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朗重新啟用前總統內賈德,對現在伊朗的國內外局勢是否能有所改善?

天堂不寂寞911


伊朗從1979年通過伊斯蘭革命建國之後,先後一共出現過六位總統,內賈德曾經在2005年至2013年之間出任過總統。他憑藉強硬的作風,在伊朗獲得了大批支持者。

隨著如今伊朗局勢的不斷惡化,有不少人提議伊朗重新啟用內賈德,讓強硬派的內賈德來替換溫和派的魯哈尼,這些人認為造成伊朗困境的最大原因是魯哈尼成為了伊朗總統。


在我看來,這樣的看法實在是有失偏頗。真正造成伊朗內外交困的其實是美國,美國在2018年5月單方面退出了《伊核條約》,再次啟動了針對伊朗的封鎖與制裁。

正是因為美國的制裁,伊朗的支柱產業石油不能對外出口,伊朗的企業不能與國際企業進行合作。這導致了伊朗經濟大幅度衰退,失業率大幅度攀升。在美國的制裁之下,伊朗連急需的一些藥品都無法購買到。

伊朗是與美國已經衝突了幾十年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其實伊朗換誰當總統都擺脫不了美國被打壓的結局。內賈德在任期間,就是由於他的強硬,導致伊朗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制裁,那時伊朗的局勢比現在還要困窘。


伊朗就是察覺到一味強硬解決不了問題,才讓溫和派的魯哈尼成為了新的伊朗總統。在魯哈尼的努力之下,美國與伊朗的關係一度有所緩和。

美國在2016年以伊朗放棄核武器為條件,選擇在《伊核協議》上簽字,解除了對伊朗的封鎖與制裁。伊朗在2016年與2017年經濟發展非常迅速,GDP增速達到了驚人的10%左右,那時的伊朗可是一副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跡象。

話說回來,其實內賈德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關係並不算太融洽,哈梅內伊內心更支持的是溫和派。內賈德曾經在2017年嘗試報名參與伊朗總統大選,結果他隨即被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取消參選資格。由於這個因素的影響,伊朗也不會重新啟用內賈德。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內賈德從2005年起,曾擔任了兩屆共8年的總統。在他擔任總統期間,對美國確實無比強硬,不僅不向美國妥協,還加緊濃鈾縮的研發,不斷向美國示強。

美國對內賈德應該是很反感的,如果能除掉他的話真的早就除掉他了。不過,內賈德不僅不懼怕美國,還多次向美國發起挑戰。內賈德的那句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的言論令世界為之震驚,但他在聯合國對美國毫不留情的抨擊更是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5年6月,剛當選總統的內賈德準備到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沒想到美國在簽證上多方責難他。這讓內賈德十分憤慨。等到了聯合國進行發言時,內賈德以事實為依據,對美國的霸權行徑大加鞭笞,引起很多國家代表的喝彩。美國代表理屈詞窮,不得不半途退場。



由此,內賈德名聲大噪,而美國政客很少有人敢與他正面交鋒。雖然在內賈德當總統時,美國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但這是1979年以來美國一直實行的對伊政策。所以,這並不是內賈德造成的。在內賈德當總統的8年,伊朗的境況雖然也不好,但最起碼讓伊朗儘量保住了尊嚴。美國並沒有因為內賈德的強硬而敢對它動武。

內賈德卸任後,由於伊朗遭受美國多年制裁和封鎖,經濟狀況很不樂觀。伊朗開始想緩和同美國的關係,以爭取喘息和發展的機會。正是順應這樣的要求,溫和改革派代表人物魯哈尼當選總統,開始和美國接觸,並於2015年與各方達成伊核協議。伊朗經濟因為美國解除石油封鎖,在短期內就得到井噴式快速發展。人們都認為伊朗發展的春天到來了。沒想到,2018年5月8日,美國政府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在壓伊朗做出更大讓步無果後,重啟並且加大了制裁力度。隨著極限施壓的深入,伊朗的境況進入了空前艱難的階段,甚至比內賈德當政時差好多。



