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雷峰塔突然坍塌後,專家在塔底究竟發現了什麼?

風一樣的小菇涼


當年讀了魯迅先生的《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才知道雷峰塔真的倒塌過。

最先知道雷峰塔,肯定是從《白蛇傳》裡聽來的。

這是萬惡的法海老和尚關押白娘子的地方,法海老和尚惡狠狠的說:“只有雷峰塔倒了,你這妖精才能出來”,這句話一直是我小時候的夢魘。

後來看到18年後,許仙和白娘子的兒子許仕麟高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塔,才救出母親,一家團圓,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雷峰塔現狀)

稍大一點,我知道這只是民間傳說,雷峰塔下是不可能有白蛇的。

我七八年前去過雷峰塔,也知道這座塔是吳越國王錢俶在北宋時修建的。

我當時去的時候,雷峰塔已經修葺一新,是一座平面八角形的佛塔,遊人可以上到五層閣樓的外挑平座上觀賞風景。塔裡還有兩座透明的電梯,可供遊人上下,十分的現代。

就在瀏覽雷峰塔的時候,導遊小姐姐向我們講述了白娘子的故事,沒有什麼新意,也聽得多了。

但是小姐姐還和我們說了本世紀初重修塔時,在塔底的地宮裡發現了許多好東西,過程十分精彩。小姐姐講得眉飛色舞,我們也聽的津津有味。


(老雷峰塔)

原來,2001年3月11日的時候,考古專家們經過勘探,決定對雷峰塔地宮進行考古發掘。

而且浙江衛視和中央電視臺還同步全程直播,吸引了全國的目光。

那天的發掘從上午九點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上三點。果然不出專家們所料,雷峰塔的地宮埋藏的一隻鐵函被成功出土。

提起那次發掘,小姐姐說得驚心動魄。發掘開始20分鐘左右,在用起重機吊起壓在地宮口的巨石時,怎麼也拉不動了。

經過考古專家們現場商議,又在地宮口架起六根鋼管,鋪上木板,準備將鋼管固定在吊繩上增加拉力。

誰知突然發生了意外,重達750多公斤的壓宮石掉了下來,重重砸在木板上。幸好巨石有鋼索牽引,沒有砸碎,讓人虛驚一場。


(阿育王塔)

雷峰塔地宮出土的文物中,鎏金銀阿育王塔可謂是佛門秘寶,價值無可估量。

阿育王塔由純銀捶揲成型,整體鉚焊套接。塔呈方型,由基座、塔身、塔剎三部分構成。

塔完整無缺,塔身鏤刻的佛教故事在所發現的阿育王塔中最為清晰全面,是研究阿育王塔的珍貴資料。

此塔是吳越國末代君主錢俶於北宋開寶五年(972年)開始營建雷峰塔時專為雷峰塔打造,塔身的圓拱形龕內鏤刻摩訶薩埵太子捨身飼虎、月光王施寶首、屍毗王割肉貿鴿、快目王舍眼等故事。

塔身正面有佛祖一生事蹟的畫面,完整無缺,是研究阿育王塔的最新資料。

雷峰塔地宮考古發掘是2001年國家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出土文物非常豐富,對研究吳越國的工藝成就、佛教文化有著非常重大的價值與意義。


(重修後的雷峰塔)

出土的阿育王塔經過現代技術修復和多次科技處理,已重現千年舊貌,目前正靜靜的躺在浙江省博物館,歡迎每一位參觀者。

如今在雷峰塔原址上,矗立著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設計的雷峰新塔。新塔依山臨湖,再現了千年前的雷峰夕照美景,值得大家去看看。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下了。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宮發掘時,專家在塔底地宮中有了兩個驚人發現,一個是價值連城的純銀金塔,一個是神秘罕見的白色蜈蚣。

雷峰塔的倒下與重修

雷峰塔的倒下並不奇怪,這座始建於北宋初年,重修於南宋,明朝時被倭寇縱火焚燒的雷峰塔,在嘉靖年間遭劫後已僅剩蒼涼的塔身,當地百姓夜以繼日的盜挖,更讓這座歷史悠久的雷峰塔搖搖欲墜,當最後一顆維持平衡的磚石被挖走,倒塌便不可避免。

雷峰塔倒塌後,成了一片廢墟,無人關心,無人過問,曾經聞名全國的“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被塵封在歷史的老照片中,再也無緣再現,無人得以欣賞。

