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300萬的積蓄,銀行吃利息,我可以不用再上班嗎?

浮雲財經觀


正常人一般不這麼幹!

不上班可以,但是沒有事做你確定能無所事事的待著?

考慮沒考慮過通貨膨脹?

考慮沒考慮過其他的突發開支?

考慮沒考慮過在哪兒生活?

我們先算一筆賬,看看這筆錢能給我們帶來多少收益。

如果按照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計算,四大行的普通存款利息在2.75%,300萬一年產生的利息是8.25萬。相當於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收入吧,不多不少,剛剛夠過。

如果做協議存款,可以拿到差不多4%左右的收益,那麼這邊錢每年產生的利息是在12萬左右。這個收入在三線城市中等偏上,生活上可以做到無憂無慮。

以上這兩種方式是能夠保本的理財方式,而且也是傻瓜式理財方式,基本上不用太多操心,最為安全,而且都是銀行的存款方式。

銀行存款受政策影響比較大,在降準的形勢下,降息是必然的。

考慮CPI上漲問題,資金的貶值速度是我們難以計算的。

物價上漲是必然的,這一點不用懷疑,這300萬隨著時間的推移,期購買能力一定是在下降的。

如果我們的CPI指數保持在3%左右,那我們就知道自己的這筆錢如果每年增長率不超過3%的話,這筆錢的購買力就一定會越來越小,按照現在的銀行利息計算,貶值是肯定的,只不過是快慢而已。

還有就是你生活的地方的生活水準在哪個水平,如果生活在四五線城市,這筆錢還是能夠撲騰一下的,如果生活在一二線城市,這筆錢所產生的利息真的不夠生活。

突發的開支有沒有考慮過?

這種突發的開支是你完全沒有考慮到的,而且支出的數額比較大的事情,比方說自己生病或者是親人生病,那你的這筆錢到底是動還是不動。動,你的利息就沒有了。不動,你的親情就沒有為了,豈不是兩難。

不知道您年齡幾何?如果你還比較年輕,你確定你能無所事事的待著什麼也不幹?

這幾天全國人民抗擊疫情,全國人民都幾乎在家度過了這個春節,五味雜陳。曾經想著過幾天睡到自然醒,困了倒頭睡的日子,現在實現了。

但是這幾天實在是待不下去了,每天趴在電腦上,寫東西,工作,感覺自己再不工作就廢了。如果真的就這樣待下去,你確定你能一直以這樣的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待下去?

一個朋友的故事,請參考

在保險行業,認識的人比較多。

有一個朋友,在日本待了7年,帶著300萬回來了,他想著就是不上班,靠利息過日子。在我這個三線城市,應該是接近四線的城市生活,有一輛小車,有一套房子,銀行有存款。

剛開始的時候覺得這種日子挺好的,天天想幹點兒啥就乾點兒啥,這樣的日子他過了大概兩年的時間。後來實在待不住了,就開始想轍,找點兒樂子。

拿出一部分積蓄開了一家美容院,前期還是不錯的,生意興隆,隨著美容市場的不斷嚴謹,現在生意不好做了。

前幾天聯繫,美容院早就不幹了,在保險公司掛著號,買了挺多保險,沒好意思問銀行存款還剩幾何?但是現在他已經改變主意了,覺得不能靠利息混了,再混就把自己混廢了。

有存款,可以不上班,但是不要指望存款會讓你過的多麼好,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想過一個基本的生活還可以,想過一個富足的生活,基本不可能吧。


保險老炮


我一兄弟的表哥,我也很熟,從小我們就跟著他們幾個比我們大的玩兒。前年動遷分了三套,都是兩房,然後把2000年左右買的房賣了,336.5W,克魯茲換成GLC,300W整存了銀行。夫妻正常工作,父母都退休了,女兒今年初三。現在我們喝酒,只要一喝多,就說哥哥現在一年利息15W,聽著好羨慕。不過他人非常不錯,我們平時都是叫他哥的,吃飯買單基本都是他,有幾次我或者別的朋友買了,他都不高興,說不是朋友。哈哈哈


Eric村裡我最帥


有了300萬的積蓄,銀行吃利息,我可以不用再上班嗎?

