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為加班文化,很好奇在華為工作的外國員工是否也存在過度加班?還是中國員工專利?

先生駕到


大部分的非華裔外籍人士都不是主流,加不加班,也沒人理,工作做不完,領導就把工作壓在中方頭上。主要原因是國內出來的領導管不動也不懂管外籍員工,中方員工聽話,不會有太多個人意見,加上什麼都要快,也只有中方員工來扛了。所以華為雖然在全球170國家都有業務,但卻國際化不起來。因為老闆們根本不想國際化。


禮讓山下


我在華為海外幹過幾年,說說我的見聞。東亞國家,韓國,日本,加班一點不比華為差。在韓國,有幾次晚上和客戶吃完飯,我們回酒店,客戶說,我再回去幹一會。日本的末班車,永遠是滿滿的一車人。美國人,加班沒問題啊,不眠的硅谷,讓我們也肅然起敬。說個小插曲,美國本地員工上下班都不刷卡,我專門請教了HR,回覆說,一刷卡,萬一和華為打官司,加班費付不起😓,乾脆都搞成目標制員工。印度人也很拼,我們接觸的Reliance,晚上也是燈火通明。歐洲人比較不愛加班,法國法律規定,下班時間,不允許因為工作原因打員工的電話,否則就算違法。總的說來,IT這個行業,競爭太激烈,能留存下來的,都是工作狂。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中國人不比他們笨,又這麼勤奮,沒理由在競爭中輸給老外。非洲的兄弟就不提了,咋都行。


兩個女兒大過天


對於華為來說,海外不同地區的員工的確不一樣,這個分地區的,如果有些地區本來就有加班文化,那麼加班也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

如果有人和你說什麼“給足加班費,那個外國員工不加班”,那這就屬於沒在華為待過,或者沒有接觸過海外員工的胡扯八道。華為的海外員工是否加班,和當地的文化習慣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例如日本和韓國,本身客戶就挺變態的,日本韓國的客戶都是比較較真,並且本來就有加班文化,所以本地員工也習以為常。日韓的客戶,即使在中國華為的研究所內出差,也經常搞到深更半夜,這是非常令人欽佩的事情。

中東一些國家本地員工的工作態度比較隨意,中東一些國家的生活就是比較安逸的,而且事情特別多,按他們的風俗經常要做禮拜等等,反正就是伊斯蘭教那一套。而且客戶自己也是比較慵懶那種,所以這些地方本地員工加班也不多,華為需要入鄉隨俗。


非洲一些國家的確不行,的確如同一些文章說的一樣,非洲小夥比較沒敬業精神,經常是靠不住,想讓他們加班很難,經常會找不到人。

印度還行,印度人最大的問題是不守時或者做事過於“緩慢”,但是印度人的性格其實特較真,甚至有時有點“刁難”的味道。但是以我所見,印度人該加班還是加班,但是加班可能沒有中國人那麼瘋狂


歐美不行,歐美的文化私人時間就是私人時間,天塌下來都不會管,這和當地長久以來的長期以來法律要求有關係。大部分的歐美員工,你要讓他們加班,可能比天塌下來還難。不過美國人的確比歐洲人更好一點,歐洲人養尊處優慣了。

總體來說,我覺得本地員工是否加班,和當地的文化習俗關係很密切。總體上亞洲人最勤奮,伊斯蘭國家比較安逸,歐美等白種人系的發達國家比較在乎人權。


華為在海外多年,尊重海外的文化習慣是必須的選項,從我接觸來看,除了少數幾個地區,的確大部分的工作是由中方員工完成,中方員工經常在晚上開會、和研發搞項目分析,本地員工也沒這個習慣幹這種事情。

但是本地員工也是必不可缺的,本地員工是華為和本地客戶溝通的重要橋樑,也是華為在海外有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當然,這裡說的是普遍情況,實際上也由個例,哪裡都不乏勤奮的員工,過去我就見過歐洲的拼命三郎型的本地員工,也是非常有敬業精神的。


IT老菜鳥


我多年前在深圳華為總部工作,部門內有許多印度員工。因為我們的產品線在印度有研發分支,部分產品是共同研發(當然還是我們主導、印度員工配合落實)。

加班絕不是中國員工的專利,印度員工也很拼命

大家都知道華為的狼性文化。以客戶為根本絕不是一句空話,大家為了趕項目進度,真的可以說是廢寢忘食。在轟隆隆的設備機房,我們國內員工在加載、調試程序,等回到工位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沒想到印度員工們還在工位伏案敲代碼,一邊敲還一邊不停的搖頭。看到我們回來,他們還會主動和我們打招呼,向我們瞭解開發進度。我感覺他們也在憋著一股勁,暗暗的與我們較勁,肯定是不想落後於我們。