正因為如此,專家並沒有對雷峰塔廢墟進行發掘,也沒有發現什麼。

1999年7月,浙江省作出一個重要決定——重建雷峰塔、重現“雷峰夕照”——因為這個無比正確的決定,我們才能見到今天的雷峰塔,儘管是重修,但它代表了歷史。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雷峰塔只是一座普通的塔,是北宋初年吳越國王錢俶出資修建,主要目的是為了自己心愛的皇妃祈福,並不知道塔內有什麼寶貝。

雷峰塔的發掘和發現

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重修工程正式開始。

因為是原址重建,所以首先要對雷峰塔廢墟和掩埋在廢墟之下的地宮進行發掘,而這次規模不大的發掘竟然還進行了現場直播,很多關心雷峰塔的觀眾都通過觀看了發掘過程。

雷峰塔本就不大,地宮更小,長、寬各半米左右,深度約1米,所以發掘過程十分順利,但更讓人感興趣的不是發掘過程,而是最終的發掘成果。

首先是一座純銀鏤空阿育王塔。這座阿育王塔造型極其優美,藝術價值極高,塔身鏤空中放置著一個金棺,棺內盛裝“佛螺髻發”舍利。在佛教中,金棺銀塔是瘞埋佛舍利的最高規格,這種規格的阿育王塔據說在全世界只有六座,價值難以估量,一時轟動海內外。目前,這座純銀阿育王塔作為國寶級文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其次是一隻罕見的白色蜈蚣。除了阿育王塔,專家稱還在地宮內發現一隻很小的瓶子,瓶子是全封閉的,專家小心翼翼打開後,卻驚奇地發現裡面有一隻白色的活蜈蚣!

這隻蜈蚣立刻引發大家的濃厚興趣,白色蜈蚣本就罕見,但它能生活在密閉的小瓶子裡不被悶死,才更令人覺得匪夷所思。一時間,“是誰,在什麼時間,為什麼把這隻蜈蚣放在這裡?蜈蚣為什麼能在密閉環境中活到現在?”種種疑問一一湧現出來。

白色蜈蚣的用途和去向

更奇妙的是,專家把蜈蚣放回瓶中帶回實驗室,可過了一夜再打開時,專家們有了一個極其驚人的發現——瓶子裡空空如也,那隻白色活蜈蚣不見了蹤影!

專家們仔細檢查了瓶子內外,沒有任何破損,沒有任何人為打開或破壞的痕跡,這條蜈蚣好像瞬間穿越到另一個空間一樣,無跡可尋,它的一切徹底成為謎團。

蜈蚣神秘消失後,專家們開始推測蜈蚣的來源。

這些專家都是聽著《白蛇傳》的故事長大,也都看過《新白娘子傳奇》,有人提出一個大膽設想:雷峰塔是法海和尚用來鎮壓白素貞的,白素貞是白蛇精,而蛇最怕蜈蚣,即便千年得道的蛇精出於本能也對蜈蚣十分畏懼,就如同蜈蚣精畏懼公雞一樣。

專家做出大膽推斷,這隻蜈蚣很有可能是人為放在地宮內協助鎮壓白蛇的,放蜈蚣的人很可能受到《白蛇傳》故事影響太深,才做出這種舉動,而蜈蚣長久不見太陽,逐漸變成通體白色,並在阿育王塔內的舍利影響下,保持了長壽不衰。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1924年9月,年久失修的雷峰塔轟然倒塌,好奇的魯迅先生曾寫文《論雷峰塔的倒掉》,而許多民間的神奇傳聞更是吸引了人們關注的目光。如:寶藏湧現,塔磚藏金;塔底發現幾條小蛇,疑是“白娘子”後人;佛塔聖地,卻在塔底發掘出女性飾品;純銀阿育王塔鎮壓一條“白色蜈蚣精”,被放在只能容一隻螞蟻進出的透明玻璃棺內,幾天後卻莫名其妙的失去蹤影。

只是,不知這些傳聞,那個為真,那個為假?

