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放養柴雞,發展前景廣闊,這樣養雞有什麼優點呢?

農村八戒666


首先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生態養柴雞,發展前景廣闊,這樣養雞有很多優點。

原生態養雞的話,也就是說散養,散養的雞不容易生病,這是一個優點。但是在養的過程中也要處理好,多多留意雞的日長變化,這樣才能知道問題及時的處理問題。原生態養殖的話,你可以規劃好很多方面。雞棚或者是,怎樣處理找到合適的位置安排好。這樣去就不會容易生病。像如果是在大棚養殖的話,不把雞放出來。這樣你養的雞很容易生病,而且不好管理。

如果是大棚養殖的話,裡面有很多雞肥!每天都要去處理,又臭又髒。每天都必須帶著,口罩和工作服去處理。所以說大棚養殖還是不行,不過只要你會管理,什麼都懂的話也可以這樣樣子不嫌累的話也可以的。

生態放養的柴雞好管理,因為每天放出來的雞,他到晚上的時候,它就會自動回到屋裡去睡。質量管理起來就比較方便,在其棚裡也不會有很多的雞肥出現,也是過個兩三天才打掃一次。外面的雞肥,可以收集起來把它曬乾,和雜草這些東西一起混合。又可以拿去賣,又有一筆可觀的收入。所以說放養的雞是非常好的。

而且雙陽的雞和肉質還是比較好的。銷售方面應該也非常可觀,但是要看自己去怎麼做。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評論,交流更多的知識。





村莊小江南


雞肉作為我國主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在我國每年的銷量都很大,特別像在剛剛度過的2019年,受疫情影響豬肉產量大幅度下滑,雞肉類的產品需求量孟增,價格也大幅度上漲,給養殖戶帶來了很大的實惠。

雞的養殖在我國根據養殖用途的不同,目前有三類分別是肉雞、蛋雞和觀賞雞。其中以肉雞和蛋雞的養殖規模最大。肉雞的養殖又分為工廠化生產模式和生態放養模式,根據養殖模式的不同,它們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也不同,生態放養雞要略勝一籌。

特別像最近幾十年,隨著我國居民消費理念的轉變,對營養健康方面的意識提高,也帶動了生態養殖禽類的快速發展。這也給很多養殖戶帶來了新的商機,發展的前景比較廣闊,那麼生態放養柴雞,這樣養殖模式有什麼優點?下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

◆和工廠化生產肉雞屠宰後的肉質相比較,生態放養柴雞的口感更好

工廠化生產肉雞,它的優點是佔地面積小、養殖密度高、便於集中管理、出欄時間快。當然有優點就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工廠化由於養殖的時間短,導致雞肉的口感不佳,不像散養雞一樣肉質緊實,咀嚼香氣濃郁。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為了達到快速出欄的目的,工廠化生產肉雞全程採用育肥料飼餵,加快它的生長速度,同時由於場地所限雞的活動量非常小,所以體內的肌肉得不到充分鍛鍊,呈鬆散狀無力,在我們食用後就會感覺軟面無嚼勁。

對於生態放養柴雞來說,由於從小就在野外生活,活動範圍非常廣,在每日採食、奔跑追逐的過程中增強了肌肉的韌性。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肌肉緊實彈性強,營養成分積累的也更充足,所以在我們食用的時候更有嚼勁,口感也比工廠化生產的雞肉質更香。

◆和工廠化生產肉雞相比較,生態放養柴雞的營養價值和安全性也更高,

之前說過工廠化生產為了加快雞雛的生長速度,會在飼料當中添加很多種刺激生長類藥物,使它的出欄速度縮短到45天左右。由於從小就是食用快速育肥類飼料,所以在它的體內無法完全代謝的成分也會有一定的沉積,在我們食用後會直接進入我們的體內,雖然說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畢竟還是有一定的成分攝入。

