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未來中國取消燃油車,全面採用純電動車的話,可能會怎樣呢?

周顯助


純電動汽車只是只是新能源的一種表現方式,並不是唯一,插電混動也是新能源之中的,純電動汽車短板明顯,但並不是不實用,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跑長途的,家用,上班,接娃,老人開,女人開都是不錯的選擇,不見得會全部取代燃油車,只需要佔據一部分市場份額就可以,國家會給配備相應的裝備,完全不用擔心!說實話,就個人觀點來看,不管純電動汽車能不能大行其道,反正燃油車的撲街是誰也沒辦法的,畢竟國家政策在這兒,不需要強制,提高排放標準就能刷掉一批!反正你不買純電動也得買別的新能源汽車,或者不開車,做地鐵和城鐵,高鐵!那個更環保!從環境方面考慮,自行車才是最適合的,不燒油不燒炭還不費電🤔


維維4869


假如未來中國取消燃油車,全面採用純電動車的話,可能怎樣呢?

首先中國不可能取消燃油車,今天不能、未來更不能;因為電能根本就不是新能源,其次全面採用純電汽車,咱們的道路、交通必將陷入癱瘓;試想一下吧,我們平時去加油,平均在7-8分鐘加完一輛車,都排長隊呢,而全部換成純電車,那麼大街小巷到處都能見到待充電的車子,而且必然有一部分由於電池的老款亦或者是低溫導致的電能損失導致車輛拋錨在大馬路上;都不用多,拋錨個三、五輛即可完成對一條道路的封鎖!

現在純電汽車產業正在降溫、退燒,因為消費者越發的理性、也越發認清了停售燃油車不過是個美麗的夢想,實力不允許;無論是純電汽車的續航、充電、售後、保養、維護,方方面面的周邊建設都跟不上;我們買車真的是單單買車麼?其實我們買了車,更買了這輛車的配套服務,對於傳統的燃油車,由於生產、經營多年,所以全方位的配套服務都已經相當的完善,而純電車卻根本做不到;前幾年懷著熱情搶先購買純電車的朋友如今都在自食惡果,因為用不起、修不起、賣不掉!

其實甭說全面採用純電汽車會怎麼樣,單單隻看前幾年的純電熱所帶來的惡果都是令人乍舌的;伴隨著幾年的使用,限期購入純電車的車主們都面臨著保修問題、電池儲能大幅度衰減問題、電池短路問題、電機退磁問題等等等等根本數不過來;現在對於這些早期支持純電汽車產業的車主們來說,完全是一種煎熬;小區由於不能安裝充電樁,車主們不得不使用公共充電樁(導致運營成本比燃油車還高);而公共充電樁的快充導致很多電池儲量出現嚴重的下降;要解決簡單,換電池即可,而換電池高昂的費用堪比一輛新車!

再說保養、維修,燃油車我們可以選擇在4S電進行維修,也可以選擇在街邊的汽修廠進行維修,而對於純電車而言,幾乎沒有街邊汽修廠願意去修它,主要就是技術不夠用,即便能修價格也是令人乍舌的;所以純電車主就只能到4S店進行維修,亦或者到品牌指定授權的汽修廠維修,但費用同樣不低;而關鍵在於授權汽修廠的品牌很少,大部分品牌都等著維修、換件賺大錢呢!所以對於早期提前體驗純電車的車主來說很悲劇,悲的甚至連想換車都難以做到,車子根本賣不出去,嶄新的純電車都賣不出去幾輛呢,誰敢買二手的電動車?電池衰退嚴重、換電池特貴的規則誰不懂?所以電動車的二手車註定是盤死棋!

如今純電熱已經降溫,汽車市場、消費者的觀念也逐漸迴歸理性;所以如今就不要再妄言全面普及純電車之類的話了,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配套充電設施不夠,即便普及純電車那也是造成交通嚴重堵塞;維修、售後建設的極不完善必然導致消費者用不起,甚至現在很多朋友戲稱電動車是電動爹;鋰電池回收機制現在極不完善,全面普及純電造成的汙染是不可逆的,可能影響到幾代人,危害遠不是空氣汙染所能比擬的;純電車的零件不及燃油車的十分之一,如果全面普及純電車就等於那剩餘的十分之九的零件沒有用、也不必生產了,這必然導致絕大部分的加工業崩盤,大量的工人失去他們的工作崗位;而這一連串的反應一旦聚合,導致的後果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不要再妄言純電車普及了,普及不了!




遊戲人超超


假如在未來,咱們國內取消燃油車、而全面普及純電動汽車,那麼所引發的問題一定很多,況且這完全是一種推論;就目前而言,乘用車理論上可以用純電汽車來取代,而商用車則沒辦法去取代、比如大型貨車,以及其它一些跑長途的車輛、目前純電技術是做不到的,無論是電池的能量密度、亦或者是充電效率,其實目前都不夠!


其實可以簡單進行一下比較,對於燃油車而言花上幾萬元、就能買一輛,而且不會存在任何續航焦慮,當然高續航的純電車也有、關鍵是價格昂貴,燃油車幾萬元辦到的事、比如續航超過五百公里,而純電車若想辦到則至少要幾十萬;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存電車並不是不好,只不過好的、實用的、價格太貴買不起,而能買得起的、幾萬元的純電車,那與兒童電動玩具車有什麼差別?無非就是扣個鐵殼子、換個大電機、大電池而已,所以純電汽車再怎麼折騰,價格不下來、就普及不了!