塔磚藏金,萬人哄搶

雷峰塔,建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有“雷峰夕照”之稱,也是西湖八景之一。同時,該塔原名為黃妃塔,也稱西關磚塔。

到了清朝末年、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的塔磚有“辟邪”、“宜男”、“利蠶”等特異功能,塔磚也屢屢遭到有心人的盜挖。最終,導致屹立一千年多年的雷峰塔,於1924年9月25日轟然倒塌。但是,相對可靠的說法是,年久失修的緣故。

據當地一名年長的老者回憶,雷峰塔倒塌的第二日清晨,當他剛打開院門,就聽到外面人聲鼎沸,人們三五成群向著西湖方向匆匆而去。這時,鄰居的小夥伴跑過來說:“聽大人講,昨天雷峰塔突然倒,塔磚裡還藏著金子,我家大人都去了,我們也去吧。”

到了現場,發現雷峰塔並不是向外傾坍,而是由塔頂向內整個坐陷下去的。因此,下半層的塔基相對完好。不過,周國數丈範圍的地面散落著無數的塔磚。只見,手腳快的已搶了三、五塊抱在懷裡。當時,由於老者和小夥伴年幼,每人只搶到了一塊,並高高興興地抱回了家。

結果,大家發現,有些塔磚的側面有個小孔,裡面塞著一個小紙卷,紙張已經發黃,但字跡可辨。經鑑定,原來是《寶篋印陀尼經》(也有說是《楞嚴經》)的片斷。

後來,據佛門中人說,依照佛門常規,佛塔落成時,會拆開一部佛經,並將每頁分別藏於每塊塔磚之中,以為鎮塔之寶。

這下才明白,所謂的“塔磚藏金”原來是“塔磚藏經”。

幾條小蛇,白娘子後人

隨著“塔磚藏金”傳言之後,又有人發現,從坍塌的雷峰塔廢墟中,爬出了數條小蛇。因此,人們紛紛猜測,這些小蛇難道是“白娘子”的後代?

其實,這只是民間的笑談而已。因為,蛇是冷血動物,本就喜歡在一些陰冷的地方居住。顯然,長久失修的雷鋒塔成了它們居住的理想家園。

佛門聖地,現女性飾品

2001年3月11日,專家在塔底地宮發掘的過程中,不但發現了銅鏡、青銅佛像等許多很有價值的文物外,竟然還發現了幾件女性飾品。開始,專家們還心存疑惑,難道“白素貞”曾在此生活過?當想到此塔也稱黃妃塔,便釋然了。

同時,專家在地宮又發現了唐朝的錢幣。按理來說,唐朝的最後一年(907年)同建設時的(977年)相差了整整70年,怎麼還會存放已失去任何價值的前朝錢幣呢?

白色蜈蚣,不翼而飛

傳言最為神奇的就是,考古學家們在珍貴文物“純銀阿育王塔”中發現一個純金的小盒子,而盒子裡放著一條一寸長的白色蜈蚣。白色蜈蚣本就罕見,而它卻被“鎮壓”在小盒子裡長達一千多年,究竟活著。

專家們為了便於究竟這條蜈蚣,找來了一個小型的玻璃棺,只留了一個僅容螞蟻進出的透氣小孔,並將蜈蚣放了進去。但是,幾天後,專家們準備進行研究時,卻發現玻璃棺中空空如也,白色蜈蚣已不見蹤影,而玻璃棺依舊完好無損。

此傳言,後來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只不過,經證實並無其事。

塔底真實發現

塔底地宮長約0.5米、寬約0.5米、深度約為1米,裡面存放有純銀阿育王塔、鎏金龍蓮底座佛像、“開元通寶”古錢幣、古銅鏡、一卷《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一根鑲嵌12件精美銀質飾品的皮腰帶、鐵質舍利函等60件珍貴文物。

不過,據報道稱,在塔磚孔內發現了“北宋開寶八年(975年)吳越國王錢弘俶施印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的經卷”,並以此判斷出雷鋒塔的建造時間。同時,有專家認為“雷峰塔地宮的發現,是當年中國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因此,曾轟動海內外。


祥子談歷史


雷峰塔的倒掉,讓專家膛目結舌,地宮白玉碑上,寫著【白娘子到此一蛋】。經專家考證,千年白蛇確實來過雷峰塔下蛋,毗藍婆和白娘子是兩個下蛋最成功的女人。

雷峰塔到底隱藏了多少秘密,17位專家冒雨進入地宮。雷峰塔地宮佔地8763平方米,入地宮13米,陰風陣陣,讓人毛骨悚然。地宮不遠處,專家看到一個白玉雕鑿的精製玉床,經鑑定為新疆和田玉無疑。玉床上寫著【本仙白娘子下蛋處】,玉床上仍有一蛋,潤澤如羊脂,歷經幾千年,餘溫尚存。

