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家族到底有多厲害?

遠古大熊貓


諸葛亮的家族在三國中各伺一主,曹魏、東吳、西蜀都有這個家族的身影。


可是這些家族成員除了諸葛亮的地位顯赫之外,其他人和諸葛亮相比,並沒有那麼熠熠生輝,反而並沒有在三國後期形成足夠大的影響力。


這位素有“千古賢相”的諸葛亮對西蜀的一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他曾經所做出的的努力。


政治方面,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且不負眾望協助劉備建立並穩定了蜀漢,被劉備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劉備去世後,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幾乎事事親為,事無鉅細,賞罰分明。還制定了法律,反覆強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重要性,賞罰分明。還親自起草了各種科條律令。

在經濟上,他利用漢中的經濟條件,採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皆因地制宜,取得了很大成效。


軍事上,赤壁之戰,他說服孫權使得孫劉兩軍聯盟,兩軍逆水而上,行至赤壁,與曹軍相遇,後來在周瑜的指揮下火燒赤壁,一舉把曹軍戰船全部燒光,曹軍大敗,周瑜乘勝追擊,孫劉聯軍大勝。


在曹操、孫權、叛亂的三重困難下,諸葛亮採取“北抗曹魏、東和孫權”的策略,和東吳和好,並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同時積極補充兵力、一直保持著備戰狀態,最後諸葛亮率領大軍渡過瀘水,生擒孟獲,平定了四周部族,戰役勝利結束。

諸葛亮自己還研究出了很多軍事發明,比如世人熟知的孔明燈、孔明鎖、八陣圖、地雷等,還有木牛流馬、孔明棋、諸葛連弩等等。文學方面的造就就更不用說了,教材上赫赫有名的《出師表》,《誡子書》等等-皆是古代文學中的傑出作品,被後人傳頌。此外 ,他還喜好書法、繪畫、音樂等,也都有一些成就。錢穆先生曾評價他:“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


諸葛亮之兄諸葛瑾,也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了,是三國時期孫吳忠臣,且胸懷寬廣,溫厚誠信,得到孫權的深深信賴,稱為“神交”。


諸葛瑾這人以寬宏高雅流傳於世,他每每同孫權無論是勸諫還是談話,都不會急迫直言,總是大致表示出自己的意圖,點到為止,而不是直接覲見,都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但君主總也是要面子的,諸葛瑾這樣既給了孫權留足了面子,又鍛鍊了他思考的能力,良師益友說的就是他了吧。

後來,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孫權稱帝后,諸葛瑾直升大將軍,率領豫州牧。諸葛瑾在軍事、政治方面的才能雖然比不上諸葛亮,但他善於與人打交道,經常化解部下和將領之間的矛盾,自然在軍中也樹立了威望,有了軍心,也不會對下屬施加過多的壓力,使得他在臣子之中的名聲還不錯。

諸葛誕,雖不是諸葛亮的親兄弟,但卻是同族,效力於曹魏,他可能是諸葛家這三個人中最沒有名氣的了,但他和諸葛亮、諸葛瑾被史家稱為“龍虎狗”,“龍”自然是指“臥龍先生”諸葛亮,“虎”則是指效忠孫權的諸葛瑾,“狗”就是諸葛誕了,但這裡的狗並不是貶低之意,而是“功狗”,即有功的戰將。


諸葛誕成人時,兩位族兄諸葛亮和諸葛瑾在蜀吳兩國都有了舉足輕重的權利,但他並沒有直接前去投靠,而是自己去魏國打拼,先從官階較低的縣令做起,有了一套自己的處事方法。


諸葛誕在一次試船的過程中,遇到了大風浪,船經不起試煉,直接翻了過去,船上的諸葛誕等人也隨著掉到河裡,但是當後來有人來救援時,諸葛誕卻是堅決的讓來者先救其他人,自己則是隨著水流漂到了岸邊,被一位好心人救起,這也能看出來諸葛誕的人品性情如何了。


諸葛誕投靠魏國時曾捨身忘死感動了魏國主君,後被提拔為御史中丞兼任尚書,率兵打仗也不在話下,也算得上是個名將大將了,但比起族兄諸葛亮諸葛瑾顯然還是過猶不及的。


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散人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只不過相當於滄海一粟,但他們都是三國時期重要的人物,對歷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歷史總探長



諸葛亮祖上是曾經很厲害的,但到了諸葛亮父親、祖父時也沒有多麼厲害啦。

對於諸葛氏的來源說法很多,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比較確定的是:諸葛亮的祖上來自於山東諸縣(今山東諸城市)。

關於諸葛氏的來源有兩支:

一是相傳伯益的後裔葛伯的封國滅亡後,葛氏有一支遷到了諸縣,這自然就成了庶民百姓啦;再遷到陽都,為了與當地的葛氏相區別,就稱為諸葛氏。這個恐怕不是諸葛亮的先祖,因為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是諸縣人,也就是說,在諸縣就稱諸葛啦。

二是秦末陳勝農民起義軍裡有一個葛嬰,是其手下著名的戰將。

《史記·陳涉世家》有記載,我也專門查閱啦。

從這裡判斷,葛嬰應該是與陳勝一起起事的,葛嬰也很可能是一起去服徭役的,也不會有很高的身份。

葛嬰是符離(今安徽宿州市埇橋區符離鎮)人。

追隨陳勝起義後,其帶兵向蘄縣以東,攻佔了東城,就立襄強為楚王。

後來,聽說陳勝已經立為王,就殺了襄強又投奔陳勝。

陳勝因為葛嬰的反覆無常,就殺死了他。

漢朝興起後,論功追封反抗秦朝的功臣,把葛嬰的孫子封為諸縣侯(今山東諸城)。

一說是漢文帝分封的,我查閱了《史記·孝文本紀》,沒看到有這個記載;

另一說法是漢武帝分封的,我手上沒有相關的資料,我無法確定。

無論哪一支,都是因為到了諸縣以後,因諸縣而合為複姓諸葛。

諸葛亮的祖上很可能就來自於葛嬰這一支。

到了諸縣,就成為有爵位的世家。

由於漢時其爵位是世襲的,諸縣侯也是響噹噹的身份啦。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琅琊陽都人也。其祖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其父諸葛珪,漢末泰山郡丞。

從網上的資料來看:

諸葛豐,琅琊諸縣人,西漢時期官員,官至司隸校尉。

司隸校尉,舊號臥虎,是監督京師和地方的監察官,始置於漢武帝時期。

這一官職,在後期有很大變化。東漢時期,十三州刺史部調整,京師及附近地區設立司州,司州刺史不叫刺史,稱作司隸校尉。

當時京師在洛陽,也就是洛陽及附近稱司州。

但在以後,不管皇帝到了哪裡,都有司隸校尉這個官職,而且權力還很大。

皇帝在哪裡定都,哪裡就是司隸校尉管轄的範圍。

因為他不僅直接管轄京師及附近,還統轄全國監察。

漢元帝(前74--前33年)時,諸葛豐曾授任司隸校尉。

能負責全國的監察工作,也是大幹部啦。

看一下哪些大佬曾幹過這個工作,就清楚一些啦。

漢靈帝設置西園八校尉:

漢靈帝自己為無上將軍,小黃門蹇碩領上軍校尉總負責,其次是虎賁中郎將袁紹任中軍校尉,而袁紹就兼領司隸校尉,袁紹是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很雄厚;

曹操奉迎天子到許都,獻帝封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

221年劉備稱帝,張飛晉升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

由此看來,諸葛豐也是牛人。

諸葛亮其父諸葛珪,兗州泰山郡丞。但不清楚是諸縣人還是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人。

也就是說不知道諸葛氏從哪一輩遷居陽都的。從諸葛亮八歲時,其父去世,很可能諸葛珪已經是陽都人。

但確定的是,諸葛氏已經是陽都的望族了,也就是世代官宦之家,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威望。

根據漢代舉察選拔官吏的制度,諸葛豐之後,諸葛家族世代有人為官不足為奇,但沒有具體的記載。

這一般可以認為也就沒有顯要官吏出現,起碼諸葛亮這一支沒有。

到了諸葛亮的父親,官至泰山郡丞,也就是中等級別的官員啦。

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級別也不很高,但還不正宗。

諸葛亮追隨叔父生活,由於很快諸葛玄就丟掉了職位,依附劉表生存。

在諸葛亮十六歲左右,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與其弟諸葛均躬耕隴畝。

看一下當時的官吏體系,就清楚一些。

同時期的劉備也曾任鎮東將軍、領豫州牧。

無地方安身,就依附劉表,屯兵新野,等著劉表發工資買米下鍋哪!

劉備三顧茅廬去拜訪諸葛亮時,還自稱這一身份哪。

總之,諸葛亮是官宦世族,祖上也曾經闊過,但到了諸葛亮祖父、父親的時候,基本也就沒啥大的作為啦。

看不到諸葛亮先祖諸葛豐的生卒年,但從漢元帝(前74--前33年)時期做過司隸校尉來看,到了諸葛亮這一代,差不多也過去二百多年啦。

沒有具體的史料佐證,其興衰就不好妄加猜測啦。

但就其父、祖來看,起碼他們這一支也不算是多麼厲害,一般世族官僚家庭罷啦。

到了諸葛亮這一代就厲害啦:

長子諸葛瑾,官至東吳大將軍,領豫州牧;

次子諸葛亮,蜀漢丞相;

三子諸葛均,蜀漢官至長水校尉;

諸葛亮族弟諸葛誕在魏官至徵東大將軍。

這時候的諸葛氏可能是鼎盛時期,但其近祖也不算很厲害。

說起來跟劉皇叔也差不多。

劉備祖上也很闊,但到了劉備祖父劉雄被舉為孝廉,官至東郡範縣令。其父劉弘早亡,少年劉備只能跟母親一起,編席販鞋。

英雄不問出處,諸葛亮還是依靠自己的打拼,成就的事業。

值得後世尊敬。


豹眼看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諸葛亮一家,我們都知道。

諸葛亮自己掌握蜀國的軍政大權。

他的兒子諸葛瞻也是重要的將軍,歷任騎都尉;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加軍師將軍;行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等職。

最後,諸葛瞻在涪城下戰死,兒子諸葛尚也一同戰死。

諸葛亮哥哥諸葛瑾一家,在東吳也頗有地位。

諸葛瑾生前是東吳大將軍、左都護、豫州牧、宛陵侯,也是一流大臣了。

然而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更厲害,他被封陽都侯,加揚、荊州二州州牧,督中外諸軍事,實際上掌握了東吳的軍政大權,比諸葛亮還要威風。

可惜他居功自傲,最終被孫峻伏兵殺死,還誅滅其三族,時年只有五十一歲。

至於曹魏的諸葛家傳人是諸葛誕。

諸葛誕是諸葛亮的堂兄弟,在曹魏擔任尚書郎、滎陽縣令、吏部郎、御史中丞尚書等非常高的職務,是夏侯玄的好友。

曹芳上臺後重用夏侯玄,諸葛誕也被提升為揚州刺史,加昭武將軍,後來又成為鎮東將軍,封山陽亭侯,掌握一州的軍政大權。他長期在淮南駐守,儀同三司,都督揚州,位高權重。

但好友夏侯玄卻失勢,被誅殺,諸葛誕惶恐之下試圖投靠東吳自保,被司馬昭出兵殺死,並誅滅三族。

看看,都是位高權重的人,不過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薩沙


諸葛亮家族有多厲害?其實只要看看他們的官職和姻親關係就知道了。

諸葛亮有兄弟姐妹5人,除哥哥諸葛瑾和弟弟諸葛均外還有兩個姐姐。

哥哥諸葛瑾做到了東吳大將軍、豫州牧。諸葛瑾的長子諸葛恪是孫權的託孤大臣,官居丞相、荊州牧、揚州牧,父子兩人在東吳是絕對的實力派。可惜諸葛恪後來敗給了同為託孤大臣的孫峻,被滿門抄斬,諸葛家族在東吳就此中斷。

諸葛瑾的次子諸葛喬早先過繼給諸葛亮為後,任蜀漢駙馬都尉,有一子諸葛攀。諸葛恪被滿門抄斬後,諸葛喬一脈便成了諸葛瑾唯一留存的血脈,所以諸葛攀便重回諸葛瑾門下。諸葛攀有一子諸葛顯,蜀漢滅亡後隨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遷居至河東郡。

諸葛瑾的女兒嫁給了張昭之子張承。其子張震和諸葛恪一同被殺。長女嫁給了孫權廢太子孫和,後同孫和自盡。次女嫁給了陸遜之子陸抗。

假如孫和能夠繼任東吳大統,諸葛恪能夠擊敗孫峻,那麼諸葛瑾一脈會成為東吳最有實力的家族,東吳和蜀漢的關係會更加緊密。

諸葛亮是蜀漢的丞相、益州牧,開府治事,是蜀漢實際上的管理者。

諸葛亮的妻子是荊州名士黃承彥之女,黃承彥和荊州牧劉表是連襟,諸葛亮當叫劉表一聲姨父。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娶了劉禪的公主,官至平尚書事、代理都護、衛將軍,是蜀漢的姻親重臣、實力派。諸葛瞻的長子諸葛尚和諸葛瞻在綿竹陣亡。次子諸葛京在蜀漢滅亡後遷居至河東郡,後來出任西晉的郿縣縣令、江州刺史,多有政績。

弟弟諸葛均任蜀漢長水校尉,正史中並沒有其事蹟,也沒有記載其後世。其後人多出現在野史傳說中,不大可信。

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荊州大族蒯祺。蒯祺後出任房陵太守,被孟達所殺。諸葛亮的二姐嫁給了荊州著名隱士龐德公之子龐山民。龐山民後出任曹魏黃門、吏部侍郎。其子龐煥,為西晉牂牁太守。