那麼,如果伊朗現在啟用內賈德,伊朗內外局勢是否會改善呢?這個可能性真的不大。造成伊朗目前困境的主要是石油無法正常出口,內賈德在臺上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畢竟實力在那裡,內賈德再強硬,也不可能主動和美國開戰。而且,作為伊朗總統,並不是最高決策者,國家重大事項的決定權掌握在最高精神領袖手裡,總統怎麼做,最終還是要最高領袖拍板。因此,即使現在啟用內賈德,伊朗內外局勢也不會得到明顯改善。

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內賈德根本不可能再復出了。但不論怎樣,內賈德那種勇往直前的反美精神還是值得肯定和令人敬佩的。假如伊朗的實力足夠強大,再有內賈德這樣有強烈反美意識的人執政,美國恐怕早就退避三舍了。所以,實力決定了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這和誰當領導人關係並不是太大。


高山流水116820061


如果伊朗重新啟用前總統內賈德,對現在伊朗的國內外局勢是否能有所改善?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確實最近幾年都聽不到關於他的消息,更多的消息傳言他可能還在監獄裡,也有說法他在德黑蘭在大學潛心鑽研學術活動,不再過問政治,具體情況怎麼樣的,確實目前的消息方面沒有報道,至於他還有沒有可能重新成為伊朗這個國家的總統呢,比較難,至少在目前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主政的情況下,他的政治生涯已經結束了。因為他的強硬作風以及執政風格完全與目前健康的教士集團和權貴們的利益相違背,註定他影響不了伊朗的政局走向。


內賈德,伊朗前總統,2005年連續擔任兩屆共8年的總統,給世人的印象,他就是一個敢說敢為的總統,“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的言論就是出自他的口,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步步緊逼,他以強硬的作方與西方國家作主,從不在原則問題上與西方國家討價還價,因此在他主政時期,伊朗的外交面臨很多困局,不僅直接硬槓美國,而且加緊鈾濃縮活動,而這也是美國和以色列所不能容忍的,直接導致美國對伊朗進行更嚴厲的經濟制裁,而且內賈德本人來說,也不怎麼懂經濟建設,所以國內的經濟一直沒有好轉和改善,加上美國的嚴厲制度,更是雪上加霜,但是我們這位總統卻很親民,受到下層人民的喜愛,因此還是有一定的民眾基礎的,甚至有預言他可能成為下一任的最高精神領袖。

因此對於這樣一個強人,美國和以色列一直想除之而後快的,如果有機會,可能美國和以色列早就動手了,即使如此,內賈德仍然無所畏懼,在不同場合發表攻擊美國和以色列的言論,完全不把美國和以色列放在眼裡。對於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5年6月的時候,他在聯合國大會對美國毫不客氣或者完全不留情面的抨擊,其實美國知道他一旦出席聯合國大會應該一定會給美國帶來難堪,因此開始在簽證問題為故意為難他,也確實,當內賈德在聯合國大會直接抨擊美國的時候,很多都是以事實為依據,完全讓美國下不了臺面,而且也贏得了眾多美國的讚譽,美國代表根本無力反駁,理屈詞窮,不得不中途而退出會場。他本身就是一個民選總統,來自於底層人民,不為世人所知,聯合國這一場怒恕美國讓世人皆知伊朗有一位強勢總統,雖然伊朗面臨經濟和軍事制裁,但美國和以色列也因為他的強硬而不敢對伊朗動武。因此對於伊朗來說,雖然國家內外困局的情況下,卻保持了一個地區大國的尊嚴。

其實對於美國和以色列等西方國家來說,既然不能想辦法除掉他,那麼最好的希望就是他離開伊朗政壇,因為確實他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傢伙,不僅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感受到了他的難纏,同時國內的權貴階層和教士集團也對他的執政理念和風格不滿意,特別是既得利益集團,因為他是來自最低層人民的,所以體味到下層人民的生活辛苦,所以他的很多政策措施都是照顧到下層百姓的,比如將石油收入的一部分直接打到老百姓的帳上,但這卻損壞了既得利益集團的經濟收益,各種原因摻雜,導致2017年再次參選總統的時候,直接被伊朗最高領袖給否決掉參選資格,正因為如此,他不時在各種社交媒體發表不利於政府的言論以及甚至直接抨擊最高領袖,後續傳言他被秘密關押或者軟禁。因此他是否能重新執政的問題,可能真的很難,因為他連伊朗最高領袖這一關都過不了,沒有了最高領袖的支持,絕難涉足伊朗政壇的。


