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迷上了動漫?

笙嶼簫


動漫作為一種藝術載體,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將無數的不可能變為可能,它形式諸多,可以承載所有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情感,好的動漫也不缺內涵底蘊,有太多好的想法如果要拍成電視劇電影的話不太現實不太經濟,畫面也不一定比得上動漫版,具體看各動漫的真人電影版就能感受的到。另外動漫角色的形象多誇張有個性,深入人心,通過劇本的塑造後可以擁有不輸熒幕偶像的人氣,而且是沒有負面新聞那種😂再者,一些優秀工作室製作的動漫質量遠高於一些粗製濫造的圈錢電視劇,所以我為什麼不看動漫?


誰說我不是琦玉


是啊!是什麼讓我迷上了動漫?

一直都沒認真去探究過這個問題,也許是因為天生就喜歡吧!

是的,天生就喜歡沒有迷上這一說,如果有那你要怪央視少兒頻道,沒事就放動漫(畫),讓我在午後放學有所期待。

說說自己為什麼喜歡動漫吧!也許對題主會有幫助,我喜歡動漫的原因,是因為動漫能給人一些正面的反饋。

少年時期央視少兒頻道播放給你看的動漫,是為了讓你從中學會團結的好處,朋友的作用,樂於助人,教你向善等。更偏向啟蒙教育方面。

現在不同了,看動漫不是小孩子的專屬。我們這些95後成年人,也是看動漫的主流人群。

可以誇張一點說,你是身上有什麼缺乏的品質,大概率就會偏向那類型的動漫。

如果你生活中缺少關懷。那麼你有可能喜歡夏目友人帳、千與千尋、龍貓等治癒系動漫。

如果你有武俠情懷甚至是英雄情節,也許你會喜歡畫江湖系列動漫、俠肝義膽沈劍心、刀劍神域、刺客伍六七、武庚紀、秦時明月系列。

如果你喜歡遊戲。也許你會喜歡遊戲改動漫的作品,如:全職高手、血色蒼穹、從零開始的異世界、OVERLORD(日漫)等

如果你想要所有關於愛情的一切。也許你會看我是江小白、紫羅蘭永恆花園、宅男腐女戀愛真難(日漫)、我有一個狐妖女友等。

不管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迷上動漫,喜歡看什麼類型。

畢竟生活這個匆忙且壓抑的社會環境裡,我們總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去消解壓力,去舔舐傷口。

這樣從新回到社會環境裡,我們給人的印象又是陽光、幹練、有活力的小青年。

共勉!


閒談五六言


這世界的壓力太大了,所以需要很多辦法去減壓,而看動漫就是很好的減壓方式,動漫能放大現實的幽默,以誇張的手法來敘述現實中所發生的事情,並表達事情所帶有的情感,很多的動漫都帶有很深遠的意義,而且動漫能帶給人視覺的衝擊力是巨大的,是現實的事物所比擬不了的,雖然是生活中的事物所引申的誇張表現方式,但是正因為是虛擬的被創作的非現實的,所以也足夠讓人著迷。

也有人看動漫是為了逃避現實,由於現實的經歷和所發生的事情,導致了有逃避現實的想法,所以用動漫來慰藉自己,讓自己沉迷在動漫的世界裡,讓自己不再面對現實,遠離生活的喧囂,用滿滿的幻想來充實自己並不充實的生活,我覺得最初看動漫的人都是在小時候埋下了種子,憑藉熱血的故事情節或者是感人的情節吸引了你的觀看,並駐足在這一直不走,可是我覺得沉迷動漫是不對的,看動漫是一種興趣,而不是工作不是生活,它代替不了全部,動漫是一個世界,但那是一個不真實的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不真實的世界。




蠟筆小新的生活錄


動漫是藝術載體之一

就類型而言有大眾也有小眾的

就故事篇章而言有短篇也有長期連載的

就劇情而言有荒誕搞笑也有溫馨感人的

它就如同電影、書籍這些載體一樣表達並傳達著作者內心思想,只是動漫的表達方式普遍更具天馬行空!擁有著強大的想象力和一個個光怪陸離,神奇的世界!

不論你是小孩還是忙碌工作的大人!在動漫中或多或少都有能引起你共鳴的地方!




