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和韓國、日本人同皮膚的人種結婚生的孩子是混血兒嗎?和歐美混血兒相同嗎?

劍閣王哥


"混血兒“是一個關於種族、民族、血緣關係的概念,它不僅存在於不同國藉、人種之間,而且在同國藉、同人種之間也存在,如中日混血、中朝(韓)混血、中泰(國)混血。即使在國內,不同民族之間通婚的後代,也可稱"混血兒",如漢苗混血、漢藏混血等。我們只把黃種人與白種人的後代稱為"混血兒",黃種人與黑人的後代、黃種人中不同民族間的後代,也可稱"混血兒"。在國內,不同民族通婚的後代,我們不稱"混血兒"只是一種習慣,或者是不那麼去稱呼而已。


用戶4063711838275


大家好,本人是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博士,長期關注遺傳基因科學和中日韓三國曆史文化。

首先擺明我的觀點,我認為中日韓三國通婚的孩子應該不算混血兒,與歐亞混血兒差異明顯,因為中日韓三國都是東亞人種,血統很接近。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中日韓三國跨國婚姻的孩子,不管是在中國在韓國還是在日本,如果不他自己不講,單單從外貌上看沒有人會認為他是混血兒。

而東亞人和歐美人所生的混血兒則不同,從外貌上一眼就能看出與普通人的區別,旁人馬上就會意識到此人血統上的特別之處。

比如說日本的搞笑藝人渡邊直美就是中日混血。但是從外貌上看,沒有人會感覺他是混血。同種族之間跨國家庭的孩子可以說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混血。


渡邊直美擁有中日兩國血統,但是她這樣的外貌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就一個普通人


另外一個例子是好萊塢華裔女星汪可盈。他的爸爸是中國人,媽媽是美國人,一眼就能看出混血的特徵。東亞人和與歐美人結合家庭的孩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跨種族混血。


汪可盈的外貌讓人一看到就知道她是混血


我們再來看一下中日韓三國人的平均外貌對比,其實感覺都差不多。


電腦合成的中日韓三國平均外貌,其實差別不大


相對而言,日本人雙眼皮的人會更多一些,而韓國人單眼皮更多一些。那麼在中國呢,因為疆域遼闊、人口眾多,所以日韓兩種類型的人都有。北方人的單眼皮會多一些,南方人的雙眼皮會多一些。

除了外貌,接下來再從遺傳基因科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中日韓三國的血統。

我們先看中日韓三國的母系線粒體DNA對比圖。


中日韓母系線粒體基因對比圖


三個國家的母系基因差別不大,都是以M系和系D為主。但是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很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基因的多樣性,從大陸往海島呈遞減的趨勢。

中國人因為生活在東亞大陸上,那麼與周邊其他地區交流會更多,所以基因的多樣性是三國裡面最高的。生活在朝鮮半島的韓國人的基因多樣性其次。生活在這個日本列島的日本人由於環境閉塞,所以基因多樣性是最低的。

接下來再看一看中日韓三國的父系Y-DNA對比。


中日韓父系Y-DNA對比圖


很明顯,中國以淺黃色O3類型基因為主,在中國該類型基因能佔到差不多70%,可以稱之為東亞大陸的主體基因。而在韓國O3也是數量最多的基因類型,有差不多45%左右的比例。

該基因在日本的比例卻不高,只有差不多30%左右的比例。通過這個現象可以看出來自大陸的移民從朝鮮半島向日本列島方向呈現出遞減的趨勢。

接下來注意一下圖中紫顏色的O2b類型基因,該基因是韓國和日本特有的基因,中國人中幾乎沒有。

科學家發現與日韓O2b類型最接近的基因被稱為O2a類型基因,O2a最主要的分佈範圍是中國的南方和與中國相接壤的東南亞地區。

根據這個現象的推論出O2b類型的人曾經和O2a類型的人一同生活在中國的南方和東南亞地區,後來O2b人群往北遷移,最終到達了韓國和日本。

大家可能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日本和韓國的緯度實際上是非常高的,這兩個國家的緯度相當於中國的華北和東北地區。但是呢,位置這麼靠北的日本和韓國居然都是以稻作農業為主。


日本稻田(左)和韓國稻田(右)


而在中國北方主要是種植小麥和小米,只有南方地區才發展稻作農業。這個現象可以證明日本人和韓國人的南方起源。學者很可能就是來自中國南部的O2b類型人群將稻作農業可能就是由帶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