這便是諸葛亮本家的情況,兄弟幾個除諸葛均混的較一般外,諸葛瑾和諸葛亮都是各國的實權派,可惜諸葛恪後來結局太過悽慘。諸葛亮的兩個姐姐其實也嫁的不錯。

諸葛亮本家之所以從老家山東輾轉到東吳和蜀漢落腳,是因為他們父母早早雙亡,隨叔父到了荊州。而諸葛家族留在山東老家的仍然出了不少人物。

最有名的當屬族弟諸葛誕,官至曹魏徵東大將軍,但他起兵反抗司馬昭兵敗被夷三族。

諸葛誕的長子諸葛靚被諸葛誕送往東吳做人質僥倖活了下來,後來出仕西晉,其後人也是名士。

諸葛誕的長女嫁給了司馬懿的三子司馬伷,其孫為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

諸葛誕的次女嫁給了王凌之子王廣。

其家族還有一人諸葛緒。諸葛緒,曾任曹魏雍州刺史,率兵參與了滅蜀之戰,因兵敗被解職。諸葛緒的孫女嫁給了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非常得寵,諸葛緒也因此再次受到重用,為西晉太常、衛尉。其後人也為西晉重臣。

總的看,諸葛家族在三國西晉時為豪族,其家族成員不僅在魏蜀吳三國都出任高官,甚至在西晉時期也有一定影響力。當然最出名的當為諸葛亮、諸葛瑾和諸葛誕三人,被後世稱為“龍、虎、狗”。


石頭說歷史


我國曆史上的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名將如雲,謀士眾多。而在這個群雄逐鹿的亂世,有一個家族特別引人矚目。這個家族的三位兄弟分別效力於吳、蜀、魏三國,而且都身居高位,是所在國的股肱之臣。這個家族就是諸葛家族,這三位兄弟則是兄長諸葛瑾、弟弟諸葛亮、從弟諸葛誕。


兄長諸葛瑾為吳國重臣,官至大將軍,領豫州牧。而諸葛亮主政蜀漢,官至丞相。諸葛誕在曹魏也官至徵東大將軍。這三兄弟皆才學過人,史學家稱諸葛亮為龍、諸葛瑾為虎、諸葛誕為狗。諸葛家族的一門三兄弟皆為人中龍鳳,那麼歷史上的諸葛家族到底有多厲害呢?

琅琊諸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末時期。陳勝起義軍帳下有一名將葛嬰,作戰勇敢。陳勝立張楚國後,葛嬰被封為徵南將軍。葛嬰征戰九江時,遇到了楚國宗室襄疆。葛嬰認為襄疆是正統的楚國後裔,於是就立襄疆為楚王。後來葛嬰得知陳勝已在別地自立為王,於是就殺掉了襄疆。但陳勝還是對葛嬰極度不爽,最後還是殺掉了葛嬰。

漢文帝劉恆年間,葛嬰的後人因為葛嬰反秦的功勞,被文帝劉恆賜封為諸縣侯。其後人便以封地名和葛姓合併,改姓諸葛。這便琅琊諸葛氏的由來。


諸葛家族在西漢元帝時一度崛起。諸葛亮的先祖諸葛豐在元帝時曾官至司隸校尉,這是個監督京城和地方官員的職位,位高權重。不久,諸葛豐又進封為光祿大夫。由於諸葛豐生性剛正,多次彈劾朝中權臣,惹怒了元帝,被貶為城門校尉。最後諸葛豐被拿掉了全部官職,在家中鬱鬱而終。

隨著諸葛豐的革職,諸葛家族也敗落下去。直到漢末,諸葛亮的父輩才在仕途嶄露頭角。

諸葛亮的父親為諸葛珪,曾為兗州泰山郡丞。諸葛珪育有三男二女,長子諸葛瑾、次子諸葛亮、三子諸葛均。兩女後來分別嫁與名門望族,一女嫁與蒯祺,蒯祺是西漢重臣蒯通的後人。另一女嫁與龐山民,而龐山民是龐德公之子,龐統的堂兄。

但諸葛珪英年早逝,大約只活了四十歲左右,當時長子諸葛瑾只有十三歲,諸葛亮只有八歲。

諸葛珪死後,其弟諸葛玄承擔起照顧兄長妻小的重擔。


諸葛珪死時,諸葛玄在劉表處謀職。諸葛珪死後,諸葛玄前往徐州照應諸葛珪妻小,正好遇上曹操率部攻打徐州的陶謙。為躲避戰亂,諸葛瑾前往江東逃難。而諸葛亮、諸葛均及兩位侄女隨叔父諸葛玄逃向廬江。

後來諸葛玄做過袁術任命的豫章太守,不過朝廷很快任命朱皓為豫章太守。下崗後的諸葛玄又帶著諸葛亮兄妹投奔了老領導劉表。

諸葛亮一脈

197年,諸葛玄病死在荊州。這時諸葛亮兄妹便定居在襄陽隆中。

201年,劉備聽從司馬徽和徐庶的建議,親赴隆中拜訪諸葛亮。諸葛亮遂向劉備獻三分天下之計。後出山輔佐劉備聯吳擊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劉備建立蜀國後,任命諸葛亮為丞相。劉備死後,諸葛亮殫精竭慮輔佐後主劉禪,終心力交瘁病逝於北伐軍中。


諸葛亮死時,他的兒子諸葛瞻才八歲,他繼承了父親的武鄉侯爵位。因為父親諸葛亮在蜀漢的巨大威望,諸葛瞻不但成為劉禪的女婿,而且平步青雲,十八歲就任左羽林中郎將,到三十三歲時已是尚書左僕射,次年又主政尚書檯。諸葛瞻雖然能力平平,但對蜀漢確實赤膽忠心。

263年,魏將鄧艾襲蜀。諸葛瞻率張飛之孫張遵、黃權之子黃崇、李恢之侄李球等迎戰。諸葛瞻因失策導致鄧艾長驅直入,諸葛瞻兵敗拒絕了鄧艾的勸降,最後戰死在綿竹。而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也在此戰中戰死。


諸葛瑾一脈

諸葛謹自父親諸葛珪死後,與叔父諸葛玄分散,與繼母在江東逃難。孫權的妹夫曲阿弘諮非常賞識諸葛瑾的才華,就向大舅哥孫權舉薦了諸葛瑾。於是諸葛瑾成為了孫權的賓侍。

諸葛瑾這個人情商非常高,在進諫孫權時分寸拿捏得非常到位。在與孫權的意圖不一致時,諸葛謹便會避開這個話題,另闢蹊徑,採取迂迴的談話藝術,說服孫權。這樣既取得了孫權的贊同,又避免了領導的尷尬。所以諸葛瑾在吳國為官四十二年,一直深得孫權信任。

