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還能唱多久?

隨波逐流1994


二十多年了,每年關注娛樂圈的只有兩件事,張學友的新唱片和周星馳的新電影。


深秋的黎明81467964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張學友已經年近六十,任何人都無法避免身體機能的衰退。選的不說,就說天王劉德華,和張學友同歲的劉德華,最近一次的演唱會也因為身體的原因,不得不中斷巡演。曾經紅遍全亞洲的四大天王,如今真的要開始面臨衰老帶給他們的諸多問題了。雖然他們都很努力的保持身材,鍛鍊體能,付出了我們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各種艱辛,但是,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誰也無法逃脫。

張學友是四大天王中開演唱會場次最多的歌手,因為他的每次巡演場次都能高達二三百場,打破吉尼斯記錄,但這對體能要求非常高,對聲帶的負荷能力是非常嚴峻的挑戰,年輕的歌手都不一定能夠承受,何況我們的歌神已經年近六十了。

張學友聲線的巔峰期是在九十年代末期兩千年初,圓寸髮型的時候,那時是逆天聲線,最具代表的就是1999年友個人演唱會,是張學友後期至今所有演唱會都沒能超越的聲線巔峰。

客觀的講,從二分之一世紀演唱會就能感受到歌神嗓音的衰退和疲勞感了,到如今的《經典之旅》巡迴,很多歌曲必須進行改編和降Key才能讓歌神順利完成,即使如此,歌神仍然會出現破音或者氣息不足的問題。沒辦法,歲月不饒人,六十歲的中老年人,連續幾百場演唱會,又唱又跳,年輕小夥子都吃不消啊!但為何張學友仍然堅持?為何不少開幾場?難道歌神真的缺錢嗎?我認為,張學友如此拼命的開巡演,撈金不是最主要的,是歌神確實對唱歌事業的熱愛,才是他堅持的動力。

六十歲,是男人身體機能的一道坎,歌神並不是神,從目前的狀態來看,我個人預測,張學友唱到70歲,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是上百場的大型個人巡演,唱跳結合的話,恐怕是看一次少一次了,因為這對體能要求非常大。就拿《醒著做夢》這首歌來說,在巡演過程中,這首歌現場的演唱水平在大部分場次中,表現的確實不盡人意,反而在北京演出的專輯宣傳音樂會現場上,《醒著做夢》卻演唱的非常驚豔,這就是巡演給歌神身體上帶來的超負荷傷害,直接就體現在了演唱氣息上。

最後,我認為張學友唱歌唱到70沒問題,但是開強度特別大的演唱會,恐怕是看一場少一場了。請廣大歌迷們,好好珍惜吧,有機會都去現場支持我們的歌神吧!





學友熱



第八個葫蘆


學友自己表態是唱到70歲,目前看他狀依然神勇,200多場的世界巡演是一個在世界範圍內都不曾有歌手創造過的演唱會場次記錄。

凡是聽過張學友演唱會的人都知道,他至少要唱35首歌以上,唱足3個小時,絕對值回票價的,而且演唱會也有多首快歌熱舞,像頭髮亂了,餓狼傳說這種需要唱跳和氣息的快歌,還有醒著做夢這種極度廢嗓子的高難度歌曲。

可以說學友合理的保養,科學的保養好嗓子,鍛鍊好自己身體和身心的健康,唱到75歲左右應該是可以的,直到唱到沒人聽他的演唱會,或者是他唱不了退出,否則就會一直唱下去,就像現在的譚校長和許冠傑一樣,快70歲了,在香港開演唱會一樣爆滿,而學友在內地和亞洲範圍內的影響力更大,除非實在身體不好,否則是絕對一直唱下去的。


如花的日常


從他出道開始聽他的歌,他和張國榮是我最喜愛的歌手。前兩年去聽了他的演唱會,演唱風格和技巧有些改變了,畢竟快60的人了,但一樣的那麼好聽。希望他一直唱下去。


毛毛蟲2295


十年沒問題吧!

譚詠麟和許冠傑都七十了,還開呢!

張學友狀態也很好!七十沒問題!


周育田


大概在2005年我剛上初中不久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滿大街、滿校園、滿理髮店都在流行一首英文歌,叫《Take Me to Your Heart》,幾乎趕時髦的人都聽過。

在那個網絡還不太發達的年代,經常會有人把《吻別》和這首英文歌拿出來,問到底誰才是這首歌的原創。我們聽到這樣的問題,都會斬釘截鐵的回答:必須張學友啊!