專家拿起玉床上的信籤,字體清秀,確認為白娘子真跡【各位親,白娘子祝幾千之後的各位專家入宮一遊。本仙一輩子唯下二蛋,一蛋孵化,一蛋留給專家作為營養蛋,此蛋為本仙親下,並非仿蛋,不要胡說,此蛋藥效,專治陽痿早洩,胡思亂想,捕風捉影,自以為是……。

進入地宮33米處,專家確認是白娘子的客廳,寫著【白娘子大姨媽休息室】。當時有一半專家認為是白娘子的洗手間,另一半專家惱羞成怒說【你們什麼磚家?白娘子的大姨媽是白娘子長輩,好不容易來串親,怎麼可以在洗手間休息?】

雷峰塔地宮原來是白娘子修煉的地方,稱白宮。在地宮的牆壁上,記載了白骨精拜白娘子為師,修成九陰白骨爪,奉師命出宮殺和尚,其實白骨精並沒愛上唐僧,白娘子與法海和尚有仇,才讓弟子白骨精西天途中佛擋殺佛,僧來食僧。

在專家發現白娘子留下的內褲後,知道是昂貴的天蟬絲綢製成,據專家估計價值連城,他們確認白娘子是無人可及的第一美女,不是美女蛇,是美女仙。走出地宮的專家,一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伴隨身上,據說有很多專家夫人聞到香味,懷疑老公有外遇,


白這個顏色


雷峰塔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突然倒塌,隨即引起重視,後來,考古人員在雷峰塔塔底發現了一座地宮。2001年3月11日在大開地宮的同時還進行了一場近18小時的直播。


  • 直播畫面截圖


雷峰塔由吳越國末代君王錢俶修建。到了北宋末年,方臘的起義軍攻陷杭州,雷峰塔因此被毀。南宋宋高宗時期建都臨安(現在的杭州),重修修補佛塔。明代嘉靖時,被倭寇再次焚燬。僅剩下塔芯矗立在原地。


  • 塔芯圖


此後幾百年間,人民所見的雷峰塔基本上就是這個形態的。直到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轟然倒塌。黃霧迷天之後就只剩下黃土一堆了。


一直以來都有白娘子與許仙的故事,並且傳雷峰塔為白娘子所建。但其實,根據在廢墟中出土的一塊石碑可知:吳越王錢俶之所以修建雷峰塔是為了供奉佛祖“佛螺髻發”,也就是佛祖的頭髮舍利。但是,它還在嗎?有沒有被盜呢?


  • 碑文


根據石碑上的記載,考古人員對雷峰塔基址進行了一番勘探,結果找到了傳說中的地宮。並且沒有在附近發現盜洞。在2001年3月11日9年,地宮發掘正式開始,同時直播。


地宮專用來放佛祖舍利、供養法器及善男信女們的供養物品。如法門寺地宮也有佛祖舍利出土,是一枚指骨。


  • 法門寺地宮出土佛祖舍利


地宮打開出土的第一件文物是一面銅鏡,這面銅鏡具有五代十國的典型特徵,鏡面上製作者的名字。接著又有一批文物出土。其中就包括一件鎏金蟠龍坐佛。


  • 鎏金蟠龍坐佛

為釋迦摩尼坐佛,唐至吳越時期,唐代風格明顯。


這尊佛像面闊方正而圓,頭微頷,眉毛修長,眼睛微微睜開而細長高凸,做俯視狀;眉間有白毫,雙耳垂肩,頸部裝飾3道蠶紋。左手撫膝,右手施說法印,端莊慈祥,線條柔和,與下端蟠龍柱、須彌座渾然天成。


珍貴文物還有:

  • 五代十國的【玉童子像】

五代十國出土的玉器很少,所以有一件是一件,很難得。


  • 吳越國的絲織品【越羅】

越羅是獻給中原王朝最貴重的貢品。


此外還有大量銅錢,並夾雜玉錢、玉龜、料珠、瑪瑙飾件、銅鏡、銀臂釧等物,以象徵供養舍利的“七寶”。


最後,考古人員將地宮裡的最後一件文物【鐵函】帶回了浙江博物館。直播到此結束。第二天打開鐵函時就發現了鎏金銀阿育王塔,內奉安“佛螺髻發”舍利。


  • 鎏金銀阿育王塔

塔由純銀捶揲成型,整體鉚焊套接。塔呈方形,由基座、塔身、塔剎3部分構成。塔完整無缺,塔身鏤刻的佛教故事在所發現的阿育王塔中最為清晰全面,是研究阿育王塔的珍貴資料。


