伴有頭暈、眼花等症狀,不過大多是一過性,並不能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如果能夠提前注意到這一症狀,對於中風後期的恢復也很有意義的。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在後期血糖控制較差,神經受到損傷時,就會出現雙側下肢的麻木,並且對溫度、疼痛等的敏感性也會降低,這個時候已經出現了糖尿病的併發症,最好早去看醫生,以免出現其他更加嚴重的後果。

引起四肢麻木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還是要鑑別一下是生理性的麻木還是因為疾病導致的,如果是因為疾病導致,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張浩醫生


睡一覺起來,發現手麻了,拎重東西久了手也會麻......手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會遇到的事兒。

出現手發麻的情況,可以雙手對插虎口或者雙手握拳放鬆,多做幾次,如果手麻症狀較輕,一般可以自行恢復。但如果手麻持續時間較長,且伴發其他症狀,就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手麻的常見症狀

  • 半夜手麻醒來;
  • 晨起手掌僵硬、麻木,過一會兒就好;
  • 拎重物久則手麻,手掌無力;
  • 拿碗,一會兒就麻且無力,感覺端不住碗;
  • 有些人只有1~2個手指麻,有些人則整個手掌都麻。

手麻的原因

生活中的一些手麻是由手部血液循環不暢而造成的,比如經常枕手睡覺、提重物等都是造成手部麻木的主要因素,所以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即可。

另外還有一些病理原因也會造成手麻這種現象,下面我們來詳細看看都有哪些:

頸椎病

這是引起手指發麻的最常見的疾病。


由於長期久坐,缺乏活動,頸部姿勢異常,使頸部椎間盤發生退行性改變,導致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就會出現手指發麻。

一般還會伴有肩頸部肌肉痠痛,上肢有放射痛或活動障礙等。通過拍攝頸椎正側位X光片就可以確診。

一過性腦缺血

這也是手指發麻的常見原因。

一般起病鐵拳,持續時間短,常常伴有肢體無力、頭暈、頭痛等其他症狀。


一過性腦缺血的原因多為腦動脈壁微栓子脫落、腦動脈狹窄的基礎上出現血壓下降、腦血管痙攣等。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全面篩查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糖尿病

很多人會覺得糖尿病跟手指發麻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雙側對稱性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

一些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情況下,會出現多種併發症的跡象。

對於這種情況,除了要積極控制血糖,還要配合應用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

末梢神經炎

如果手指發麻伴疼痛和無力,雙側對稱出現,提示可能患有末梢神經炎,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老年人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導致末梢神經炎,引起手指發麻。

除此之外,腕管綜合徵、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多發性神經病、慢性酒精中毒、雷諾病等都會引起手發麻的症狀,具體原因還要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手指發麻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大多數人不重視,認為手指發麻沒什麼大不了,麻過一陣兒就好了。

其實,經常性手麻背後可能隱藏著龐然大物,千萬別不當回事兒,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

那麼手指發麻背後隱藏著什麼?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可能因為長期久坐不願活動、頸部姿勢異常,尤其是電腦手機應用時間過長,使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導致頸椎間盤突出或是關節突發生增生或肥大,這些突出的頸椎間盤或增生的關節突一旦壓迫鄰近的頸神經根時,便會出現了手指發麻,當然頸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覺異常以外,還伴隨其它症狀,如胸悶胸痛或活動障礙等。

二、腦梗

如果出現突發的一側手麻,如果還伴隨同側面部或下肢的麻木,則需要高度警惕中風。中風除了肢體麻木外,還可以出現言語含糊不清、肢體無力、抬起困難、口角歪斜等症狀。當然中風也可以單純表現為肢體的麻木。如果突發的手麻,懷疑中風時,需要儘快到醫院就診,進行頭顱CT或磁共振的檢查,瞭解有無腦出血、腦梗死等急性腦血管疾病,及時進行治療。

三、糖尿病

因為糖尿病患者血糖維持較高水平,長久以往,對人體血管、神經造成極大傷害,可產生多種併發症。比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會有手腳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出現上述症狀,建議檢查血糖,明確診斷。

當患者出現手臂、手指發麻症狀時,很可能已經患病了,這時候絕不是什麼前兆的問題,不應該消極等待、心存僥倖,在這三種常見疾病裡,哪怕是大家所認為最輕的頸椎病,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一旦患者持續存在手麻症狀,應該及時前往地方醫院進行診斷,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


羅民教授


可以引起手腳麻木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腦梗的前兆

尤其是老年人的話如果同時出現,乏力,面部變形,手臂或其它身體部位無力等情況,首先要考慮是腦梗前兆應儘快到醫院就診!

2.糖尿病

糖尿病併發症就有出現手腳指發麻的情況,但是少見出現整隻胳膊麻的情況,長期的高血糖,或者血糖不穩會引毛細血管變細堵塞等情況,從而該部位神經功能受損,出現瘙癢,無知覺,麻木等情況!

3.頸椎病

可能伴有頭暈,噁心,頸椎疼等情況,是因為頸椎骨出現突出或者受壓髓核外溢引起壓迫神經,從而引起手麻,不同的是頸椎病引起的麻,通常是整隻胳膊!

