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沒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麼可怕嗎?哪些新的療法有療效?

2月7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西直門辦公區新聞發佈廳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進一步做好重點地區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收治率治癒率和降低感染率病死率等相關情況。

答疑:沒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麼可怕嗎?哪些新的療法有療效?

深切哀悼李文亮醫生

答疑:沒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麼可怕嗎?哪些新的療法有療效?

在發佈會的開始,除了例行的通報新增確診病例、新增出院病例等疫情情況,還有一個特殊環節。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首先代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向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向李文亮醫生的家屬表示誠致慰問。

宋樹立說,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不顧個人安危、舍小家為大家、迎難而上、英勇奮戰在抗疫最前線,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表示崇高敬意。當前,抗擊疫情正處於關鍵時期,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需要全社會更加關心關愛醫務人員,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後續的提問環節中,有記者問及李文亮發病和診療過程。宋樹立表示,今天請來的專家不是非常熟悉這個病例,後續將認真研究李文亮病例。

繼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之後,由武漢市部分場館改建的、專門用於收治輕症病人的方艙醫院是近幾日關注的焦點。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稱,對於湖北,特別是武漢,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斷增多的病人與有限的醫療資源之間的矛盾。建立和實施方艙醫院,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擴充收治患者的容量,避免一些確診的患者在家庭或者在社會上造成對其他人員的感染。方艙醫院的做法是用最快的速度來有效擴充容量,提高患者的收治率。現在方艙醫院已經抽調了全國以及當地一共2000多名醫務人員來為患者提供治療和護理。同時還調集了移動P3實驗室,一些需要確診的輕型患者能夠快速地通過PCR檢測以後入住到方艙醫院當中。

答疑:沒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麼可怕嗎?哪些新的療法有療效?

針對大家非常關心的方艙醫院的感染問題,郭燕紅介紹,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確診的病人,同時在診療過程中還需要排除流感等其他的呼吸系統的疾病,所以不會造成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方艙醫院也有專門的感染控制的團隊指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補充說,輕型的病人是沒有肺炎的,只是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發燒,這樣的病人是可以在基於方艙醫療條件下進行隔離和治療的。我們會有一系列的辦法來控制那些可能變重的人進入到方艙醫院,比如要篩查流感。對於老年人及有基礎病的人群,會放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保證病人得到有效治療。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群能夠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隔離,避免再次造成疾病傳播。

另外,據介紹,在方艙醫院的醫務人員當中還配了一些心理、精神方面的醫生為患者提供一些心理的支持和疏導。

第五版診療方案

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介紹,第五版的診療方案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包括恢復期血漿治療、血液淨化等等。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除了抗病毒治療,包括中醫中藥的治療以外,一些新的診療技術的應用也會進一步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剛才提到恢復期血漿治療,在深圳三院已經開始使用了,並且取得了很好的療效,血漿置換、血液淨化的治療方法也初步看到了很好的苗頭。這些新的診療技術,結合中醫中藥等綜合治療,會進一步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我們知道,重症患者不單純是病毒性肺炎的問題,常常有基礎病,從目前武漢的數據來看,85%以上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礎病的還是很多的,比如高血壓,30%多都合併高血壓,20%多合併糖尿病。重症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病的患者需要綜合救治,所以重症患者的救治不是單純針對肺炎,還有基礎病的綜合把控治療,所以多學科的專家團隊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現在國家衛健委也派遣了大量的專業團隊到武漢參與救治,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應該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答疑:沒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麼可怕嗎?哪些新的療法有療效?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版診療方案還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作為湖北省臨床診斷病例標準,這提示湖北地區新型冠狀病毒診斷不再依賴核酸檢測結果。

日前,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張笑春教授在朋友圈發佈“強烈推薦CT影像作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首選診斷方法”言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張笑春介紹,因為目前核酸檢測特異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陰性。加上核酸試劑盒研發時間較短,現有采樣人員緊缺,檢測時間相對較長等因素,短期內對大量密切接觸、家庭留觀及高度疑似患者檢測排查存在一定困難。而CT檢查方便、快捷、直觀,在基層醫院易於普及。雖然CT只是輔助診斷手段,但在防控形勢嚴峻的今天,武漢等地區的防控必須採取“不放過一個”的非常規手段,減少交叉感染。

健康答疑

在發佈會的最後,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研究員吳尊友回應了幾個網友們比較關注的健康問題。

出門必須戴手套嗎?

最近很多人都恢復正常工作了,有人問,出門是不是必須要戴手套,當然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手衛生的問題,如果戴手套就可以減少手的汙染,棉紗手套、布手套都可以起到這種作用,沒有必要戴醫用乳膠手套。不管是否戴手套,都不能取代洗手,洗手是非常重要的衛生問題。無論是否戴,都要堅持洗手,這樣才能夠減少由於手汙染造成的接觸傳播。

在火車站、機場過安檢時要取下口罩,會造成病毒傳播嗎?

在安檢過程中,人臉識別需要短時間取下口罩,在這麼短的時間取下口罩一般不會造成傳播。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和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安檢場所也設置了一定的安全距離線,安檢結束後很快戴上口罩,一般不會造成傳播。

答疑:沒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麼可怕嗎?哪些新的療法有療效?

2月1日,北京西站出站口,返京旅客測完體溫後出站。圖片來源:新京報。

沒有戴口罩15秒就感染,真的那麼可怕嗎?

這幾天媒體報道了因為沒有戴口罩,50秒、15秒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是否會感染,關鍵在於你和病人的距離以及你是否採取了防護措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飛沫是怎麼產生的?呼吸、講話、咳嗽、打噴嚏都能產生飛沫。但是呼吸傳播的少,距離短;講話會多一些,遠一些;咳嗽又會遠一些;打噴嚏會更遠一些。所以,如果病人在講話、咳嗽、打噴嚏的時候,你近距離和他接觸,又沒有采取防護措施,是容易發生感染的。在疫情沒有控制以前,我們去人員集中的地方,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口罩不夠,能否重複使用?

如果我們一個人在家,或者家裡的人從來也沒有外出過,在家裡沒有必要戴口罩。在社區裡面,如果這個社區沒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流行,室外也沒有必要戴口罩。哪些地方需要呢?一個是到人員集中的地方去,比如坐地鐵,乘公交,這些場所需要戴口罩。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我們戴一般的普通口罩就可以了。醫務工作者,對密切接觸者管理的人員,以及為他們服務的人員,這些人戴醫用防護口罩就可以。防護效果比較好的口罩,像N95、KN95,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沒有必要,這樣的口罩主要是給醫務人員在一線為病人提供服務提供防護的,對普通人員根本沒有必要,實際上是浪費。對於口罩的使用,我們也沒有必要過分的恐懼,覺得越高級、越貴,防護效果越好,其實只要科學合理的使用,達到防護的目的就可以了。一次性口罩戴一下馬上就扔了,其實也沒有必要。我每天也都戴口罩,我一天到兩天換一次。另外,關於口罩的清潔,我們不主張用微波爐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