  • 鎏金銀阿育王塔塔身四面的浮雕

上左:太子捨身喂虎

上右:屍毗王割肉貿鴿

下左:快目王舍眼

下右:月光王施首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件鎏金銀阿育王塔並不是獨一無二的,雷峰塔的天宮也出土了一件差不多的銀塔。


  • 雷峰塔的天宮出土銀阿育王塔

五代·吳越(907—979年),通高33.5釐米,底座邊長12釐米。2000年杭州雷峰塔遺址天宮出土。


在雷峰塔出土的這些珍貴文物中,鎏金銀阿育王塔、鎏金蟠龍坐佛被評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尤其是鎏金銀阿育王塔,在《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這本書上還登上了封面。地位非比尋常。



最後,推薦一個考古記錄短片《千年雷峰塔》,挺久以前的了,想要了解地宮發掘情況,可以看一下。


我是阿斗,喜歡歷史與逛博物館。歡迎關注我一起了解中國文物裡的那些事。


文物考古聊歷史


自然不是傳說中的白蛇白娘子,而是極為尊貴的“佛螺髻發”,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頭髮遺物。1924年,雷峰塔因屢次盜掘最終完全坍塌,七十七年之後,埋藏於地下一千多年的雷峰塔地宮重見天日。

雷峰塔,初建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7年),是南越國末代國王錢弘俶為供奉佛祖遺物而建。塔成之日正值宋太祖追諡錢弘俶的夫人孫氏為“皇妃”之際,因此該塔最初是被命名為“皇妃塔”。

因該塔位於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後來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人們對雷峰塔的故事耳熟能詳,主要是因為民間故事《白蛇傳》和魯迅寫的《論雷峰塔的倒掉》,都覺得塔下鎮著白蛇。

宋徽宗宣和二年,也就是雷峰塔建成140多年後,塔身首次因戰亂而遭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進行了重修,首次得名“雷峰夕照”,成為西湖十景之一。明嘉靖年間,雷峰塔被倭寇焚燒,僅剩磚砌塔身。

到了清初期,雷峰塔還是裸露的殘缺磚砌塔身,隨著民間故事《白蛇傳》的盛行,雷峰塔再次被人們津津樂道。康熙、乾隆下江南時,雷峰塔是必遊之地。清末時,民間開始盛傳雷峰塔的磚有辟邪等功效。

雷峰塔的厄運再次到來,人們紛紛偷盜塔磚,再加上不良商人的倒賣,雷峰塔塔身已經搖搖欲墜。1924年9月25日,殘缺的雷峰塔塔身轟然坍塌,在部分塔磚中發現了秘藏的經卷,從此雷峰塔名存實亡。

雷峰塔的倒塌,在當時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和議論。魯迅先生借雷峰塔的倒掉,讚揚了白娘子的反抗精神,揭露統治階級的殘酷本質。當然,希望重建雷峰塔的聲音也是不絕於耳,直到解放後才變為可能。

1999年,雷峰塔的重建被提上議事日程,第二年雷峰塔重建工作啟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了對雷峰塔遺址考古發掘的任務,發掘的目的有兩方面,一是為了更好的重建雷峰塔,二是保護地宮文物。

對雷峰塔遺址進行清理,除了搶救性發掘地宮文物外,還要對雷峰塔的塔身、塔基和結構等進行詳細的測量,以便恢復塔身舊貌。雷峰塔原塔身是八邊形雙套筒迴廊結構,為現存五代佛塔中體量最大的。

雷峰塔的結構由外向裡依次為:外套筒、內迴廊、塔心室,而地宮就位於塔心室的正下方。2001年3月1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所決定開啟雷峰塔地宮。開啟工作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塔底是否有白蛇?

地宮發掘現場被嚴密封鎖,除了考古人員外,其他人等不得擅闖。地宮位於雷峰塔遺址的正中央,呈八角形狀,在清除了大量淤土後,現場加蓋了防雨大棚。在雷峰塔地宮的塔心室處有一個蓋蓋板的大坑。

蓋板的上面還壓著一塊巨石,地宮的千年秘密就被層層的封在裡面。巨石的移動成了當時的發掘難題,這塊巨石目視重達千斤,最終在機械的輔助下大石被移開。隨後出現一層浮土,浮土上有數十枚錢幣。

這些錢幣是唐代的“開元通寶”,建造佛塔時灑落錢幣是一種皇家儀式。考古人員在之前的清理過程中,發現地宮保存完好,這說明雷峰塔倒塌77年後沒有遭到盜掘。接下來是一塊大理石蓋板,四周有磚。