4.高血壓

經常見到,常年高血壓的人來尋問手腳指尖麻是怎麼回事,也是併發症,受損的還是微循環,進而影響了該部位的神經系統,而引起的手腳指部位麻木。

希望能幫到大家!還有其他疑問或者見解可以評論留言!


胡藥師談健康


手腳麻木是人們比較常見的症狀,多是由於末梢血液流通不暢、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導致的。日常生活中,當我們手腳麻木的情況持續時間較久或發作比較頻繁的話,這個時候就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了,要警惕下述的這5種疾病。

中風

中風導致的手腳發麻多為單側性,通常表現為手指或一側肢體發麻。對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來說,有三高、動脈硬化等病史,若伴有頭痛頭暈、視野黑蒙或視線模糊、胡言亂語、協調能力差等症狀時,很有可能是中風徵兆。

頸椎病

頸椎病導致發麻的情況,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其發病多以手發麻為主,常因頸椎增生、神經受壓迫所致。一般來說,不會單獨出現手麻的情況,大多伴有關節增生或韌帶鈣化等症狀,出現頸肩部的肌肉痠痛,嚴重的還有嘔吐、頭暈、耳鳴等症狀。如果發現自己有上述症狀,還伴隨有手發麻的情況,且有經常性久坐等職業病史,這個時候就要考慮頸椎病的可能,及時的進行檢查是很必要的。

糖尿病

糖尿病容易引發周圍神經病變等併發症。而雙側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發病時常呈對稱性,類似於戴手套或穿襪子的感覺。糖尿病引起的手腳發麻,通常會表現在兩側的腳趾和手指上。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平時血糖控制不是很理想的話,出現雙側的手腳發麻的情況就要警惕糖尿病的併發症了。

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常表現為反覆性的下肢麻木,單側或者雙側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出現麻木,同時伴有腰部疼痛等不適症狀。所以,當我們出現了這種情況的下肢發麻,就要警惕腰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應及時的進行檢查與治療。

營養不良

長期胃腸功能障礙和食物攝入不足,都會導致身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當身體缺乏B族維生素時,會導致營養和代謝受阻,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從而引發周圍神經炎、神經根損害及手腳麻木等症狀。其早期症狀常以感覺障礙為主,表現為對稱性的疼痛,有麻木、蟲爬、發熱、觸電樣等異常感覺,且下肢症狀較為多見,從腳趾到膝蓋都可能出現不適症狀。

總之,手腳麻木的原因有很多。當經常手腳發麻時,我們要結合其合併症狀進行具體分析,並及時進行檢查與治療。


中醫藥養生知識科普


很多人都曾今有過手腳麻木的感覺,如果偶爾發生可能問題不大,但是如果經常出現,就要警惕下面的病症!

1.頸椎病:

頸椎病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頸神經根或頸髓受壓,會引起單側或雙側手指麻痛,並逐漸發展至上臂、前臂部位。

2.腰椎間盤突出:

頸椎主要引起手麻,而腰椎疾病引起腿麻。主要的症狀除了腰部疼痛,常常會引起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或者無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

3.神經炎:

周圍神經病變,最常累及股神經、坐骨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等。以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蟲爬感、發熱、觸電樣感覺,下肢比上肢更常見。

4.糖尿病:

雙側對稱性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很多人手腳麻木都是因為血糖控制不理想引起的。所以說,確診了糖尿病後,一定要進行正規合理的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正常範圍,這樣才能遠離手腳麻木。

5.神經功能紊亂: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手腳麻木,症狀時輕時重,但是往往在情緒改變的時候加重。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夢、焦慮、煩躁、心慌、氣短、記憶力減退等。很多患者患病前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徵: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心或偏於主觀、急躁、好勝心切,因而易於導致對生活事件的弛張調節障礙,使大腦長期處於持續性緊張而發病。

大部分患者通過自我調整後,這種手麻可以逐漸好轉。

6.腕管綜合徵:

腕管綜合徵是手發麻的常見原因。許多人的工作都離不開電腦,每天的用手姿勢不佳,手臂上的正中神經在手腕處長期受壓,時間久了就容易出現手指的麻木。症狀嚴重的患者可能還需要手術。

因此,長時間使用電腦的人、家庭主婦及反覆從事和手部活動的人要特別注意姿勢。

7.藥物副作用:

磺胺、痢特靈、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和長春他辛等化療藥物,在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長的情況下可能會誘發神經末梢炎,引起肢體麻木。這種麻木一般是由手足開始,而後逐漸向上蔓延,並常伴有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

因此,手腳麻木一定要想到藥物引起的可能。同時服藥時也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8.酒精中毒

手腳麻木還精彩會出現在長期飲酒的人身上。過量飲酒之後會出現手腳麻木,這已經是慢性酒精中毒的症狀了。還有一些人具有酒癮的人是在一段時間不飲酒的時候出現手腳麻木,甚至手抖的症狀。這可能是一種早期的戒斷反應。

如果出現了飲酒後手腳麻木的症狀,已經是身體給你的最後警告了!