諸葛謹為人溫厚。219年,關羽在樊城水淹七軍,曹將左將軍于禁被迫投降。吳將呂蒙趁虛拿下江陵後,原本投降關羽的于禁又被東吳俘虜,帶到東吳。吳將虞翻等人非常鄙視於禁,甚至當著孫權的面痛罵于禁。後來虞翻惹怒了孫權遭到流放,只有諸葛謹替虞翻仗義執言,令虞翻深為感激。


226年,諸葛瑾升任驃騎將軍。三年後,孫權稱帝,諸葛瑾進封大將軍。241年,68歲的諸葛瑾去世。

諸葛瑾在東吳服務42年,雖無建立豐功偉業,但他溫和敦厚,“諫而不犯、正而不毅”,深得孫權信任,也贏得了同僚的好評。

諸葛謹生有三子,長子諸葛恪、次子諸葛喬、三子諸葛融。

諸葛恪年少有才,在19時便出任騎都督,是太子孫登的心腹。234年,30歲的諸葛恪恩威並用,利用三年時間平定山越,收編了山民四萬餘人,立下大功,升為威北將軍、都鄉侯。丞相陸遜死後,諸葛恪接任陸遜,升大將軍,執掌荊州。


孫權臨終前,又任命諸葛恪與孫弘、滕胤、呂據、孫峻為顧命大臣,諸葛恪為顧命大臣之首。孫亮稱帝后,諸葛恪升為太傅,總攬東吳軍政。東興之戰後,又進位丞相、陽都侯。

新城兵敗後,諸葛恪人望大降,孫峻乘機與諸葛恪爭權,便與孫亮設計宴請諸葛恪。在諸葛恪出席宴會時,被孫峻以造反為由砍死,時年五十一歲。

受諸葛恪累及,諸葛恪的次子諸葛竦、幼子諸葛建、外甥張震都被殺害。長子諸葛綽因參與魯王串通案,早已被諸葛恪毒死。


諸葛瑾的次子諸葛喬,同諸葛亮早年無子,入嗣諸葛亮,曾任蜀漢的駙馬都尉,隨諸葛亮征戰沙場。25歲,諸葛喬去世。諸葛喬生有一子諸葛攀,因諸葛恪被夷三族,諸葛攀又回嗣諸葛瑾一脈。

諸葛瑾的幼子諸葛融,曾任奮威將軍。諸葛恪被殺後,孫峻派人拘拿諸葛融,諸葛融畏懼飲毒酒自殺,他的三子被捕處死。

至此,因諸葛恪的被殺,招致諸葛瑾一脈在江東的子嗣無一倖免,全部致死。只留下在蜀漢的諸葛喬一脈給諸葛瑾續後。

諸葛誕一脈

諸葛誕是諸葛亮與諸葛瑾的族弟,他與司馬懿是兒女親家。晉元帝司馬睿便是諸葛誕的曾外孫。


諸葛誕最初任滎陽令,後遷京任吏部郎、御史中丞、尚書等職。曹芳時期,任揚州刺史、昭武將軍。平定毌丘儉、文欽叛亂後,諸葛誕進封高平侯、徵東大將軍。

由於好友夏侯玄、鄧颺被誅,諸葛誕深感自危。於是257年,諸葛誕起兵反抗司馬昭。次年二月,諸葛誕兵敗被殺,被夷三族。

諸葛三兄弟時期是諸葛亮家族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可是隨著諸葛亮的去世、諸葛恪和諸葛誕的被殺,諸葛家族快速沒落下去。



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父子戰死綿竹,諸葛瞻的次子諸葛京是諸葛亮一脈僅存的血脈。他在蜀亡後與諸葛攀之子諸葛顯移居河內,曾任江州刺史。

而東吳諸葛瑾一脈因諸葛恪累及,幾乎絕後。幸虧次子諸葛喬過繼給諸葛亮得以保全。後來諸葛喬的兒子諸葛攀又回到諸葛瑾一脈。

而諸葛誕被夷三族後,他的少子諸葛靚逃到東吳。吳亡後,諸葛靚降晉。但他牢記父仇,拒絕入仕,被時人稱為至孝。


歲月是一條河流


一統天下劉伯溫,三分天下諸葛亮。這段話換個說法也成立,那就是一統天下劉伯溫,三分天下諸葛家!

此話何解,這就是諸葛家的牛逼之處,三分天下都有諸葛家的功勞,最後東晉開國皇帝,還是諸葛家的血脈,你說牛逼不牛逼!

此話要說,就要從根源說起:

一:諸葛尋根

諸葛家根源記載是這樣的:“其先葛氏,本琅邪諸縣人,後徙陽都”。

意思是諸葛亮家祖上本來姓葛,老家在琅邪諸縣,後遷陽都。關於為何改姓大概有二種說法。

第一種:遷居改姓說,文獻說“陽都先有姓葛者,時人謂之諸葛,因以為氏”。就是說陽都本地有姓葛的居住,二個姓一樣,怕弄混了就改成諸葛

第二種:諸葛家族改姓緣自祖上葛嬰。葛嬰是秦朝時人,是陳勝麾下大將,後來因為得罪陳勝,被殺,漢文帝時追錄葛嬰功勳,“封其孫諸縣侯,因並氏焉”。也就是說,封了葛嬰子孫為諸縣侯,子孫將封號加姓前,就成了諸葛的姓氏。

時間到了漢元帝時,諸葛家出了個牛人,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又出了諸葛瑾、諸葛亮兄弟,以及魏國諸葛誕,人稱“諸葛三兄弟”。

《世說新語》記載“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這就是諸葛家族的根源還有三分天下有諸葛的由來!

二:三分天下龍虎狗的職場人生

如果說三國時,那個家族最會下注,那必然是諸葛家族,他們家族出了三個精英人物,都在魏蜀吳身居高位!

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諸葛亮,蜀漢丞相益州牧,幾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次就是在東吳混的諸葛瑾,最後身份是大將軍,而他兒子諸葛恪更牛逼,是孫權的託孤大臣,一度權侵朝野。第三個就是在魏國的堂弟諸葛誕,職位也到了徵東大將軍。

可謂龍虎狗輩出,都是人精中的精英,最不濟的也是省級幹部!

下面我分別說說分家之後三人的興衰史。

三:龍的宿命,諸葛亮家興衰史

諸葛亮大家耳熟能詳,就不多介紹了,他在蜀漢也是根深蒂固,沒任何威脅,他兒子諸葛瞻也是皇帝的女婿,享受國家榮譽。不過在享受國家榮譽的時候,禍事肯定也不少,而諸葛亮家的災難在蜀漢滅亡時候就來到了。

公元263年,鄧艾偷渡陰平,之後在綿竹,大敗由諸葛亮兒子諸葛瞻還有孫子諸葛尚帶領的蜀漢軍隊,諸葛亮的子孫都實踐了自己父親和爺爺的誓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是豪雄三代人,一脈相承。

蜀漢滅亡之後,魏國和後續的晉國,對諸葛亮的遺腹孫諸葛京還不錯,原因很可能就是對這種精神的致敬,也因此諸葛亮孫子諸葛京混的還不錯,繼續做官,不過後來沒什麼比較出名的人物出現,只是綿延了很久。

“不求聞達於諸侯,苟全性命於亂世。”諸葛亮的話,在他孫子諸葛京身上應驗了!

