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戰“疫”!湖北128所高校把這件事放在第一位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武漢打響。年逾八旬仍奮戰一線的桂希恩、感染後治癒即返崗的郭琴、“最美逆行者”吳小豔、“光頭護士”單霞……

來自湖北高校的專家、學者、醫護人員,夜以繼日與病魔較量,為生命接力;荊楚大地的128所高校積極主動開展防疫抗疫,湧現出許多溫暖感人的故事。

為生命接力

湖北高校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紀實

“在一場看不見敵人的戰役中,無人可以倖免。我申請長駐留觀室,進行下一步的病情分檢工作……此事我沒有告知愛人明昌,個人覺得不需要告訴,本來處處都是戰場。”這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生張旃寫下的“請戰書”,也是一封滿懷愛意的現代版“與夫書”。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武漢打響。年逾八旬仍奮戰一線的桂希恩、感染後治癒即返崗的郭琴、“最美逆行者”吳小豔、“光頭護士”單霞……來自湖北高校的專家、學者、醫護人員,或進行科研攻關,或組建醫療隊,夜以繼日奮戰在抗疫最前線,與病魔較量,為生命接力。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荊楚大地的128所高校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積極主動開展防疫抗疫,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為代表的高校附屬醫院更是成為抗疫一線的中堅力量。

白衣逆行 築就抗疫長城

“有需要叫我,我可以加班,不過別告訴我媽媽,省得她擔心。”

“如果說我多治好一個病人,那我兒子的危險可能就會減少一分!”

“我沒成家,也沒照料孩子的負擔。大家都在戰鬥,只有在戰場上,我才能安心過好年。”

每一場特殊戰鬥,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每一次生死搏鬥,都會湧現一批無畏的勇士。來自武漢高校的上千名醫護人員和數百位專家紛紛請戰,“逆行”而上,奔赴抗疫一線。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有頭髮花白的老教授,有初為人父人母的青年醫生,也有畢業沒多久的醫學生,到處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

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充分發揮醫療優勢,4所附屬醫院分別包保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等4個重症病區,醫護人員進行24小時值守,對重症患者採取一人一醫療團隊、一人一診療方案,嚴格按照診療方案開展診療。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採取體外膜肺氧合技術,成功救治湖北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依據臨床研究結果,及時提醒公眾辨別及應對“不典型”症狀。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率先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每天可開展核酸檢測項目200人份以上,最快6小時內出結果,有助於加快疑似肺炎患者的診斷和治療。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蔓延,很多市民由於恐慌,不分情況地湧入本已人滿為患的醫院發熱門診,導致交叉感染概率增加。”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院長王偉說,“我們推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免費在線問診’服務,在有效阻斷傳染源的同時最大程度調動緊張的醫療資源,分配給重中之重的肺炎疫情。目前該服務訪問量高達百萬人次,在線門診量已累計增至4萬餘人次。”

反覆的洗手消毒,雙手已佈滿裂口;緊壓的護目鏡,在臉上留下深深痕跡;每天10多個小時不吃不喝不睡,每個人的身體都在超負荷運轉;物資短缺的現實,讓大家面臨著被病毒感染的高風險……即便如此,種種不適都沒有阻擋“逆行者”的堅守。

“流感突起,肺炎逼至,想父親安康?您於院中應多加留意,謹防傳染……吾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當下,亦如是。”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孫鵬,近日收到了14歲女兒發來的一封家書。

看到家書中“健康所繫,性命相托”8個字,孫鵬激動不已,這是他們醫學生入學誓言的開頭語。“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孫鵬向組織請戰。

師生同心 開展聯防聯

“進行出入車輛登記和體溫監測,加大假期開放食堂的衛生消毒、食品安全檢測力度,保障口罩、消毒液等物資供應,確保醫護隊伍24小時響應,集中對口罩進行回收銷燬,強化對治安消防的定時輪巡,建立留校學生‘日報告’制度……”在蔓延的疫情面前,武漢紡織大學的系列舉動,是湖北高校層層落實防疫責任的一個縮影。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疫情發生後,湖北高校在明確延期開學的同時,迅即加強校內部門聯動,從防疫抗疫知識宣傳、物質防控到心理調適,師生齊心協力開展聯防聯控,全力打造平安健康校園,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由於武漢封城,很多返鄉人員無法回校接替崗位,保衛、值班、消毒等重任壓在了24小時在崗的保衛人員、後勤保障人員和值班幹部的身上。他們連班倒、連軸轉,人手不夠、器材缺乏、任務緊急、身心俱疲……此時應該怎麼辦?