而傳統的生態放養柴雞,後期進入正常生產階段完全是普通飼料飼餵,日常還可以自由啄食場地內的青草和昆蟲,生長的週期延長到4~5個月,所以它的營養成分和安全性更高。

◆和工廠化生產肉雞比較,生態散養肉雞的售價更高,認可度也非常高。

目前工廠化生產的肉雞,在市場的佔有率非常高,達到90%以上,一般是以分割或白條雞的方式出售。零售價格一般在8.5~9元一斤左右,每隻雞的零售價格在30~35元左右。如果按照成活率95%,再減去雞苗的價格,和各項雜費,根據地區的不同,養殖45天后每出欄一隻可以獲利10~15元左右。

生態散養柴雞從雞雛長到2公斤左右,需要4~5個月的生長週期,零售的價格一般在120~150元左右一隻,成活率一般在85%,減去雞苗的價格和各項雜費,單隻獲利可以達到60--90元左右,就算此階段肉雞可以養殖三批,核算起來也要略低。

另外由於它的市場飽和率低,存欄量比較少,所以能夠買到非常不易,在人們追求健康飲食觀念轉變後,即使面對較高的零售價格,也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既然生態散養雞利潤高,銷量也逐步遞增,未來的發展前景同樣非常廣闊,那麼是否可以大規模投入養殖了呢?

我個人認為恰恰相反,在選擇好生態散養雞項目的時候,一定要從小規模養殖開始,因為目前它的銷售侷限性還是很大,如果大批量集中上市,很難在短期之內售之一空,一旦長時間積壓,會增加我們大量的養殖成本,最後不但賺不到錢甚至還會賠錢。

大家在市場購買蔬菜肉類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現象,很難買到真正的生態散養雞。很多所謂的土雞,也多數是名不符實,以次充好。即使有個別養殖戶賣真正的散養雞,售價一般也不會很高。

因為從外觀上很難判斷出來,普通雞和散養雞的區別,消費者和養殖戶之間沒有信任感,所以品質再好也很難賣上高價。這種情況就限制了我們售賣的侷限性,只能以雞場直銷或開設專賣店的方式銷售。所以在我們養殖的時候,最好先期少量飼養,然後逐漸積累客戶,當然,如果你要是能解決銷售的問題,前期將規模放大一些也是可以的。

在我們決定進入這個行業後,一定要努力學習相關的知識,因為生態散養雞養殖過程,其實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如果想獲得最佳的收益,一定要科學飼養。

◆雞雛前期的保溫很重要,如果生長環境溫度不適宜,很容易導致死亡率增高。

我們從育苗場購買雞雛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剛脫殼的苗,在雞雛購買回來後,我們一定要注意它的保暖工作。在農村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提前利用火炕給雞舍增溫,如果沒有火炕的可以用高瓦度燈泡或鋪設電暖床提高環境溫度。剛出殼的雞雛對溫度的需求量較高,最佳的環境溫度在32度左右,表現為雞雛不扎堆,活動正常,分佈均勻。如果低於28度很容易著涼影響成活率。高溫階段一般持續在一週左右,從第2周左右開始每週下降兩度,逐漸向室外環境過度,避免溫差過大產生應激反應。

◆雞雛的適時開口很重要,科學合理的安排投放飼料,能增強雞雛的抵抗力,降低死亡率。

在我們將雞雛運輸到家中後,將雞放入暖床後,我們就可以安排雞雛的開口了,可以準備一些30~35度的溫開水,然後把小雞拿起將它的嘴插入水中飲用一到兩口。等到全部飲完水後我們可以拿幾張報紙,根據雞群的數量多少均勻鋪在床面上,撒上一些泡發的小米飼餵了。

其實我在給雞雛開口的時候,我個人更建議大家使用肉雞用的飼料,因為它的配比是根據基礎的日齡來合理添加的,它可以促進雞雛的腸胃功能快速適應飲食環境,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幾率。

