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快遞小哥的“封城”日記:等疫情過去了,想回家抱抱家人

天下網商記者 蔣嬋娟

除夕前夜,武漢被按下暫停鍵。這座空空蕩蕩的城市幾乎看不到人,街上為數不多的身影有交警、環衛工人和外賣、快遞小哥。


他們不是超級英雄,只是在這個特殊時刻,仍然照常工作,堅守在崗位的普通人。


“您好,我是丹鳥配送員,您的天貓超市包裹到了,我們現在採用無接觸式配送,請問我把包裹放在哪裡,比較方便您拿取呢?”


這樣的電話,管樂每天要打出數十個。作為丹鳥物流武漢陽邏站的站長助理,上門送件原先並不是他的工作範疇,況且按照今年站點的春節安排,他並不需要值班。


武漢快遞小哥的“封城”日記:等疫情過去了,想回家抱抱家人

丹鳥武漢陽邏站站長助理 管樂


不過,當聽到站點人手壓力大的消息,儘管身處疫情最嚴重的武漢,管樂還是申請第一時間返崗復工,頂上了站點末端配送的缺口。


丹鳥華中樞紐負責人鄧鍇,從年二九開始,就沒踏進過家門一步。他每天調度著武漢地區300多位像管樂一樣“不打烊”的配送員、80多位分撥中心工作人員和物流車司機。


讓他沒想到的是,同事們都像約好一樣放棄春節回來了、留下了,沒一個人認慫。

最有意義的生日

大年初三,是管樂的生日。


今年的生日有點特別,農曆和公曆恰好重合了,這種情況很多人一輩子可能也只能遇上一次。因此,管樂的母親十分重視。相比平時,如今在武漢,購買食材要相對困難,為此她特地提早一天就開始籌備,買回了雞、羊肉、牛排等等,準備給兒子燒一頓大餐。


年初三,管母起了個大早,她把羊肉燉上鍋後,準備著手處理雞鴨。沒想到,她看到一年好不容易輪上幾天休息的管樂一大早也起床了,並且穿上了平時的工作服。


原來,隨著武漢疫情的加重,各地區的封鎖政策愈發嚴格,站點裡有一個輪到值班的配送員由於村道封路,無法準時到崗。


一接到這個消息,管樂有些左右為難,就目前來看,自己是最好的頂班人選,畢竟自家離站點只有兩公里。只是,年前父親不慎摔跤,至今還臥床修養,需要自己幫忙照顧,而且母親又為自己生日花費了大心思。


一面是小家,一面是大家,管樂咬了咬牙,還是穿上了工作服,跟母親說了聲抱歉,奔回了站點,主動要求復工。

武漢快遞小哥的“封城”日記:等疫情過去了,想回家抱抱家人

丹鳥武漢陽邏站站長助理 管樂


卸貨、裝車、送件,午飯、晚飯只來得及回家匆匆忙忙地扒上兩口,管樂的生日就在這樣緊張的節奏裡結束了。晚上收工,他從大衣口袋裡掏出了一些特殊的“生日禮物”:有口罩,有藥品,甚至還有一小瓶的酒精。這些都是在送包裹的過程中,客戶送的。


“他們有的是通過門縫遞給我,有的是遠遠丟給我。”管樂說,儘管站點也十分注重每個配送員的安全。每天站點會定時消毒,給大家發放口罩、藥品等防護物品,每人早晚要測量體溫,每次卸貨、回站都要洗手消毒,但在防護物資這麼緊缺的時候,客戶們的這份心意,讓他覺得生日過得意義非凡。


後來,管樂無意中還翻到了父親的朋友圈,裡面有一句話讓這個漢子溼了眼眶。


原來,在他生日那天,晚上出門繼續工作的時候,父親偷偷拍了一張他的背影,“你今天的所作所為,是好樣的,爸爸要為你點贊。你今天的生日,有意義!”