不上班可以,不賺錢不行啊,靠利息吃飯那更是不可以,不是說可能錢不夠啊,實在是因為太沒勁了!
300萬積蓄,一年12萬的利息,說實話在五六線城市,還是非常舒服的。但是,我想很少人會因此而無所事事的,因為閒起來真的能把人給閒瘋!

一直閒著會讓人空虛,讓人無聊,可能還會得心理疾病。

所以,還是忙著吧,就算看書也是忙啊,你不能有錢了整天花天酒地的享受啊!

很多人不上班,也很充實

現在社會,確實變化很大,很多做自由職業的人,也整天忙的啊,比上班還忙。

比如那些做自媒體的,每天拍視頻,寫稿,都是忙的風生水起,確實不上班,但是也相當於在上班,只不過是自由職業,非常的自在,外人可能覺得這樣非常不穩定,不如上班安穩。但是其實人家快樂著呢!

人生在世,時光非常短暫,也非常的寶貴,一定要活的更有意義。假如你錢賺夠了,你可以去做慈善啊。我之前看到好多個企業家,自願將收藏品捐給國家,價值幾十億的財富啊!人家賺錢就是為了買收藏品,買來就是為了捐給博物館,這是怎樣的精神?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從小我到大我到無我,這就是人生進化論。

不要被金錢束縛了自己的思想。


趙冰峰財經


社會是變化的,所以看問題也得用發展的眼光,“人無遠慮”,則“必有近憂”!

十幾年之前

話說,十多年前,二十萬元可以在小縣城全款買套房。當時一個親戚手中有點錢,筆者買房時勸其一塊買房,大家做個鄰居,互相走動方便一些,但其死活不同意,認為還是將錢存在銀行比較靠譜。那時大家收入都比較低,銀行利息相當於一年工資,他還反過來勸我,做房奴多累,住在老家也是蠻好的,吃點銀行利息,日子多快活。

十幾年之後

時間一晃就過去十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利率不斷下行,親戚的存款利息收入也越來越低,已經跟不上CPI上漲的幅度,實際上就是“負利率”,也就是說錢在不斷貶值。而且,十幾年前的二十萬還是不小的一筆錢,可以買套房,但是今天在縣城也只能付個首付款。

筆者當時是剛需購房,二十萬的房子現在已經漲到一百多萬,房價上漲的幅度遠遠超過我這些年工資增長幅度,按照通俗的話來講,就是跑贏了通脹。

錢在貶值

不需要懂得什麼經濟學原理,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深有體會,錢越來越不值錢。現在看來300萬元金額還可以,但是這跟十幾年前的20萬元又有何區別呢?而且從整個大趨勢來看,現在美國降息,日本、歐洲早就是“負利率”,我們現在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也只有1.5%,即便是利率上浮,也不贏CPI上漲,上個月全國CPI同比上漲2.8%。

“坐吃山空”,如果你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不上班僅靠300萬元吃銀行利息,我覺得非常不靠譜。


打虎拍蠅


不務正業想靠吃利息混吃度日根本不可能,首先三百萬不多,利息有限,每月平均不足一萬,不上班你就會天天在社會上混,每天花錢如流水,而且會越花手筆越大,最後連本都拿出來用掉,我曾經有好幾個同事都是土豪家的少爺,人家爸爸就是不想讓他們在社會上瞎玩,跑車可以買,但是幾千塊一個月的班也必須上,如果不願意上班就斷供,別想再向家裡拿一分錢,基本上都讓他們在單位安心上兩、三年班再回家裡幫忙生意


STAR65905


300萬的銀行儲蓄利息有多少?你的日常消費有多少?想好這兩個問題就OK了。

一、先看300萬的銀行儲蓄利息有多少?

