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近年來,新冠狀病毒的流行狀況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也就是說,空氣中可能有病毒。此時正是“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高發期。空氣中是否充滿了病毒?除了戴口罩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飛沫的傳播會把病毒帶到空氣中,但是

液滴傳播方式

一般來說,新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肺部有病毒,咳嗽和打噴嚏可以消除病毒。值得注意的是,病毒和水的形成顆粒>5微米大水滴會下沉到地面,小水滴會在空氣中停留很短時間,並會在感染源周圍。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專家提醒,打噴嚏的正確方法是用手肘堵住口鼻

據相關專家解釋,液滴的擴散是有限的,一般只有1米左右。這是最近網絡上強調的“一米安全線”。另外,打噴嚏的正確姿勢是用肘部堵住口鼻,避免用手,以免接觸傳播,這需要注意。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我們知道病毒需要宿主,沒有水就不能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而病毒的數量必須達到一定標準才能致病,因為我們的呼吸系統本身就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所以,關注病毒傳播最有可能發生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如教室、地鐵車廂、公交車、電影院、醫院等封閉空間。空氣流通不好的地方,空氣中病毒含量高,容易引起傳播,所以避免走出人口稠密地區原因很容易解釋。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在擁擠地區正確戴口罩

出去一定要戴口罩這是阻止液滴擴散的有效方法。戴口罩時,要讓金屬條彎曲並貼合在鼻樑上,以保證鼻樑的鬆緊,使口罩完全覆蓋口鼻。

02“窗戶通風”會把病毒引入房間嗎?

早在抗擊非典時期,開窗通風是預防感染的好措施。有人說,空氣中有病毒。為什麼要打開窗戶?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從病毒的感染原理來看,病毒必須依靠宿主的活細胞才能生存。在入侵人體的過程中,病毒的蛋白外殼會被人體免疫細胞識別為“入侵者”,很快就會受到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病毒如何突破人體免疫系統取決於“多贏”。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冠狀病毒大量侵入人體免疫系統

預防病毒感染,降低進入人體的病毒數量非常關鍵。口罩雖然可以保護我們呼吸道免受病毒侵襲,但是出去衣服上難免會沾染病毒,回家後室內環境相對密閉,那病毒濃度自然就會隨時間慢慢升高,很多聚集性疫病一般就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傳染的。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建議早上起床後開窗通風

因此,除了定期消毒外,“窗口通風”和加強空氣循環是降低室內病毒濃度和防止新冠狀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因為窗口通風采用“稀釋”的原則。

研究表明,空氣流通差、光線差的房間適合細菌和病毒生長繁殖,從而增加了人們患呼吸道疾病的機會。冬季,室內不通風,溼度低於35%時,細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最快。

打開窗戶通風,使空氣流動更快,降低病毒濃度。當致病因子排出體外時,太陽的紫外線也可以對房間進行消毒。空氣循環使人們獲得更多的空氣維生素。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負氧離子對人體有許多好處

在醫學上,空氣維生素被稱為空氣負氧離子,屬於負電荷氣體原子,被稱為“隱形藥物”。當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過低時,會使人頭暈、頭痛、昏昏欲睡。窗戶通風可以把對身體有益的負離子帶進房間,讓對身體有害的正離子帶出房間。

另一方面,長期封閉的房間裡有一種特殊的“房間味”,那就是氧氣不足的表現。冬季,當室內溼度低於30%或高於60%時,上呼吸道黏膜的防禦功能就會降低。開窗通風有利於保持房間的相對溼度,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03打開窗戶通風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這裡很精緻

早上起床後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關閉一個晚上後,臥室裡的二氧化碳濃度很高,氧氣含量很低,有害物質也漂浮在空氣中。當起床後室外空氣質量良好時,建議適當開窗通風30分鐘。

打掃房間時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在清洗過程中,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會漂浮在空氣中。建議戴好口罩,同時進行清潔和通風。此外,洗澡後、做飯時和睡前,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適當通風。

寫在最後

預防冠狀病毒侵入,除了戴口罩還能做些什麼?

總之,經常開窗是一個好習慣,特別是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但冬季,室內通風應“靈活”,尤其是在疫情嚴重的地區。因為這不僅是新冠狀病毒的爆發期,也是其他流感易發期。

建議你一天打開窗戶3次左右。時間不是越長越好。最好控制在30分鐘左右。此外,適當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合理飲食,保證睡眠質量,都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如果您有任何額外的討論,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