武漢快遞小哥的“封城”日記:等疫情過去了,想回家抱抱家人

管樂父親的朋友圈


沒有一個人認慫

為了保障每一份包裹的送達,像管樂這樣堅守回來的人不在少數。


潘國珍是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丹鳥配送站的站長,疫情公佈後,站點天貓超市的包裹送貨量漲了5倍。潘國珍和他的5名同事,成了整個武漢黃坡區,唯一給居民家裡輸送油米麵和防疫物資的人。


在武漢打拼了三年,潘國珍把家安在了武漢。


比這個新武漢人資格更老一些的,是丹鳥漢口區百步亭站點的站長吳強。他在武漢已經待了十年。春節期間,武漢一直在下雨,久不見陽光之後,人的心情也變得有些壓抑。尤其對於來自東北的吳強來說,那種冰冷和泥濘比東北的冬天還要難捱。


武漢快遞小哥的“封城”日記:等疫情過去了,想回家抱抱家人

丹鳥漢口區百步亭站點站長 吳強


況且,吳強和同事們每天都在外奔波,他們需要在百步亭的小區、城中村、甚至還有大學走街串巷。吳強也承認,平心而論,身在疫區,誰都害怕,但站點的配送員,沒有一個人認慫。很多家屬打來電話,希望配送員們回家,“他們扛住壓力,都留下了。”


除了堅守,更有不少人逆行回到武漢。


武漢馬湖站的配送員王新志,原先春節休假在家,瞭解到站點貨量增大後,毅然選擇了返崗。由於從家裡到武漢的各個路口都實施了交通管制,公共交通也已全面停擺。


於是,王新志盤了盤迴武漢的路線,最終選擇了騎電動車返回。一塊電池支撐不了這麼遠,他就背了兩塊。直到兩塊電池都耗盡了,他終於在大年初三的凌晨十二點半,回到了站點報道。


武漢快遞小哥的“封城”日記:等疫情過去了,想回家抱抱家人

武漢馬湖站配送員 王新志


還有老家在河南的武漢礄口站站長井鳳玲,直接從河南老家回到了武漢,在出高速口時,武漢交警再三和她確認,“是否真的要進城,一旦進城,在疫情沒有解除之前,都不可能再出去了。”儘管如此,井鳳玲依舊選擇了返崗支援站點。

“武漢加油”不是口號

管樂、潘國珍、井鳳玲......這一張張鮮活的面孔每天都跳躍在鄧鍇的眼前。


作為丹鳥華中樞紐的負責人,鄧鍇在大年初一接下了武漢應急小組組長的工作,他每天需要調度武漢地區300多位丹鳥配送員、80多位分撥中心工作人員和物流車司機,讓這條綠色通道得以保持暢通,確保生活在武漢的人們,可以收到通過天貓超市購買的生活必需品。


巡視站點是鄧鍇新增的重點工作之一。每天上午的開完協調會之後,他就跟著武漢的區域經理一起,去到各個站點巡視,瞭解站點的人手安排情況,排解一線配送員的心裡壓力。


“一天大約跑個10來個站點,疫情越是嚴重的地區越要去,我們要給他們打氣,讓他們知道公司一直跟他們在一起。”鄧鍇表示,開始在疫情區裡跑動,自己內心也曾有過膽怯,但當看到一些休假的配送員主動回崗,跑在一線的人沒人退縮,也就沒有了害怕,“除了交通因素無法回來的,本地配送員幾乎都上了,他們都不慫,我更沒什麼好怕的。”


武漢快遞小哥的“封城”日記:等疫情過去了,想回家抱抱家人

丹鳥華中樞紐負責人 鄧鍇


更可況,這些天,這些天讓他更切實感受到了這條綠色通道多麼被需要。


這些包裹中,醫院的訂單就不少。有小夥子給在一線值班的護士女友買點心,有醫院給醫生買的米飯、茶葉、礦泉水等補給品。這些特殊的包裹,都被貼上了醒目的黃色“加急”標籤,第一時間打包、發貨、送達。


還有一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旁邊小區的訂單,一個7個月大的嬰兒家中奶粉即將見底,在天貓超市下了單。得知情況後,武漢的城市經理直接自己開車去送了這一單。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加重,年二十九(1月23日)武漢正式封城,鄧鍇和同事們當即開始盤點分撥、運力、產能等各方面缺口,並實時關注政策,與當地政府協同路權,保障武漢地區的物資能夠源源不斷地供應上。


鄧鍇連除夕都沒能踏進家裡一步。由於工作忙碌又在疫區四處奔波,考慮到家中不僅有老人,還有一對三歲半的雙胞胎兒子,為了確保家人安全,從年二九到現在,十多天沒回過家的他,一直靠著麵包和泡麵解決著三餐。


“每個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武漢加油’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口號。”鄧鍇說,現在空蕩蕩的武漢街頭,總有一天還是會人潮擁擠,“等疫情過去了,想回家抱抱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