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丨也許你是對的


在我的童年記憶力,悟空就是那個幼年叛逆的小孩子,但是一身的武藝本領,還受到菩提老祖的真傳,不足之處就是目中無人,開始打鬧蟠桃大會,偷吃仙丹,大鬧天宮,得幸玉帝請來如來佛祖才將他壓在五指山下,歷經五百年的風吹雨打,結識來自東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金蟬子”轉世的唐三藏的救助,協助他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一開始本書給我的感覺可能就是圍繞著這個故事寫。但我翻開這本書,看到一個叛逆的悟空形象,還有天蓬元帥的愛戀情仇,我在想也許這也有可能是對的。

在西遊記這個故事裡面,我也只是看了下電視劇,沒有看原著。唐僧師徒四人就是一個叛逆到歸化的路程。他們都有自己叛逆的一面,唐三藏是“金蟬子”轉世,因為和如來佛祖的佛法有分歧,被來生轉世,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僧人;孫大聖,石猴出世,反對俗套的禮教,大鬧天宮,想和玉帝平起平坐;天蓬元帥,愛戀嫦娥仙子,在秩序森嚴的天庭不被接受,轉世墮入畜生道,雖然有36變但是無法將自己的面容隱藏;捲簾大將,因打破琉璃燈被迫貶到凡間,在流沙河成了吃人的妖怪。都是些反對凡事俗套的激進分子,但是最終修煉西遊的目標卻是向著受到分封的最高想法。想想也是好笑。

對啦,當時我是因為悟空傳同名電影才去看的這本書,其實天庭森嚴的禮教制度就是代表當時的階級制度,底層人民只能通過一陣陣的反叛得到些許的好處,可是到底還是被招安或者被鎮壓,那舉著替天行道的梁山泊好漢最後還是被招安落得個不被重視的代價。

悟空傳給我的感覺就是有自己的獨立個性,就算是在一個禮教森嚴,制度嚴肅的地方,你不能失去你的特色,不然只能成為工廠生產出來的工具而已,有的是一張撲克臉,清一色的工廠流水產品。反叛思想,不被禮教束縛的一類人該如何生存下去,或許只有自己才知道。這本書還是很值得一看的!如果沒看過電影的話。

《悟空傳》丨也許你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