劍心聊動漫


說不清楚,有點像愛情,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就喜歡上了。

也有可能是在動漫裡找到了共同感,各種角色的故事,通過十幾集來表現出來,沒看完一部動漫,就彷彿看完了一個人的人生,從毫不起眼的主角,通過努力,過上了想要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所幻想的,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生活。

現在看完一部動漫,往往要休息幾天,才會找其它的動漫來看,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有這種感覺。因為我剛看完的時候。會沉浸在那個故事中,故事結束的太早,彷彿還是劇中人。


錢多多門主


動漫屬於藝術作品,就跟影視作品一樣,一切藝術作品都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作品的存在就是給予人們精神上的寄託,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是精神生活的需要。

迷上動漫就跟迷上文學、繪畫、音樂等傳統藝術一樣,區別在於,動漫這門藝術太年輕,還有很多人沒有認識這門藝術。傳統藝術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早已深入人心,備受認同,而動漫要想受到同樣的認同,還需要一段時間。最關鍵的是在大眾眼裡,傳統藝術收入高,是往上爬的必備條件,而動漫則反之。

我迷上動漫的原因在於,它滿足我目前的精神需要,我能理解它,就像閱讀一樣能夠產生共鳴,能夠感受到其中想表達的情感。


雲之彼端文


小的時候,家長給轉到動畫頻道,這樣最早接觸到動漫的。一看就上癮了,以至於每天守時觀看晚上六點半的動畫片,一直看到長大都沒有改變喜歡看動畫的愛好。旁邊就會有一些異樣的眼光,這都大小夥子了還整天看動畫片,因為以前一起看的小夥伴們有的長大後就戒掉了,後來我也不管他們怎麼認為,我就看我自己的,也迷茫過,自己是不是別人口中沒長大的孩子呢?

後來才明白這和看動畫有什麼關係嗎?成熟與否的行為是對社會認知的改變,一個愛好又能怎樣?上一輩人對動畫的偏見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我,動畫是否就該是給幼兒小朋友看的嗎?這個問題在如今不叫問題了,因為許多家長都是80後90後,看著動畫過來的人,早就沒偏見。

動畫只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它可以有同名小說也可以有同名電影,只要是優秀作品,以動畫形式表現出來完全是可以讓各年齡層接受的。我個人偏愛日漫,拿個經典動畫舉例來說吧,《灌籃高手》想必是很多人的回憶,那個年代根本少有優秀的適合青少年觀看的電視劇電影,總是要帶著正能量必須要有教育意義,就像是近些年春晚的小品似的。井上雄彥如果是中國人,那麼他的《灌籃高手》十有八九會胎死腹中,主角櫻木花道一個學習不好的有些社會的青年,還暗戀女同學。學習差不是乖寶寶又有戀愛元素,廣電讓過才怪呢。什麼青春的真實揮灑,夢想啊根本就沒有表達的機會。

國內90年代初那陣子有些看似是幼兒動畫實則影射內容讓大人看了都心驚,就是《魔方大廈》、《特別車隊》等。《魔方大廈》裡有一集叫罐頭裡的爸爸媽媽,細思極恐。《特別車隊》幫派味極濃厚,還不是古惑仔那種小混混,我很奇怪當時審核對幼兒動畫根本就把關,如今卻再看不到這類的國產動畫,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有些大膽的設定和想法都是從動漫開始的,甚至被某些人抄襲做成電影。最有名的《黑客帝國》,導演沃卓斯基兄弟直接承認借鑑《攻殼機動隊》。知名導演諾蘭的《盜夢空間》,不僅是設定,連有些鏡頭都跟動畫電影《紅辣椒》一模一樣,可他還聲稱根本沒看過動畫。還有《顛倒的帕特瑪》和《逆世界》的關係,《逆世界》只不過是套用好設定的你儂我儂的愛情片,思想境界遠不如動畫《顛倒的帕特瑪》。

尤其是科幻題材,動畫只要作者有支筆就可以把神奇的構想畫出來,電影想表達出這種效果就需要大投資了,所以才總會有成名導演借用人家成功動畫設定的例子出現。


黑鼠鼠


是你,讓我愛上了動漫;

是你,讓我喜歡了古風;

是你,讓我接觸了遊戲。

是緣,讓我結識了你們。

初心不負,永得人心。




夏目出山


從小愛看動漫,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非要說的話就是動漫讓我愛上了動漫


不世流纓


寄情於物,當作是情感的寄託,與消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