四:虎的宿命,虎落平陽被犬欺

諸葛亮大哥諸葛瑾號稱諸葛家之虎,他比諸葛亮出仕更早,一直都在東吳效力,因為不是東吳氏族的關係,深受孫權信任,官職那是步步高昇,一路平步青雲,做到了大將軍職位。

不過他一直對自己的兒子諸葛恪不放心,這小子太聰明又太張狂了。諸葛瑾為了教育他就說:“將大赤吾族也。意思是,你繼續這樣會給我們家族帶來血光之災!

可惜老爹諸葛瑾的話,諸葛恪是沒聽進去的,這傢伙後來成了孫權的託孤之臣,也因此更加飛揚跋扈,不過他的好運沒維持多久,公元253年,太傅諸葛恪指揮伐魏戰役,最後兵敗回國,然後就被政敵無情的打擊,最後完全失敗,並被徹底清算,父族,母族,妻族,三族被殺。

正應驗了諸葛瑾說的那句話:“將大赤吾族也。”一場血光之災後,諸葛瑾家全滅一個不剩。

五:狗的宿命,我本不願背叛

諸葛誕號稱狗,狗的性格就是忠臣,諸葛誕也將這一點表現的很明顯。

這諸葛誕雖然號稱狗,但是能力也不是蓋的,職場生涯也是順風順水。一路做到了鎮東大將軍,管理一個軍區,放現在妥妥的是上將級人物。

不過他的命運在嘉平六年(254年),發生改變,那一年中書令李豐與外戚張緝密謀誅殺司馬師,扶持夏侯玄主政。最後密謀洩露,夏侯玄被殺,夷滅三族。

而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不是一般的好,最後他害怕了,這層關係讓他覺得自己也是被清算的對象,事情也如他所想,於是無奈的他於公元257年,在壽春發動叛變,並且派兒子諸葛靚去東吳求救兵。這個兒子也因此存活。

可是諸葛誕的運氣不是很好,面對司馬家的攻擊,諸葛誕原本不是太擔心,梅雨季節的來臨,對戰鬥會有很大影響,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原本應該大雨滂沱的汛期,居然滴雨未下,沒有天氣幫助的諸葛誕實力不濟,最後被擊敗。

公元258年,司馬昭攻進壽春,諸葛誕家迎來末日,被誅滅三族。

這末日異常悲壯,數百位諸葛誕親信,拒不投降,高喊“為諸葛公死”,最後被殺!

隨著諸葛誕家族被殺,雨水爆降,就好比要清洗這悲壯的血海一樣。

唯一存活的不過一個叫做諸葛靚的年輕人。

六:諸葛靚的執念,女人孕育的希望

公元258年,血腥之後,諸葛誕家族輝煌結束,但家族仍在延續。

在司馬家屠刀下,除了諸葛靚存活,還有個女人也活著,那就是諸葛誕女兒,諸葛靚的姐姐。

而他能活,原因很簡單,他是司馬懿兒子琅琊王司馬伷媳婦。也因為這一層親戚關係,這個女人幸運的存活了。

可是他的命運無疑是悲慘的,看著自己家人全部都死去,只有一個弟弟還在,無數個夜晚我們有理由相信他都在噩夢中度過,並時刻祈禱弟弟平安!

七:三家歸晉,重逢於新希望

公元280年,晉國在滅亡蜀漢基礎上,開始了統一天下的步伐,在名將王睿帶領之下,晉國大軍南下,經過水陸作戰,最後東吳投降。

所謂:“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孫皓在降幡下走出石頭城,向西晉投降,而投降的人群中,有一個叫做諸葛靚的人。

諸葛靚無疑是一個倒黴鬼,之前為了求援來到東吳,最後老爹沒等到援軍就死了,自己只能留在東吳,過了沒多久東吳又投降了,自己命怎麼這麼苦!

八:女人為媒,家族的復興

面對著投降時刻,諸葛靚命雖苦,但也不是完全絕望,因為對面有個人,那就是司馬伷,也是他親姐夫。

自己姐夫位高權重,自己發小是皇帝(司馬炎和諸葛靚因為姐姐的關係從小一起長大),諸葛靚明智的放棄仇恨,承認失敗,選擇誠服,不得不說是理智的選擇,不過他還是很傲嬌,司馬炎又是給官又是給權,他就是不願搭理司馬炎。

沒辦法司馬炎就只有請自己嬸嬸諸葛氏代表自己宴請諸葛靚。

在諸葛氏可以安排之下,司馬炎和諸葛靚終於來了一次親切友好的會見。

司馬炎:“老兄弟,多年不見,你還好嗎?”

諸葛靚進退不得,迫於司馬炎勢力,不得不沉默吃飯,

後來司馬炎喝高了,開始緬懷童年並問諸葛靚“還記得我們小時候騎過的竹馬嗎?”

這個時候,司馬炎也許特別單純吧,他只記得小時候的歡樂時光,卻不知道在諸葛靚心中,仇恨更多。

那麼為何諸葛氏要安排這樣一個如此尷尬的見面!原因不過是為了家族的安全考慮,經過血腥屠殺後,她深知家族生存不易,既然曾經的敵人有意和解,當然抓住機會啊。果然,經過這次見面,諸葛靚和司馬炎和解,不僅如此,他的兒子諸葛恢還做到了尚書令的位置。

就這樣,諸葛家族的一支,頑強的在晉國繼續生存下來,而且恢復了家族的榮光。

不僅如此,諸葛氏的長子司馬覲,有一個兒子。也就是諸葛誕曾外孫,同時也是諸葛亮和諸葛瑾曾外孫,叫司馬睿後來還做了東晉開國皇帝——晉元帝。

歷史話外音:寫完這段故事之後,不得不說,歷史就是這樣有趣,曾經水火不容的三國英傑還有晉國人,最後居然都是親戚!諸葛亮諸葛瑾這二個看上去的失敗者,也是東晉開國皇帝的爺爺啊!


