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時期的中國輿論場④:我們的英雄

抗疫時期的中國輿論場④:我們的英雄

“他們常常被稱為英雄。這類英雄通常是偶然碰到一個麻煩,決定施以援手,他是被所見的外在事物打動。他無須行善時,就會迴歸日常生活。”


作者 | 周亞波 任彤瑤


一切何時變好?一切會變得更好嗎?

當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的「戰爭」已經註定成為全民的、持久的戰爭。在看不見硝煙不斷卻無比殘酷的戰場中,不斷變化的輿論場狀態也是其中的關鍵部分,始終牽動著由上而下的政策,以及由下及上的信心。

2月2日,火神山醫院正式建成交工,在“中國速度”的信心敘事周圍,仍然不缺乏此前數日對紅十字會等疑點的追問。此後數日,輿論對“雷火二神”醫院的關注逐漸轉移到“方艙醫院”,也讓足夠多敏感的人意識到了到理想狀態與現實應對之間的差距。

人們進入了一個略顯疲憊和煩躁的等待期。客觀上,在絕大多數人遵守“禁足”倡議、暫時失去正常生活的當下,何時能夠結束成為了最切身、最現實的話題;主觀上,人們也需要強有力的慰藉,需要疫情拐點的出現,需要看見希望。

這種等待並非消極的時間消耗,而是伴隨著身處其中,對於健康遭威脅、生活受影響的原因追問,對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追問。

2月6日晚到7日凌晨,疫情最早一批傳播者之一、因“傳播謠言”被訓誡的李文亮醫生,搶救無效去世。他的犧牲引發了輿論場的整體引爆,人群之廣,悲痛之深,有人稱為“讓大地都可以震動”。他也被稱為這次抗擊疫情戰爭中的第一個人民英雄。

關於死亡的悲傷和憤怒情緒,引發了新一輪的廣泛反思。這種反思,既通過體制層面的“追查到底”分解了部分出口,也延續了此前對社會運行公理的深化討論。

總有人希望明天會更好。

2月2日,火神山正式交付使用。“火神山與中國速度”的標語第一時間在官媒和部分社交媒體賬號中流傳。《環球時報》以“外國人被火神山震驚”為傳播點,並選取“I think god was Chinese.”的外網評論,與疫情前“基建狂魔”的自信式輿論形成呼應。

當日,「邁瑞醫療2號」發表了文章《火神山,交付!》,回顧了在院內爭分奪秒安裝醫療器械的過程,成為當日朋友圈爆款。2月3日,「丁香醫生」發佈《火神山醫院今日收治首批患者,背後有哪些內行門道》一文,詳細解釋了火神山醫院的建築設計和醫療配置。

但在此時,在長期自我隔離下形成的“與我有關”認知對主流媒體的集中敘事產生了影響。在官方媒體關於火神山的評論區,關於對個體勞動者功勞的強調,以及前兩日負面新聞的消化,仍然佔據著一定的篇幅。

2月3日,新浪新聞中心賬號「頭條新聞」發佈《中國速度締造奇蹟!火神山醫院今日交付,背後是他們》一文,一方面強調“火神山”即“中國速度”,另一方面同樣指出,“我們口中的‘基建狂魔’,只是一群善良勇敢的普通人,穿上了鎧甲,默默地負重前行。”有效融合了兩種情緒。

2月4日,雷神山醫院建設速度也達到了90%,但此時,對“雷火二神”醫院的敘述並未佔據預想中的輿論空間,此後數日,關於方艙醫院的討論此時成為了蓋過兩家專業特種醫院的輿論空間,也充分顯示出了疫情的複雜性和現實性。

2月2日,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第十號通告,決定對“四類人員”集中收治和隔離。2月5日23時30分許,武漢市第一批10名輕症新冠肺炎患者,被陸續轉送至位於洪山體育館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昌方艙醫院。關於“方艙醫院”的志願者行為,在“花花綠綠的床單和行李”的視覺衝擊下形成有效傳播。

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做客《新聞1+1》對話白巖松時強調,方艙醫院收治的標準是病人核酸檢測陽性,且非高齡、無基礎合併症、無加重可能,他強調方艙醫院並非“至善之策”,但現實可行。