假如這個時候啟動用內賈德,能讓伊朗走出困局嘛,肯定不會的,而且還可能讓伊朗走向更危險的地步,以他的強硬,能夠和美國直接硬幹,這為地區更是為伊朗整個國家帶來更大的風險甚至戰爭,將整個國家的命運賭上,而且他也是一個不懂經濟的,無論你怎麼親民,但一旦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日趨勢向下,外匯收入也被美國掐斷,一滴石油賣不出去,最後只能和人民走向對立面,因為老百姓只是為了生活,更好的生活,政治這玩意關心不了。


劉小妹正高二


伊朗現任總統是哈桑·魯哈尼,而內賈德正是魯哈尼的前任總統,在他在任期間曾經非常強硬,民族主義傾向強烈,對美國造成非常大的威脅,所以美國也將他視為大敵。而在卸任以後內賈德已經鮮有消息,他如果復出參選總統,或者擔任伊朗當局的高級顧問,會否對伊朗現在的困局產生什麼實質性影響呢?

伊朗在內賈德當政時期 ,飽受美國製裁封鎖,國內經濟困頓,民怨沸騰,但是這並不能歸罪於內賈德,儘管他的強硬作風的確給伊朗造成了很多問題,但是伊朗這個國家太過強大的存在感才是美國始終壓制封鎖的原因,如今的總統魯哈尼是溫和派,可美伊局勢照樣非常緊張,美國不僅沒有因為魯哈尼是溫和派所以減輕對伊朗的威脅恫嚇,反而變本加厲。

倘若內賈德被重新啟用,或許
對伊朗現在的局勢有改善作用,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反美煩以色列的精神象徵,伊朗國內現在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和當局之間的矛盾主要就在於兩者的立場是偏激和溫和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立場,所以伊斯蘭革命衛隊自然也希望當局之中有這麼一個強硬的人存在。但是內賈德只能作為一個象徵性的存在,他如果掌握實權對於伊朗來說不是好事,且不說他得罪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過去,他如果真的掌權,伊朗的對外擴張和對美立場會進入一個迅速激化的狀態,伊朗很可能遭到戰爭報復,伊朗當局和伊斯蘭革命衛隊一緊一馳的配合反而是目下最好的狀態。當局負責談判和協商,伊斯蘭革命衛隊提供力量保證,倘若兩者都以極端態度登上臺前,伊朗被幹掉也就是不久的事情。


談笑觀察室


目前美伊衝突中,伊朗被動的局面會不會因內賈德的重新出現而改變嗎?這是國危思良將?還是一頭挑子熱的自媒體自娛自樂?



實際上對內賈德的期待,只在國內的一些自媒體和網絡上有,伊朗方面並沒有這方面的報道或者伊朗民眾並不認為內賈德,重新成為伊朗總統後,就能改變目前美伊衝突的頹勢。



目前美伊衝突造成伊朗的被動,是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美國蠻橫無理的欺凌導致的,這一方面不會因為伊朗總統是否是內賈德而發生任何改變。其二,美國擁有對全球格局的巨大影響力,這個優勢讓美國可以為所欲為的對伊朗實施各種美國希望的政策和戰略,這一方面也與伊朗總統是否是內賈德沒有任何關係。



內賈德出任伊朗總統期間,以敢於對美國強硬和批評美國著稱,因此他被認為是伊朗的強硬派總統,但伊朗的問題遠沒有這麼簡單,伊朗實際掌權者是伊朗的宗教最高領袖,伊朗的總統更像是一般總統制下的總理,做任何決策時都無法逾越宗教領袖的干涉和影響。