最後我們來看圖中深黃色的D系基因,這個基因可以說是日本特有的基因,在日本當中佔到了40%左右的比例。

日本學者認為現代日本人由渡來人和繩文人兩個族群混合而成。


渡來人和繩文人的外貌對比


所謂渡來人,顧名思義就是從大陸渡海而來的移民。而繩文人就是日本的土著,他們製作的陶器上有大量的繩文裝飾,所以稱其為繩文人。

前面提到的O3和O2b這兩個基因類型的人都屬於渡來人,都是從東亞大陸遷移到日本的。

那麼這個D系基因剛好就是日本土著繩文人的特有的遺傳基因。

現在在日本還有血統比較純正的繩文人後裔留存到今天,那就是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


居住在北海道的阿依努人保留了比較純正的土著繩文人血統


土著繩文人的外貌特徵是高鼻深目,而且毛髮比較多。在阿伊努人身上可以看到這個特點。現在日本的歌手平井堅就屬於這種類型。日本人相對於中國人和韓國人的體發更多就是遺傳自土著繩文人。


日本歌手平井堅高鼻深目多毛髮的特徵均來自繩文人血統


不過D系基因並不是日本所獨有的,我大天朝的一個民族同樣擁有此基因,那就是西部的藏族。我們來看看漢族與藏族的父系Y-DNA對比圖:



由於漢族和藏族有共同的起源,所以都以藍色的O3類型基因為主。但是請注意圖中深紅色的部分,這個部分就是D系基因。漢族和藏族最大的區別就是藏族擁有較多的此種基因,而無論是北方漢族還是南方漢族D系基因都非常少。


表現在外貌上我們就可以發現藏族的五官更加立體,但是和日本繩文人所不同的是藏族高鼻但是卻沒有深目特徵。


擁有D系基因的藏族也擁有比較立體的五官,但是沒有深目特徵


綜上所述,無論父系基因還是母系基因,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差異最大,韓國則位於中日之間。

之所以出現這個結果,其實和地理位置有密切的關係。因為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距離是最遙遠的,而且中間有海相隔。而韓國呢,一方面它與大陸相連,另外一方面又能通過不是很寬闊的海峽到達日本,所以韓國的情況是介於中日兩者之間。



歡迎大家點贊留言,記得關注我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私信,願意與大家分析更多歷史文化類的資訊。


天可汗文化


中國人和韓國、日本人雖同皮膚同屬亞系人種。但,從遠古人種的分析都屬蒙古利亞人種,特徵是鼻子扁平、臉圓、身型不高、體毛稀疏、眼睛細長的特徵。

不過,上述三國人種結婚,還是存在血統混血的。原因是,儘管三國人種都屬蒙古利亞人種,可基因方面存在許多不同的區別。比如,這三國人種的血型中,還有南美血型、馬來血型、北極血型、高加索血型。而日本人的血型混血性比很高,例如,日本人所謂的大和民族,則是典型的蒙古利亞人種。北海道的蝦夷人則存在通古斯(阿努伊)人種。日本外島上的種群還存在南亞巴布新幾內亞人的血統。


韓國人雖純血統為蒙古利亞人種,但其血型中存在通古斯血統的混血。

而中國人則是蒙古利亞人種的純種,不存在許多混雜血型的混血。

由於上述血型的區別,這三國人類外型的區別存在膚色的區別和身高的區別。

日本人的膚色與中國人的膚色基本相同,但其遺傳著多國血緣因素,由於日本人是亞洲第一批是從非洲遷徙過來的人種,因此存在矮黑人種的外型也緣於地方水土關係,所以日本人雖同屬黃種亞系人族,但還是可以同中國人的膚色存在區別的,日本人的眼間距比較接近,牙齒也不是挺好,有時會笑出虎牙來。另外,由於日本人的地理因素和遺傳非洲人的血統關係,日本人的身高普遍顯矮,平均身高是1.6米。

中國人種是純黃色種群,存在典型的人種特徵是古銅膚色。但與韓國人相同,存在歐巴型血緣。中國人的眼晴最大,身高平均1.70米。

韓國人種的膚色較白晰,滑潤這與歐巴血緣存在很大關係。但韓國人的眼晴細長,顯單眼皮。身高是亞系最高的種類,平均1.75米。

因此說,混血會產生差異。


星空89831416


中日韓的差異還沒中國南北差異大。兩廣人明顯與東北人不同,一眼就能看出來。


川東楊哥哥


準確講混血兒應該是來自於不同的人種,因為不同人種具有比較明顯的基因差異,例如在智力上、體能上、外貌上,不同人種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他們的後代被稱之為混血兒,例如白種人和黑種人的孩子可以叫黑白混血兒,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是一個黑白混血兒,他的父親是一名肯尼亞黑人,而母親則是美國白人。

