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回來安排的應急管理局能不能去?

一年以後


部隊軍官轉業到地方應急管理局,安排不算好也談不上差,沒有更好的選擇可以考慮去,有建議選擇其他單位。

首先在編制上,安排到應急管理局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即公務員,還是不錯的。部隊軍官轉業地方進公務員隊伍是標配,這點比士官轉業只能安排事業編並且還是工勤崗要強很多。比如正團,轉業到地方應急管理局一般會安排黨組成員,不佔職數,屬於副處崗位但拿正處工資待遇;副團一般安排正科崗位,比如科長或者副科長級別主任科員,拿副處工資;正營最多隻能安排副主任科員,享受正科工資待遇;副營以下最多安排科員。

從單位性質和工作職責來看,去應急局不是太理想。應急管理局是由原來的安監局整合公安消防、民政部門的救災、國土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門的水旱災害防治、農業部門的草原防火、國家林業局的森林防火、地震部門的震災應急救援以及防汛抗旱指揮部門相關職責,組建而成的政府組成部門。職責的特性就是險、急、忙、雜。一旦有事經常加班加點,而且多數是社會的關注點,極易因為一些細節上的問題被問責,崗位風險性比較高,工作壓力相對較大。小公有位老哥是本地區的應急局局長,他把自己的崗位比喻成火山口,“不知道哪天會出事,一天到晚24小時待命,不敢關機,最怕哪天半夜接到電話……”

總的來說,應急局的工作不好乾。部隊幹部轉業到應急局,從職業特性分析比較適合軍人作風,但從家庭考慮,去應急局只能說差強人意。就算提拔了,以後也不見得輕鬆。因此如果有其他選擇,不建議去,反之不去也得去,不如多考慮考慮怎麼把工作幹好。


80後小公


應急管理局是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後,以原來的安監局為班底,新組建成立的政府組成部門,承擔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搶險等方面的統籌工作。由於其職能的重要性,從部委到市縣,在各級政府都有設立,而且統一為政府管理部門。因而對於轉業軍官來講,轉業後安排到應急管理局工作,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份工作,也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

軍官轉業安置到應急管理局,使用行政編制,是公務員身份,按照其在部隊的級別,對應安排相應的職務,一般安排為副職,或者是調研員、主任科員等類非領導職務。軍人歷來是搶險救災的主要力量,其在部隊培養的鐵的紀律、至高無上的榮譽感和更高更強的責任心,都對其從事應急管理工作是一種非常好的促進和強化,也會對工作職能的發揮起到促進作用。而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崗位工作的神聖性,也給轉業軍官的第二次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好的舞臺。應急管理機關的工資收入,在理順之後也高於當地其他公務員崗位,這既是對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視,也是對應急管理人員的保障和肯定。

如果不是轉業軍官,只是三期以上士官身份,轉業安置到應急管理機關是工人身份,這一點目前還沒有改變的趨向。應急管理局是政府部門,黨政機關的工勤人員只出不進,工勤編制只減不增,因而退役士官無法安置在應急管理局機關工作,只能安置在局下屬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這都是最好的安置選擇了。工勤人員在機關事業單位中,工資待遇是最低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從事業單位改革來看,還是最沒有保障的,工勤人員從事的服務職能,都會被推向市場,被政府購買服務代替,事業人員也將全面聘用制管理,鐵飯碗也變成瓷飯碗了。即使如此,安置在事業單位,成為正式在編的工勤人員,依然是最好的安置方式,還有可能安置為應急管理局機關或者事業單位的合同工,或者是下屬消防隊的合同制消防員,直接就是臨時工身份,不用使用編制,不能轉正,就更沒有保障了。


職言管語


應急管理局是機構改革以後新成立的機構,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其主要職責就是做一些應急的工作。個人感覺,在那裡工作壓力會比較大,不是個好地方。下面具體分析一下。

1.這個部門到底好不好?怎麼看待這個部門?

