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企業、跨國公司為啥越來越熱衷於投資河南?

那些心酸的日子


一河南人口眾多,人口紅利還在。二交通便利,無論南來北往,東來西去,都可以經過河南,而河南的高速,高鐵,機場等交通都很發達。三是政治需要,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農業大省,光靠這一條腿走路很慢,也不穩,只有大力發展工業,提高經濟,也利於當地人就業,以及社會穩定。四河南國有企業多,為了改革,也出臺了不少措施招商引資。五是周圍都是人口大省,市場潛力較大。



八零後不哭


2008年臺灣易學大師曾仕強說過,從易經上分析,全球是東方崛起西方衰落,中國是中部崛起沿海衰落。他看好河南。這是曾仕強2008年說的。


仟牛衛電動除塵車


南方都是國家政策扶持,中央下了大力氣,起步早,紮實推進改革,吸引大批人才前去撈金,內地起步晚,人材流失嚴重,河南人大部分都在㚈地創業,五花八門,老闆並不少,最近幾年都是靠老鄉引進相目,穩紮穩打的振興河南經濟發展,開出的條件遠遠不夠,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相比還差的多,根據㕷河南的條件,給己優惠政策,保證來河南創業的商家給予最好的幫助和支持,河南得天獨厚,歷史悠久,人類資源充足,礦產資源豐富,農村農產品眾多,交通發達,天時地利人和,政筞在優先點,就欠東風,火是財,風吹火更旺,古代河南就是兵家之爭福地,風水寶地,必須人文管理,河南才能實現偉大復興的夢。


天王巨星25


這個問題很多專家學者早就給出了答案,河南不發展起來就如同中國中間出現了一塊經濟凹地,國家整體經濟得不到均衡發展,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很不利的,和平年代還好,如果遇到戰爭,沿海發達地區是最容易遭到重點打擊的,只有實現了均衡發展,我們的抗擊打能力才能提高上去。國家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在政策上開始對中部地區有一點照顧,這是歷史的必然,做生意的自然也能看出河南未來的優勢,能來河南投資很正常


用戶4239635988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得中原者得天下,洛陽,中國中原之神都聖城!


大男人34976254


1、中原必須強勢崛起,否則當全國妖魔化中原人、中原歷史、中原文明、中原地域時,中華文化分裂就開始了,接下去很可能就是政治分裂、國土分裂。

2、蘇聯否定社會主義文化(從《靜靜的頓河開始》),否定列寧、斯大林,否定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道路,最終由文化、政治分裂導致國土、國家分裂就是前車之鑑。

3、我們絕不能犯這樣愚蠢的戰略錯誤!

附:

《發展河南的方法論》

一、教育、科技。

民國時期,上海有4所國立大學,北京三所,河南、天津、江蘇、浙江各有2所,其他省皆只有一所。

(1)1950年代,河南國立焦作工學院(原私立大學升格)整體遷出河南,現在成為2所部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2)國立河南大學1943年拆分部分專業至天津大學、西北農林大學。

(3)1950年代,國立河南大學拆分至武漢大學、中南財經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南大學、南昌大學。

(4)華中科技大學前身華中工學院,正是用國立河南大學部分專業從湖南大學、南昌大學換來的。

(5)1944年民國教育部評為全國第三名的國立河南大學因此成為只有文科的開封師範學院。

從河南整體遷出、拆分出去的部屬985、211大學共計10所。而河南至今沒有一所部屬985、211大學。

二、工業、農業。

1990年代規定河南重點發展農業,限制了工業發展。

2018年河南外調糧食400億斤及大量加工食品。

三、從統計數據看:河南人均GDP變化。周邊湖北、陝西、湖南從2009開始超越河南,其他省也幾近追平河南。

1、1999年(能查到的最早數據)中部6省人均GDP數據:

山西:16943(得天獨厚的煤碳資源)

河南:15824

湖北:15104

湖南:13773

江西:12504

安徽: 8763(不知是否準 確)

(陝西:13284)

2、從2009年河南開始落後。

3、2018年中部6省人均GDP排名:

湖北:6.7

湖南:5.3

河南:5

安徽:4.8

江西:4.8

山西:4.5(可能因煤炭工業衰落造成)

(陝西:6.4)

四、如果河南要求將拆遷到外省的大學、院系及其衍生的大學、院系歸還河南,合情、合理、合法吧?

1、(1)網傳河南拒絕中科大、拒絕第二汽車製造廠、拒絕與河南油田配套的煉油廠、石油化工廠,都是因為“河南沒糧食吃”。2018年統計數據河南外調糧食400億斤,徹底清除了這些遙傳。

(2)如果一定要說河南因為沒糧食吃而拒絕中科大,那麼為什麼有糧食給“對外經貿大學”吃?對外經貿大學遷至信陽,後回北京。如果真因為沒糧食吃而拒絕中科大,為什麼不多留點糧食供河南自身發展用。

(3)所以,中科大選擇合肥並且不願回北京,只是人各有志本無可厚非。一些人為了妖魔化河南無事生非!難道中科大吃飯不交糧票?難道國家財政不給中科大辦學經費?

2、國立焦作工學院,解放前夕才由私立大學改製為國立大學。國立河南大學,1942年才由省立改為國立,1944年民國教育部評為全國第三名。都是河南人民的血汗培養的大學,無償地拆遷到其他5個省市,形成今天10所部屬985或211大學。

3、除了戰亂時期,河南經濟、文化長期處於中國、世界的頂端,同時由於1990年代規定河南重點發展農業,限制了工業發展。人均GDP只是從2009年才開始落後於周邊。

4、離開狹隘的地區利益觀念,河南的落後是整個國家的戰略損失,完全不是某些地區因此而獲得的蠅頭小利所能彌補的。

5、(1)河南兩所國立大學是以“計劃經濟”的名義拆遷至外省的。今天己實行40年“市場經濟”,並且許多部屬985、211大學(即由國家財政資金支持)80/100的招生名額在駐在省,嚴然成了”地方大學”。

(2)如果說當時河南2所國立大學柝遷到外省是“選進支援落後”,那麼目前這些省的人均GDP從2009年開始陸續超越河南,到2018己遠超河南。

(3)改革開放初期,1950年代贖買資本家的資產原則上都己歸還當事人。因此,如果河南要求將這些拆遷到外省的大學、院系,己及衍生的大學、院系歸還河南,合情、合理、合法吧?


高A山


如果國家真的支持河南掘起,很簡單把河南的高考分數線和北上廣一樣問題就解決了,河南人的聰明不次於任何一個省份的人,河南為中國經濟供現多少人才,多少資源全國人民有目共睹!只要留住河南的人才,以中原雄厚的文化河南必定掘起!


海納百川以和為貴


1.地理位置特殊。2.人囗眾多。3.國家糧食戰略基地。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民生,中部崛起勢在必行。


豫上江夏


中原是希望,中原是明天。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雄起指日可待。Very good


用戶呱呱爺爺


河南是個內輻射的省份,沿海地區都是外輻射的省份,這麼說吧!河南是個經濟向全國輻射的省份,而沿海地區是個向全世界輻射的省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