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戰“疫”,我們在行動

“文化戰‘疫’”的號角吹響以來,桂林的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們用實際行動響應國家號召,用藝術的筆觸謳歌抗"疫"英雄,禮讚抗"疫"事蹟,一幅幅書畫作品凝聚了每位作者的美好祈願,飽含著共戰疫情的真誠,激盪起我們觀者內心的血性與豪情,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科學施治、聯防聯控,一定會取得這場沒有硝煙戰爭的最終決勝!

書畫作品選登:

文化战“疫”,我们在行动

1月27日,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援鄂抗疫醫療團隊逆行出征,馳援武漢。出發前,隊員們在桂林站前莊嚴宣誓。

“面對疫情,迎難而上;救死扶傷,醫者擔當;不負重託,全力以赴;召之能戰,戰之必勝!我們莊嚴宣誓: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阻擊戰,圓滿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使命!”

文化战“疫”,我们在行动
文化战“疫”,我们在行动

明知是戰場,

他們還是毫不遲疑的奔赴,

因為有國才有家。

“等爸爸回來!”

離別的時候,

千萬般不捨,

都化作了一句話。

文化战“疫”,我们在行动

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說: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所以,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從設計到落成,從荒野到抗擊疫情的堡壘,3.39萬建築面積的火神山醫院建設只用了短短10天。我們共同見證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火神山奇蹟的背後是3000多名建設者,24小時連軸轉,這批忙完下批上的忘我付出;是廣大企業不計回報,慷慨解囊的馳援;是管理人員、設計人員上下一心,全力以赴的協調指揮。

《抗疫情》 譚萍萍

育才小學18~6班 沈子越 7歲書

“湖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武漢不是孤城!”

“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

“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4億,都會變成愛的海洋;一個很大的困難,除以14億,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疫情終將融解,精氣神卻傳之久遠。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必將產生強大的合力,鐫刻出抗擊疫情的壯麗詩篇。

特別鳴謝:桂林女子書畫研究會、桂林市女畫家協會 提供作品

徵稿

文藝作品創作徵集

為鼓舞抗疫鬥志,堅定抗疫信心。即日起,桂林市戲劇創作研究院、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將積極響應中國文聯、廣西文聯提出關於文化戰“疫”的倡議號召,發起以“文化戰疫 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徵集公益活動,創作形式以桂林非遺、文學、美術、音樂、書法、戲劇、曲藝、攝影、短視頻等藝術門類和藝術形式為主,作品要求短小精悍、新穎別緻,適合網絡傳播。屆時,我們將從中遴選出有思想、有溫度、有情懷的優秀作品,陸續在“桂林有戲”新媒體平臺推出分享。誠邀廣大文藝工作者、非遺傳承人鼎力加持!

原創作品稿件請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主題:文化抗疫+作者姓名郵件內容:作品以Word文檔形式發送,請註明作者姓名與工作單位。另,視頻及圖片請單獨打包作為附件發送。截稿時間:2020年2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