當考古人員打開地宮大理石蓋板後,眼前的景象震驚了現場人員。地宮中的陳設與史料中記載的一樣,一個鐵函置於地宮正中,鐵函下疊壓有大量的各種銅錢,並夾雜著些玉錢、玉龜、料珠、等珍貴文物。

在鐵函的四周還堆滿了鎏金銅佛像、銀腰帶、玉觀音像、玉童子像、漆鐲、銅鏡、銅錢經卷等文物。最讓人們關注的是舍利鐵函的開啟,當舍利鐵函打開後,一座精美的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這是一座鎏金銀質塔,塔高35公分,底座為方形,邊長為12.6公分,塔上有水鏽,在塔的四面飾有佛祖故事題材的淺浮雕。通過塔身鏤空的部分,可以看到塔內藏有“佛螺髻發”的金質容器。

塔的下方是一個鎏金的銀盒,銀盒蓋上飾有雙鳳纏牡丹紋樣,四周等距分佈著“千秋萬歲”四個楷字,銀盒旁繞著一根皮腰帶,鑲嵌有十多件精美的銀質飾品。銀盒中供奉的寶物就是“佛螺髻發”。

“佛螺髻發”乃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是佛祖頭頂上的肉髻。這座鎏金塔是雷峰塔考古發掘的最大的發現,被稱為“阿育王塔”。至此,長久以來關於雷峰塔底下壓著白蛇的傳說便不攻自破。

一年後,新建的雷峰塔落成。新塔建在舊址之上,保留了原塔樓閣式的結構。新塔完全採用南宋重修時的風格和大小建造。新塔由臺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高71.679米,內部裝有遊覽電梯。


野史也是史


“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塔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前去遊覽,除了優美的景色之外,雷峰塔在歷史上還流傳著很多美妙的故事,甚至有民間傳說雷峰塔倒,西湖水乾,白蛇始出!那麼雷峰塔真的會倒嗎?塔下是否真有白蛇?今天小編一一為你解答。

一、雷峰塔的來歷

雷峰塔和神話傳說中的白娘子有著緊密的聯繫,然而神話畢竟是神話的,傳說也僅僅是傳說而已。根據史料記載,雷峰塔原本叫做皇妃塔,是公元977年北宋時期的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建造的。錢弘俶之所以建造雷峰塔一是因為他的一位姓黃的妃子為他生下了一個皇子,高興之餘建塔以示紀念。二是正逢北宋和吳越國之間兵戎相見之際,建塔以求早日結束戰亂,儘快實現國泰民安。

二、雷峰塔為什麼會倒塌?

雷鋒塔矗立在西湖邊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它飽經滄桑閱盡人間百相,聽慣了潮起潮落,然而在1924年9月的一天卻轟然倒塌了。雷峰塔的倒塌完全是出自於人為因素的破壞。首先是遭受了戰火的蹂躪,要不是在南宋和明朝嘉靖年間得到了兩次修繕,倒塌的時間會更早。其次是據說有人曾經從掉落的塔磚中發現了經書,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傳成了塔中有金磚,導致人們蜂擁而至盜挖塔磚,從而加劇了雷峰塔的損壞程度。

三、雷峰塔下究竟有何寶物?

雷峰塔的倒塌雖然可惜,但是經過考古人員的保護性發掘,在塔裡發現的大量珍貴文物卻是保存完好的,沒有受到任何的破壞。考古人員在雷峰塔的下面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地宮,地宮裡埋藏著60多件稀世珍寶。最具代表性的有“純銀阿育王塔”、“鎏金銅佛像”,還有眾多的藏經磚、古代錢幣、金腰帶、玉觀音、鎏金盒等。

這些文物的出土對於我國考古人員研究吳越國的歷史文化有著巨大的幫助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發現了很多好東西,就是沒有蛇。

雷峰塔作為西湖十景之一,已經成為杭州行不可缺少的一環,但是現存的雷峰塔是後來重建的,真正的雷峰塔遺址成為新的雷峰塔裡的一道景觀。

說起雷峰塔,那就不能不說許仙和白素貞的愛情故事。許仙和白素貞相遇與斷橋,看似偶然實則為白素貞刻意安排,只為了報答許仙幾世前的救命之恩,兩人順利相愛,但是大和尚法海出現了,他的原則就是人妖不能相戀,白素貞被鎮壓在雷峰塔下,許仙也出家做了和尚,雷峰塔成了兩人之間永遠的阻隔。



