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群居動物,鬣狗的頭目是母的而猴子的領導為什麼是公的?

牧野喜劇元素


說到底動物世界還是戰鬥力來說話的,猴子跟人一樣,公的大母的小,猴王雄性體格最大的,別人不敢叫板。鬣狗公母大小差異不大,戰鬥力公的不絕對有優勢。這時候具有繁殖力的就稱老大。狒狒猩猩啥的雄的都很壯,明顯大雌性不少呢。搶食物也厲害呀,強大的不做首領顯然不合適呀。


童門金圓寶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同是群居動物,不同動物的首領確實存在一些不同,就像題主問的一樣,鬣狗的頭目是雌性的,而猴子的首領卻是雄性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鬣狗

說起鬣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們在非洲大草原上可是連“草原之王”獅子都敢挑釁的存在,再加上它們擅長“掏肛”,因此即使是體型龐大的野牛一旦被盯上,也很難逃脫。

實際上,鬣狗並不是單指一種動物,而是一個科-鬣狗科。鬣狗科下有斑鬣狗、棕鬣狗、條紋鬣狗等等。在非洲大草原上,最常見的就是斑鬣狗了。

斑鬣狗與其他的鬣狗一樣都是群居動物,一般情況下,鬣狗群成員的數量少則十幾只多則幾十只,曾經有動物學家在非洲大草原上見過有著八十隻鬣狗的斑鬣狗群。

斑鬣狗能在猛獸眾多的非洲大草原上稱得上“非洲二哥”,不僅僅是靠“掏肛”和數量。斑鬣狗的單兵作戰能力超過獵豹,與花豹不相上下。

成年的斑鬣狗體長區間在1.3-1.9米之間(含尾巴長度),體重區間在40-80公斤之間。從數據上看,同時成年的斑鬣狗體長和體重的跨度非常的大,這就是因為雌雄鬣狗與雄性鬣狗的體型差距造成的。

一般情況下,雌性鬣狗的體重區間在50-80公斤之間,而雄性鬣狗的體重區間在40-55公斤之間,也就是說從體型上看,雌雄鬣狗比雄性鬣狗至少要大出三分之一。

(雌性鬣狗)

猴子

猴子也不是單指一種動物,而是靈長目下猴科的總稱。現已知的猴子種類多達200多種,但是,無論體型大小,它們都有許多共同點。比如食性、生活習性等等。猴子是我們人最熟悉的動物之一,我們就不多贅述了。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猴子的族群是雄性首領?

其實,答案很簡單。猴子雖然是靈長類動物,它們它們也遵循著強者為王的法則。在猴群中,雄性猴子比雌性猴子的體型都要大,這是雄性猴子能成為首領的主要原因。

其實,猴群中猴王不止一隻,而是有兩隻。其中體型最大的雄性猴子是真正的猴王,它統領著整個族群,體型次之的也被稱為猴王,不過是叫二猴王。二猴王主要負責處理族群中的日常瑣事,放在我國古代更像是丞相的位置。這樣,猴王就可以當個“甩手掌櫃”了。

在猴群中,只有猴王有交配權,其他的雄性猴子只能看著,否則就會遭到嚴厲的懲罰。但是,交配是動物的本能。所以,為了獲得交配權,猴群中的其他雄性猴子就會時常的挑戰猴王,成王敗寇。

群居動物首領的決定因素

由於雌性鬣狗平均比雄性鬣狗的體型大出三分之一來,所以在戰鬥力上,雌性鬣狗要強於雄性鬣狗,這是鬣狗群首領是雌性鬣狗的主要原因。

群居動物首領的決定性因素分幾點。

01 體型 同類動物,擁有更大的體型無疑就證明戰鬥力的提升,比如草原之王獅子,雄獅比雌獅的體型大的更多,因此,獅群的首領自然就是雄獅了。


02 能力 同類動物下,能力越強越有成為首領的可能。這種能力並不單指戰鬥能力。比如螞蟻。螞蟻是群居動物,而它們的首領被稱為“蟻后”,也就是雌性螞蟻。蟻后的特點就是體型大而且能生,因此,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強大的生育能力也是能成為首領的原因之一。

(蟻后)

綜上,同時群居動物,不同動物的族群首領的性別也不相同。但是主要的決定因素還是在體型上,其次戰鬥能力、生育能力等也是一些輔助因素。

獵奇動物社


我們知道,群居動物中,有的動物的頭領是雄性,如猴子、狼;而有的動物的頭領是雌性,例如鬣狗、大象。那麼是什麼讓他們選擇了頭領是雄性還是雌性?現在我們是否能將某種動物的一個種群稱作社會?假設可以稱作社會的話,那麼動物的父系社會和母系社會是如何進化出來的?但我感覺,無論是“動物”還是“種群”,這樣的定義都顯略大,那我們還是直接分析一下鬣狗種群和猴子種群之領導者為公或母的問題吧!

