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筆下的斗酒僧到底是何門何派?連天下第一的王重陽都不是對手?

人見人愛雲中鶴


小說能說清嗎?小說中沒有說明的,靠推猜真是不知道?沒有準確答案


笑笑158836956


斗酒僧自然是少林寺的高手,只是此時少林處於火工頭陀打死苦智禪師,苦慧禪師又遠走西域的陣痛期,少林寺高手的失去導致少林沉入低谷,而斗酒僧正是這時期的人物。

少林寺出現的內部分裂導致的結果是少林閉關鎖寺,少林內部人士就極少在江湖上走動,畢竟少林發生的奇恥大辱不能讓江湖中人得知,故而他們也就自發極少在江湖上宣揚,這也是為何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期沒有少林寺高手參與,至少此時的少林寺還有斗酒僧這般頂級高手的存在,但是即便中神通王重陽也不認識此人。

可見,斗酒僧處於少林寺的尷尬時期,導致他也從來不被世人所知,若非他留下一部頂級秘籍《九陽真經》,估計他就湮沒在歷史的潮流之中。

但是,是金子始終會發光。斗酒僧就是一塊十足真金,他自己“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可見他的閱歷非常之豐富,正因為如此,也有人對其身份展開全方位的揭秘,甚至有很多人認為他是北宋時期靈鷲宮主人虛竹先生,畢竟虛竹先是僧人,後來加入道家逍遙派,但實際上這個時間是不符合邏輯的,畢竟虛竹時期與第一次華山論劍隔了將近一百年。但是不管斗酒僧是誰,有一點必須承認,他的武學境界是極高,極有可能是超過王重陽。

在少林寺的他,只是專注於佛學,他與王重陽在嵩山會面也是偶然的。這是第一次華山論劍以後不久,王重陽就帶著《九陰真經》來到嵩山得瑟,認為自己武功天下第一,又得到《九陰真經》,止息了天下紛爭,算是志得意滿。沒想到在嵩山遇到一個不知名的老和尚,二人還打了一個賭,就是斗酒論輸贏,誰輸了就得答應對方一個要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斗酒僧肯定是有備而來,畢竟他知曉此人是王重陽,也知曉他身上有《九陰真經》。可以看出,斗酒僧也是一個很有智謀的老僧,他同樣很痴迷於武學,不然也不會有備而來。



其實,斗酒僧在這個時期是天下最具實力的高手,但同時也是最與世無爭的隱士。

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之所以技壓群雄,因為他面對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都是三十出頭的人物,至少王重陽在閱歷和經驗方面就是碾壓四人。當然,這四人也並非武功不高,只是這四人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更直接的原因是他們處於武學整體的斷層時期。

畢竟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前一段時間,江湖影響力最大的是一對雙子星,只是這對雙子星從未見過面,武功卻又是最頂級,這對雙子星正是獨孤求敗和黃裳。這二人同處一個時期,卻陰差陽錯,從未有過任何形式的交流。

獨孤求敗劍術無敵,欲求一敗而不可得,高傲孤僻的他一生在挑戰,一生在突破,從重劍到木劍,最終到無劍境界,敗在他劍下之人不計其數,而死在他劍下之人也不在少數。所以說,江湖上的高手基本上被獨孤求敗清理了一遍,這些高手大都心高氣傲,每個人都接受不了被挫敗的事實,於是有一部分人鬱鬱而終,有一部分人就金盆洗手,不再過問江湖之事。

黃裳是武學奇才,他自學成才領悟到道家武學的精髓,後來與明教交惡,也是大殺四方,重挫明教高手。後來明教將其一家老小全部殺光,為了復仇,黃裳就苦居山林四十年,將天下武學融會貫通,最終他創作一部《九陰真經》,是為武學的百科全書。

二人對於武林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也導致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前武林高手處於斷層期,王重陽雖然奪得天下第一的名頭,實際上也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特別是斗酒僧未曾參與地第一次華山論劍,如若參加,估計王重陽不是他的對手。



斗酒僧的武學天賦極高,他是極為少見的對於武學理念悟性很強的人物。斗酒贏了王重陽以後,就要求王重陽將《九陰真經》借給他參閱數日,王重陽願賭服輸,就將《九陰真經》借給他。