涇水書生


內賈德是一個對外政策非常強硬的總統,他在任期間曾多次激烈抨擊美國和以色列等伊朗的對手國家。在美伊局勢緊張,伊朗少將蘇萊馬尼被美國斬首而伊朗政府沒有辦法對美國做出有效回擊的情況下,一些人認為伊朗可能需要內賈德這樣強硬的總統,然而實際上內賈德對於現在的伊朗而言未必真的就是一位合適的總統。
(內賈德)


伊朗現在面臨的最主要困擾就是美國的經濟制裁,從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開始,美國就逐漸收緊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到現在美國基本已經完全封鎖了伊朗的對外石油出口。伊朗是一個以能源出口為經濟支柱的國家,石油出口的途徑被切斷,這必然讓伊朗經濟出現倒退,並且伊朗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會大幅度減少,隨之而來的就是伊朗民眾生活水平的下降。因為經濟問題,此前伊朗國內已經發生多次大規模的民眾抗議示威活動。

伊朗政府如果想要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其最重要的肯定還是要讓美國解除對它的經濟制裁,然而像內賈德這樣強硬的政治家能夠讓美國放棄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美國的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都遠遠超過伊朗,伊朗不可能主動對美國挑起戰爭,而在不發生戰爭的情況下,伊朗政府對美國越強硬,這隻會讓美國把對伊朗的制裁收得越緊,結果伊朗民眾承受的傷害將會更大。
(魯哈尼和內賈德)


魯哈尼在伊朗國內屬於“溫和改革派”政治家,他比較瞭解西方國家並且善於跟西方國家打交道,只是魯哈尼也得受制於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如果哈梅內伊無意跟美國進行對話,則魯哈尼也沒有辦法跟美國政府進行接觸。不過魯哈尼在伊朗總統的位置上也能夠發揮一個作用,那就是它能夠儘量避免美伊局勢走向失控,他也能夠降低美國和伊朗爆發軍事衝突的風險。受制於總統的實權有限,魯哈尼並不一定能夠解決伊朗的所有問題,不過對於伊朗民眾而言,他絕對不是一位特別糟糕的總統。
(魯哈尼)

相比於魯哈尼,內賈德對於現在的伊朗民眾而言只會是一個更加糟糕的選擇,伊朗並不具備跟美國對抗的實力,在這樣的情況下越強硬的總統讓伊朗民眾面臨的風險只會越大。假設伊朗在這個時候啟用內賈德,然後內賈德對美國一頓大罵,然而這能夠解決伊朗的問題嗎?內賈德只會讓伊朗局勢更加危險。所幸內賈德現在基本已經被哈梅內伊給拋棄,因此他根本不可能再有機會回到伊朗政壇。


李姓先生


內賈德曾擔任過兩任伊朗總統,以強硬而出名,也是世界上少數敢於美國政府叫板的總統之一。在內賈德執政期間,十分反感美國的霸權,也拒絕與美國進行任何談判,不過也因此激怒了美國,尤其是無視美國的警告研發濃縮鈾,導致美國對伊朗實施制裁。


在美國的制裁下,以石油為經濟命脈的伊朗失去了眾多買家,所以石油經濟一蹶不振,從而引發了通貨膨脹、失業率激增等社會問題。當初有人認為就是因為內賈德對美國太強勢,才導致與美國關係惡化。但是從現在的形勢來看,相對溫和的魯哈尼也並沒有和美國搞好關係,同樣是吃了美國的虧,所以問題並不出在伊朗總統身上,而出在美國身上。

內賈德執政期間大力反腐,損害了權貴階層的利益,再加上競選舞弊事件引發了國內大規模暴力衝突,所以哈梅內伊不得不出面干預,最終內賈德被迫退出政界。後來有關於內賈德各種各樣的傳聞,有的說被關押在監獄,有的說在學校當老師。內賈德如果再選擇從政,已經可能在當伊朗總統了,甚至說不會得到高層的重用,因為太過強硬只會加劇伊朗的國內外危機。



