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篇北美洲阿茲特克帝國精美的城邦建造

在墨西哥中南部海拔2240米高原山谷上的首都墨西哥城,是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西班牙人在北美洲建立的新西班牙國,在毀滅公元1345年阿茲特克人建造的特諾奇提特蘭都城的基礎上,重新建造起來的首都。特諾奇提特蘭的都城建造,是受到大約公元前100年到公元750年特奧蒂瓦坎文明的影響,和瑪雅文明基礎上建造起來的托爾特克文明,和繼任特奧蒂瓦坎文明基礎上,阿茲特克人建造起來的特諾奇提特蘭都城,都城是建造在特斯科科島上的阿茲特克帝國。由於帝國的不斷髮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而小島的面積又非常有限,為此阿茲特克人在島嶼的四周建了很多的人工島,他們先是在沼澤地建運河,然後建起擋土牆,在牆內放入一些腐敗的植物,並定期的將運河底的沃土補充到牆內作為表層,人工島的四周則種上樹來防止水土流失,島上就用來種植玉米等作物,玉米是最主要的作物。

特諾奇提特蘭城中有兩個很大的市場,阿茲特克人們一大早就搖著小木船或抬著轎子把商品運到市場上。市場上的商品應有盡有,琳琅滿目。主要的商品還另闢專賣區。當時阿茲特克人還未使用鑄幣,所以商品都是物物交換,有些物品已經具有貨幣的職能,如一袋袋的可可豆,T形的小塊錫或銅,裝在羽毛管裡的金砂、金粉等。市場上設有為人理髮的地方,工具是經過精心磨製的黑曜岩石刀。男人一般都披掛寬大的斗篷和綬帶,女人則穿拖地的長袍,他們的衣服有棉布的,但是大多數用野雞、鸚鵡、蜂鳥等珍貴的鳥的羽毛編制而成的,阿茲特克人不論男女都佩帶頭飾、手鐲、腳鐲和耳環等一系列飾物,一般是用金銀和珠玉做成的。

首都特諾奇提特蘭的公共建築物多以白石砌成。城中心的主廟基部長100米、寬 90米,四周有雉堞圍牆環繞,塔頂建有供奉主神威濟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其祭壇周圍有蛇頭石雕,壇下發現的重達10噸的大石上,刻有被肢解的月亮女神圖案,在特諾奇提特蘭中心廣場的“第五太陽石”直徑近 4米,重約120噸,刻有阿茲特克宗教傳說中創世以來四個時代的圖像。首都有3條寬達10米的石堤與湖外陸地相通,石堤每隔一定距離就留一橫渠,渠上架設吊橋,可隨時收放以防外敵入侵。城內建有宮殿、神廟、官邸、學校,建築宏偉,最大一座金字塔臺廟其規模可以與古埃及的媲美。為了滿足城市稠密人口對糧食的需要,在湖泊中建造了獨特的“水上園地”,以擴大種植面積。島城四面環水,市內河道縱橫,西班牙人來到這裡為之傾倒,驚呼特諾奇提特蘭為“世界花園”。

阿茲特克帝國統治時期的各種知識認識和發展,是在發現自然界知識和製造各種工具創造出來的印第安人文明奇蹟。在天文曆法方面是使用太陽曆與聖年曆,已經知道一年是365天,每逢閏年加一個月。醫藥方面已經知識利用各種中草藥治病,也會使用土法麻醉治病。阿茲特克人主要生產工具仍為石器,多由黑曜岩製成。會製造銅、金物品。在音樂、舞蹈、繪畫方面也有一定的水平。宗教在阿茲特克人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居民相信靈魂永存,並相信存在至高無上的主宰,因為對於太空知識和地理環境的無知所以他們崇拜自然,國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時以戰俘為犧牲。後來在托爾特克影響下改為蝴蝶和禽鳥作為祭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