斗酒僧在參閱《九陰真經》之後,他著實佩服黃裳的對於武學的總結能力,雖然他不識梵文,沒有參閱總綱,但是對於《九陰真經》的內功,他卻看出一些問題,因為《九陰真經》是道家武學,內功過於偏陰柔,這是斗酒僧認為的不足之處。

斗酒僧見識到這門不世絕學,他內心也深知這部真經的確博大精深,也給他極大的觸動,這部經書既然武學都已臻完善,可是內功卻稍有不足,於是斗酒僧在回到少林以後萌生一個強烈的想法,就是自創一部經書,對《九陰真經》的內功加以完善。

於是,斗酒僧反其道而行之,自創《九陽真經》,寫在一部《楞伽經》之中,這部經書也是同樣博大精深,包涵斗酒僧一生所學所悟所得,他將自己畢生所悟都寫入這部內功心法之中,讓修煉之人內功生生不息,強大至極。

可以說,斗酒僧的整體實力要比王重陽強的多,從這份悟性來看,王重陽是多有不及,不然王重陽也可以自創一門神功,可惜王重陽不僅沒有自創神功,反而將自己修煉的絕學“先天功”也沒有傳承下來。如果王重陽的“先天功”能夠傳承至後世,也是了不得的一門絕學。

當然,斗酒僧的武學天分直逼黃裳,當然相比黃裳,他可能還是有所不及,但是斗酒僧絕對也是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的人物。他自創《九陽真經》,在幾十年後被覺遠大師發覺,覺遠大師無意中修煉成功,內功之強竟然毫不弱於一燈大師,《九陽真經》威力可見一斑。

斗酒僧的確算得上一位深藏不露的頂級高手,他影響了後世的武林,成就了一代宗師張三丰,以及明教教主張無忌,當然,這也是斗酒僧未曾想到的。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450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對於斗酒僧的描述在新修版的《倚天屠龍記》當中只有這麼一句話:

自己一身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某日在嵩山斗酒勝了全真創派祖師王重陽,得以借閱《九陰真經》,雖深佩真經中所載武功精妙奧妙,但一味推崇‘老子之學’,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尚不及陰陽互濟之妙,於是在四卷《楞枷經》的行縫中,以中文寫下了自己所創的九陽真經。

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描寫了。很多人說斗酒僧的武功要比王重陽要高,因為斗酒勝過了王重陽。關於這點我倒不是這麼看待的,首先斗酒僧的曾經為儒為道為僧,其中所為的儒指的就是讀書人,而王重陽曾經是做什麼的呢?他也是讀書人,曾經先學文,是一個抗金英雄,後面失敗了才隱居古墓,創建全真教為道士,所以說他和斗酒僧閱歷相似的就是為儒為道,所以我猜測這二人從一開始就是認識的。

所以有了在後面,斗酒僧在嵩山斗酒勝過王重陽,嵩山是什麼地方?少林寺所在,而斗酒僧為儒為道後就是為僧了。更像是王重陽專程上少林寺來找斗酒僧的,至於喝酒,也許不是說二人對拼內力看誰能喝,興許是二人像朋友一般單純的比比酒量。而《九陰真經》是王重陽有意帶上,其實就是要給斗酒僧借閱的,斗酒不過是一個藉口。不然的話,兩個內功深厚的人,得喝多少酒?作為一個忌酒的和尚廟,哪兒來的那麼多酒給他們鬥?這酒興許還是王重陽帶上去看望老友的……

斗酒僧的悟性是極高的,至少比王重陽要高,但是也許沒有我們想象中比王重陽高出了好幾個檔次。王重陽為儒為道,而《九陰真經》本來就是源於道藏,所以王重陽的思維也就限制在了道教武學這一邊了,王重陽和黃裳的境界可能就隔了一層紙,所以他看完《九陰真經》後就悟了。而斗酒僧為儒為道為僧,佛教的武學和道教的武學不是一條路子的,所以斗酒僧能夠融匯道教和佛教的武學理念創造出《九陽真經》。

《九陰真經》走得是陰極陽生從而陰陽並濟的路子,但是斗酒僧沒有看到梵文總綱,所以他認為《九陰真經》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尚不及陰陽互濟之妙。而《九陽真經》雖然名為九陽,但是實際上從一開始就是陰陽並濟的,所以張無忌心想道這應稱為《陰陽互濟經》,單稱《九陽真經》以糾其枉,還是偏了。