可能有些人會擔心使用了肉雞料,是否會影響到後期雞肉的品質?其實這一點完全不必擔心,因為我們只是在雞雛期短暫的飼餵,等投放到養殖場地後整個養殖過程是完全採取普通飼料飼餵的,所以對後期雞肉的品質無任何影響。

◆適時安排疫苗的接種,提高雞苗的抗性,減少死亡率。

在我們將雞苗取回來後,就要對雞群安排馬立克氏疫苗的接種了,最好在當日接種,因為在疫苗注射後10~14天左右才能產生免疫力。7曰齡時可以用Ⅳ系苗滴鼻預防新城疫,11曰齡時可以用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滴口或鼻,預防傳染性支氣管炎。14曰齡可以滴口預防法氏囊炎,27曰齡時要預防新城疫和雞痘,為了增加接種效果,可以同時用活疫苗與滅活苗。活苗可以用2頭一份的計量飲水,新城疫油乳劑苗可以按每隻0.2毫升的計量肌肉注射,雞痘苗可以直接翅膀下穿刺接種。

◆根據雞苗的生長情況適時安排轉場飼養時間,逐步向生態散養模式轉變。

經過一個月左右的飼養,雞雛達到200克以上,就可以根據天氣情況投放入散養場地了。投放前期不建議全開放式養殖,最好以雞舍為中心,向外輻射10米左右用鐵圍欄圍起來,控制它的活動範圍。

因為在前期雞苗比較弱小,面對天敵的侵襲很難抵禦,如果前期的活動面積過大,在無保護物遮擋的情況下,很容易遭受損失。而前期實行圈養可以起到保護作用,等小雞生長到一斤左右後,再拆除圍欄任其自由活動就可以了。

◆進入放養階段後,雞的活動範圍擴大,所以要加強雞場的巡護管理,看是否有疾病發生或敵害威脅。

日常當中我們要經常觀察雞群的情況,看是否有異常情況出現,對於一些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拌料或拌水的藥物可直接投放,如果需要進行注射,可以在夜間進行,為了便於操作減少雞的應激反應,我們可以用一個紅布將燈頭蒙上。

如果養殖的過程中雞的生長情況良好,平時我們只要多注意敵害的侵襲就可以了,危害雞群的動物一般有鷹類、狐狸、黃鼬、獾子等。對於鷹的防治比較困難,因為它在高空中飛行,速度非常快,當我們看見的時候跑過去驅趕,基本上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可以準備一些鑽天猴鞭炮,發現時按照鷹的方向發射,提前驅趕。也可以用一個20釐米以上長度的鐵管,封堵上一頭後當做雙向鞭炮的發射器,驅趕鷹類,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防火,避免引起火災。

場地內也可以扎一些稻草人,穿上衣服,再綁上一根竹竿,上邊放上一個可以飄動的塑料,讓鷹不敢落下來。對於其它地面動物的防護,我們可以在圈舍門口安裝一個鐵籠,養一隻狗就可以起到震懾作用了,有條件的在雞舍內部可以安裝攝像頭和報警系統,最好再安裝一個發聲系統,遠程進行驅趕。

◆合理安排出欄時間,在前期客源不穩定的情況下,要靈活掌握出售價格。

經過4~5個月的飼養,小雞活體達到3斤以上以上就可以出欄了,為了避免出欄時發生銷售困難,我們可以在養殖階段就開始尋找潛在客戶。可以通過視頻直播、發朋友圈等渠道,分享養殖過程以及技術經驗等方式擴大宣傳力度。如果養殖的規模比較大,可以採取提前預定優惠的方案來吸引客戶,當地的客流量要是比較大,也可以在出欄後採取一些活動促銷的方式來增加銷量。

前期我們是一個積累信譽贏得口碑的階段,如果我們把售價定得過高,又採取保守方法售賣,在沒有信任做支撐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購買客戶的逆反心理,導致交易失敗。但價格定的過低又會使客戶產生猜疑,也不利於銷售。所以在我們制定價格的時候可以定的高一些,等到客戶真正購買時,要給予一定幅度的優惠,讓客戶感覺到用很少的錢就可以買到高品質的產品。像定價為168元一隻的生態散養雞,我們可以利用節假日促銷買1贈1或加微信享受6折優惠,平時按照原價出售,如果客戶講價可以按照一定的優惠幅度出售提升銷量。