當然理由並不是為了堅決擁護國產,而是因為張學友“歌神”的名號。

他的唱片銷量僅次於邁克爾·傑克遜,排名世界第二;

他是一個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行演唱會的亞洲歌手;

迄今為止,他的個人巡演踏遍目前,累計610餘場,音樂獎項累積超過260餘座;

他沒有特別擅長的曲風,幾乎能演繹所有的音樂類型。

再加上,周杰倫說自己是聽著《吻別》上大的,張學友是他的偶像;

陳奕迅參加選秀時曾模仿過張學友,兒時最大的願望是和張學友同臺;

……

張學友和如今的偶像不一樣,他沒有八卦、不屑炒作、能唱歌、會演戲,憑實力能讓場場演出一票難求,他是無數人心中的“出色男人”。

然而,這個世界上沒有出色無缺的人,就算是“神”也不可能出色。

張學友是一名標準的野路子歌手,從小喜歡唱歌,但從來沒有人指點過他怎麼唱歌。

1984年,在媽媽和朋友的鼓勵下,張學友參加了香港首屆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最後憑一首關正傑的《大地恩情》獲得了佼佼者。

張學友後來說:“除了我喜歡原唱者關正傑夠‘正氣’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是因為這首歌……夠短”。因為他剛開始很怯場,所以選擇這首很短的歌曲,想快點唱完、快點結束。

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嗓音,張學友簽了公司,發行了自己的唱片。1985年張學友首張專輯《Smile》賣出去了20萬張,橫掃了當年一切新人獎。從此張學友這個名字便在香港音樂圈嶄露頭角。

然後,似乎是上天嫉妒他成功的太順利,在1987年,他一年出了6張唱片,本以為會大受歡迎,可結果卻一張比一張慘,最差一張只賣到2萬。“本以為自己是少年得志,可以一路坦途的紅下去,沒想到唱片那時卻成為我的毒藥!”

於是,年輕氣盛的張學友一蹶不振,他開始酗酒,流連夜店。“我有一星期醉過五天的。旁邊有很多人想幫我、想改變我,但那時候,我沒辦法,什麼都聽不進去。”

1988年在梅豔芳的生日會,張學友也受邀參加。由於他還沒擺脫“酗酒”的習慣,所以他在現場多喝了幾杯,之後酒性大發,竟然在這個各界名流聚集的派對上拿蛋糕亂扔。

不僅如此,這個出格的行為還被記者拍到,引發了娛樂圈的軒然大波,“在別人的生日會上扔蛋糕,也太不給主人面子了吧”。看到這樣的娛樂新聞報道,年輕氣盛的張學友還對媒體大發脾氣,導致他在大眾眼裡的形象一落千丈。

這個時候張學友,成名沒多久,他的事業就跌進了冰窖,走到公園裡有人罵,開演唱會遭人噓,人生一度陷入低谷。

然而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很不喜歡做一個自己控制不了一切的人”。之後他決心戒酒,走出低潮,重新找回了自己唱歌的感覺,他說:“這是我提早認清起落的一堂課。”

1991年張學友發表專輯《情不禁》,當時譚詠麟已不再領獎,張國榮也退出樂壇,在這個上佳的時機張學友火速上位,一首《每天愛你多一些》讓他名滿天下,坐實了天王的名號。

1993年,最出色的歌曲《吻別》出世,同名專輯《吻別》僅在臺灣地區到達百萬銷量,目前銷量高達400萬張,在此之後,他才有了“歌神”的稱號。

“歌神??應該叫歌神…經病”,他對這個名號不以為然。

在1995年就舉辦了100場世界巡迴演唱會。

2007年到2008年,舉辦了105場“學友光年”世界巡迴演唱會,經由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可,打破歌手舉辦系列演唱會的場次紀錄。

2010年12月,他舉辦了為期1年多的《張學友1/2世紀世界巡迴演唱會》,巡演146場,總觀眾人數超過280萬人次,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紀錄。

儘管在樂壇低調的不能在低調,甚至經常混跡在各大影片之中,被人誇讚“演技快勝過唱歌了”,但只要張學友要開演出,都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的節奏。

2004年《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他拿著蘋果開場,一邊吃一邊唱歌的這個視頻,小編我看過無數遍。

張學友現場版《但願人長久》

其實很多人佩服張學友,不僅僅是認為他會唱歌,而是因為他對音樂的苛責。有一次演唱會,張學友出場只唱了兩首歌,因為他臨時感冒嗓子出現了問題,所以他對觀眾沒說,這場演出取消,所有的票可原價退回,因為唱的不好。

但其實,很多觀眾都覺得,他已經唱的很好了,但張學友自己不行,他相信“好歌有好報”,不能因為自己而把好歌唱毀了。

他說過,只有唱歌的時候,他才是真正的自己,或許拍電影,只是為了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罷了。希望我們可以一直聽下去。







丶阿空


這樣的鬼哭狼嚎的能唱多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16285000aa5a53d634168\

歌壇沒有神


這個不是大眾說了算的,人家想唱可以一直唱下去,畢竟人家的粉絲至今未減,粉絲的熱情未減,不過每一個藝人乃至各行各業的人都有過度期發展期頂峰期衰落期,這是自然規律,很多歌手在頂峰期過度勞累然後休息一段時間結果是再也回不到之前或很難達到之前的狀態,願每個人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路


草原鳳凰正能量


互聯網發達了,翻唱基本就沒戲了。聽聽原唱,就知道翻唱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