最後呢,猜測斗酒僧的來歷也許和王重陽是相關的,王重陽當初也是抗金失敗後隱居古墓八年,如果不是林朝英激他出來的話,也就沒有啥全真教、華山論劍了,可能王重陽就隱居古墓不為人所知了。而斗酒僧也許也參與過抗金,失敗後就直接出家了,而他沒有一個林朝英他激勵他,他也就樂得逍遙,自在天地間了。


悠然布衣


斗酒僧是新修版《倚天屠龍記》裡的人物,是九陽神功的創始人。可以說,作者金庸先生是為了給九陽神功一個出處才後加了這麼一個人物,在之前的版本里是不存在的。跟九陰真經的作者黃裳比起來,作者對他著筆很少,只說當年王重陽拿到九陰真經以後,曾經在嵩山遇到一個和尚,兩人斗酒打賭,結果王重陽輸了,按照賭約,就把九陰真經給這和尚看了一遍。這和尚也是天縱奇才,看了以後覺得九陰真經固然博大精深,但是太陰柔了,練武應該是陰陽調和剛柔並濟才是武學根本道理,於是就創造了九陽神功。書中只說這個和尚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其他詳細來歷就沒說了。

透過作者的隻言片語,其實可以想象一下斗酒僧的來歷。

斗酒僧年輕的時候,跟王重陽倒是有點像,也是個書呆子,每日裡做的就是讀書。不過跟王重陽不一樣,斗酒僧並沒有什麼家國思想,他讀書純粹就是興趣使然。書讀得多了,想法自然也就多了,有道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斗酒僧就開始了遊歷生涯。那時候天下也算不上多麼太平,周圍異族虎視眈眈,不過斗酒僧膽子很大,他一路遊走,踏遍了千山萬水。

一路遊走,斗酒僧從一個文弱書生變得身強體壯,但是畢竟還只是個普通人。有次他孤身一人在野外遊走,居然遇到了打劫的強盜,斗酒僧本著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原則,把身上所有的錢財都拿出來了。但是沒有想到那幾個強盜卻得寸進尺,還要扒他身上的衣服,而且對他推推搡搡的,還說不脫就殺了他。斗酒僧自幼讀聖賢書,有道是威武不能屈,還有說士可殺不可辱,當即就怒了。那些搶劫的其實也就是一般的小毛賊,但架不住人多,如果是一對一,斗酒僧跟人纏鬥一會,但對方好幾個人,很快斗酒僧就被揍得鼻青臉腫。正當那些人要扒他衣服的時候,那幾個人卻突然倒地了。斗酒僧眯縫著被打腫的眼,隱約看到前面站著一個道士打扮的老頭,揹著一個酒葫蘆。

這老頭一邊打人一邊還叨叨著說盜亦有道,你們搶東西就算了,怎麼還能脫人家衣服呢。同時,他嘴上也沒閒著,把強盜身上的錢都拿回來,罵了一句滾。那些本來就是落草的小賊,也不會武功,都是附近的無賴混混啥的,看這道士如此厲害,哪裡敢反駁,趕緊就跑了。

就這樣,斗酒僧認識了道士老頭,也就是他的師父。斗酒僧以前都是孤身一人行遊,不怎麼會跟人打交道,還是老道主動跟他攀談,給他塗抹金瘡藥。老道要去百里開外的一個鎮子,斗酒僧正好也沒什麼事情幹,而且他也有點害怕了,顯然這個老道就是傳說中的武林高手,看著雖然其貌不揚,但也算是慈眉善目的,跟著他起碼可以避免捱揍。

老道本來是出於好心,把他帶到鎮子上,但是一路走來,發現斗酒僧對於道家頗有見地,這主要也跟斗酒僧讀書多有關係,什麼老莊,還有什麼各路煉丹修行的書籍,斗酒僧都看過,自然可以侃侃而談。老道士聊得高興,就提議說要收他做徒弟,斗酒僧一想自己以後遊歷天下,還真得學點武功防身才好,當即欣然答應。就這樣,斗酒僧拜了師。

然而,跟了老道以後,老道卻從來沒說學武的事情,只是跟他探討道家的東西。說實話,在這一點上,斗酒僧並不輸於老道,可是他更想學的是武功。終於有天,斗酒僧忍不住了,問老道啥時候可以跟他學武,老道卻說你年紀太大了,筋骨早已經定型,不適合練武。斗酒僧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十分沮喪。後來老道看他悶悶不樂的,就把一套健體養生的心法傳授給斗酒僧,實際上是一套武功的內功心法。老道想法是,斗酒僧可能筋骨已經定型,但是練習內功可以強身健體,增加力氣,到時候再傳授他點簡單套路,斗酒僧就可以自保了。