1、先看普通銀行存款利率,正常的商業銀行三年定存利率是2.75%,300萬一年的利息就是8.25萬,平均一月6875元。

2、再看創新型銀行存款,一般是地方民營銀行才有的產品,三年利率可達5%,300萬一年的利息就是15萬,平均一月12500元。

3、還有銀行大額存單,一般的收益率水平在3.5%~5%之間,折中取4.25%來看,300萬一年的利息就是12.75萬,平均一月10625元。

二、再看日常消費水平是怎樣?

根據以上三種存款的利息,大致參考一下不同的生活水平。

1、如果生活在一線城市,且不考慮房貸的話,三種收益率水平都是可以過生活的,只是第一種生活稍微有點緊張。

2、如果生活在一線城市,且考慮房貸的話,可能三者的生活水平都不會太高,第一種的應該是不夠花。

3、如果生活在非一線城市,且不考慮房貸的話,三種收益率水平都可以過生活。

4、如果生活在非一線城市,且考慮房貸的話,後兩種可能可以覆蓋的了每月總支出,第一種的生活還是很緊張。

三、最後看看300萬的積蓄還能如何分配?

當然,300萬不一定全部存在銀行,還可以考慮別的分配方式,比如基金定投。

1、利用300萬資金,200萬投資定投,100萬日常週轉,應該是不錯的分配方式。

因為定投屬於長期的投資方式,綜合下來年化收益10%還是不難實現的;

另外的100萬可以選擇隨存隨取的創新型銀行存款,利率水平跟實際存款時間是對應的,最低3個月以下是3.7%,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2、如此分配之後,兩者的收益率綜合可在7%左右,會比純存放在銀行拿到更高的收益,且風險也不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正在更新關於基金定投和理財規劃的小文章,感興趣的話歡迎翻閱和關注。


伍角理財


300萬的積蓄,銀行吃利息,一年十萬多一點的利息,如果是買銀行理財收益高一點,一年有十幾萬的收益。一年十幾萬的收益,維持正常的生活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不知道你有多大年齡,如果你是60歲以上的老人,當然這種生活方式是可以的。如果你還年輕,又沒有正當的事情可做,又沒有追求,就拿著這點利息混日子,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為什麼這麼講呢?

首先,工作是可以延續生命的,許多成功的人士工作到八十多歲還在工作,並不是他們沒有錢生活,倒如:像巴菲特,李嘉誠等之類的人,他們上班是因為沒有錢過日子嗎?不是,他們工作是因為事業,有事業的人生命力更強,一般的人八十歲了就動不了,可是他們能工作到九十歲,一般人是六十歲就退休了,可是他們工作到九十歲,比一般人多工作了三十年,是工作延續了他們的生命,是事業讓他們活出了精彩。

其次,工作才能提高能力,跟上時代。一個現代人,只要失業幾年你就再也跟不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現在是各種科技大暴發的時代,新技術新科技不斷出現,各種新科技正在徹底的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一個人一旦脫離了社會,再也沒有機會融入社會,不工作的個輕人就是最容易脫離社會,脫離時代的,脫離了這個時代,你想逃避,那有地方可以讓你逃避呢?天下到處都一樣,全世界都一樣,大家都在拚命的奔跑,而你想逃避,無處可逃。

其實你有這種想法,是代表著有大量的人有著你這種想法,為什麼現在有大量的人有你種想法呢?

筆者認為,就是現在大部分人都活得很累,工作壓力很大,各行各業競爭都非常激烈。於是,有一部分人就有一個想法,自己有了多少錢就能依靠利息生活,就可以不去工作,就可逃避現實,這是一部分人的真實想法,這很正常,可以理解。但是,現在的300萬,幾年之後的通貨膨脹之後還能值多少錢你知道嗎?誰也不知道,但是肯定不會值300萬,幾年或者十年之後你就會像當年有幾十萬存款的人一樣,無法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你的這點錢不夠保證生活質量了,而你也不能適應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了,你被淘汰了。

所以,現在拚命工作是不被這個時代淘汰,這個時代發展太快了,通貨膨脹的迅速也很快。

您的企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投融資聯盟圈諮詢。筆者在頭條專欄《未來的暴利產業與模式》及《最賺錢的方法和行業》已推出。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的企業遇到,資金,市場,品牌,利潤低,投資,產業升級,資本運作等難題,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諮詢,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打開天窗說亮話,我認為完全可行。至於有人說300萬元還不夠,請問一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輩子能夠賺到300萬元嗎?

