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絕大多數功臣和忠臣下場都很悲慘,為何?

曾傑423


范蠡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是自然之道,很對功臣都不懂“功成身退”,或者懂也做不到,歷代能做到的也就範蠡、張良這些道家高人。在二十世紀之前,人類幾千年處於短缺社會,本來就資源不足財富不均。功臣協助君主下取得天下,很多封侯拜相,已經非常富有,但多數人還是會貪心不足,必然會與民爭利,魚肉百姓。君主要治理天下,就必須給百姓休養生息,只能把貪心不足,與民爭利的“功臣”弄死,才能保證天下的穩定和發展。這一點在唐代之前稍好,唐代之後越來越明顯,明代尤為突出,被朱元璋殺掉的功臣沒幾個是無辜的。


元守道


現在還不是一樣


用戶1033314554918


凡屬封建帝制,個人獨裁體制下忠臣,功臣必遭悲慘下場。已成規律。


秋171557838


中國古代都是封建王朝獨裁者的天下,臣子們都是跪在獨裁者面前過日子,忠臣不分離外,稍有不慎,就會被獨裁者慘遭迫害,所以封建王朝獨裁們都是如此,忠臣也就沒有一個好下場!

真正做到人民當家作主,權利公有,只忠於國家和人民,才會徹底避免那此忠於國家和人民的忠臣們被稱王迫害致死的惡果!


求真實的人


這個問題主要是功臣,忠臣功高蓋主影響了當權者的政治地位。再則是過於自負,不知道隱忍,圓滑。如果是急流勇退,隱居田園的話,對當權者不夠成威脅,都會相安無事。


放下昨日的回憶


人性都是自私的,人性都是狂傲自大的,人性都是唯我獨尊的……,封建帝王更是如此。君王要想唯我獨尊,"臥塌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有功之臣縱橫沙場幾十載,曾經是君王的左膀右臂,自認為可以和君王稱兄道弟,君王早已把他視作異類。功臣們的"功",忠臣們的"忠",也成了謀取個人名利的砝碼,各有心機,各有算計;還是聖經說得好:"世上沒有義人,一個也沒有。"離開了上帝的律法,離開了耶穌的教導,也就是說,離開了神性的人性是靠不住的,不管口號喊得多響;華盛頓為什麼不殺功臣,林肯為什麼不殺功臣,敵對陣營的首領一樣得到尊重和重用;因為他們心中有上帝,有耶穌,他們身上卑劣的人性被徹底改造,神性在他們身上發出光輝。所以他們不會幹出殺害功臣丶忠臣的卑鄙事,有問題放在明面上講。

總之一句話,沒有神性的人性是靠不住的,是自私丶專橫丶陰毒的,唯有相信上帝,依靠耶穌,神性指導下的人性才會大放光芒!


愚昧人之一


這是這片土地上:特產呀。


手機用戶61539095561


功高蓋主,卸磨殺驢,伴君如伴虎。


自由老兵681


這個問題很簡單,不用長篇大作。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聽好聽的,喜歡別人歌功頌德,常言道,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三口品7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