應急管理局,是把安監局、地震局、林業局、國土局等好幾個局的應急救援職能整合起來了,一旦有緊急情況,只需要這一個部門出動就可以,減少了各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現象,提高了反應速度和工作效率。

從國家全局層面來看,這樣分工更明確、更理順,緊急情況更好調度人員,能提高效率。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在這裡工作的人隨時都要保持警惕和備勤狀態,因為誰都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發生。所以,整天都會處於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壓力也會非常大,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就不會太舒服。

不過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在這個部門工作,能夠提高一個人的應變能力和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應變能力提升上去,再面臨其他更復雜工作的時候,就能夠很輕鬆的化解,這對於以後承擔更加重的任務,也是一種鍛鍊。

2.你應該怎麼做?

如果你適應這裡的節奏,那就在這裡一步一步發展。

因為你是從部隊轉業回來的,這種工作節奏與你們在部隊上有些相似,所以適應起來還是比較快的,如果你能夠適應這樣的工作節奏,那你就可以繼續在這裡工作,如果不能適應這種節奏的話,你就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面去考慮改變。

如果不能適應這種工作節奏,可以通過下面的途徑改變。

第一,通過考公務員實現轉單位、轉身份。

如果你有一定的學歷基礎,可以考公務員,實現單位和身份的轉變。你們轉業去應急管理局的,一般都是事業編制,你是可以考你們市裡的其他一些部門的公務員的。

第二,通過與上級領導申請,調到別的單位。

另外一條途徑就是,通過在這裡工作一段時間,工作表現很好,同時與上級領導的關係也較好,然後申請調到別的單位去。這條路有一定的難度,也需要一定的人脈關係,所以你要慎重的考慮。

第三,改變心態。

如果以上兩條路都走不通的話,那你就只好調整自己的心態,踏踏實實的在這裡把該做的工作做好,適應這種隨時應變的工作狀態。畢竟這個世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世事無常才是大自然的真相,這是世界的運行規律,所以這也沒有什麼可逃避的。

總之,應急管理局是一個剛成立的部門,相對於去企業,事業單位也還是比較好的一個結果,建議你先去那你工作一段時間,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決定。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作者:寫作匠,資深體制內成長導師,用工匠精神專注分享體制生存底層套路。

寫作匠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無法直接給你回答去還是不去,這還得根據題主轉業回來的身份進行綜合分析選擇。

由於題主轉業回來時的身份不同,而安排的結果也就會截然不同。這一點題主在選擇之前必須要了解清楚。

1、如果題主是以軍官的身份轉業回來,被安排到應急管理局,那請你還是跑快點兒吧。

應急管理局是由現在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後成立的一個政府部門。它主要承擔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搶險等方面的統籌工作。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它是現在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後,非常重要的一個政府部門,從上至下,沒有哪一個政府不會高度的重視。

最重要的是它主要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務員。只要題主是以軍官的身份轉業回來,被安排到應急管理局,就會按照你在軍隊的職級給你安排相應的職務,儘管很多時候都是副職,但這都已經很不錯了。即使沒有任何關係,給你安排非領導的職務,也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無論怎麼說,你至少是公務員的身份,薪資待遇就不用說了,主要是你將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和機遇,可以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尤其是在一些救援搶險方面,可能會發揮你的強項與優勢,這也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2、如果題主以士官身份轉業回來被安排到應急管理局,那題主應該好好的掂量一下了。

因為士官身份轉業回來,安排的只能是工勤人員的身份。而應急管理局它主要是行政編制,屬於公務員,因此通常不可能被安排的應急管理局,而只能是它的一些下屬事業單位。

這樣題主就有可能是成為應急管理局下屬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可以享有事業人員的編制,而且這是安排得比較好的情況。

而現在正面臨著事業單位的改革,很多服務性的工作都會採用合同制,或者是外包處理。

因此稍有不慎可能題主轉業回來,被安排到應急管理局下面的事業單位,還有可能淪為合同制或者是臨時工的處境。這與那些在社會上打工沒有什麼多大的區別。

因此題主到底該怎麼選擇,這還得先搞清楚自己轉業回來的身份,經過自己的比較分析之後,再來作出選擇,或許對於題主更加有利。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老安監告訴你直接換其他局,加班,值班,追責問責太厲害!發展趨勢越來越差!


無名小卒欲過河


去啊,你剛轉業回來,總是要適應一下轉業後的生活,現在這份工作不管好不好,先做著,以後有更好的發展,再做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