通常而言,雄性主導的群居動物有一個特點是注重“質”——單次產下的後代數量少,孕期長,育幼期長。對於採取這種策略的動物而言,雄性在後代的延續上面臨兩個非常關鍵的問題:1)控制住一定數量的雌性,以保障在本來就很有限的交配次數中,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有效交配次數;2)在雌性的孕期和育幼期中,保護雌性和帶有自己基因的幼崽,以提高後代存活的比例,確保自己的基因能夠延續下去。可見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一頭精壯的雄性在實現上述兩點上能夠佔有更大的優勢,這也導致了雌性在選擇配偶的時候會更傾向於精壯的雄性——從而導致了整個種群的繁衍以一頭(或數頭)精壯的雄性為核心。所以總的來說說……其實動物的聚群形成是以雌性主導還是以雄性主導,關鍵是看生殖策略——用一種更三俗的說法,就是——誰把誰看做是生殖機器……雄性主導的動物中,雌性被視作雄性基因延續的道具,因此雄性要控制雌性,保護雌性及幼崽,防止其他雄性的介入,以確保自己的基因在種群中佔優;雌性主導的動物中,雄性被視作是繁衍下一代的道具(甚至極端一點的,直接孤雌生殖連公的都不要),僅需要提供遺傳基因即可……由此我們不難得出判斷,鬣狗種群處在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它們生長在熱帶非洲大草原上,時刻面臨獅群的威脅,即使捕獲了一些食物動物,見到獅群來臨也要不甘地退出。其生存環境導致其種群是以相當數量為群體,可謂只有數量足夠大,才能生存下去,其繁殖策略只能靠以“量”取勝了,所以其種群也就成為以雌性主導的群居動物,這是自然的選擇。而反觀猴子種群,則因其雜食性,生存環境在動物中也是較為優裕的,其掠取食物較容易,用不著以群取勝,自然的雄性要控制雌性,保護雌性及幼崽,從而也就自然的成了雄性占主導地位,以強壯的雄性來領導整個種群了。


珍珠島號


科學愛好者報到。

很多群居動物的群體都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無論陸地與海洋。在自然界,這種看似殘酷的等級制度其實非常有利於物種的生存與延續,其核心就是“保大、保強、保生育”。那麼在一個族群中,居於塔尖的個體如何確定呢?無外乎以下幾種,要麼靠體型與力量,要麼靠輩分,要麼靠出身。

第一種:靠體型與力量。問題中的鬣狗和各種猿類就是這樣,只不過鬣狗是雌性個頭大力量強,而猿類普遍雄性較強而已(雌鬣狗比雄鬣狗大10%,也更強壯)。海洋中這種現象更為普遍,生活在海葵中的小丑魚是雌性較大,佔據統治地位。但雄魚個頭長大後就會變成雌性,將年老的雌魚趕走後自己稱王。隆頭魚也會變性,但它們是雄性統治,雌魚長大後變成雄性,正好是小丑魚的鏡像。

第二種:靠輩分。狼群是這種王位確定方式的典型。與大多數群居動物不同,狼群中佔據統治地位的不是一頭狼王,而是狼王夫婦。兩頭狼可以號令整個狼群,即使它們的孩子已經非常強壯,或者它倆老了、病了、體力下降了,它們的權威依然有效。除非老狼王死亡、戰敗或“主動交權”,狼群才會易主。



第三種:靠出身。以此方式確定地位的動物一般都是“母系”氏家,嚴格來講,鬣狗女王地位的確立也應歸於此類。以出身確立地位的還有獴、蟻、蜂、裸鼴鼠等。仍以鬣狗為例,女王生下的雌性幼崽,其地位比普通成員的雌性幼崽要高。女王死後,只有女王的女兒們才能參與王位角逐,其它成員的幼崽沒有資格。裸鼴鼠的社會結構與鬣狗類似,女王及其女兒擁有絕對的權威。再看昆蟲,蟻與蜂的群落中,有些卵孵出來就是“王”,擔負著開疆擴土的重任。當然,絕大多數完成交配的蟻后、蜂王都沒能成功的建立新王朝,它們早早的死於天敵之口了。



人類比較特殊。早期智人是雄性主導的,進入原始社會階段後變成了女性主導的母系社會。這是人類文明對生育的崇拜造成的,屬於文明現象而非自然產物。

落筆至此,我是科學愛好者章北海,歡迎點擊頭像,瀏覽更多文章和問答。


純野生科學家


大多數群居哺乳動物的首領都是雄性,從進化的角度來說,自然選擇有利於在身體競爭中能夠獲勝的個體。在許多哺乳動物中,自然選擇的一種形式——性選擇往往有利於雄性特徵的進化,更強壯的個體才能夠在競爭獲得雌性伴侶的過程中勝過雄性對手,這導致雄性不斷進化為更大更強。