阿斗不傻



諸葛氏是徐州琅玡的一個官宦世家,也就是今天山東一帶,在春秋戰國時期,均屬於齊國和魯國,那裡不僅是諸子百家交流薈萃的地方,也是儒家的發源地,而且在歷史上還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據《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其中管仲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名相,樂毅是威震齊國的燕國名將。《三國志》又記載:“(亮)好《梁父吟》。”《梁父吟》便是齊魯一帶的輓歌。從關於諸葛亮喜好的記載來看,諸葛亮雖然年幼時便離開家鄉,但骨子裡已經深受家鄉文化的薰陶和影響了。

而關於“諸葛”這一姓氏來源,廣為流傳的有兩種:

第一種、應劭的《風俗通》記載:“秦末有葛嬰,為陳涉將軍,有功而誅。漢文帝追錄,封其孫諸縣侯,因從為氏焉。”

第二種、韋曜的《吳書》記載:“諸葛氏,其先葛,本琅玡諸縣人,後徒陽都,陽都先有姓諸葛者,時人調之為諸葛,因以為有氏。”

這兩種說法雖不同,但都有說明“諸葛”氏原本單姓“葛”,後來才變成複姓的“諸葛”。這一點,在史書也有類似的記載,比如:《魏略》記載,劉禪曾對諸葛亮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每當朝廷頒佈一項好的政令,儘管不是諸葛瞻建議倡導。百姓們都會互相轉告說:“葛侯之所為也。”

諸葛亮的祖先是諸葛豐,在西漢元帝時期擔任司隸校尉,諸葛豐以剛正廉潔,不畏強暴著稱,因此得到漢元帝的賞識,提升他為光祿大夫並授予符節以表信任。這使得諸葛豐更加盡心盡力,他執法從不迴避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親人、朋友也會秉正執法,因此當時京城長安流傳著這麼一句民諺:“間何闊?逢諸葛!”意思也就是說:為何好長時間沒能見面呢?因為被諸葛豐檢舉遇到了麻煩。

當時,漢元帝的寵臣許章奢侈淫逸,不受法度,他的賓客犯法和他有勾連,於是諸葛豐手持符節前去抓拿許章,恰逢許章私自外出,諸葛豐停下車打算直接去拘捕他。嚇得許章急忙架車子逃進宮裡,向漢元帝求救,諸葛豐也同時向漢元帝彈劾許章,然而漢元帝不但沒有處罰許章還收回了諸葛豐的符節。《漢書》記載,歷史上的司隸校尉不再掌握符節,是從諸葛豐那裡開始。

不久諸葛豐遭捕判罪,在位的官員們多議論他的不是,於是漢元帝調他為城門校尉,職掌京師城門守衛。期間,諸葛豐又上書舉報光祿勳周堪和光祿大夫張猛,而漢元帝卻認為他不正直,於是下詔御史道:“城門校尉諸葛豐,前與光祿勳周堪、光祿大夫張猛在朝之時,屢次稱讚周堪、張猛之美。諸葛豐前任司隸校尉,不順應四季,治理法度,專作苛暴,來獲取虛威,朕不忍心交法官審訊,讓他做城門校尉。他不內心反省自己,卻反怨周堪、張猛,來求報怨,告案無證之辭,暴揚難驗之罪,恣意毀人聲譽,不顧前言,真是特別不忠實的人。朕可憐諸葛豐年紀老了,不忍心加刑,就把他免官做庶人吧。”於是諸葛豐被免為庶人,最後老死在家裡。

隨著諸葛豐的離世,諸葛氏便在兩漢的官場上消息了近兩百年,直到東漢末年,史書才有一位諸葛氏的族人出現。他便是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他在泰山郡擔任郡丞,主要職責是協助太守處理司法方面的事務,諸葛亮的母親是章氏,不過她在諸葛亮三、四歲的時候便離開人世,後來諸葛珪又娶了一位女子為妻,以便很好地照料孩子們。在家裡,諸葛亮排行老二,在他上面有一位大哥諸葛瑾,兩位姐姐(史書沒有記載她們的名字),在他下面還有一個弟弟諸葛均。值得一說的是諸葛亮還有一個族弟諸葛誕。

諸葛瑾、諸葛亮、諸葛誕在三國時期都非常了不起,因此,《吳書》評價道:“瑾為大將軍,而弟亮為蜀丞相,族弟誕又顯名於魏,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又因為他們三人的功業大小不一樣,所以當時的人們用三個不同的等級評價:(諸葛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來源:《世說新語》)

諸葛瑾,字子瑜,是東吳大將軍,軍界的一號首長,封宛陵侯,領豫州牧,深受孫權信任,稱為“神交”。

長子諸葛恪,字元遜。受孫權託孤,官至太傅,掌握東吳軍政大權。後又升為丞相,封陽都侯,於建興二年(公元253年)十月,被同為託孤大臣的孫峻與吳帝孫亮暗中聯合,以赴宴為名誘入宮中,在宴會上將其殺害,並夷三族。

其子諸葛喬,字伯松、原字仲慎。由於諸葛亮早年沒有兒子,便向諸葛瑾請求讓諸葛喬做他的養子,諸葛瑾在稟告孫權後,讓諸葛喬到蜀漢,諸葛亮把諸葛喬當作自己的嫡子,於是改了他的表字。諸葛喬在蜀漢擔任駙馬都尉,後又跟諸葛亮一起去了漢中,與霍弋一起參贊軍務。諸葛恪被滅族後,諸葛亮又有了自己的兒子,因此諸葛喬的兒子諸葛攀重回諸葛瑾一支。

諸葛亮,字孔明,是蜀漢丞相、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武鄉侯,領益州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深受劉備父子信任,特別是與劉備關係,被稱為“魚水君臣”。

兒子諸葛瞻,字思遠。他父親去世時,諸葛瞻才8歲。到了他17歲時迎娶蜀漢公主為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後與輔國大將軍董厥併為平尚書事,統領中央事務,當時劉禪寵信黃皓,他們無所匡正。魏將鄧艾伐蜀時,諸葛瞻率領長子諸葛尚、將軍張遵(張飛之孫)、李球(李恢之侄)、黃崇(黃權之子)防禦綿竹。因不聽黃崇的建議,坐失兵機,出城與鄧艾決戰,兵敗被殺。

諸葛尚是諸葛亮之孫,諸葛瞻的長子。炎興元年(公元263年)出任先鋒抗拒魏國大將鄧艾,與父親諸葛瞻同戰死於綿竹,時年十九歲。

諸葛京是諸葛亮之孫,諸葛瞻次子。是與諸葛亮有直系血緣關係的僅存一脈,蜀漢滅亡之後,他與諸葛攀之子諸葛顯內移河東,初任郿縣令。據史料記載,尚書僕射山濤啟事曰:“郿令諸葛京,祖父亮,遇漢亂分隔,父子在蜀,雖不達天命,要為盡心所事。京治郿自復有稱,臣以為宜以補東宮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論。” 後來諸葛京官至江州刺史。

諸葛果,傳說是諸葛亮的女兒。魏了翁的《朝真觀記》記載:“出(成都)少城西北,為朝真觀,觀中左列有聖母先師乘煙葛女之祠。故老相傳,武侯有女,於宅中乘雲輕舉。唐天寶元年,章公始更祠為觀,奏名乘煙。”