有一天晚上,已經很晚了,部門領導突然造訪,估計是在家休息好了。他看到印度哥們還在埋頭苦幹,總想過去找個話題、說點什麼。當時我們在做視頻相關的項目,視頻裡面有個比較老的格式3GPP。他屁顛顛的跑過去,問印度哥們,“How about 三 GPP?”我估計他是想詢問3GPP格式的開發進度。印度大兄弟一臉茫然的看著他,沒有聽懂。因為領導把3讀成了中文的三,他好像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趕緊改口,“How about three GPP?”我們在旁邊憋出了內傷,又不敢笑出聲來。這回印度兄弟總算是明白了,開始在那滔滔不絕的用標準的印度英語開始解釋。我估計印度兄弟的這波解釋,他肯定也沒有聽懂,還在那裡不停的點頭,真是笑死人了。

加班之餘,我們共同探討技術、還有“幽默”段子

加班之餘,我們會探討一些技術問題,主要是印度人寫的代碼太“走心”了,C程序裡面用了大量的goto語句,看的讓人眼花繚亂。當然,除了探討技術問題,我們也會說一些段子。

有一次,有個哥們用英文說了一個農夫和美人魚的故事,大意是:有個農夫在海里撈了一條美人魚,最後他搖搖頭把美人魚給放了。印度兄弟一臉茫然,不停的在問,“Why?”結果,說故事的哥們只說了一句,“How?”結果印度兄弟們秒懂,不停的哈哈大笑。看來,在內涵段子方面,全世界男人的理解力都是一樣的強大!


花雨微風


感謝您的閱讀!

給足加班費,那個外國員工不加班呢?有一項調查,紐約以49小時/周的工作時間“傲視群雄”,成為美國加班最多的城市。正常來算,按照8小時工作制,一週的工作時間應該是40小時,所以美國,英國,法國等等,不可能不存在加班的。

如果說到加班,日本應該是最能體現的了,看過一個採訪,採訪者說:每天早上八點40開始上班,但是,我們會無償的加班八小時!凌晨3點回家是常有的事情。

關鍵是,在經濟泡沫時期,如果員工在晚上10點以前回家,會被認為在公司不受重視。

可見加班已經成了日本的文化,我們前段時間討論的996工作制,馬雲推崇的它,並認為這是員工的福氣。

其實,華為自然會有加班,不過華為的工資給的多,加班費給的高,比如有員工爆料,第一次發獎金,領導問期望多少,他說報了10W,已經覺得高了,結果領導說,看來你在互聯網沒有見過世面呢,直接30W以上。

在2016年,這項老數據中,據華為員工加班時間最多且最晚,基本上在晚上9點57分下班,加班時間3.96小時,接近4個小時。


可是,你聽聽華為員工怎麼說的:週末華為基地加了6天班,雖然加班費1.4萬!注意六天1萬四!

所以,加班是常態,對於科技類公司,加班更是一種常事。但是,我們更希望能夠更多考慮到員工的身心健康,加班費高是好事,也要給員工更好的休息呢!


LeoGo科技


任老爺子最怕的251事情還是發生了,當一家企業被強行與愛國掛鉤時,每一件都會被無限放大,因為老百姓不允許你出問題,但這麼龐大的一家企業怎麼可能一點問題都沒有呢,畢竟企業機器的每一個零件都是人組成的,所以說,買手機就買手機,買產品就買產品,千萬不要因為別人買蘋果小米就指責別人不愛國。


墨子吳


嗯,回答本行業話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都說華為公司加班嚴重,其實這和我們國家的大勢是分不開關係的。我們目前還是發展中國家,大家只看到了華為公司加班重?事實上阿里巴巴和騰訊,乃至咱們的民工兄弟,哪家公司加班不多呢?因為我們要奮鬥啊,不加班幹什麼?

華為為什麼愛加班?

眾所周知,華為是科技通信行業,這個行業的水很深,有很高的技術壁壘。科技行業是殘酷的,對於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來說,如果說稍微不注意,那就可以讓市場給打死,當年的諾基亞和HTC的例子還少嗎?

說大一點,我們科技本來起步就晚,如果我們不比別人多付出一些努力,那什麼時候才能追趕上對手?

值得幸運的是,華為這33年一直在主行業裡深耕。去年更是因為5G網絡而在全球打出了名氣!

說到底,加班,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成長,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貢獻!

華為海外員工愛加班嗎?

華為國內的員工愛加班,這個事早都不是什麼新聞了,反正有錢了嗎,讓我去,我也愛加,前提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一個瞭解!