面對質疑的聲音,同樣為專業人士的「協和醫生Do先生」在微博釋疑,“請現在不要給方艙製造負面輿論,如果讓其他患者都拒絕入住,害的是更多人!” “你呆在方艙醫院的每一天,都是為了救你的親戚朋友鄉親父老。”

專業人士的言論部分回答了輿論在足夠的敏感度下產生的疑問,另一方面也切實地反應了武漢疫情的嚴峻性。

2月3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武漢目前檢測試劑數量不夠,因此不是每個人能夠得到檢測。“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目前在武漢還做不到,希望全國支持武漢。”

「醫學界」公眾號也在4日報道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張笑春發出的《一個一線醫生的呼籲,請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呼籲“不要再迷信核酸檢測了,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新冠肺炎的主要依據。”代表了一部分醫生的聲音。

02 | 等待拐點

隨著日期的積累,輿論對疫情的認知進入到了一個認知穩定、形勢嚴峻的階段。在疫情的中心,一些問題仍然亟待解決。

《財經》、《中國新聞週刊》等公共媒體的新一輪現場調研仍在種種阻礙中繼續。其中,《三聯生活週刊》4日發佈的《火神山開通,床位該留給誰?》一文詳細闡述了現場的嚴峻情況,“話雖有些殘忍,但如何給更多的人有生存的機會,是他們目前所想的。”

行政力量也在尋求確定的目標。2月5日晚,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命令,要求“對發現的疑似和確診病例,盡最大努力收治。不能收治的,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登記,並及時通知所在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或轄區轉運隊,由縣(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或轄區轉運隊安排車輛轉運至集中隔離點,確保疑似和確診病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確保一個都不放過。”

2月4日,週二,全國新增確診病例達到有統計以來最高點,此時距離普遍的“開工時間”還有不到一週的時間,對於疫情中處於等待位置的普通人而言,由持續的焦慮產生的疲憊期已經到來,

一方面,一般群體對「好消息」的期盼與日俱增,另一方面,這種疲憊並非對輿論的“脫敏”,在長期的情緒沉浸下,帶來的往往是比平日增加的緊張感。

5日至6日,關於美國吉利德公司研製的藥物瑞德西韋的“實驗成果”在微博和微信廣泛流傳,稱“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臨床實驗取得重大突破”、“已在761位患者身上顯效”。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對這一說法予以闢謠,“臨床研究今天才開始,怎麼可能知道結果?”

此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認為,現在對新病毒的瞭解仍然相對較少,沒有預防感染的疫苗,也沒有找到對症治療的方法:“我們現在在打‘太極’,我們需要徹底搞清這一病毒的情況,這樣才能正確地對它加以攻擊。”

此前,2月4日,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官網發表文章《我國學者在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引發了搶注專利的爭論。最終,爭論在美國亞太法學院執行長孫遠釗的專業解釋下得到平息。

關於醫療物資的關注仍在繼續,2月2日,大理市衛生健康局開具《應急處置徵用通知書》,聲稱由於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決定對從雲南省瑞麗市發往重慶市的9件口罩貨品,實施應急徵用。此後,重慶市向大理索要口罩的公函引發了社交網絡的傳播。

對此前要求的“全國一盤棋”的抗疫動員而言,此舉既有違大局,不符法理,亦缺乏人性,主流媒體和社會輿論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聲討,「新華銳評」發佈《大理,你“欠理”了》予以聲討,「人民銳評」則稱“名為徵用,實為截留,名不正言不順,悖情理違法律。”

2月6日,大理市發佈通報,詳細解徵用口罩用途,並“誠懇地向社會各方表示道歉,對造成的影響進行深深的反思與檢討,對相關人員將進行嚴肅處理,懇請各方給予諒解。”

03 | 紀念李醫生

2月4日正值立春,在社交網絡,大量如“春天來了,希望總會來的”的文字佔據著時間線。人們對“好消息”的期盼今日更勝昨日。

2月5日,直播帶貨博主李佳琦恢復直播,表達了對全國人民抗疫的關切,有網友在評論中稱“我感覺到煙火氣回來了。”與特效藥的謠言類似,這類情緒反應了人們對拐點到來的需求。在疫情對生活、對經濟的潛在嚴重影響面前,人們對企業和個人的疫情自救有了更加清楚的認知,對“好消息何時到來”的期盼情緒,仍然佔據著重要的空間。