後期的銷售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只有將每一步都儘量做到完美,才會吸引客戶的青睞,最終成為自己穩定的客戶。

生態養殖其實不能盲目去操作,更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樣粗放管理就可以,它也需要科學合理的養殖,才能獲得最佳的收入。下面我給大家梳理一下生態養殖環節存在的誤區:

【第1個誤區,不打針不吃藥就是好的產品】

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在批量養殖的過程中,雞群之間很容易發生傳染病,如果不提前預防,很容易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只要後期管理得當,在早期接種完疫苗後,後期是基本上不用藥的,所以對雞肉的品種沒有任何影響。因此雞群有病就要及時治療,不要等到不可控時再去想辦法,到那時一切就已經來不及了。

【第2個誤區,在雞雛期就開始採取普通飼料飼餵。】

為了追求品質,大家都會避免成品料的使用,這一點不能說錯。但如果我們從雞出殼後就飼餵普通飼料,前期的抗病能力非常弱,在苗期如果管理不當死亡率會大大增加,所以適當的喂一些育肥料還是有好處的。只要我們進入散養階段後能夠保證不使用育肥料,雞肉的品質和安全性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第3個誤區,售價越高盈利越多】

好的產品就要賣出好的價格這一點無可厚非,但在我們剛進入這個行業時,

由於沒有固定的客源消化產品,如果不能及時銷售很容易造成積壓。雞到了適齡出欄期後,如果不能及時出欄每天都會消耗大量的飼料增加成本。可能剛出欄時我們計算每隻的利潤會達到50元以上,但如果你延遲出欄兩個月以上,收益會直接減半,也就是出欄越晚成本越高,收益越低。而且期間還會持續增加人工成本的投入,所以合理安排價格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關於生態養殖柴雞未來發展的前景還是比較不錯的,售賣的侷限性也會逐漸被打破。只要我們能夠找到充足的客源,努力提高商品的品質,就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最終讓自己在這個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農事一鍋燴


柴雞又叫笨雞,具有耐粗飼、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天然放養的柴雞所產柴雞蛋以其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而越來越受到城鄉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市場走俏,需求量逐年增多,柴雞肉、柴雞蛋價格居高不下,採取傳統放牧養殖方法,批量飼養的柴雞,供應市場,不愁銷路,天然放養的柴雞養殖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必然向規模化方向發展,柴雞養殖市場前景良好。

柴雞蛋在城鄉市場上非常暢銷,且蛋價也高於普通雞蛋。雞肉、蛋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前景廣闊.對於具備一定條件的農戶來說,飼養柴雞的成本又比較低廉,適合家庭養殖。天然放養的柴雞採食青草、嫩葉、果實、蟲子等,再加適當補飼,不但不破壞植被,雞糞肥田,還能促進植被生長,促進生態平衡,保持可持續發展。

現在是一個崇尚天然、迴歸自然的時代,人們穿著從化纖迴歸到老粗布,飲食從雜交人造食品迴歸到無汙染的土特產,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消費理念,新的消費時尚。根據有關專家分析,今後柴雞蛋必然在雞蛋市場上三分天下有其一,天然放養的柴雞養殖業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光明。

柴雞養殖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對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同時,可給人們提供綠色、安全的柴雞和柴雞蛋,對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林牧矛盾破解、農村經濟可持續發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養殖柴雞有利潤可圖嗎?