關於雷峰塔的來歷,據記載是吳越國主錢俶所建,目的是通過祈福避免北宋的侵略,但是沒有起作用,趙匡胤大兵壓境,錢俶也是乖乖的歸降了北宋,不過他的後人待遇是真的好。後來的雷峰塔歷經戰亂和歲月的洗禮,又沒有進行過維修保養,顯得一片荒涼。到了清末民初,老百姓聽聞雷峰塔的磚可以消災驅禍,都去盜塔磚,結果本來已經年久失修的雷峰塔轟然倒塌,魯迅先生還寫了《論雷峰塔的倒下》一文,塔下面是一塊巨大的石板,也是地宮的入口。



此後的70多年間,地宮入口都沒有被打開。後來政府對它進行了挖掘,將重達750斤的巨石吊起,露出了地宮的石蓋板,上面鋪撒著唐代以及五代十國的錢幣,都已經生出了銅綠。石蓋板被打開後,呈現了地宮的全貌,為長寬高均為1米的立方體,裡面並沒有白蛇,可能白素貞早就逃出去了吧。



由於裡面的積水,專家們先進行了排水和排汙,並從裡面發掘出多樣文物,包括大鐵函、釋迦牟尼鎏金銅佛像、玉器、瑪瑙、琉璃等近60件珍貴文物,其中的大鐵函裡有一座鎏金純銀阿育王塔,是錢俶專門為雷峰塔打造的,塔裡還有金棺,裝的是錢俶供奉的佛螺髻發舍利。



現在的雷峰塔是2002年10月竣工完成的,之前的殘塔就包裹在裡面,曾經去過一次,只到了第一層,看到了出土的文物。如果想要看到更好的風景,那就要上到最高處,但是人太多,也就沒上去。


歷史伶俜者


當年雷峰塔突然坍塌,專家並沒有在塔底發現什麼,因為雷峰塔倒塌後,當時並沒有人要組織對雷峰塔進行修復,在雷峰塔倒塌70幾年後,才有聲音說要再現西湖十景之一,為此才開始重建雷峰塔,也使得雷峰塔底的秘密展現在世人面前。



雷峰塔建造距今已有千年,是北宋時期吳越國王錢弘俶所建,當時吳越國還沒歸順宋朝,因為寵妃黃氏生子,錢弘俶為此建造佛塔,也是想以此祈求國泰民安,建造雷峰塔的時候是公元977年,此時大宋統一天下的趨勢已經很明顯,錢弘俶審時度勢並遵從祖訓,在公元978年,自綁雙手入京,將所轄土地、民眾悉數獻給大宋,錢弘俶遵從的祖訓是第一任吳越王錢鏐留下來的。

錢鏐生在唐朝末年,在群雄割據的年代,靠著軍功獲得了中央的信任,在公元902年被封為越王,907年朱溫篡唐,封錢鏐為吳越王,當時錢鏐的手下建議他拒絕封號,討伐朱溫,錢鏐卻折箭為誓,保證世代歸順中原,不搞分裂,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在那個亂世,錢鏐和他的繼任者以“保境安民,發展農商”為基本國策,使得江南人民安居樂業,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到錢弘俶時,歷三代五王,吳越國擁有當時天下三分之二的財富,不過錢弘俶還是和他祖父一樣,以天下蒼生為念,納土歸宋。



吳越國王錢弘俶所建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只是因為此塔建在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當地人以雷峰地名稱呼此塔,就這樣雷峰塔反而叫開了,原名卻沒什麼人知道,雷峰塔在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緻被稱為雷峰夕照,成了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第一次被破壞是在北宋徽宗時期,因為戰火而遭到了嚴重損壞,到南宋時期才被修復,到了明朝嘉靖時期,遭到了更嚴重的破壞,當時倭寇入侵東南沿海,在圍困杭州城時,懷疑塔內有伏兵,就縱火燒塔,塔簷等木結構都被焚燬,只剩下赭黃色的磚砌塔身,這種殘缺看起來一片蒼涼,也吸引了大批遊人前來,連康熙和乾隆這兩個皇帝都跑來遊覽。