伴隨著返工潮下人群的進一步遷徙開始,人們一方面感受著變化,一方面又在變化中產生著反常生活狀態下的割裂感,在大量的資訊獲取收穫並強化著記憶。

在這種記憶的持續下,關於疫情的反思仍然在持續,對公共情緒而言,輿論的收緊在一些問題上顯示著侷限性。同時,對人性的拷問始終貫穿著抗疫期間的輿論場。對公眾而言,對最初八名“造謠者”的關切一直沒有停止。

2月6日晚十時左右,最初由數名醫生髮布的“李文亮死訊”迅速成為微博爆點,22時40分,環球時報官方微博“宣佈”李醫生搶救無效死亡,隨後又刪除微博。此後,主流媒體先後發聲稱,還在搶救中。

作為八名被訓誡的醫生之一,李文亮身上投射出了公眾對諸多複雜問題的追問。推遲公佈死訊後,出現了對於“搶救目的”的另一種聲音,近凌晨3時,武漢中心醫院“官宣”李醫生噩耗時,在大量的悲傷聲音當中,同樣出現了大量的、對這一推遲行為的憤怒。

此後,關於李文亮醫生“造謠”事件再次引發廣泛討論,博主「eastendmi」的微博具有代表性:“我都不覺得他是英雄,甚至從這件事也沒看出他有多勇敢。因為他做的就是一件最普通的事:上班,發現一些異常,發微信告訴關係好的人。就這樣,變成一件不正常的事。到底是什麼不正常。”

2月7日,關於李文亮醫生之死的討論依然在主流媒體、公共媒體、自媒體、社交網絡當中得到廣泛討論和緬懷。關於對“造謠者”的道歉和正名的聲音也層出不窮。#李文亮醫生去世#新浪微博話題閱讀超7億,一度成為微博熱搜。

李文亮的符號含義,已然超過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這一符號,成為公眾對此前一系列問題傾訴的一個出口,以此為外延,也引發了“何為吹哨人”、“何為人血饅頭”、“情緒的作用”等討論。7日上午,《人物》雜誌《普通人李文亮》朋友圈形成刷屏,《經濟觀察報》則將「請為武漢造謠者正名」置於頭版,《新民晚報》也將相關新聞和評論置於頭版。「Vista看天下」則以《沒有吹哨人,從來都只有“人”》為題發表評論。

主流媒體之中,新華社官方微信在早晨五點發布《送別李文亮》,《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表示:“武漢的確欠李文亮醫生一個道歉”。《人民日報》公眾號則發表銳評,表示“全面調查李文亮事件,讓正義抵達人心”。同日,「大先生們」發佈了《武漢地區十位著名教授就李文亮醫生去世集體發言》,其中包括了要求執法“承認此前完全錯誤。”

2月7日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消息:經中央批准,國家監察委員會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

2月7日晚,李文亮醫生去世的消息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之中。

與此同時,李文亮的數次採訪發言、微信聊天截圖乃至微博內容都成為了人群對其緬懷的內容,在接受《財新網》採訪時的發言流傳最廣——“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

其實李文亮醫生的舉動在他的主觀意願裡並不是為了被定義為英雄,在平時他就是一個喜歡數碼科技、喜歡研究美食、覺得車釐子和保健品昂貴的普通人。只是他真實和善良的行為客觀上讓更多人對這種未知的疾病多了防護的意識。

在他離開這個世界之後,很多人在他的社交賬號中、在他接受的採訪語言中,去尋找那些隻言片語,去尋找那些英雄蹤跡。這是公眾在這樣一個特殊情況和極端情緒裡的反應,是一種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將李文亮醫生推上了英雄的位置,將這位醫生的勇敢的舉動和不公平的經歷作為自己質問的武器。

李文亮醫生和那些奮戰在一線的諸位醫務工作者,他們是普通人還是英雄?

一本名為《陌生人溺水》的書中這樣寫道:“他們常常被稱為英雄。這類英雄通常是偶然碰到一個麻煩,決定施以援手,他是被所見的外在事物打動。他無須行善時,就會迴歸日常生活。”

他是我們普通人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