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1.《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改編自愛爾蘭新銳作家約翰·波恩06年同名小說。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本片作為改編電影完美再現了那種陰差陽錯與極端平和,不動聲色,觸動每個人的心絃。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2.《爆裂鼓手》

這片子的節奏感實在太棒了,爵士樂和剪輯簡直融為一體了,還有西蒙斯機關槍版惡毒的臺詞,髒字就像鼓點一樣密集且激烈,幾場打鼓的重頭戲在鏡頭上都是細碎古怪,靠剪輯重新賦予整體戲一氣呵成且不斷加速的節奏,可惜整部電影還是碎的,否則就真成大衛·芬奇了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3.《情書》

很少因為影視劇感動到哭,情書就是其中之一。

整部電影的配樂都好傷感,女主角一人分飾兩個性格不同的角色演繹得非常好,青春和暗戀的心情滿點,話說巖井俊二的每部電影裡都有幾個無厘頭的奇怪角色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4.《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一群天真可愛卻早熟懂事的孩子們,跨越城市,只為尋找生病住院不能參加畢園式的好朋友。

說實話,這部電影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劇本雖好,也有些讓人感觸落淚的段落,但整體來講和加長版的日劇沒太大差別,日本人自幼強調的儀式感和禮儀觀有意思,也一定能教育出競爭力 極強的人,但,看著總有一種壓抑的感覺。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5.《步履不停》

我喜歡電影裡的臺詞,真實不做作,卻把這個家庭十幾年隱藏的哀痛和矛盾表達得很清楚,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倔老頭子送走良多後那句像是自言自語般的,“下次來就是新年了吧”,父親所特有的不動聲色的愛啊~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6.《小森林 夏秋篇》

把日本鄉間簡素的一餐一飯,拍得很有質感、美感、生活感。在天朝這個審美粗糙的國度,日式情調顯得如此有“逼格”。但時人追捧日式美學所謂的“禪意”,恰恰最無禪意可言。刻意追求的形式感,努力再努力去趨向於“美”和“精緻”的態度,其實都離禪很遠。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7.《哪啊哪啊神去村》

一個關於日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故事。單純的村民,單純的情感,單純的故事推動,清新得像在吃一碗茶泡飯。 霓虹國在刻畫職業方面,總有一種他國模仿不來的專注與傳神。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8.《海鷗食堂》

海鷗食堂比眼鏡的節奏感和內在的充實度都要好。幸惠這樣的女性確實讓人放鬆,容易貼近,她做出來的食物也必然是簡單恬淡中讓人察覺到平常的珍貴。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9.《海街日記》

一部讓人想努力活著的電影。攝影臺詞配樂節奏都紮實的要命,沒見過寫異母姐妹寫的這麼棒的,夏帆的咖喱,MA醬的長腿啤酒,奶遙的情婦輪迴與母性逆轉,當然還有小妹,那個最像成人的人,看得人數次落淚。

電影裡並沒有紫陽花大片盛放的空鏡,但四姐妹的和服煙花戲真的好美,我想,那是一個夢一樣的烏托邦才對。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10.《歲月神偷》

它講述了一個前途光明的年輕人死於絕症的故事……煽情處是編劇精準計算的,但小孩子的演繹天然發揮讓煽情真實好多。

黃金一樣的色調和過去情懷,其實不需要死亡也可以表現出歲月流逝的傷感和來日可追的信心。

眼淚流了那麼多,但絲毫不覺得煸情。節奏雖慢,但不瑣碎。這一場感動,來得無比自然、真實而樸素。


推薦10部治癒系的高分電影,每一部都讓人特別溫暖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