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時,如果漢王朱高煦還在的話會不會發生?

別酒流年


漢王朱高煦,是因為謀反的罪名被他的侄子朱瞻基給幹掉的。自從朱高煦死後,就沒有人再敢覬覦皇帝的寶座,雖說朱瞻基是迫不得已才殺掉的朱高煦,但是他的這一舉動,確實也給大明王朝的皇位穩固奠定了基礎,也是他自己做出的最英明的事情。儘管是朱高煦自己作死,但不可否的是,他的軍事領帶才能確實是相當厲害的。如果說他沒有死的話,那麼,大明王朝是不是還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呢?

雖然說歷史不存在假設,但是我們不妨在一些合理條件內進行一些推測,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如果漢王朱高煦不死,那麼都會出現哪幾種可能?是否土木保之變就不會發生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是因為當時的皇帝朱祁鎮自己的指揮經驗不足,指揮失當所造成的並不是能說明明朝的軍隊缺乏戰鬥力。而漢王朱高煦是一個比較優秀的軍事將領,他在朱棣靖難之變中就立下過很多戰功,可以說是一位具備非常豐富作戰經驗的將領,如果他能夠領兵出征,那麼土木堡之變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

其實就是萬一皇帝不讓朱高煦出征怎麼辦?因為漢王朱高煦一心就是想要造反,他認為自己的哥哥朱高熾根本不足以能夠做上皇帝,皇帝的位置只能是留給自己的。可以說,他是一個天生長有反骨的人。對於這樣的人,哪一個皇帝都是不敢用的,只要稍微有點想法的人都不會將兵權交給他,萬一他一旦手裡有兵,如果造反怎麼辦?因此,如果皇帝不將兵權交到朱高煦手中,那土木堡之變該出現還是會出現。

不得不說,歷史真的很難經得起推敲,即便是朱高煦在世,朱祁鎮也不一定敢用自己這位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的叔叔。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朱祁鎮也確實太年輕,由於朱瞻基死的太早,他當時的年紀也太小,根本沒有任何的作戰經驗,一到了戰場上,這位御駕親征的皇帝就沒了什麼主意,再加上他身邊也沒有,能堪一用的軍事人才,註定了他人生中會遭遇這樣一場重大的挫折。


小芊芊愛歷史


漢王朱高煦驍勇善戰,頗有成祖朱棣之風,朱棣當初甚至想過廢長立幼讓朱高煦繼承皇位,可見朱棣本人也是比較欣賞朱高煦的。那麼有人不禁會問,如果朱高煦活到明英宗時期,那麼土木堡之變還會發生嗎?

即便朱高煦在世也阻止不了土木堡之變上演

第一,朱高煦生於1380年,土木堡之變發生於1449年,也就是說即便朱高煦能活到土木堡之變時也已經是70歲的老人了。在古代人生七十古來稀,朱高煦活到70歲還能帶兵上陣的概率已經很小了。所以單從年紀這點因素來看,朱高煦能隨軍出征的可能性就幾乎是零了。



第二,從輩份上看朱高煦是明英宗朱祁鎮的叔公,當初朱祁鎮的爺爺朱高熾和朱高煦為爭奪皇位已經有矛盾了。也就是說朱高煦並不服朱高熾這一脈的人得到皇位,所以理論上朱高煦是不會為朱祁鎮的江山立功的。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朱祁鎮出征時兵強馬壯,他也不會特意啟用一位七十高齡的老人帶兵上陣。此外,鑑於朱高煦特殊的身份,朱祁鎮心裡也並不想讓朱高煦有立功的機會。


可見無論從年齡因素還是身份因素,明英宗朱祁鎮出征時都不會帶上朱高煦的,所以即便朱高煦活到土木堡之變時,他也會連阻止變故發生的機會都沒有。退一步說,即便朱祁鎮讓朱高煦隨同出征,他也未必有能力阻止變故上演。


歷史守望者


土木堡之變的時候,如果漢王朱高煦還活著,那會應該已經70歲。作為一個曾經的藩王,離開軍隊至少超過20多年了。


朱瞻基當初為何要殺朱高煦,很大的一個因素,不是為了自己。就是因為朱高煦奪嫡之心不死,而且在軍中極有威望,和極高的軍事素養。自己在可以制約得了他,自己不在,自己的後代無法制約他。