按照當前銀行最高年化利率計算,300萬元的定期存款一年下來的利息收益約180000,這還只是存款類金融產品,如果是考慮理財產品的話會更高收益。僅僅是憑藉每年的利息,恐怕有大部分人都賺不到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5月初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018年剛突破8萬元,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連5萬元都不足。

大家可以算一下,如果是在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話,需要多少年才能賺到300萬元?很明顯,不吃不喝的情況下,也至少需要近38年才能實現。要是在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話,則需要60年左右吧。

因此,當你真有300萬元銀行存款時,完全可以不用工作,直接通過“錢生錢”的理財方式實現財富保值增值。這個過程中只要多學習理財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投資經驗,除了存款部分,也應該拿出部分進行較高收益的投資。如此一來無論如何都可以活的瀟瀟灑灑。甚至可以比那些苦哈哈靠月薪的人活的更好!

我甚至認為當你有300萬元的存款時,如果繼續上班反倒是大材小用,因為通過理財每年完全可以賺取更多的收益。那些說300萬元存款不夠生活的人,可能只是憑藉感覺,也許有人會說沒有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那我問一下你就算上班賺錢難道就沒有物價上漲過快的影響嗎?

總之,關鍵是你接下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如果你稍微有些理財知識或者投資經驗,不工作一定可以依靠這300萬元過日子,而且還能享受四處旅遊的生活。


東震木


很多人都會有這方面的疑問,我有了200萬、300萬,或者400萬,靠著存銀行的利息能否不上班,這個取決於你的消費水平、年齡。為了更容易量化評估並且兼顧大部分人的情況,我們認為如果收入能夠達到全國平均消費水平,可以認為是可以生活,可以不上班。

300萬元是一筆大錢,按照最保險的方式,存宇宙一大行工商銀行的大額存單,工商銀行大額存3年期利率在4.125%左右,300萬元存工商銀行大額存單,一年稅後收益12.375萬元,存款的利息是不用交稅的。

不考慮貨幣貶值,當前1年收益12.375萬元,能否不上班

2018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14元,一年12.375萬元收益是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6.23倍。所以在不考慮貨幣貶值的前提下,現在300萬存款靠利息可以輕鬆養老,不用上班。

考慮貨幣貶值,未來1年收益12.375萬元,能否不上班

未來1年收益12.375萬元,能否不上班,取決現在多少歲,按照全國平均壽命76歲計算。


  • 現在30歲(還需要活46年)

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歷年人均消費支出數據看,2018年人均消費支出為19853.14元,2017年人均消費支出18322.15元,同比增長8.35%,按照人均消費支出8.35%的增長計算,46年後人均消費支出為72.30萬元,46年後一年12.375萬元收益是人均消費支出72.30萬元的0.17倍,比平均消費支出低得多,按照現在的說法,屬於低保,生活的很悽慘,無法養老。

  • 現在40歲(還需要活36年)

按照2018年人均消費支出8.35%的增長計算,36年後人均消費支出為32.87萬元,36年後一年12.375萬元收益是人均消費支出32.87萬元的0.38倍,比平均消費支出低得多,按照現在的說法,屬於低保,生活的很悽慘,無法養老。

  • 現在50歲(還需要活26年)

按照2018年人均消費支出8.35%的增長計算,26年後人均消費支出為14.77萬元,26年後一年12.375萬元收益是人均消費支出14.77萬元的0.84倍,比平均消費支出低,無法養老。

  • 現在60歲(還需要活16年)

按照2018年人均消費支出8.35%的增長計算,16年後人均消費支出為6.61萬元,16年後一年12.375萬元收益是人均消費支出6.61萬元的1.87倍,比平均消費支出高得多,無重大開支,養老沒有問題。