雷峰塔出名,還跟民間故事《白蛇傳》有關,這個神話傳說中白蛇為了報恩,化為人形嫁給了許仙,本來兩個人恩恩愛愛的,老和尚法海卻跑出來橫插一槓,跟許仙說你老婆不是人,是個蛇妖,不信讓她喝雄黃酒,結果白娘子現出原形把許仙嚇死了,白娘子為了救許仙,跑到天庭盜取靈芝救活了許仙,法海這個不懂愛的老和尚又把許仙騙到金山寺軟禁起來,憤怒的白娘子叫上妹妹小青,與法海鬥法的時候,因為水漫金山寺,傷害了無辜生靈觸犯了天條,白娘子在生下孩子後被壓到雷峰塔下。

這雷峰塔這麼神奇,就有人想塔磚是不是具有神力,於是就有人偷盜塔磚拿回去磨粉喝,清朝末年更是傳出塔磚有“辟邪”“利蠶”“宜男”等等特異功效,於是你今天來拿一塊,我明天來拿一塊,大家都只能拿底下的,這日積月累,到了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終於倒塌了,當時國家也是亂的很,雷峰塔倒了就倒了,也沒人來管,倒是魯迅先生寫了篇《論雷峰塔的倒掉》,慶幸白娘子終於不再被壓在塔底得到解放了。



時間到了1999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覺得應該要恢復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這樣就要重建雷峰塔,對雷峰塔那一堆廢墟要進行清理,還有就是對雷峰塔地宮的發掘,2001年3月11日,對雷峰塔重修工程正式開始,這次發掘還進行了直播,估計很多人會想塔底下有沒有白娘子,對這次發掘感興趣的人也很多。

雷峰塔地宮並不大,長寬各半米,深度約1米,地宮上方是一塊重達750公斤的巨石蓋著,打開巨石後,還有一塊方形石板,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弄開石板後,進入地宮,地宮裡沒看到白娘子,倒是看到了一批珍貴的佛教文物和數千枚“開元通寶”古錢幣,這其中還有一件國寶級的文物,就是純銀鏤空阿育王塔,塔身鏤空,中間有一個金棺,金棺裡盛裝的是佛門至寶“佛螺髻發”舍利,象這種金棺銀塔是瘞埋佛舍利的最高規格,據說這種規格的阿育王塔在全世界都沒幾個,可以說是寶物中的寶物,是個無價之寶,這件寶物現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館。


還有件鎏金銅佛像,佛像高68釐米,有兩個底座,底座有一條龍,龍上面有一蓮花寶座,這也是一件寶物,雖然價值不如阿育王塔,不過也個寶貝。

據說在地宮還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就是發現了一個小瓶子,那小瓶子裡裝著一條白蜈蚣,這條蜈蚣也不知道存在了多久,工作人員發現它的時候還是活的,工作人員將小瓶子和蜈蚣帶回實驗室,不料過了一夜蜈蚣卻不翼而飛了,然後就有人猜測這蜈蚣是不是放在那裡鎮壓白蛇的?不過我覺得這象是《白蛇傳》的延續,是一個新的神話故事,聽聽就好了。


歷史紅塵


我是理科男讀歷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當年雷峰塔倒了之後,專家在裡面發現了一堆寶貝,但是最為神奇的還是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雷峰塔建立於公元977年,而且在民間流傳有雷峰塔鎮壓著白素貞,甚至還拍成了《白娘子傳奇》。那專家到底在這個雷峰塔底下發現了什麼呢?

雷峰塔位於浙江杭州西湖夕照山的雷峰上,故名叫雷峰塔。《白蛇傳》中,白蛇白素貞被法海鎮壓在雷峰塔下,小青後來打敗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貞從而獲救。

雷峰塔經過三次災難,第一次是北宋時候,因為戰亂遭到損壞。第二次是明朝,倭寇放火燒了雷峰塔。第三次就是民國時候,因為聽說雷峰塔的磚塊有驅邪的作用,所以被百姓偷走了磚塊。

雷峰塔倒塌的時間是在1924年的9月25日。雷峰塔倒塌之後,在塔磚裡發現了經卷《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2001年的時候,考古人員在雷鋒塔裡發現了很多精美的文物。但是最為神奇的是這個東西。在放有佛螺髻發舍利的鐵函裡,出來一個一寸多長的白色蜈蚣。據說考古人員把它捉起來放在了培養皿裡,但是過了幾天,白色蜈蚣不翼而飛了。

這就很讓人納悶了,蒸發了麼?在《新娘子傳奇》裡有這麼一段,一個蜈蚣精被白素貞殺掉了。這個蜈蚣是不是就是那個蜈蚣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