1、目前,全國的專業柴雞養殖戶,多采用自由放牧的方式,一般每畝養殖柴雞200-500只。而採用生態鏈圈養放牧方式,經益生菌處理,一般每畝可以養殖500-1000左右,以800只為宜。

2、柴雞需要放養,從以上可以看出,養柴雞的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但由於生態、安全、無汙染,味道好,價格比飼料雞高出2倍以上,所產蛋也比圈養雞價格高出2倍以上,且供不應求,非常暢銷。

3、對於我國廣大的農村人員說,養柴雞佔地面積大就不是什麼缺點,在農村的林地、草地、果園、沙地、荒地都可以養,但一定要注意防止老鼠等天敵。放養地控制在7畝,每畝可放養成雞500-800只為宜。3畝為房舍用地,為幼雞飼養,產蛋,人工操作用地。成本大致:在農村承包10畝土地,以每畝100元計算,每年1000元;管理,工人成本每年1.2萬元左右;雞苗購買3000只,需要10000元。飼養一隻雞的成本在12-14元,即3000只成本在4-4.5萬元,一年養3批。市場較好,因為現在提倡綠色食品;但要儘量有自己的品牌。年利潤正常情況應該在12萬元左右。

柴雞養殖成本與利潤分析

柴雞苗1只:2元左右,從小雞出殼到商品雞出欄所耗飼料在14-15元,四個月可以出欄,最低達到2.5-3斤,商品柴雞按成批出售價1斤10元,即:3/斤*10/元=30元,除去雞苗2元和飼料15元,一共:17元。養一隻商品柴雞的純利:30-17=13元。按投資500只柴雞計算,所需成本:500只雞苗需500/只*2/元=1000元;飼料需15元/只*500/只=7500元,統共投資8500元;另外500只雞舍建設需500元,500只雞總投資10000元左右。純利在5000至10000之間。

柴雞養殖前景如何?養殖柴雞有利潤可圖嗎?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養殖柴雞前景非常廣闊,養殖利潤也非常可觀,養殖戶只要掌握好養殖柴雞的技術和管理知識,畢竟這也是影響養殖利潤的一方面。




牛哥的快樂生活


1 放養柴雞屬環保型、生態型、綠色型養雞

規模放養柴雞選址要求:地勢高燥、背風向陽、水電充足、遠離居民區、工業區、噪音區,搭建在無公害林區、果園、茶園、荒山、荒坡等開闊地。要求每隻雞平均放養面積不低於10平方米,放養柴雞除育雛前期在室內喂料飲水以外,其他時期採食飲水主要靠柴雞在大自然放養中自由攝取。充分利用大自然中豐富的草資源、蟲資源、礦物質資源,利用優美、清新的大自然環境。柴雞採食林間草、蟲,柴雞糞迴歸林間,既防止草荒和減少病蟲害,又養樹、養茶,達到以草、蟲養柴雞,以雞糞養樹、養茶等的綜合種養目的,因此這種飼養柴雞的方法屬環保型、生態型、綠色型養柴雞。

2 減少飼料、飲水消耗

放養柴雞以草、蟲為主要飼料資源,早晚只輔以補料。為使草源充足,可將能利用的草場面積用塑料網以柴雞舍為中心分為若干個區施行輪牧。在草源充足的情況下,放養柴雞採食量只需同體重同只數籠養柴雞或室內平養柴雞的1/3,1/4。因放養柴雞採食的蟲、草中含有一定水分,飲水只需籠養或室內平養柴雞的1/2,1/3,且不需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微量元素。

3 增強抗應激能力

放養柴雞在日常覓食、飲水、嬉戲和爭鬥的過程中已習慣大自然中的風聲、雨聲及雷電、光熱的刺激,且放養雞在大自然中獲取的營養更加全面均衡,體格又得到充分煅煉,因此對一般聲響及光熱冷等刺激的適應性比較強,具有較強的抗應激能力。