斗酒僧年紀雖大了,但是為人十分聰明,修煉內功進階還是很快的,連老道都想不到斗酒僧居然在這方面天賦那麼高。本身老道武功在武林中也就是個二流高手的水平,不過跟普通人比起來那真是高出太多,他倒是沒想到斗酒僧居然可以這麼快的就掌握內功訣竅,如果早認識幾年,斗酒僧還真是個可造之材啊。比起武功,老道更注重的實在道家思想上的研究,這方面,斗酒僧也都有許多獨特見解,讓老道有著耳目一新的感覺。老道一直隨身攜帶著那個葫蘆,斗酒僧跟著他也成了酒鬼。

就這樣,師徒兩人相交十多年,老道因為年事已高,羽化登仙了,而斗酒僧呢,居然也學了一身好內功,實際上,修行十年的時候,斗酒僧的內力修為已經超出老道許多了。跟隨老道這些年,學武是其次的,最主要的就是跟老道討論道家學說,斗酒僧自認為道家已經被他研究透了,就準備再研究佛學。為此,他特意跑到一個小廟出家,做了一個雲遊僧人,斗酒僧學識淵博,見識非凡,研究佛學那也是一日千里,一路雲遊下來,好多高僧大德都對他欽佩不已。當然了,在這個過程中,斗酒僧也有機會學習了一些佛家功法,內力愈發精純,單說內力,已經在一流高手之上。

斗酒僧知道天下寺廟以少林寺為尊,於是就決定去少林寺看看。那時候少林寺剛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火工頭陀在少林寺偷學武功,打傷打死諸多少林高手,少林高層甚至因此分裂,對於這件事,少林寺引以為奇恥大辱,他們採取閉門封鎖休養生息的策略,以至於斗酒僧數次拜訪都不得入。那時候斗酒僧在江湖上漂泊了大半輩子,對於江湖之事多有知曉,他知道江湖上有個九陰真經鬧得沸沸揚揚,曾經讓人互相殘殺,引發無數流血事件,只是後來聽說天下有幾個高手舉行什麼華山論劍,全真教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稱號,獲取了九陰真經。

斗酒僧一貫好奇心重,他倒想看看那個九陰真經有什麼了不起。於是他找個機會攔住了王重陽,跟王重陽拿酒打賭。王重陽本來以為除了天下五絕,就裘千仞一個高手,斗酒僧出現以後讓他暗暗心驚,因為斗酒僧步伐輕盈,顯然內力造詣很高。當他聽說要打賭的時候,他一向爭強好勝,就直接答應了。論武功王重陽可能厲害一點,但要說喝酒,怎麼會是斗酒僧這個老酒鬼的對手。於是斗酒僧有機會看了九陰真經。

這個斗酒僧此時對於道學佛學武學研究都到了很深的境界,看了九陰真經,就完全理解了其中的精髓。不過,斗酒僧對於九陰真經一路偏陰柔的路子有所不滿,他深諳太極陰陽平衡的道理,於是根據九陰真經 ,自創了一部內功心法九陽神功。斗酒僧習練之下,自覺內裡大增。

由於少林寺採取閉門造車的策略,斗酒僧想拜訪很難,後來他想了一個法子,就是假裝去做雜役,少林寺雖然在閉關,但是內部還是需要大量幹活,所以雜役還是要人的。

自從火工頭陀的事情以後,少林寺就把七十二絕技秘籍全部藏好,不經許可不准他人修煉。大家可以公共看的就只有佛教典籍,而斗酒僧由於識字,就被安排看管藏經閣。在那裡,他學了大量的佛學文化,也把九陽神功愈發完善,後來他就把完整的九陽神功寫在一本《楞伽經》的空白處,留在了少林寺。

斗酒僧對於江湖上的爭鬥毫不感興趣,他追求的是個人的武道修為,最後自覺參悟了儒道佛三教,也羽化登仙了,就留下了九陽神功這個秘籍,並在後世一舉影響了少林、武當、峨眉等大派,可以說十分了不起了。