此外,雄性生殖器意味著力量和攻擊性,大多數哺乳動物雄性的主導地位並不是巧合,而是一個簡單的生物學問題。在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胚胎中,生殖器結節形成得很早,之後發展成雄性生殖器,在這個過程受到雄性激素的調節,睪酮等雄激素刺激陰莖生長,也與攻擊性有關。

由於以上兩個原因,導致在動物界雌性動物很少能成為群居動物的首領,有調查顯示在76種表現出領導能力的非人類哺乳動物中,只有7種在衝突、覓食或旅行中由雌性負責。這7個物種中的雌性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特徵——身體比雄性更強壯,壽命更長,或者大部分時間生活同一個群體,並且與其他雌性動物建立了牢固的社會關係。

在雌性占主導地位的斑點鬣狗群體中,雄性斑點鬣狗實際上已經進化出了一種自己的外生殖器,被稱為偽陰莖。假陰莖都是一個擴大的陰蒂,與其他男性特徵無關。雌性斑點鬣狗的偽陰莖的尺寸可以達到雄性陰莖的90%,至少從外觀上看,它們看起來幾乎和真正的陰莖和陰囊等一模一樣。對於雌性斑點鬣狗來說,很多事情都是通過偽陰莖來完成的,交配,排尿,甚至生育。因此雄性斑點鬣狗想跟雌性交配,是相當有挑戰性的,無法通過暴力強制雌性交配,必須獲得雌性斑點鬣狗的完全配合才能完成,這種獨特的生物學特性使雌性斑點鬣狗能夠完全控制交配,自然而然的在群居過程中征服了雄性。

斑點鬣狗群落是自然界最真實的母系社會,有嚴格的等級秩,雄性鬣狗的社會等級最低。地位高的雌性斑點鬣狗會將自己的社會權力傳給雌性後代,但雄性幼崽最終必須離開出生的家族,並試圖加入一個新的群體。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強壯,並且更具攻擊性,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雌性斑點鬣狗都佔據著社會支配地位。


科學閏土


鬣狗的社會很複雜,國外一個長期研究鬣狗群的團隊發現了鬣狗首領的一個秘密,那就是獲得群內鬣狗支持最多的母鬣狗會成為鬣狗群的女王。鬣狗群內等級森嚴,只有皇室一族的鬣狗才能成為首領。又因為皇室裡的雄鬣狗地位到了一定程度會撼動雌鬣狗的地位,為了避免近親交配雄鬣狗只能自己離家出走。雌鬣狗會接納外來的雄鬣狗並與之交配,但外來的雄鬣狗地位只能只最底層的。皇室的雄鬣狗最後都會離開鬣狗群,而鬣狗群內的雌鬣狗會根據地位選出女王。

猴群就是簡單的父系社會,一夫多妻,猴王會保護母猴和領地資源。


司雨文化


在所有的生物中群居動物實際上是佔了大部分,例如大多數的犬科動物、靈長目動物、齧齒動物、一些食草動物、海洋生物(典型的是海洋哺乳動物)。群居性動物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例如食草動物群居可以共同抵抗捕食者,而掠食者組隊可以更好的協同捕食獵物。


比較典型的有這麼幾個:非洲獅、鬣狗、靈長類動物、狼群。我們知道非洲獅一個群體中有10-12名成員,領頭的是雄獅為獅王,其餘成員為雌獅,負責捕獵和繁殖培育後代。雄獅的任務就是巡視領地保護獅群。而鬣狗正好相反,鬣狗有單獨的鬣狗科在其下有四種鬣狗:斑鬣狗、棕鬣狗、條紋鬣狗、土狼。其中在動物世界中最常見的是斑鬣狗,也是體型最大的鬣狗。

斑鬣狗是群居動物,在一個群體中雌性斑鬣狗作為鬣狗女王,領導著整個鬣狗群。並且在鬣狗群中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鬣狗女王自然位於首位,其下是其他雌性鬣狗和小鬣狗,而排在最底層的是雄性鬣狗。而在整個群體中只有鬣狗女王有生育權限,其他雌性鬣狗是沒有的。並且雌性斑鬣狗整體上比雄性斑鬣狗要大三分之一左右。而在猴群中一般都是公猴作為猴王,享受著大部分的資源(包括領地內的食物,母猴的交配權)。


對於群居動物它們的“組織機構”形成,是經過自然環境在漫長時間的洗禮下形成的,最佳的利於群體生存和繁衍的方式。雄性鬣狗的命運很悲慘,在鬣狗群中永遠都是社會最底層,捕獵完成後也只能最後進食啃啃骨頭,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提供雄性基因的工具。在野生動物中也講究優生優育,體型巨大身體健壯的雌性斑鬣狗適合領導種群,並且把最優秀的基因傳承下去。這樣群居動物的內部構造形式大多數都會自然的傾向於優秀的基因傳遞下去。因為只有那些強壯的個體才能成為群體的領導者,掌握著生育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