4 降低病死率,減少藥物消耗

放養柴雞生活在大自然的優美環境中,空氣清新,飼源豐富,營養全面,體格得到充分鍛鍊,抗應激、抗疾病能力強。除在封閉的育雛期需添加一些抗生素預防白痢、傳染性支氣管炎外,放養期幾乎不需用抗生素類藥物,即使偶爾因天氣突變而發生常見疾病,也只需在飼料中拌一些中草藥即可。防疫程序也特別簡單,一般在7,10日齡用H120新支二聯苗首免,14,16日齡用法氏囊疫苗飲水,24,26日齡用H52新支二聯苗二免,28,30日齡用法氏囊疫苗加強免疫一次,70日齡用新城疫苗肌注預防一次即可。放養柴雞靠大自然的風、陽光、熱,自然淨化、消毒,很少用藥物消毒。因此放養柴雞疫病少、藥耗低。

5 提高肉、蛋品質

放養柴雞優美清新的環境和豐富全面的飼源使得放養柴雞營養全面、均衡、脂肪沉集適中、肌肉豐滿發達,因此香味純正,綿綿悠長,回味無窮。其蛋色橙味正、清香怡人,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品味特點。放養柴雞和蛋售價平均高出圈養雞和蛋價格4元/千克以上。

6 增強市場競爭力

放養柴雞是一種真正迴歸自然的養雞模式,它不僅提供了優美、清新的大自然環境,而且充分展示了雞的本能特性。放養柴雞無需各類化學添加劑,無需抗生素藥物,真正達到綠色食品的標準。在當今社會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況下,在出口國際市場技術壁壘的壓力下,放養雞的肉、蛋品質無可挑剔,在國內、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山裡阿弟


生態放養柴雞所生產的雞蛋和柴雞品質明顯優於現代化籠養蛋雞、肉雞,放講臺期所產生的柴雞蛋幹物質率高,粗蛋白質和粗脂肪含量高,味道香醇。水分含量低、營養價值大、雞蛋口感好、風味濃郁,而柴雞屠宰率高、腹脂率低、胸肌率高、纖維密度大、雞肉味道鮮美,因此歷來深受消費者的喜歡,為什麼農村要搞生態放養柴雞呢?

一、生態放養的柴雞,長期生活在環境優越、空氣清新、陽光充足的環境中,讓柴雞自由活動採食自然飼料和礦物質,由於活動量大,體內能量消耗多、脂肪沉績減少、雞體抵抗力強、不易發生疾病,生產出的雞蛋肉質高端,產品味道鮮美、食用安全、市場價格較高,在市場上深受消費者青睞。

二、由於生態放養的柴雞自由採食草籽、嫩草、昆蟲等植物和動物性飼料,人工適當的輔料即可滿足其營養的需求,可節省1/3的飼料,夏秋季節使用燈光誘蟲技術,可大幅降低果園、林地、農田蟲害的發生率,既減少了農作物和果樹的農藥使用量,降低了養殖柴雞飼養的成本,對環境和人類健康也十分有利。

如某戶村民在自家棗園放養柴雞,棗樹上結棗,棗樹下養雞,棗樹的葉子、棗園中的雜草以及昆蟲餵雞,柴雞啄食棗園中的昆蟲減少蟲害,由於沒有蟲害發生,相對就減少了農藥的使用量,柴雞繁殖的糞便又可促進棗樹茁壯成長,減少啦開支卻增加了收益。

三、現代化籠養雞投資大,而生態放養柴雞投資較小,這種養殖方式適合農村資金較少的農民採用,生態養殖柴雞節省飼料,投資小疾病發生率小,生產成本低,產品銷售價格高,可以創造很好的收益。

四、現在我國土地資源十分緊張,現在化籠養雞雞舍建設要佔用大量的農用地或者耕地,而生態放養是以山地、林場、果園等自然資源,不用佔用耕地,有利於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能夠有效地保護和科學利用閒置資源。

生態放養柴雞主要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

1、優點;

(1)、適應性廣,抗病性強;放養柴雞活動區域廣、管理粗獷,柴雞體質協調、適應性強、生活力高、雞體抵抗力強、不易發生疾病。

(2)、粗料飼養,覓食性強;柴雞覓食青草、草籽、樹葉以及昆蟲等自然飼料,減少混合飼料的使用,間接的就降低了開支,而自然散料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有利於改善產品的品質,提高雞蛋蛋黃的顏色,降低產品中膽固醇的含量。