一覽眾河小


在金老先生筆下的武俠體系中,有兩本冠絕於世,各領風騷數代的“武學總綱”經書,一曰《九陰真經》,二曰《九陽真經》,更是《九陰真經》的進階版。

《九陽真經》由一個來歷神秘的“嗜酒”僧人所著,他以“斗酒”的方式贏了王重陽,獲得了九陰真經的翻閱權,受到啟發,寫出更甚一籌的武學總綱《九陽真經》,幾乎顛覆了武林格局,影響深遠。奇怪的是,一心保護《九陰真經》的王重陽會愚蠢到和一個自己不瞭解的僧人斗酒來決定《九陰真經》的觀看問題?斗酒僧又是出自何門何派?請看下文:

斗酒僧的來歷

金老筆下有很多不曾正面出場,但威名流傳江湖的絕頂高手,譬如獨孤求敗,黃裳和斗酒僧。雖然對他們言語述寫只是寥寥數語,但細節安排如草蛇灰線,伏延千里,在很多情節中都有他們的身影。

斗酒僧是一個來歷不明,但天賦異稟,武學修為驚人的天才,書中有寫:

自己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某日在嵩山斗酒勝了全真派祖師王重陽得以借閱《九陰真經》,雖深佩真經中所載武功精妙奧秘,但一味推崇“老子之學”,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尚不及陰陽互濟之妙。

這種無所適從,是看透世間紅塵的無情可戀,還是罕逢對手的寂寞如雪,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些細節,可以推敲得出斗酒僧的生平之事。

斗酒事件的經過

王重陽與斗酒僧的相遇,是斗酒僧敬佩王重陽的家國情懷和江湖俠義精神,故而賜予他一場造化,作為感謝,王重陽將《九陰真經》借給斗酒僧一閱。

華山論劍以後,王重陽技壓群雄,拿到了《九陰真經》的保管權,在嵩山之上遇見了一位外表醜陋,舉止怪異僧人模樣的邋遢人物。雖說這個人外形頗像僧侶,但是他行為舉止毫無得道高僧的出塵愜意,慈悲氣質,而是渾身邋邋遢遢,透露出髒兮兮的容貌。唯一吸引人的就是這個人物腰間掛著一個碩大的赤紅色酒葫蘆,與他周身的打扮對比強烈。

王重陽點頭微笑,本想一晃而過,但不料卻聽見了一句偈語“酒惡唇,亦髒口,孰不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王重陽瞬時領呆立不動,他創派以來,認為生活中的衣事須以簡樸為主,曾作《酒》詩以表愛憎:“酒惡唇,亦髒口”。聽到這個邋遢的僧人這句話竟然心有所悟:原來自己多年來忽略了修行的本質,修道的根本是心,而不是儀式。

王重陽猜想,這個邋遢的僧人很有可能是一名真正的武學高人,心生疑惑:“少林寺此次華山論劍未有人前來比試,莫非這個邋遢的服事僧便是少林派來奪取經文的高手?”邋遢僧人見王重陽表情多變,開口笑道:“我本有兄弟二人,唯今僅剩我一人逍遙人間,這一生秉承兄弟情義苟活在世間,只希望力保江湖太平無事。”邋遢僧人又道:“此次前來,江湖傳聞有一本禍亂江湖的《九陰真經》,聽聞是你掌管?可借來一閱?”

王重陽自然不悅,與這邋遢僧人數次文辯道學,發現這邋遢僧人的道學理論不在自己之下,甚至過之而無不及。於是二人數次武學鬥爭,同樣發現該僧人遊刃有餘更奇怪地是,王重陽發現這個邋遢僧人的武學心法陽剛浩然,與自己的先天功頗為相似,甚至淳厚程度更甚一籌。文辯武鬥後,邋遢僧人對王重陽頗有賞識:“我這葫蘆裡裝著至陽至剛的藥酒,普通人喝之立時斃命,唯有天縱奇才方可痛飲!可敢飲否?”王重陽同樣敬佩這邋遢道人,故而應戰,痛飲數口後體內真氣急漲,愈加凝實,這也是為何王重陽後期能在數日內悟通《九陰真經》的原因之一。

二人借酒論道,皆有心得體悟。世人皆以為王重陽是斗酒輸了才送《九陰真經》給斗酒僧一閱,孰不知這是斗酒僧給予王重陽的一場造化。那麼,這來歷神秘,武學高深莫測的僧人到底是誰?

