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在眾人的刁難中,她安然回府,早已看透了一切

小說:在眾人的刁難中,她安然回府,早已看透了一切

第4章 004:親人相逢

林熙落自然沒有錯過大家眼中的精彩,不止是喬雲蕙,就連柳姨娘似乎也不能小覷,她送鐲子,一方面是籠絡林熙落的心,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想在喬雲蕙面前討個好,引誘她向一個姨娘回禮,進而弄出笑話呢?柳氏的心思絕不似她表面那般無害呢。

“喲,看我,光顧著說話, 倒將見面禮給忘了!”喬雲蕙這才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個首飾盒子,當著大家的面便打了開來,裡頭有一對白玉花細,一支純金步搖,三支白玉釵子,外加一對玉鐲子。

都是價值不菲,卻又派不上用場的東西。

林熙落笑了,衝著喬雲蕙福了一福:“謝謝母親!”

喬雲蕙當著兩位姨娘的面將這首飾盒打開,裡頭有幾件東西,都值個怎樣的價錢,兩位姨娘是親眼所見,因此,這些東西,她只能用來裝飾、收藏著,卻不能變賣,一旦哪一日,這首飾裡的任何一件東西不見了,喬雲蕙便隨時能給她安個不敬嫡母的罪名。

上一世的她,便是被喬雲蕙這些小技倆騙了,到頭來,被父親厭惡了,還渾然不知。

柳氏和楚氏自然看得清清楚楚,柳氏垂下眼瞼,並沒有多餘的情緒,而楚氏卻顯示出了不滿,便是覺得這個嫡女第一日回府,便在喬雲蕙面前得了這般好的待遇,遠比她女兒花那般多的心思去討好喬雲蕙母女,要輕快的多。

人的劣性心裡,在楚氏這裡便張顯得淋漓盡致,當下就對林熙落產生了逆反的心裡,生出了嫉妒之意。

“既然回來了,就多些與府裡的姐妹相處,今兒個正好府裡來了些客人,你便去小花園裡與你的姐妹們一塊招待吧!”喬雲蕙拍了拍林熙落的手背,端的是慈母賢良的姿態。

林熙落向喬雲蕙福了福,並未多看兩位姨娘,便步出了院子。

柳氏和楚氏也連忙起身告辭,喬氏請她們來此的目的顯而易見,此時任務已經完成了,兩人再留著也沒有意思了。

待屋子裡一清靜,原本候在一旁的杜媽媽立馬上前替喬雲蕙添了一盞茶,將方才在府門口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向喬雲蕙彙報。

“哦?竟有這等事?”喬雲蕙顯然大吃一驚,若說方才林熙落的姿態已經出乎她的意料之外,那麼杜媽媽說的這件事,便更加詭異了。

一個無人教導的野丫頭,竟能懂得這些?

“夫人,奴婢句句屬實,不信您看……”杜媽媽唯恐喬氏不信,急忙轉過身來,將背上還未擦去的鞋底印呈現給喬氏看。

那丫頭還真是夠狠,二小姐從來都只是輕輕一點,便算是全了禮,而林熙落卻是使勁的在她背後踩了一腳,這一腳差點將她的老腰給踩斷了。

……

林熙落由喬雲蕙屋子裡的一等丫頭柳枝領著來到小花園處。

因為剛下過一場大雪,府裡的下人們還沒來得及清掃,因此,這小花園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呈現出一派銀裝素裹的世界,此時,府裡的小姐們正在雪地裡玩耍。

若放在平時,喬氏定不准她們胡鬧,只因,今兒個府裡來了一名誰也得罪不起的貴客。

這名貴客,誰都猜到是衝著林府那花容月貌才情出眾的林熙瑤來的,但喬氏卻派了所有的人來作陪,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喬氏並不打算將林熙瑤的幸福押在這位貴客的身上。

“大小姐過去吧,奴婢就送到這裡了!”柳枝撇了撇嘴,敷衍的衝林熙落福了福,眼神中有明顯的蔑視和怠慢。

不只是柳枝,只怕府中所有人都是不將林熙落放在眼裡的。

她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眼神卻微微一眯,落在了不遠處那幾個玩得不亦樂乎的身影之上,她的親弟弟林鴻飛被那美若天仙的林熙瑤牽著,不需多問,已然能感受到林鴻飛對林熙瑤的依賴。

上一世,她便因為思弟心切,而衝上前去抱住林鴻飛,進而被林鴻飛嫌棄羞辱。

在喬氏和林熙瑤的教導之下,她那弟弟早就養成了富家子弟的紈絝性子,以至於到後來一事無成,更是在喬氏生下嫡次子之後,林鴻飛徹底成了眾人的眼中盯,就連林慶彬也不再庇護他,任由他自毀前程,最後落得犯下大錯,監禁終身的下場。

“喲,這是誰呀,杵在這裡做什麼?”一道尖銳傲曼的嗓音打斷了林熙落的沉思,她抬起頭來,看著面前的少女。

不過十二、三歲的年紀,面容生的也是不錯的,只不過下巴卻高高的揚起,那對眼睛中藏著毫不掩飾的輕蔑和鄙夷,肆意張狂,仗著自己在喬氏面前的幾分顏面,凡事都愛出風頭,不是楚氏生的三小姐林熙彤還有誰?

隨著她的聲音,正在玩耍的幾人陸續走了過來。

“三姐姐,我聽姨娘說,今兒個大姐姐要回府,這位想必就是大姐姐了!”怯怯的聲音,和林熙月懦弱的性子以及她低眉順目的容貌倒是極為相襯的。

她年紀最小,也因體弱多病,因此,個子一直不見長,十二歲了居然比才九歲的林鴻飛還要矮上半個腦袋。

林熙月縮在林熙彤的背後,嘴角微微一勾,衝著林熙落輕輕的笑了,似乎又怕別人不高興,這笑容也顯得極為隱晦。

很快,林熙瑤也發覺了這邊的動靜,她原本背對著林熙落,這時,已經緩緩的轉過頭來,太陽光打在她潔白無暇的面容上,彎彎的柳月眉好似用精緻的畫筆塗抹而成,秀氣的鼻子在雪後反射的陽光中發出皎潔的光暈,小巧而水潤的朱唇,就好似美味的櫻桃,但凡看過,都會忍不住嚥下一口唾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