諸葛誕,字公休,是曹魏徵東大將軍,一方的封疆大吏。不但與夏侯玄、鄧颺有交厚,又與司馬懿有姻親關係。後因害怕司馬氏加害,於甘露二年(公元257年)與東吳一起聯合反抗司馬昭,被被胡奮所殺,並夷三族。

諸葛靚,字仲思,是諸葛誕的少子。諸葛誕叛亂後在東吳做官,官至大司馬。東吳滅亡後,諸葛靚逃走不知所蹤,司馬炎認為諸葛靚在他的姐姐琅琊王妃處,於是前去見他,諸葛靚知道後連忙逃到廁所裡始終不肯出來見司馬炎。後再召為侍中,亦不接受。據《世說新語》記載:“(靚)與武帝有舊,帝欲見之而無由,乃請諸葛妃呼靚。既來,帝就太妃間相見。禮畢,酒酣,帝曰:“卿故復憶竹馬之好不?”靚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睹聖顏。”因涕泗百行。帝於是慚悔而出。” 後來諸葛靚回到家鄉,由於,晉室與他有殺父之仇,所以終身不面向洛陽方向而坐。

諸葛恢是諸葛誕之孫,諸葛靚之子。在東晉號稱“中興三明”,當時的人們都說:“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據《晉書》記載,有一次,王導曾經和諸葛恢戲論族姓的高低,王導說:“人家都說王、葛,不說葛、王。”諸葛恢說:“不說馬驢,而說驢馬,難道驢比馬強嗎?”

諸葛氏在三國時期,家族達到頂峰,甚至到了南北朝也依舊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


胡運百年窮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早已為世人所熟知和讚歎,他躬耕隴畝,身為一介村夫,卻能夠醞釀三分天下的“隆中對”。他在劉備的麾下竭忠盡智,並憑藉過人的能力最終官至丞相,成為了蜀漢的中流砥柱。其實,厲害的不僅僅是諸葛亮自己,他的家族更稱得上是非凡。那麼,諸葛亮家族到底有多厲害呢?

諸葛亮在他那篇著名的《出師表》中曾經自述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諸葛亮在南陽生活,耕作讀書,然後被駐守新野的劉備三顧茅廬,才加入劉備勢力,這是世人所周知的。但實際上,諸葛亮卻並非生在、長在荊州。

《三國志》中記載得十分清楚:“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東漢末年的琅琊郡陽都縣,也就是今天山東省臨沂市的沂南縣,諸葛亮則出自於那裡著名的琅琊諸葛家族。這一家族從西漢創立,一直延綿相續,到三國時期,更是成為了主要的家族之一。

我們先看看諸葛家族的創始人諸葛豐。據《漢書》記載,他“以明經為郡文學,名特立剛直……元帝擢為司隸校尉,刺舉無所避。”諸葛豐為人正直,敢於得罪權貴,於是得到漢元帝的重用,一度被封為光祿大夫。

但後來,諸葛豐因彈劾漢元帝的寵臣許章,惹得皇帝十分不滿,於是被貶官,後來又被免為庶人。雖然諸葛豐下場悽慘,但他所開創的琅琊諸葛氏卻自此不斷流傳,或許可以以此慰藉因剛正不阿而遭受貶謫的先祖。

東漢末年,琅琊諸葛家的諸葛珪擔任了泰山郡丞,可惜壯年早逝,三個孩子都還年幼,他去世時,長子諸葛瑾十五歲、次子諸葛亮八歲,而最小的孩子諸葛均則更加年幼,加上兩個年紀尚輕的女兒,諸葛珪留下的可謂是個“爛攤子”。

只靠諸葛珪的妻子,當然是無法照顧這三兒兩女的,好在諸葛珪的弟弟諸葛玄鼎力相助,將年幼的諸葛亮、諸葛均兄弟以及諸葛珪的兩個女兒一起接到荊州襄陽,而年紀已經不算太小的諸葛瑾則前往江東。後來,諸葛玄去世,諸葛亮便帶著一家人前往隆中耕作維生。

我們先看看前往江東的長子諸葛瑾,他來到江東後,“孫權姊婿曲阿弘諮見而異之,薦之於權,與魯肅等並見賓待,後為權長史,轉中司馬……後從討關羽,封宣城侯,以綏南將軍代呂蒙領南郡太守,住公安……權稱尊號,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可謂仕途順利,地位顯赫。

次子諸葛亮自不必說,他在蜀漢成為了丞相,死後被追諡“忠武侯”。三子諸葛均跟隨兄長仕蜀,官至長水校尉。除了這三兄弟,同宗的諸葛誕在魏國曾官至鎮東將軍、徵東大將軍,被封為高平侯。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都有身居高位的子弟,令人豔羨,也體現了其家族人才輩出,實在是厲害。


鄧海春


以往我們讀三國的時候,一直以正統當作三國的主線,實際上,這無異於忽視了門閥大族對歷史的影響,三國時期,說到底其實也是門閥之爭。

三國時期的門閥家族勢力到底有多強?司馬家族能夠取代曹氏!

魏蜀吳三方政權你爭我奪的背後,是各自地盤上的家族之爭,東漢末年,由於察舉制的實行,官員幾乎被這些大家族所壟斷,最終形成了甚至決定各自政權的家族勢力。

當時有很多大家族,袁紹家的四世三公就是典型的門閥,其實在形成三足鼎立之前,假如袁紹和袁術兩兄弟能夠聯手,天下早就唾手可得了。

受到正統思想的影響,我們一直認為司馬家族篡奪曹魏政權,是極不光彩的行為,其實,司馬家族在東漢末年是相當有影響力的家族。

曹操在位期間,是極力打壓豪族,而提拔寒門人士,比如曹魏五子良將都是依靠軍功晉升上來的,但是他們也都是曇花一現,因為沒有家族背景,不是曹氏宗親,以後誰還認你!所以曹操對司馬家族是保持了一定的距離,在需要你的時候,拉攏你,在不需要你的時候,打壓你!

然而曹操死後,曹丕在面對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一改曹操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政策,直接與這些門閥士族合作,曹魏政權也得以快速發展,在曹丕實行的九品中正制後,使得豪門士族形成了更大的門閥壟斷。

結果就是,司馬家族憑藉自己的努力,一點點把曹氏給取代了。

可以說,曹氏政權是三國時期最慘統治階層,辛辛苦苦搞下的政權,最後給司馬家族做了嫁衣。

東吳政權的內部危機,除了要面對外部的魏蜀兩國,還要面對內部的矛盾!

除了司馬家族在曹魏政權中的扛把子地位外,實際上東吳政權也面臨這樣的煩惱,當年孫堅長子,孫權的哥哥小霸王孫策是何等英勇,一步一個腳印重新打下江東之地,那是有多英姿颯爽,結果因為想要奪江東豪族的權,竟然被人暗殺了。

孫權即位之後,也面臨這樣的矛盾,面對強敵的時候,不得不依賴這些豪族的勢力,等到用不到的時候,又不得不打壓。

當然孫權看得就比較開,類似司馬篡魏的悲劇在東吳絕對不可能發生,如果我們不自覺地會發現,江東英才砸都短命呢?