伊朗現在需要的不是漫無目的的強硬,而是需要在與美國博弈時懂得進退,絕對不能走上戰爭的不歸路。如果內賈德再次被重用,還按照以前執政的那一套來,勢必會激怒美國,真的與美國打起來,除了能打死幾個美國士兵,伊朗什麼也得不到。除了美國,內賈德的存在還可能惡化伊朗於歐洲國家的關係,現在部分歐洲國家好不容易才開始接納伊朗,內賈德如果下令加快進行核試驗,歐洲會再次警惕和譴責伊朗。


現在伊朗的情況是,老百姓不需要內賈德,伊朗高層不需要內賈德,西方國家也不希望看到內賈德,既然如此,內賈德肯定不會再被重用。


國際視角淺說


中國有句話叫做:國亂思良將、家貧念賢妻。可當前形勢下內賈德卻無法扮演這樣的角色。如果伊朗重新起用(注意不是啟用)用前總統內賈德,一個既得不到最高領袖和軍方支持、又無法和國際社會有效溝通,還不懂經濟的總統恐怕只會讓伊朗目前的國內外形勢更糟。


內賈德已經耗盡了他的政治資源,重新被起用的可能性很小。內賈德以平民和草根出身的形象步入伊朗政壇,為官清廉的他曾讓伊朗老百姓眼睛為之一亮,其保守和強硬的立場也一度得到了宗教集團和軍方的支持。可是他在第一個任期內政績平平,在第二個任期內把經濟和外交又搞得一團糟,他的反腐行動又觸犯了伊朗統治階層的利益,受到很多掣肘的他黯然下臺。他要復出面臨三個無法逾越的障礙:一是最高領袖不支持。他任期內的反腐行動既打擊了哈梅內伊的政敵拉夫桑賈尼,也涉及到了最高領袖的家族成員,這是他被哈梅內伊棄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2017年他報名參加總統競選,就沒有能夠通過最高領袖控制的憲法監督委員會的審查。二是軍方的反對,軍方的反對同樣也是因為他觸犯了伊朗革命衛隊的經濟利益。他在前年還因為煽動內亂的罪名被軍方軟禁過。三是伊朗民意的分化。他在2009年剛剛宣佈勝選,改革派穆薩維的支持者就上街抗議選舉舞弊,德黑蘭爆發了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暴力衝突,也就是說他第二個任期的民意基礎就是分化的。懂經濟的他沒有辦法改變伊朗經濟衰退的現狀,而他的保守立場就更得不到現在伊朗年輕人的支持。經濟搞不上去,政策又保守,老百姓怎麼會支持他呢?


如果內賈德被起用,伊朗的局勢只會更糟。一方面,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他得不到伊朗統治階層的全力支持,也沒有改善民生的好辦法,更沒有變革的勇氣。魯哈尼至少還可以調和一下統治集團和底層民眾的矛盾,內賈德靠什麼呢?另一方面,他對外的強硬和保守立場使得伊朗與國際社會的溝通更加困難,魯哈尼政府至少穩住了對歐洲國家的外交,而內賈德任期內和歐洲國家的關係搞得很僵。缺少政治資源又需要鞏固執政地位的內賈德,極有可能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鋌而走險,如果他是總統在蘇萊曼尼被定點清除後恐怕美伊早就開戰了,而這不僅是美國也是伊朗統治集團不希望看到的,否則不會象徵性地射十幾枚導彈連個美國大兵都沒打死就算了。不能把經濟發展起來,得不到統治集團的支持,民意基礎又不穩的內賈德只會讓伊朗更糟。


雲霄飛翼


伊朗危機與伊朗的哪一屆領導人的執政風格基本沒有關係,因為伊朗危機並不是由伊朗內部因素所導致的,而是因為美國想要製造伊朗危機。其實對於伊朗來說,魯哈尼政府是伊朗歷屆政府當中最溫和的一派,正是由於魯哈尼政府的溫和政策,才得以與奧巴馬政府在2015年七月達成《伊核協議》的。

如果換成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的執政風格,顯然,在2015年是根本不可能與美國達成所謂的協議。而內賈德的強硬姿態,只會讓伊朗接著陷入美國的經濟制裁當中。根本就不會出現2016年到2018年五月之前的伊朗經濟繁榮,更不會出現伊朗GDP超過10%的經濟增長率。據說是魯哈尼政府的溫和外交政策,再加上國際社會的多方努力,促成了《伊核協議》的簽訂,從而讓伊朗的經濟得以快速發展。