  • 現在70歲(還需要活6年)

按照2018年人均消費支出8.35%的增長計算,6年後人均消費支出為2.96萬元,16年後一年12.375萬元收益是人均消費支出2.96萬元的4.18倍,比平均消費支出高得多,無重大開支,養老沒有問題。

綜上所述:如果現在還年輕,靠著300萬存銀行的利息,是無法養老的,還是要再努力工作,多賺錢,如果年齡在55歲之後,有300萬並且沒有重大開支,可以不用上班,靠著300萬存銀行的利息可以養老。


互金圈


在一部分人心中,“不用上班”似乎等同於“實現財務自由”。我想這位朋友也有這樣的潛意識,才會提出這個問題,那麼300萬夠足夠實現財務自由了嗎?我們算一下不動用300萬本金的情況下,利息收入是否足夠生活必須開支,答案也就更清晰了。

首先,300萬的積蓄我們不做任何有風險投資,選擇低風險的銀行存款,按現在行情,三年期大額存單的收益率是年化4.125%,粗略按4%計算,年收益12萬,每月可支配收入1萬元。

我們再來看一下個人的支出情況,按我所在的準一線城市的普通生活標準,一年衣食住行必須的生活開支:

餐飲:每日三餐50元,一週一次外出就餐,100元/次,合計約1900元/月,2.28萬/年

煤水電費:0.144萬/年

【核算標準】水費4.9元/噸,電費0.49元/度,煤氣是2.6元/個

【預估用量】6噸/月,電費100度,煤氣15個/月(經常在家做飯),合計約120元/月

網費手機話費:聯通99套餐,約100元/月,0.12萬/年

交通費:以10萬左右私家車為例,出行1萬公里,保險費、油費、停車費、保養費加上少量違章罰款,一年費用大概在1.35萬。

【保險費】約4000元/年

【油費】一輛車綜合油耗大概百公里8L,92號汽油低標準7元/升,一公里約0.56元。按一年1萬公里車程計算,油費約5600元

【停車費】有車位情況下,社區管理費為主,少量出行時停車,停車費200元/月

【保養費】一年保養2次,單次500元;每季度洗車1次,30元/次,年費用1120元 個人保險:因為不再上班,基礎的大病醫療與養老保險還是有必要的,預計1.5萬/年

以上這些生活必須開支,一年算下來5.4萬元,12萬的利息收益還可有6.6萬可支配餘額,折算到每個月,還有不到4000元的零花,看起來完全可以不用上班了。



等等,以上的賬單還有幾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需要特別注意:

1.300萬積蓄增值的速度能夠跑贏通貨膨脹,也就是說從不工作到晚年去世,300萬儲蓄需要持續保持現有購買力,才能保障一方面生活水平不下降,另一方面用300萬本金保障晚年可換取優質的醫療條件與養老環境。舉個簡單的例子,我上班大廈樓下的早點攤,上班第一年是3塊一份大餅雞蛋,現在第四年是8塊一份,通貨膨脹的效率感受一下。所以如何能利用複利,讓300萬積蓄跑贏通脹是個值得一直深思的問題。

2.以上沒有計算任何房貸、車貸的貸款及租賃支出,你有可長期穩定居住的房屋,私家車為全款購置。

3.未來儘量不要改善置換住房。因為通貨膨脹壓力下,房價上漲,想要改善住房品質,可能會需要額外支出,一旦動用300萬本金,就會影響後期利息收入及晚年生活保障。

4.僅針對單身個人,完全忽略家庭財務狀況,沒有養娃或贍養老人額外支出,如果有配偶和子女,他們需要有獨立經濟能力。

綜上來看,300萬的積蓄能給到我們一部分自由選擇的空間,但是從此不上班,僅靠銀行利息就安享晚年,這還取決於你現在的負債情況、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你家庭的支出需求,以及你個人對未來生活品質的追求。

大家離實現財務自由還有多遠呢,又有怎樣計劃自己未來的人生呢?歡迎關注@San時光機,一起討論。用文字刻錄時光,用時光踐行成長,願我們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