所以即便朱高煦服軟被留著,也必然是武功全廢,不能對其後人產生威脅,朱瞻基才能放心。


而土木堡之變,最大的問題,並非並不能戰。而是軍隊的統帥是一個毫不知兵的朱祁鎮。而朱祁鎮還是皇帝,無論他的安全還是他的命令,都是整個軍隊最為掣肘的問題。

他下達的錯誤命令,無論多不符合戰場規則,軍隊必須執行。俗話說“主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其實是一場在擁有20萬大軍的優勢條件下,極為被動的戰爭。


當時隨朱祁鎮出征的,有60多個朝中勳貴及大臣。如英國公張輔、 成國公朱勇、 泰寧侯陳瀛、駙馬都尉井源、平鄉伯陳懷、 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壎、 修武伯沈榮,等等。這些大都是“靖難勳貴”之後,也是在軍中掌握實權的頂尖人物。

所以即便朱高煦也受到朱祁鎮的重用,讓他參加這場戰爭的場外指導。但是同樣他的話也不可能被朱祁鎮採納。因為朱祁鎮只聽王振的,或者說在與文官內閣對抗的過程中,朱祁鎮其實是一意孤行的,勳貴集團同樣不屬於朱祁鎮的真實依靠對象,只不過是器而已。所以土木堡之變的悲劇也就很必然了。

而根據朱高煦的心性,可能會出現另一個結果,那就是他會比其他人更盼望“土木堡之變”的發生。發生後,他才有理由說,你們看朱祁鎮這一脈得位不正吧?打壓我們會打仗的,結果自己差點把大明葬送了吧!


然後宣佈自己奉太宗(朱棣)遺命,正本清源,順天即位。那時候整個大明亂成一鍋粥,正缺主心骨呢,朱高煦主動站出,的確會得到部分擁護,但是也必然遭受更大的反對。因為不清算朱祁鎮他的名義不正,而清算朱祁鎮,必然又引發更多人的危機。

不過真的如此,後面也沒有朱祁鈺、于謙的事了,更不可能出現“奪門之變”朱祁鎮再做回皇帝的事,但大明內部出現了更大的亂局和分裂。


炒米視角


我是閒翻古書笑談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土木堡之變,如果漢王朱高煦在,一樣發生。論軍事才能,當時隨軍出征的有名將英國公張輔啊,這是從靖難之時就在戰場廝殺的名將,曾經平定安南,是朱棣時代主要的軍事將領。多次跟隨朱棣出征。

土木堡之變並不單純是軍事指揮上失誤的問題,其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原因,牽扯著朝廷各方勢力的博弈,而這種博弈首先體現在軍隊的戰鬥力上。

這時候的京營已經不是朱棣時代的京營了,首先,隨著明仁宗朱高熾登基之後,開始崇文抑武,軍事貴族們沒有仗打,勢力大減,逐漸在朝廷上被文官集團所壓制,失去了話語權,已經起不到平衡朝局的作用了。

所以在朱瞻基時代,為朝局平衡組織太監讀書,建立內廷,以對抗日益龐大的文官集團,這才有了王振的崛起。

而失去了昔日榮耀的軍功貴族們迅速的墮落了下去,將興趣放在了享樂賺錢上,吃空餉,役使士兵為自己幹私活,貪汙倒賣軍械等等。

士兵員額既不足,訓練也荒廢,戰鬥力早就不是5次橫掃漠北的時代了。

在軍隊內部,也是憑藉關係升官,高層多是將門子弟,馬都騎不好,大批有才幹的中下級軍官卻失去了上升通道。

這些軍事將領們既無心也無能去對抗宦官集團的瞎指揮,只能跟著朱祁鎮和王振這兩個中二病患者,打哪兒指哪兒,死生有命。

誠然,朱祁鎮和王振的瞎指揮是土木堡之變的直接原因,但是在其後暴露出來的明軍京營的軟弱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個問題首先不是說換個名將就能解決的了的,其次是何況朱高煦是位王爺,根本不可能將幾十萬重兵交給他,所以有他沒他根本不重要。

第三是大明風華嚴重誤導觀眾,是大家相信朱高煦是非常善戰的名將,其實他就是在靖難時代是不錯的猛將,後來基本上沒有再打過仗了,也沒跟這朱棣去幾次掃蕩蒙古高原。

所謂“土木堡之變”其實是一次朝廷內部權力鬥爭所引發的悲劇,不發生在土木堡,也難免會發生在金木堡,銀木堡。

王振和朱祁鎮,就是倆點了火捻不跑,站旁邊等著爆竹響,結果把自己崩了的了。

但是爆竹和火把都在,他倆不點,早晚有人點。


閒翻古書笑談歷史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演到“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估計電視劇前的很多觀眾都捏緊了拳頭!三大營的幾十萬精銳,就這樣被一個不懂軍事的皇帝和一個只知道巴結主子的太監活生生地給葬送了!自此以後,明王朝對草原民族的戰略態勢由主動進攻轉為防禦性為主。可以說,明朝開始走下坡路,正是從“土木堡之變”開始的。