而如今的伊朗危機,完全是美國方面一手造成的,因為美國總統在2018年5月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從而引爆了伊朗危機。美國的目的自然是想挑起波斯灣地區的動盪,從而逼迫國際油價上漲。而達到美國國內傳統能源大佬在頁岩油上的解套,還能夠在美國大選之際,支持現任的總統進行連任。但這一切的計劃是美好的,可是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整個局勢的發展並沒有按照美國的預想而出現。這也就決定了今天的伊朗危機,與伊朗的內政根本沒有關係,與誰當總統也沒有多大關係。



而對於伊朗前總統內賈德在執政期間始終對外表現強硬,這已經給當時的伊朗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困難。雖然說沒有現在的美國政府對伊朗制裁的這麼嚴重,但是內賈德執政時期的伊朗也不會與美國簽訂相關的協議。美國對於伊朗危機的挑撥,顯然不會是今天的這種方式。不過美國想要製造危機的目的,也一定會加大對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
(內賈德)


而目前的伊朗經濟已經陷入了嚴重的危機當中,畢竟伊朗石油出口從2018年五月的380萬桶已經銳減到現在不足50萬桶的規模。伊朗的國家經濟按照歐盟方面的估計要維持正常的財政運轉,至少每天需要對外出口150萬桶石油,可是現在伊朗真的是捉襟見肘,難以為繼。顯然,現在的伊朗更需要國際社會的幫助,尤其是歐洲國家啟動INSTEX系統,幫助伊朗在國際上進行石油貿易結算。
(魯哈尼)

可如果按照現在伊朗的狀態,即使換上內賈德擔任伊朗總統,只會讓伊朗的局面更加糟糕,而會出現轉機的可能。畢竟內賈德的強硬政策也一定會得罪歐洲國家,甚至還會得罪其他世界大國,而強硬的內賈德很可能會徹底啟動伊朗的核武器研製,從而讓伊朗最終走到世界的對立面上。如果是那種狀態的伊朗,恐怕內賈德的執政還不如現在的魯哈尼。(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伊朗總統是選舉的,不是哈梅內伊想啟用誰就可以的,必須要經過選舉的法律程序。

下一次伊朗選舉在2022年。

如果內賈德有興趣,當然可以參選,但需要過兩個門檻。

第一,必須要獲得監護委員會的批准同意。第二是老百姓得認可他才能選上。

後者沒啥可說的,前者可以談談。

監護委員會負責審查伊朗總統和議會選舉所有候選人的資格。

2月21日伊朗將舉行議會選舉,這之前伊朗全國有數千人報名參選,但是有很多都被監護委員會給pass掉了,裡有很多,有的是不符合程序、有的是不符合要求,有的乾脆就說他們意識形態有問題。

前兩天總統魯哈尼還為此和監護委員會的人吵嘴,魯哈尼認為監護委員會把很多溫和派和改革派的候選人給禁止參選了,應該多元化。而監護委員會則回擊說,魯哈尼不愛國。

內賈德在2017年曾報名參加伊朗總統選舉。

同樣是監護委員會這關沒過去,資格審查有問題。據說是教士集團對他擔心,害怕他再弄出一次社會分裂引發抗議浪潮。

所以,未來他要參選,必須要過這一關。

即使內賈德再次選上總統,他也沒辦法和外界搞好關係。原因不難理解——如今伊朗和外界關係之所以不好,他就是始作俑者。

內賈德的前任哈塔米時代也有過核問題,但當時的魯哈尼是核談代表,和西方已經擺平了此事。

而內賈德當選後又重啟核計劃,導致西方和伊朗關係緊張升級。

雖然魯哈尼當選後和西方達成了伊核協議,但如今美國退出協議則加劇了矛盾。

因此內賈德上來更不可能對外展示柔性姿態,只會更加強硬,伊朗面臨的內外風險風大。不然2017年哈梅內伊也不會阻止他參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