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鬼星團“巧合”元宵月、引力波、軟骨細胞、“冰環”、液體燃料

1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運抵發射場 4月中下旬首飛


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長征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經過一週多的海陸運輸,於2020年2月5日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後續將與先期運抵的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一同進行發射場合練,之後執行首次發射任務。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介紹,作為一個全新構型的火箭,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是在長征五號基礎上,按系列化、模塊化、組合化思路研製的一款大型運載火箭,也是我國首個一級半構型的大型運載火箭。


——新華網


2

元宵節天宇上演奇特天象:鬼星團“巧合”元宵月


作為春節過後又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2月8日,迎來正月十五元宵節。天文專家介紹說,當人們欣賞一輪圓月的時候,一個奇特的天象也在上演,這就是鬼星團“巧合”元宵月。


天文資料顯示,巨蟹座的M44是北半球最亮的疏散星團之一,猶如一團“鬼火”,因此又被稱為“鬼星團”。我國古代稱其為“積屍氣”,說它“如雲非雲,如星非星,見氣而已。”因為它看起來模糊不清,古人把它想象成地獄的入口,人死後的靈魂就飛進這團“氣”裡。西方人覺得它看上去像一窩蜜蜂,因此稱它為“蜂巢星團”。


——新華網


3

物質與反物質為何不對稱?答案或在引力波


今日科技話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鬼星團“巧合”元宵月、引力波、軟骨細胞、“冰環”、液體燃料


現有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我們身處的宇宙源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但這一理論也認為,大爆炸時產生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而正反物質相遇時會彼此湮滅,使一切煙消雲散。


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又的確存在,這中間發生了什麼曲折離奇的故事呢?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科學家近日提出的一項新理論認為,早期宇宙發生的相變使中微子衰變成更多粒子(數量比反粒子多),致使正反物質的數量出現偏差。這一相變也會產生“宇宙弦”,而宇宙弦會產生引力波,探測到這些引力波,或可揭示正反物質不對稱之謎。對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教授蔡一夫說:“即便觀測到宇宙弦產生的引力波,可能還需很多條件才能進一步證實上述觀點。不過,這提供了一種解決正反物質不對稱之謎的新思路。”


——《科技日報》


4

新研究發現軟骨細胞會誘發關節炎


日本北海道大學遺傳病控制研究所村上正晃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關節炎發病機制的假設,並對此進行了研究。假設認為,軟骨細胞通過炎症放大器,參與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RA)和炎症性疾病骨關節炎(OA)的發病。炎症放大器是指非免疫細胞中大量產生各種炎症性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及生長因子等的分子機制。


研究發現,在RA和OA的軟骨細胞中,炎症放大器被激活。另一方面,通過抑制軟骨細胞特異性炎症放大器可以抑制RA模型小鼠的關節炎。這表明軟骨細胞的炎症放大器與RA和OA發病有關。該結果為RA和OA治療指出了新的方向,有望成為頑固性RA和OA的突破口。


——《科技日報》


5

世界最大淡水湖中的奇異“冰環”謎團被破解


今日科技話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鬼星團“巧合”元宵月、引力波、軟骨細胞、“冰環”、液體燃料


近日,據外媒BGR報道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位於俄羅斯寒冷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幾十年來有一個謎團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冬天湖面結冰後,形成的冰面並不完美,經常看到冰上有奇怪的環和孔,被稱為“冰環”。


據研究人員透露,曾將該現象歸咎於從湖底升起的甲烷氣泡,但是近日的一項新研究工作似乎揭示了導致這種現象的真實原因,即冰下的溫水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環球網


6

NASA測試新技術 在未來登月過程保持液體燃料始終處於低溫狀態


今日科技話題: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鬼星團“巧合”元宵月、引力波、軟骨細胞、“冰環”、液體燃料


把人類送入太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環境是極端的。對於進入太空的任務,如阿耳特彌斯登月任務,宇航員將需要攜帶液體燃料和生命支持。這些液體儲存在-243到-423華氏度的低溫下,對美國宇航局NASA來說,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在航天器升溫時防止燃料沸騰。


NASA開發了一系列旨在減少燃料沸騰的技術。為了在相關規模上測試這項技術,研究小組建造了一個直徑超過13英尺的大型低溫推進劑罐。該儲罐稱為SHIIVER或結構隔熱,隔熱和振動評估裝置。它具有多層隔熱和蒸汽冷卻通道,可最大程度減少進入儲罐的熱量。該系統還具有射頻質量計,這是一種旨在精確測量空間液位的工具。


——環球網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