DrX健康科普


手腳發麻是由於末梢血液流通不暢,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現發麻。另外,末梢神經損傷或者神經受壓迫也會出現發麻。很多疾病都可能會出現麻木的症狀。那麼,手腳麻木都是哪些病症的前兆呢?

1.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常表現為反覆性的下肢麻木,單側或者雙側的大腿、小腿以及足部出現麻木,同時伴有腰部疼痛等不適症狀。頸椎病患者伴有關節增生或韌帶鈣化,椎間盤突出等症狀,也會導致神經受壓迫出現麻木症狀, 還好出現頸肩部的肌肉痠痛,甚至嘔吐、頭暈、耳鳴等症狀。好發於長時間坐著不動的人群。

2.腕管綜合徵:一般是外傷、勞損等引起的腕部病變或退變,壓迫到神經時會引起手指麻木、無力,也可能伴有胳膊、手腕等處的麻脹感,手指靈活性降低。

3.神經炎: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常有對稱性的疼痛,有麻木、蟲爬、發熱、觸電樣等異常感覺,且下肢症狀較為多見,從腳趾到膝蓋都可能出現不適症狀。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一般會出現雙側對稱性出現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症狀。

5.腦血栓,腦動脈硬化疾病:這類疾病好發於老年人,如果老年人患有腦動脈硬化,一方面可減緩神經的傳導速度,另一方面可使腦的局部供血、供氧減少和中樞功能障礙。尤其是感覺中樞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礙,可引起相應肢的麻木。個別患者在一側麻木時若伴有同側肢體的軟弱無力。

除了上述疾病以外, 還會有很多疾病發作前都會出現手腳麻木的症狀。不管是什麼原因,都需要及時去醫院就醫檢查出病因再做針對性治療。


家庭醫生名醫在線


手腳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症狀,如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手腳局部受壓均可引發手腳麻木。主要是兩個方面的機理,一個是末梢血液流通不暢而導致的,另一個是肢體神經受損所致。

手腳麻木會是哪些疾病的先兆呢?

1.腦血管疾病 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中風,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出血、腦血栓形成,中風是導致手腳麻木的一種比較常見的原因。中風患者往往會表現出單側肢體的麻木、癱瘓等症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手腳麻木症狀發生後可能會短時間緩解,但也不能忽視不管。而腦梗塞和腦出血引起的手腳麻木症狀會逐漸加重,甚至合併偏癱、偏盲。

2.頸腰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神經受壓導致的手腳發麻也比較常見,以單側為主,手部麻木比較多見,若是頸椎病導致的,一般來說,不會單獨的出現手腳發麻的情況,可能還會伴隨著全身無力、視線模糊,頭暈噁心嘔吐等等情況。腰椎疾病,比如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會引起單側下肢麻木,甚至疼痛。

3.糖尿病 糖尿病併發症之一就是周圍神經病變,會導致手腳發麻,不過經常性地表現在兩側的腳趾和手指上,即末梢症狀更明顯。糖尿病的加重可能會導致周圍神經的病變加重。

4.電解質紊亂 當各種原因引起血鉀低於正常,可出現手腳麻木,嚴重者會出現肢體無力,甚至引發心律失常。低鉀血癥引起的手腳麻木為雙側對稱性,補鉀治療後症狀會緩解。

5.末梢神經炎 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多發性末梢神經損害(包括末梢神經炎及脫髓鞘改變)的總稱。常見原因比如重金屬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部分藥物所致、B族維生素缺乏、尿毒症、急慢性感染等等,表現為手腳末梢感覺異常,麻木、疼痛,常呈手套、襪套式,肢端皮膚髮涼、蒼白、紫紺。

6.格林巴利綜合徵 這個疾病可能大部分人沒怎麼聽說過,屬於神經內科疾病。它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周圍神經病,主要損害是多數的脊神經根和周圍神經,也常累及面神經。臨床特點是一般起病急,之前有感冒史或者腹瀉史,多從四肢末端的麻木、針刺感開始,也可有襪套樣感覺減退、消失以及自發性疼痛,最後出現四肢對稱的軟弱無力。

7.過度通氣綜合徵 這個名稱可能比較陌生,但不少人都經歷過,就是生氣、情緒激動、過度緊張後,有些人會出現手腳痙攣、手腳及口唇麻木,這個就是過度通氣綜合徵,是由於呼吸急促,大量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出現呼吸性鹼中毒,這個情況一般情緒穩定後會自行緩解。

手腳麻木的原因很多,所有累及到腦神經的病變皆可能導致手腳麻木,如腦血管堵塞、腦出血,及腦腫瘤。其次,頸椎病、腰椎病可壓迫局部神經,也可導致手腳麻木。此外,當糖尿病引起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也可表現為手腳麻木。如手腳麻木為突發性的單側肢體麻木,需警惕急性腦血管疾病;如出現四肢麻木,肢體無力,伴隨神經炎的症狀,且患有糖尿病,則需警惕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