那麼,可能會有人問,要是漢王朱高煦還在的話,“土木堡之變”會不會發生,我認為是不會發生的。

首先,拋去其他的因素不談,單從軍事才能而言的話,朱高煦的軍事才能完全是可以碾壓朱祁鎮的,畢竟朱高煦這哥們雖然政治才能不咋地,但在軍事方面可以說是是僅次於他爹朱棣的,好歹人家也是跟著朱棣從死人堆裡摸爬滾打練出來的,所以軍事指揮方面要比少不更事,自幼在深宮中從沒打過仗的朱祁鎮要強太多。因此,土木堡之變時如果朱高煦還在的話,可能不會發生。

明史《朱高煦傳》之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白溝河之戰,白成祖幾為瞿能所及,高煦帥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適高煦引師至,擊退南軍…… ”

在後來的戰爭中,朱高煦也多次解救成祖於危難之中,可以說十分驍勇善戰了,這也是成祖為什麼寵愛他的原因,甚至因為他而一度想要廢掉太子。


因此,從這兒我們可以看出,朱高煦在軍事才能上是沒問題的,當時若是有他在的話,明朝也不至於發生“土木堡之變”。

之所以會發生“土木堡之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和王振不懂軍事,將軍隊駐紮在沒有城池作為依託的地方,最終被瓦剌佔了先機,全殲明軍三大營精銳。如果朱高煦在的話,以他的軍事才能和他的身份是完全可以阻止這場悲劇發生的,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他沒有二心的情況下。

如果朱高煦為皇帝的話,在征討瓦剌的途中,我覺得他是不會犯如此愚蠢而又低級的錯誤,因為在沒有城市作為大後方的地方駐軍是兵家之大忌,作為曾經統帥一方的朱高煦是不會這種低級的錯誤的。


而且自成祖登基以來,明朝的主要作戰對象便是瓦剌,作為成祖次子的朱高煦,他跟隨朱棣南征北戰,與瓦剌交手的次數數不勝數,因此,他對瓦剌人的作戰方式等都是極為熟悉的,有他在的話,“土木堡之變”或許不會發生。

因此,綜上所述,我覺得朱高煦在的話,他是不會讓軍隊葬送在瓦剌人的手裡的。


秦皇唐宗


明朝的土木堡之戰,確實不該發生,令人十分惋惜,因為土木堡之變,不是因為明軍戰鬥力不行,而是明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官。由於朱祁鎮和王振的亂指揮才導致全軍覆沒。



如果朱高煦活著,單憑朱高煦的軍事能力,是不會發生的,但也不一定,因為還要看朱高煦怎麼個活法。



如果是被圈禁那也是然並卵,這跟死了沒兩樣,你一個曾經和自己爺爺父親爭奪過皇位的人,朱祁鎮會讓他再次統帥大軍嗎?不會,朱高煦只能被圈禁而且還會被看的更嚴。



如果朱高煦是王爺,那也不會對土木堡之變有任何影響,因為朱高煦就算不造反,朱瞻基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廢了朱高煦的軍權,朱祁鎮更不敢賦予兵權,沒兵權朱高煦憑一己之力連戰場都上不了。



如果朱高煦是皇帝,那結果就不一樣了,前面我說過朱高煦雖然政治低能,人品也不咋的,但軍事上還是有兩下子的,如果也先敢在朱高煦在位的時候進攻明朝,那就是找死。也先進攻明朝的時候,只是剛剛收復蒙古諸部,再加上他是“挾天子令諸侯”內部並不穩,他能打敗明軍全因朱祁鎮無能,如果換成軍事素養較好的朱高煦,那戰爭結果就是另說了。