不過美國的混血兒總體還是比較少的,因為美國的盎格魯白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血統,不太願意與其他種族大規模通婚。即便到了今天,各個族裔仍舊主要是在本族裔之內通婚,當然我指的是總體情況,不同族裔之間的結婚的情況也是有的。

相比於西歐的盎格魯白人,西班牙和葡萄牙白人就熱衷於和異族通婚。在征服美洲的過程中,西葡屠殺了大批當地的印第安男子,並與當地印第安婦女繁衍了大量後代。由於印第安人屬於黃種人(印第安人真的不是所謂的紅種人,這是一個誤會),因此西班牙、葡萄牙人與印第安婦女的後代屬於黃白混血兒,現在稱之為“印歐混血兒”。

目前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國家中,印歐混血人種都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例如墨西哥,其人口的絕大多數都是印歐混血人種,也就是黃白混血。

(火辣的墨西哥女球迷)

在拉丁美洲以外,中亞地區也有著大量的黃白混血人種。相比於拉美地區,中亞自古以來一直是白種人和黃種人混居的地區,因此中亞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都兼具白種人和黃種人的體貌特徵。

(哈薩克女排)

除了中亞地區以外,位於西亞的土耳其人也自稱祖上是來自於中亞突厥人,屬於黃種人。不過由於他們西遷時人口太少了,在和當地白人的通婚中已經幾乎喪失了黃種人的體貌特徵了。

並且今天許多土耳其人的祖先都是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白人原住民,這些人後來是被突厥人強行同化成了土耳其人的。

(土耳其美女)

其實不止是黃白混血,在世界各個人種交匯的地方都會出現混血。例如在非洲北部,這裡是白種人和黑種人交匯的地區,因此有大量的黑白混血人種,例如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蘇丹,這裡的居民父系大多來自阿拉伯白人,母系則是黑人。

(埃塞俄比亞美女)

上述這些國家的居民都是不同人種的混血,至於同一人種內部的通婚,他們的後代在嚴格意義上算不上是混血兒。

例如韓國人和日本人結婚生的孩子,這個孩子不屬於混血兒,因為日韓同屬於黃種人,不存在什麼明顯的基因差異。

所以例如中日、中韓、日韓之間的後代,都不算是混血兒,這三個國家只是民族的不同,不是種族的不同。當然,同一種族內的體貌特徵也並非是完全一樣的,例如東亞黃種人和東南亞人就有明顯的外貌區別,但這種區別肯定小於不同種族之間的差異。

總的來說,混血就是指不同人種之間的後代,同一人種之間算不上混血。


千佛山車神


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是一個人種,如果中國人和日本人、韓國人通婚是混血,那中國人和中國人結婚也是混血了。


用戶5014179932460


我認為中日韓人結婚,不存在任何混血兒之說,其實中日韓就是一個血統,遠古時候就是一個血統流傳下來的,只是地域分佈不同,就像一個國家分多個地域一樣,中日韓人口長年互流動,只是把人分散成國而已!


絢麗巴蜀


就如同江西混湖南一樣,會有什麼區別,人種膚色都差不多,能混到天上去啊


高山上吸氧草原裡烤羊


同樣的混血兒的。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大多數網友都集中在血統上,聚焦人種的不同。其實,大錯。

人與人之所以不同,更多的是因為文化的原因。人首先是社會的,人如果單純只講動物性的一面,和動物界是沒有區別的。當處於兩種不同文化或文明的男女結合的時候。他們的家庭首先也是兩種不同文化的結合,這樣家庭裡的孩子自小就理解互相溝通的重要性,受到不同思維方式的薰陶,取長補短,自然而然完成一個揚棄的過程,所以具有較高的智商和情商,這就是為什麼混血兒大多聰明的原因。如果所有混血兒的父母同處於一種文明,他們的孩子也不會聰明到哪裡去,例如巴西就是實例。

從這點上說,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之間的混血與歐美人之間的混血是相同的。

其實,中國人本身就是一個混血民族,誰可以告訴我純種中國人在哪裡?中國人自誕生日起就不停地征服弱小部落,與這些外來人種混血。這個過程一直在延續,沒有停止。

所以,混血兒基因自然有不同,但根本的不同還是要考慮不同文化和文明形式的影響。



龍馬精神藍色小豆子


不是早已經有了答案了嗎?中日混血,中韓混血,日韓混血不都說明了是混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