斗酒僧是誰

答案呼之欲出,這個邋遢的僧人正是天龍三兄弟裡的虛竹!在倚天之前,為儒為道為僧的高手只有虛竹一人。他在入主靈鷲宮之前,就是少林僧侶,隨師父下山發帖時心善而誤打誤撞解開珍瓏棋局後,獲得了逍遙派無崖子七十年的傳承,這是他獲得道學傳承的開始。

之後虛竹又在李秋水和天山童二老姥爭風吃醋時獲得了二人幾乎全部的內力,所學的招式也都是閒致雋秀的道家掌法,譬如天山折梅手,威力剛猛但招式飄逸靈動,正如段正淳所說“看似招招取人性命,卻如舞蹈一般飄逸”。在雁門關一役前,蕭峰把浩然正氣,儒佛雙修的“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傳給了虛竹,二人簡化招式,威力提升。虛竹也不負使命,在勤加練習降龍十八掌之餘,尋找丐幫的傑出傳人傳其掌法,重振丐幫,這是他自稱為儒的經歷。

《九陽真經》不僅是一門融會貫通的武學總綱,而且是一本集“武學,醫學,哲學,命理學”於一冊的百科全書。從虛竹為阿紫治癒“眼科手術”可得出,虛竹不僅修為高深,而且對醫學也是頗有研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斗酒僧就是天龍時期的虛竹。

虛竹為天龍時期的二掛之一,又與佛道儒三教有頗深的淵源,在他晚年時期,功力已經臻於化境,鮮有敵手,繼而秉承信念,護持武林。後來聽聞《九陰真經》舉世無雙後也是技癢難耐,虛竹借閱後寫下了這本絕世無雙的《九陽真經》,來矯正《九陰真經》的不足之處,論博學和修為,當真在黃裳,王重陽之上。


彭彭噴


斗酒僧是虛竹,書中說一生為儒為道為僧,實際上是倒敘,從年輕到老年是為僧(少林)為道(入逍遙派)為儒(晚年)心懷天下。逍遙派武功是道家一路,所以入逍遙派是為道。洪七公就是被送入靈鷲宮的丐幫少年英傑,虛竹不僅傳其武功,更傳其儒家心懷天下的大義,所以洪七公日後一直是民間抗金組織首腦。王重陽偶遇斗酒僧不是巧合,恰是虛竹故意為之。一是洪七公作為虛竹弟子,肯定被其關注,得知七公敗於華山,虛竹肯定要來看看是什麼人物打敗自己弟子,二是王重陽作為抗金義士,虛竹肯定也有過耳聞,畢竟心懷天下,而且九陰真經落入其手,虛竹也要看看王重陽是不是德武兼備。為什麼創九陽神功?虛竹觀九陰真經偏於陰柔一派,正相似童姥生死符,生死符如何化解?天山六陽掌!當時童姥冰窖只教了虛竹九式六陽掌,為紀念童姥受功之恩,顧名九陽真經,又是以小無相功為內功模板寫的,所以九陽神功練成以後學什麼武功都特別快!還九陰真經與王重陽,認可了王重陽(為儒),道家武功創九陽真經(為道),寫於佛經(為僧),暗含一生所為


近身沉默殺


首先可以推斷出,王重陽打不過斗酒僧。為什麼呢?王重陽奪取《九陰真經》並不是想修煉,而是為了避免其流傳於武林,引起殺戮,這是他給自己定的使命。如果斗酒僧沒有足夠的武力從王重陽手上奪走經書,王直接武力拒絕,不可能給老僧喝酒奪經書的機會,這是關乎一場武林動亂的事情,重陽不會意氣用事。真實情況應該是王重陽明知打不過斗酒僧了,以斗酒為名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看能不能贏。而老僧也沒有壞心眼,想讓重陽輸的口服心服,答應斗酒。斗酒僧武學修為實在是高,不需加練《九陰真經》,反而改良而創出《九陽》。

斗酒僧是誰?虛竹、段譽二人,或者他們的傳人,還有掃地僧傳人,蕭遠山和慕容博傳人。沒有其他人選了。


畫廊叔叔


少林中人,不然怎麼把九陽神功藏到楞伽經裡


酷炫影視分享


書中只是說斗酒輸了借經書一閱!沒有九陰真經的啟發,他創不出九陽真經!重陽一生,不弱於人!


王英雄58480399


根據推測是慕容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