若全面普及純電汽車,將必然損失大量就業崗位

傳統車企、地位超然,不僅僅是燃油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於傳統車企及供應鏈條所帶來的就業崗位(生態圈);而眾所周知,純電汽車的零部件幾乎是燃油車的十分之一,一旦取消燃油車,就意味著現如今車輛90%的零部件將不必再生產,這樣一來傳統車企、加工業鏈條就將面臨極大的衝擊,就業崗位將大幅度受到削減,過去用一百個工人、現在可能只用十個人就夠了(比喻),所以全面取消燃油車的後果是恐怖的,所以全世界各大主機廠表面上看都很支持純電汽車,但實際上並不使勁,因為都明白純電汽車的普及將摧毀傳統的加工製造業鏈條,所以對於新能源汽車、朋友們隨便了解即可,別當真!



若全面普及電動車,那麼到處都是等待充電的電動車。。。

就目前的新能源領域的電池能量密度、充電時間,如果未來不能大幅度提升、一旦全面普及純電車,那麼到處都將是等待充電的車子!道理很簡單,就一些大城市而言、給車子加個油都要排長隊,要知道平均給一輛車加油、只需五分鐘左右,五分鐘一輛、都需要排隊,那麼給電車充電、幾個小時一輛,那麼這隊給排出多遠,恐怕能從市中心排到七環開外吧?當然可以選擇家用充電樁充電,可家家都能安裝充電樁麼?首先您得有私家車位吧?咱們國內很多樓盤在規劃時都沒有考慮充電樁,所以存在的阻礙重重,關鍵是咱們國內私家車位普及了麼、私家車位夠用麼?有私人車位的車友恐怕不足10%,這10%還不一定都能順利安裝上充電樁、得看物業的態度!所以理論上、利用家用充電樁充電的方式是不合理的!


所以就目前的新能源技術、工業體系結構,一旦取消燃油車、全面普及純電車,那麼所帶來的問題將會有很多、必然引發連鎖反應,比如大量人群失去就業崗位、道路上停滿等待充電的汽車,造成交通全面癱瘓;而在那個時候到處都可能是丟棄的廢電池(就目前而言,鋰電池回收體系還未建成),會汙染土壤、汙染水源,最終傷害咱們自己;所以純電汽車並不環保,但獨拿出一輛來看、要比汽油車環保,如果高密度的普及純電車,造成嚴重汙染的隱患反而更大!


非專業車評


電動汽車是政策的產物,並非是市場的真正需要。這個政策的核心之一是彎道超車,二是能源和環保的需要,三是增加投資提高GDP。彎道超車是政策最希望實現的,但現在的狀況是彎道超車幾乎就要變成彎道翻車。很多車企開發生產電動汽車並不是為了技術創新、趕超先進,而是騙補。也有一些新車企搞電動汽車是為了圈錢。結果是國家停補後大部分的車企舉步維艱,電動汽車銷售量直線下降,今年10月份的電動汽車銷售量斷崖式下降近50%。更有的是由於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加入,幾乎把中國電動汽車推下了懸崖。政策的第一個希望基本是落空了。至於第二個目的,由於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發電廠還是靠煤炭,令環保變成空話。如果煤改油、煤改氣反而增加油能源的供應壓力,對能源戰略沒有實質性的效果。剩下第三個是唯一能有效果的就是電動汽車的大量投入確實提高了GDP,但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呢,並且還有點尷尬?現在來看電動汽車在中國的表現,誰人敢說現在能夠取消燃油汽車?只要你是理智的,你會取消燃油汽車而去全面推廣電動汽車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海雲智慧


電動汽車不能做為新能源,電池老化快,危害更大,歐美髮達國家還沒有使用電動汽車呢,不是照樣天藍水綠的,老美還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了呢,也沒有見到,老美國家環境氣候差,還是想怎麼提煉更好更純的汽油產品上下功夫為好。


程新偉


假如取消燃油車那全國的路變成停車場是沒問題的。我是不會貪小便宜的不然會吃大虧,為了一點點補助會把人搞瘋的心態,在是電瓶車在若干年後買不起電瓶的,這是忽悠人的東西。十年後看科技的進步如何。


進取875


長途自駕會大幅度減少,旅遊門票倒逼降價。如果不限制進口燃油車,國內車企不死也脫層皮。日本混動就是牛逼。


自由自在35960


為什麼幹什麼都要一刀切!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旣不符合中國的實情,又會造成新的巨大的浪費!汽車那麼多,不可能全部一律取消。正如目前出現的個別縣級城市,對低速電動車全部查禁的做法那樣,不僅造成了大量電動車浪費,而且影響了人民群眾出行和合法經營活動,這種錯誤做法應該糾正,這個教訓值得汲取。


福壽天地


先考慮我們國家的“電”夠不夠用?如果說是為了治理汙染的話,應該考慮將大型貨車排放問題解決掉,實際上小型汽車汙染是很小的。如果想治理汙染(霧霾)就必須調整能源結構,讓汙染小企業關閉,禁止燃燒秸稈和燃煤。不這樣汙染問題永遠解決不了


唵153471402


一,紅綠燈路口再也沒有尾氣味。

二,國家石油戰略會大調整,對石油的依賴少了,甚至能自給自足,就能省下保護石油線路的軍事、戰略、因石油而產生外交開支等等。

三,貯藏油的設置可以減少了。

四,地球開釆石油、燃燒多重汙染減少了。

五,電池汙染問題突出來了,要趕緊提升廢電池的汙染處理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