我一個在歐洲華為上班的朋友告訴我,在歐洲加班的情況不多,但也不是沒有。本地員工一般也是不加班的,你不能要求本地員工加班,法律規定了每天工作的最長時長,如果有要求加班,那就請準備好加班費。

結論:加班永遠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有錢能使鬼推磨,在不透支自己身體健康和影響家庭的大前提下,本人非常願意加班!


春公子


我在華為海外待過幾個國家,說下我的瞭解。以兩個典型的國家為例。A國本地人普遍慵懶,屬於給錢也不加班的那種,時間到了立即停下手頭的事情走人,另外該國法律對本地員工保護到位,主管也不敢讓本地員工加班,因此中方員工工作量比較大,只能自己頂上。另外,打卡也是形式上走流程,可以在手機上打卡,不受地域限制。本地員工不加班的意識也比較強,公司給我們配了車和司機,我們經常加班很晚,司機苦不堪言,竟然團結起來罷工了……B國正好相反,B國和中國很像,一方面窮,另一方面IT人才稀缺,本地員工的薪資大多比我們要高,該國法律對加班這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員工也很拼,因為掙得多。因此本地員工加班不比中方員工少。另外提一下,日本人和韓國人加班真是猛。


山東盧雲


【羅貓的觀點】加班文化,在東亞國家很盛行,但在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卻少見。這也是為什麼勞動密集型的建築行業就算在國外承建項目,也傾向於從國內帶工人出國而非僱傭所在地勞工。同樣的,華為的中國工人加班很常見,但並不意味著外籍員工也能接受加班或願意加班。之所以加班在中國企業成為一種標配,其實源於中國目前有別於西方的職業文化。

1. 中國人在工作上的勤奮與付出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勞致富的觀點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每一個人。我去國外旅遊,與當地人交流時,經常會感受到老外特別是個體經營者對中國同行的恐懼。在他們眼裡,中國人對於工作有一種飛蛾撲火般的熱情。

除了睡覺都在工作;為了工作可以長期遠離家人;只要有錢賺,可以想方法來繞過各種看似無法越過的壁壘等等。

這世界上大部分的員工,是不可能為了工作長期與家人兩地分居的,公司如果要外派其出國,首先需要解決其配偶及子女在駐在國生活及就學的問題;某些管理層員工,也需要回家後繼續工作,但這是基於自願,公司內的大部分員工到點就會下班。

在某些宗教信仰濃烈的地區,員工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到點都會停止工作來祈禱,在某些宗教紀念日裡一定會休假,連正常的工作時長都無法保障,更何況加班呢。

2. 中國社會目前仍處於持續上升的狀態,個人能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完成階層的躍升。

中國人願意為工作付出的一個外在因素,目前整個社會仍然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實現向上的流動。相比起階層相對固化的歐美及日本,中國年輕人擁有更多的機會。

沒有人願意放棄未來可以獲得的利益,對於沒有背景及資源的人來講,努力與付出也許不一定成正比,但不努力,你連一線希望都看不到。所以儘管有許多人抱怨加班損害幸福感,生活中除了工作與賺錢外其他都不存在,但願意加班改善生活條件的人仍然絡繹不絕。真正堅決抵制加班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反感加班最主要的原因並非加班本身,而是沒有拿到足夠的加班費。

3. 家庭在中國人心中是極之重要的,為了後代需要更多的財富。

一個人一輩子所需的金錢是一定的,逐漸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在工作中仍然不斷付出,很大的原因並非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自己的家庭,特別是後代。

這也是中國以外國家的人最感到迷惑的地方。就算是移民到了高福利國家,仍有相當部分的中國人對於工作及金錢有遠高於當地人的渴望。

對於中國人來說,賺夠自己一生所需的金錢是不夠的,在TA離開這個世界之前,需要為後代離下足夠的遺產,特別是物質財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加班算什麼,只要加班費給得高,時長不是問題。

每一個國家,因為文化、歷史、地理、氣候、法律等因素都會形成獨具一格的職業文化,在中國的職業文化中,加班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說員工反感加班,不如說員工反感免費加班,互聯網企業996的工作制比起工廠的加班更能為員工接受,就在於前者待遇遠高於後者。說到底,在目前的中國,加班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經濟問題。


羅貓的歷險


過度加班日,韓,印度。

正常加班美國。

不加班德,法,英。估計在那些派去德,法,英的員工心裡直罵街。歐洲國家員工,本來工作中有喝咖啡的習慣,效率就不高。國家還規定一週工作35小時,雙休,給加班費都不加班。華為要強制讓他們加班還違反當地勞動法。

我估計那些工作量應該都給中方員工做了,人家下班,你加班。人家雙休,你加班。錢還不一定比人家多。氣不氣,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