尤其是呂蒙剛剛斬殺關羽,不久就離奇死亡,當然,這都是揣測,沒有證據,但是為東吳立有重大功勞的,陸氏當家人陸遜就被孫權給逼死了。

諸葛家族在三國時期的影響力有多大,其實也就那麼回事!

有人說,諸葛家族十分厲害,當時總計三國,諸葛家族遍佈各個政權,是典型的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不管哪個政權取得了勝利,都不影響到諸葛家族的存續。

這裡面,最有名的就是諸葛亮了,諸葛亮出山即為劉備定下三分天下的戰略目標,雖然後人有點誇大了諸葛亮的功績,但是位置在哪擺著。

諸葛亮在蜀漢位列丞相,作為劉備的託孤之臣,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牢牢掌握了蜀漢的政權。

除了諸葛亮之外,諸葛亮在東吳的哥哥諸葛瑾也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歷史人物,雖然有意無意的東吳的歷史總是被貶低,但是絕對不能小看東吳政權,諸葛瑾在東吳政權當中也是具有重大的影響力的,後來擔任南郡太守,在孫權稱帝后,擔任東吳大將軍,領豫州牧,可謂位高權重了。

在諸葛亮、諸葛瑾之外,還有一個諸葛家族的小兄弟,諸葛誕長大後,諸葛亮和諸葛瑾都已經揚名立萬,但是諸葛誕並沒有投靠他們,而是在曹魏政權當中靠著自己的努力逐漸打拼,最後官至御史中丞兼任尚書,也是諸葛家族排得上數的人物之一。

當然,雖然看起來個個都很有出息,但是除了諸葛亮之外,似乎也沒有怎麼樣,這種被後世稱為最卓越的政治投資,其實失敗起來真的是一塌塗地,我想三國時期,還真就沒有這麼失敗的家族。

諸葛家族的下場如何?堪稱政治投資最失敗的家族,沒有之一!

按照道理來說,諸葛家族在三國都有當官的,不會出現被一窩端的事情,但是諸葛家族在三國之後,幾乎就沒有什麼人物出現了,難道不能說明家族投資策略失敗?

諸葛亮去世的時候,其親生兒子諸葛瞻還沒有長大,因此並未能繼承其在蜀漢的地位,當然,蜀漢在諸葛亮的領導下,也不是一個優良的體系,在其死後,立刻一團亂麻,在蜀漢戰敗的時候,只有諸葛瞻的一個幼子諸葛京倖存下來。

相比之下,諸葛瑾的下場還算好一點,最起碼是自然死的,但是到他兒子那一代就全家被殺,只有諸葛瑾的次子過繼給諸葛亮為子,保留一絲香火,不然真就絕後了。

諸葛瑾和諸葛亮好歹還有點香火傳承,最慘的就是在曹魏效力的諸葛誕了,由於反對司馬家族篡位,結果被滿門抄斬,這一脈算是徹底誇了。

可以說,諸葛家族到了諸葛亮孫子諸葛京之後,就基本沒有史料記載了。

這就足以說明,諸葛家族的無能了,即使你魏蜀吳都有人,籌碼全壓上了,架不住半路殺出一個司馬家族,堪稱三國時期最大的一筆政治投資失敗案例。

其實,我要說的是,劉備當初選中諸葛亮的時候,看中的就是諸葛家族勢力不咋地,假如諸葛亮家族要是真的有司馬家族那麼厲害,那蜀漢的名字早就改姓了,劉備正是看中諸葛亮資歷淺這一點,才委以重任,在三國時期,沒有家族背景,你想要篡位,那是沒有任何可能的!

還是劉備雞賊!


史論縱橫


被誤解的諸葛家族

對於諸葛亮的家族,很多人對其有誤解,認為諸葛亮出身於普通的布衣平民家庭,原因在於諸葛亮的《出師表》是這樣給自己進行的定位,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諸葛亮生於東漢末年。東漢社會對拼爹的依賴性,要遠超於當下,因此想要出人頭地,就要有好的出身——畢竟一個人先天天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後天成長環境不足以提高其視野,那麼,天賦也會浪費掉。諸葛亮能有所成就,一來在於諸葛亮天賦確實過人,二來,也源自其出身家庭的優越。諸葛亮家世優越,從諸葛亮同荊州的世族蔡家有親戚關係,就可以看出來。

不過,諸葛家族最讓人感到佩服的,就是十分擅長下注,可以說,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都有諸葛家的勢力。

三國時代的諸葛家族

諸葛家族在三國時代,最為顯赫的莫過於諸葛亮這個分支。劉備死後,諸葛亮掌管蜀漢朝政,在蜀漢,曾長期出現只知道有丞相不知道有皇帝的局面,足見諸葛亮在蜀漢的權勢和影響力。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皇帝劉禪真正成為名至實歸的皇帝,諸葛亮的子孫也逐漸淡出權力中心。蜀漢滅亡後,晉朝皇帝為了安撫人心,還曾厚待過諸葛亮的後代。


諸葛亮的長兄諸葛瑾家族在吳國的勢力比起諸葛亮也不遑多讓。諸葛瑾在世的時候,是吳國皇帝孫權的重臣。諸葛瑾有個兒子諸葛恪,為了精明且野心龐大。對於有個精明強幹的兒子,是很多人所求之不得的,但是對於諸葛瑾來說,兒子的精明讓他痛苦不已,因為一個人光智商高,但如果有心理或者性格方面的缺陷,那後果是致命的。

後來的發展驗證了諸葛瑾的擔心:長壽皇帝孫權去世後,託孤給諸葛恪,而諸葛恪在吳國朝廷飛揚跋扈,吳國上下噤若寒蟬。但是諸葛恪的威風沒持續多久,就被吳國皇帝孫亮聯合其他大臣發動政變誅殺,諸葛瑾一脈遭到滅門。


諸葛亮的族弟諸葛誕的地位,不能和諸葛亮在蜀漢、諸葛恪在吳國相提並論,但是諸葛誕在曹魏曾被封為徵東大將軍,算是地方實力派。司馬家族掌權後,諸葛誕曾因為利益衝突決定發兵討伐司馬昭,最終因為實力不濟等多種因素失敗,最終被司馬家族滅門。不過,諸葛誕有後人逃到了吳國境內繁衍生息。衣冠南渡以後,東晉朝廷還曾委任諸葛誕的後人做官。結語

三國時代,諸葛家三兄弟在三國都有過各自的輝煌,而兩晉時代,諸葛亮的後人在西晉做官,諸葛誕的後人在東晉做官,諸葛家族堪稱魏晉時代官僚世家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