不過以朱高煦的政治能力,也先進攻明朝的時候,明朝有沒有土木堡爆發前的國力就另說了,畢竟戰爭除了比軍事還要比政治和經濟。


滄海一粟7528


土木堡之變表面上看是明英宗及王振的無能指揮,英宗從未親臨戰陣,王振又是個無能宦官處處干擾指揮才致使明軍戰敗,但歷史是有他的必然性的,土木堡之變不僅僅這麼簡單。

第一個原因是明軍戰鬥方式的模式化,複雜的戰陣,在中原地區丘陵,山地,諸多城池之中可以從容的鋪展,降低損失,面對騎兵可以產生極好的效果,但是蒙古高原的地形特點就是平,一馬平川,沒有有利地型作為依託,騎兵一衝,都得垮,所以必須依賴於火銃大炮,朱棣時代設置的三大營神機營投入最大,保護的最好,三千營和五軍營都是可以隨意揮霍,對火器的過度依賴,必然導致後勤的供應更加複雜,長此以往,戰鬥方式成為了套路,過度的依賴補給,無人敢於搏命。

第二個原因是皇帝死的太早,英宗很小就繼成大統,雖然有著漢武帝般的宏圖大志,但是沒有武帝天才的戰略構想,又想著繼承祖輩傳統,外加朝臣喪失血性,才促成了這次荒唐的出兵。

第三個原因是朱棣的原因,就是他太喜歡御駕親征了,中國的政體之下,皇帝是神的象徵,國家支柱,皇帝的任何一舉一動能會影響軍心,皇帝作為最高統帥位於開闊大平原,是絕對沒有拼命的想法,主帥不敢搏命,還有誰敢,這就是為什麼歷代皇帝即便強如李世民都不親征突厥的原因,朱棣親征兩次就夠了後續幾次大多無用,反而使明軍戰法變得機械,單一,喪失了冒險的決心。這個頭開的並不好,搞的子孫也想效仿。當然這只是一個影響極小的因素。

當然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英宗及王振的無能,這兩人都是想要幹大事的人,但是志大才疏。




freemaneee


一個字,會。

土木堡之變發生在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親自率兵征討瓦剌,結果是朱祁鎮戰敗被俘。假如朱高煦還在,朱祁鎮依舊不能免除被俘的命運。為什麼呢?因為朱高煦和朱祁鎮一家有仇。

朱祁鎮是朱瞻基的長子,也是朱高煦哥哥朱高熾的孫子。朱高煦和朱高熾以及朱瞻基都有仇,他還曾刺殺過朱瞻基,就連朱高熾的死可能都與他有關。所以如果朱高煦還活著的話,肯定巴不得朱祁鎮早日駕崩。可惜的是,朱高煦早在公元1426年時就被朱瞻基囚禁而死。

當然,假如朱高煦和朱祁鎮一家沒有仇,並且他在1449年土木堡之變時還健康的活著的話,那麼土木堡之變的結局會有可能改變。注意,這裡說的是有可能,前提是朱高煦身體倍棒,如果朱高煦已經苟延殘喘,那鐵定是沒可能的。

朱高煦生於1380年,1449年時他已經將近70歲了。在所有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如果朱祁鎮北伐瓦剌帶著朱高煦,那麼朱高煦在這裡一定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朱高煦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面不怎麼擅長,但是他帶兵打仗卻是一等一的好手。想當初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朱高煦便屢立戰功,而且還多次救朱棣於水火之中,對於朱棣來說,沒有朱高煦可能就沒有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所以說,如果朱高煦還在的話,並且身體極好的情況下,可能土木之變就不會發生。


理科男讀歷史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中,土木堡之變的發生想必是讓很多網友都義憤不堪。那個幼稚且昏庸的朱祁鎮真的是讓人氣惱。那麼就會有人想了,如果朱高煦還在的話,會不會發生土木堡之變呢?我認為還是會發生的,為什麼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朱高煦年紀太大,不會隨軍出征

土木堡之變是發生在正統十四年,即1449年,而朱高煦出生在1380年,如果朱高煦壽命足夠長的話,活到了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他也是個69歲的老人了。年紀如此之大的朱高煦估計此時也只能養老了,我估計朱祁鎮是不會讓朱高煦隨軍出征的。

如果沒有朱高煦的話,也就是是說明朱高煦不會對土木堡之戰產生影響,因此朱祁鎮的失敗還是會發生的。

二、朱祁鎮不會聽勸告的

如果朱高煦隨軍出征,他認為朱祁鎮的戰略方式有問題,對朱祁鎮進行勸告,朱祁鎮會聽嗎?我認為也夠嗆了。因為此時的朱祁鎮可以說是誰的話也不聽,一心討伐瓦剌了。據記載:

“吏部尚書王直帥群臣諫,不聽。”
“群臣屢請駐蹕,不許。”