武漢東湖學院、黃岡師範學院、中南民族大學等眾多高校成立臨時黨支部,號召黨員衝鋒在前,把初心寫在抗疫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擔當阻擊病毒的先行者,做到關鍵時刻靠得住、豁得出、頂得上、戰得勝,讓黨旗在校園的抗疫一線高高飄揚。

“面對疫情,同學們可能會存在焦慮、恐慌、煩躁、失眠等身心症狀,這些都是面對突發事件的正常心理反應。如果出現過度的焦慮、失眠甚至抑鬱等負面情緒,就會影響身體健康。”為了解學生心理狀態,提升自助、求助、互助意識,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啟動“一封心理家書,一份心理問卷,一個專業團隊”心理支持計劃。

“高強度運動會導致人體進入乏力低谷狀態,不利於免疫力防護。因此居家運動要適度,以中等強度為宜……”華中師範大學製作“科學健身指導計劃”系列視頻,指導居家防疫的師生在家鍛鍊,科學健身,抵抗病毒。

無獨有偶,華中農業大學密切關注重點發熱病人,嚴格實施隔離措施,建立社區幹部、社區網格員、社區醫生、社區醫院“四位一體”排查機制,確保及時發現和處置疫情;長江大學在官網開設肺炎防控專題,及時發佈通知公告,更新疫情消息,科普防治知識,公開捐贈信息,開闢闢謠專欄;三峽大學開設網絡和電話心理援助服務,幫助師生減輕因疫情所致的心理壓力。

隔離不隔愛,停學不停課。眾多高校陸續建立課程學習網絡群,發佈課程教學大綱、佈置學習任務、提供學習資料,利用“慕課堂”等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在線教學、翻轉課堂、直播教學、混合式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確保不落下春季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

家國有召 四面八方馳援

“2.5萬套防護服,24萬隻口罩(FPP2等級21.84萬隻;FPP3+IIR等級2.16萬隻),4000個護目鏡……”1月29日,一批來自德國的醫用物資在北京清關,隨後搭乘專機抵漢,直接送至湖北12個市州、64家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家國有難,前方有白衣戰士逆行,後方有億萬愛心馳援。在得知母校附屬醫院及湖北其他醫院物資短缺的困境後,華中科技大學全球校友聯動,開始自發組織捐款、採購等工作。為確保採購物資能用於臨床一線,德國校友會先後進行歐標和國際標準對照,與當地採購商經過數小時艱難談判,最終敲定首批物資。

“由於疫情緊急,歐洲所有醫用防護類商品售賣一空,各大訂購商都在催單。德國的公司從上到下壓力巨大,以致最初拒絕了我們的訂單,因為在德國人眼中,哪怕總理默克爾打來電話,他們也絕不加班。”華中科大德國校友會副會長徐濤說,“當我們展示了武漢抗疫一線的視頻後,德國人改變了主意,決定加班加點完成生產任務。”

兩天後,又一批重達2.5噸的應急醫療物資從舊金山飛越太平洋,抵達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由志願者親手交付到醫護工作者手中,其中包括目前急需的2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2.75萬副醫用手套及4000套防護服。

這一次愛心行動的發起者,是武漢大學北加州校友會及華中科大北加州校友會。家鄉的疫情牽動著每一位校友的心,他們下一步準備聯合來自全球的校友力量,盡全力將來自德、法、意、英等國的醫療物資送到抗疫一線。

與此同時,湖北高校的師生校友紛紛捐款捐物,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華中師範大學籌集善款100餘萬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籌集善款60餘萬元,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捐贈2萬副一次性醫用乳膠手套,湖北大學上海校友會捐贈50萬隻醫用口罩、3萬套防護服……”

此外,還有更多師生用自己的方式貢獻抗疫力量,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師生開通面向全社會的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平臺,幫助公眾疏導心理、穩定情緒;黃岡師範學院教師作曲《愛的長城》《情湧大江》《把愛留在黃岡》,用音樂為抗疫加油鼓勁;武漢理工大學學生製作手繪防疫科普視頻,向更多人傳遞防護知識。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最近這句歌詞廣為流傳,被很多網友用來致敬奮戰在一線的勇士們。湖北高校廣大師生紛紛誓言: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一定行!中國人民一定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