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手扎燈籠的老藝人,200多年手扎燈籠歷史,我要傳承下去


#自拍我的故事# 我是張洪斌,山東惠民人,我的手扎燈籠手藝已經做了40多年了,我從14歲開始學習手扎燈籠,是我們當地做手扎燈籠的“老把式”了。手扎燈籠在我們村子裡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歲月,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這些全都是我做的手扎燈籠,每年秋收過後至元宵節前是我製作手扎燈籠最為忙碌的時候,每天從清晨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八點。現在做這個的也很少了,年輕人都不會這個手藝了,我會努力將手扎燈籠傳承下去。我現在年齡大了,體力不如從前了,今年做的少,只做了3000多個燈籠,能賣2萬多元。

別看一個小燈籠,製作起來還挺費時間的,手扎燈籠的製作流程一般經過破葦篾、泡葦篾、扎燈籠、模具整形、收口、糊紙美化等十幾道工序。這是我從秋天就開始收割的蘆葦,這是編織燈籠的原材料。


將破好的葦子浸泡在水裡一段時間,待葦子泡到柔軟時,開始用12根葦蔑扎燈籠皮。儘管已經是40多年的“老把式”,但是製作過程中我還是經常被劃傷。

製作燈籠的第一步,先把泡過的葦子用特製的工具割成12根,別看著簡單,這可是一個技術活,一個燈籠編制的好不好看,這是很關鍵的。

這是為割葦蔑製作的專用工具。

我秋天備好材料,入冬後就開始在家做燈籠。

出型的燈籠皮在特製的楦子上“整形”,這樣製作出的燈籠美觀漂亮。

我對每一個燈籠都認真製作,做到最好,讓每一個打燈籠的孩子都感覺美美的。

我還做一些大的燈籠,可以掛在家門口,但是這種燈籠我做的不多。

這是我一冬天做的燈籠框架。出型的燈籠皮在特製的楦子上“整形”後收口,再進行最後一道工序梳腰口,即在燈籠的腰部糊上玻璃紙。畫龍點睛的也要數糊玻璃紙了。

我在透明的玻璃紙上勾勒出花鳥的圖案或是一個紅紅的“喜”字,再加上幾筆抽象畫做點綴,瞬間就會透出歡樂和喜慶。

我的老手做燈籠做的都不成樣子了,醜的很。

看看,我畫的怎樣啊?

晾乾了的玻璃紙在葦子篾中間一卷一纏,兩頭再用桃紅色的彩紙一包,一個喜氣洋洋的燈籠就做好了,加上底託賣八元一套。

這是和燈籠配套的底盤,安裝在燈籠裡點上蠟燭,再用個木棍挑著,就是一個完整的燈籠了。

這是燈籠裡放的小紅蠟燭,和人們的小手指頭差不多長短。

上百隻燈籠用一根麻繩捆紮在一根粗長的竹竿上,象個大磨盤。每年正月都會這樣用汽車運出去。現在這個行當做的人不多了,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我一定會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讓更多的外地人看到咱們的老手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