這一個“不聽”,一個“不許”。可見當時大臣之中確實是有人去勸告過朱祁鎮的,但是朱祁鎮並沒有聽。當朝大臣說都沒有用,一個過氣藩王的勸告又怎麼會產生效果呢?我估計若是朱高煦去勸說朱祁鎮,結果也就是被朱祁鎮給敷衍了事了,說不定還會被朱祁鎮給殺了祭旗。

因此綜上來看,即便是朱高煦在,土木堡之變也會發生。這並不是因為朱高煦本人的才能有問題,而是因為此時的朱祁鎮已經是個軟硬不吃的人了。或許此時王振王公公出馬才有用。靠個別親王或是是大臣的勸諫怕是沒什麼效果了。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我認為基本不會出現。

首先,我們來大致簡要的過一遍土木堡之變,儘量用簡短的語言說明這個事件的情況。

土木堡之變

明朝興起後,留在中原的蒙古人大部分退回大漠,北元分裂成東、西蒙古(明朝稱東蒙古為韃靼,西蒙古為瓦剌),彼此互爭雄長,內鬥不休。即便如此,終明一朝,也無法根除來自蒙古的巨大威脅,蒙古騎兵始終對明朝北方邊境進行襲擾和掠奪,雙方衝突不斷。史書記載:

“終明之世,邊防甚重。邊境之禍,遂與明終始雲。”

指的就是明朝政府長達200多年對北邊蒙古的防禦。

一直來來回回打了很多年,朱棣和朱瞻基都曾經親征過,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分別遣使與韃靼、瓦剌(又名衛拉特)“諭之通好”。瓦剌首領馬哈木為藉助明朝力量對付韃靼,就嚮明朝稱臣,明成祖亦分別封之為王。經長期征戰,韃靼勢力不斷削弱,瓦剌逐漸強大。

到了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的時代,也先成了北面實際的最高統帥。每年都派使者來,進貢馬匹,然後再換一些他們生產不了的東西包括錢財回去。每當換得不開心,就開戰。所以,每年都能比上一年多換一些東西。

到了朱瞻基的兒子朱祁鎮的時代,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也先遣使2000餘人貢馬,詐稱3000人,嚮明朝中央邀賞,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按實際人數給賞,並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就製造釁端。遂於這年七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

主要就是也先沒給王振好處,王振才從中挑明瞭事實。一拍不合,當然要開戰了。

朱祁鎮又是個出生在太平時期的皇子,從小飽受溺愛,父親死的早,教養也不夠。腦子糊塗,輕信宦官王振。王振一忽悠,他就決定要親征了。他的父親(朱瞻基)和他的太爺爺(朱棣)親征還說的過去,畢竟都是一代明君。他親征完全就是個笑話,感覺跟公費旅遊一樣。

1449年7月16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鈺留守北京,然後和王振帶領約25萬大軍(號稱50萬)從北京出發。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文武百官護駕從徵。

所有的軍政事務,都是有王振來決定。所以在軍事指揮中頻繁出現讓後人笑掉大牙的事情。比如,打敗之後回撤,竟然兜了個圈子跑到了王振的老家蔚州。這是高端玩家的衣錦還鄉-把皇帝帶回去給自己長臉。回家就回家,害怕軍隊踩壞了莊稼,不斷的調整路線,讓大家都很疲憊。

所以,兜兜轉轉到宣府的時候,瓦剌兵追了過來,明軍3萬騎兵全部報銷了。當明軍逃到土木堡的時候,就把明英宗朱祁鎮給“請”了回去。

根本原因

歷史學家分析了很多的原因,比如蒙古各部族內部的原因,比如明帝國前期對蒙古各部族態度而導致瓦剌做大等原因,也有明帝國內部的原因等等。

要我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英宗朱祁鎮的身上。由於他任由宦官王振胡作非為,才導致自己被俘。丟人丟大了。但凡換上他太爺爺,或者他的父親,都不會至此。哪怕打敗了,也不會是因為亂七八糟的指揮而失敗。畢竟中原政權在跟北方遊牧民族千年的戰爭中有輸有贏。

輸的這麼慘的,也之後宋朝徽欽二宗的靖康之恥可以和他一較高下了。

漢王可否

前面說了,但凡換個人,都會比朱祁鎮強。如果是漢王朱高煦。當然也是如此。雖然漢王朱高煦在爭奪皇位時輸給了朱高熾和朱瞻基,但是就這樣也比朱祁鎮強太多。

在軍事才能上,朱高煦從小就跟著朱棣打仗,先是從北京往南京去的靖難之役,再後來是五次北伐。身經百戰。不會糊塗到變換行軍路線,折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