(3)、產品質優,需求量大;柴雞肉皮薄肉質嫩、口感緻密、風味獨特,柴雞蛋。蛋黃大蛋白濃、營養價值含量高,雖然比一般產品價格高,但還是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2、缺點;

(1)、生產性能低;經過旋律後的柴雞產蛋性能和產肉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與現在幾種相比,其前段性能和產肉性能較低,必須要繼續選育提高。

(2)、成品整齊度差、產品雜;農村放養柴雞沒有經過系統性的選育提純,市場上種雞來源混雜,柴雞的語塞,外貿生產性能和體型大小不一,不利於規模化生態放養。

(3)、抱窩性強;放養柴雞每年春夏兩季是產蛋的旺盛季節,特別是每年的五至六月份,有一部分柴雞會出現抱窩現象,這種現象會持續一至兩個月,嚴重影響經濟收益。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小毛驢3434


隨著經濟和城市的發展,生態放養的土雞越來越少,城裡的人越來越回味能吃到以前散養柴雞的味道。因為城市的對雞肉的需求,好多養殖戶都追求低效益的養殖方式,採用飼料圈養對肉雞飼養,養殖週期短見效快,但是肉質較嫩,很多吃慣柴雞的朋友都不習慣吃,都想吃到正宗的柴雞,柴雞養殖週期長,見效慢,雖然利潤高,但是風險承擔大。越來越多的人失敗以後就退出了,也有人一直堅持做,做好一個品牌,未來的消費者對品牌的意識越來越強,把品質做好是對品牌的認可。現在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利用當地的資源特色養殖,有用大蒜、辣椒、牧草、豆渣進行養殖的柴雞,降低了養殖成本,讓肉質也提高品質。西瓜視頻,今日頭條上有好多養殖的朋友都採用特色養殖,你可以好好關注一下







文山土雞哥


我自己正在做的就是生態養雞,我自己做了差不多10年的網店。對生態養殖的前景還是很看好,但是養殖是長線投資,生態養雞是風險很高成本很高的投資,而且回報很慢。首先要做的是品質,如何讓雞的口味變好是第一步,據我這幾個月的測試,確實生態雞和肉雞的口感是不一樣的,但是成本也要高好幾倍。這就要看消費者認可度。所以品質做好,有自己的銷售渠道,生態養殖是可以做的。


森哥和亞林


柴雞,也叫笨雞,麻雞。柴雞具有耐粗飼、適應性、覓食性、遺傳性能穩定、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因生產週期長,飼料添加劑少,肉質鮮美口感獨特,這種生態養殖的畜禽產品越來越得到大家的喜愛。



風馬牛壹號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嘴巴越來越“挑”。人民對原生態、祿色食品越發青睞。

神態放養雞前景之所以前景廣闊,就是投其消費者的這一所好。原始態放養、吃食蟲草、肉質鮮美。我想這一特質就是它取得市場認可的優勢吧!


追夢人68875


您好,我是牧龜人小鄧,我之前也辦過一個生態養雞場,採取的也是生態放養的模式,當時的存欄量平均一千五左右吧,生態放養的好處有下面幾點:1生態放養可充分利用閒置的山林和土地,現在農村房前屋後會有很多閒置的林地空地等,只要搭建適當的雞棚,做些簡單的圍敝就可以用了。2生態放養可以充分利用雞的雜食性,做到生態除草,省去了林地除草的費用,雞糞又可以作為林木的肥料,而嫩草和草籽昆蟲等又是雞的很好的飼料補充,減少了飼料成本的支出,一舉兩得。3生態放養的雞活動量大,飼料來源多樣化,這樣養出來的雞體質強健,肉質緊實,雞味濃郁,口感與一般飼料雞有很大區別。只要把好質量關,銷量就有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