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種植葉片出現“白色黴層”?那是“霜黴病”作祟,需科學防治

在廣西甘蔗區,由於氣候比較潮溼,所以甘蔗霜黴病是一種常見的主要病害之一。甘蔗一旦發生甘蔗霜黴病之後,會在甘蔗的葉片、植株莖部表現出不同的發病症狀,導致甘蔗出現病變不能正常生長,最後影響甘蔗的品質與產量,所以廣大蔗農需要加強對甘蔗霜黴病的重視與防治。

一、"甘蔗霜黴病"的基本簡介

甘蔗霜黴病是一種喜歡溫度適宜、溼度高這樣環境的真菌性病害,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會在甘蔗葉片背面產生一層白色黴層,之後會引起葉片乾枯變褐,影響蔗株的生長,這種病害在甘蔗的整個生長時期都可能發生,所以需要提前防治。

甘蔗種植葉片出現“白色黴層”?那是“霜黴病”作祟,需科學防治

二、認識"甘蔗霜黴病"在田間的發病症狀,才能及時做出防治策略

  • 葉片受感染後的發病症狀:甘蔗植株感染甘蔗霜黴病後,菌絲體侵入甘蔗葉片,會在葉片的正面上生成線狀的條形病斑,顏色為淡黃色,細看會發現這些線性病斑與甘蔗的葉脈的互相平行的;之後隨著病原菌的不斷侵入,這些條斑越來越多,佔據了葉片的大部分空間,導致葉片上出現紅綠相間的條紋;同時翻開葉片背面,會看到葉背有一層白色黴層,最終整張葉片因為病原菌的侵害會慢慢變褐,最後萎蔫乾枯。
甘蔗種植葉片出現“白色黴層”?那是“霜黴病”作祟,需科學防治

發病嚴重,明顯的白色“黴層”

  • 蔗株莖部受感染後的發病症狀:甘蔗植株感染甘蔗霜黴病後,菌絲體侵入葉肉組織內,導致甘蔗的莖部出現病變,然後便畸形、"橫著長",同時產生異常的側芽,又大又粗,消耗浪費蔗株體內的養分,致使甘蔗糖分下降,品質差。
  • 整株的發病症狀:甘蔗整棵植株發病後,除了會在葉片、莖部表現出明顯的發病症狀之外,從田間一眼望去會發現整株的發病症狀還是挺明顯的,與正常的健康植株相比,發病植株會出現葉片細小、乾枯,植株節間粗短、側芽多的現象,所以嚴重發病的需要及時拔除,避免二次侵染。
甘蔗種植葉片出現“白色黴層”?那是“霜黴病”作祟,需科學防治

植株生長矮小

三、瞭解"甘蔗霜黴病"在田間的發生特點及規律等,才能及時預防

1、甘蔗田會發生甘蔗霜黴病的原因

甘蔗並不是無緣無故就會發生甘蔗霜黴病的,而是被一種叫做"甘蔗指霜黴"的病原菌侵染之後才發生的,這個病原菌喜歡待在溫度適宜(22℃左右)、溼度相對高(85%以上)的環境裡面,這樣會利於它們的萌發、繁殖、擴散,只有溫度大於55℃以上才能有效滅殺它們。這個病原菌除了可以危害甘蔗外,還可以侵染危害玉米等作物,所以它們的潛伏場所很多。

2、甘蔗霜黴病在田間是如何侵染、傳播的

  • 初侵染:田間的土壤和帶病的宿蔗根是甘蔗霜黴病的病原菌主要潛伏寄生、度過冬季的場所,如果來年沒有注意消毒使用了帶病的蔗種播種之後,田間溫度溼度適宜後,這些越冬的孢子即可萌發、擴散;而土壤裡的孢子也會侵染健康的蔗種,導致蔗種帶病生長,這就是田間的初次侵染。
  • 再侵染:在田間有了發病植株之後,如果田間的環境條件適宜,那麼感病甘蔗植株的發病部位會繼續萌發、繁殖出大量分生孢子,這些孢子繼續通過風力、雨水等進行大面積傳播擴散,造成田間發生大面積的二次侵染,特別是在管理水平比較差的田塊和雨季的時候發生最嚴重,需要提前預防。
甘蔗種植葉片出現“白色黴層”?那是“霜黴病”作祟,需科學防治

四、田間"甘蔗霜黴病"發生嚴重的因素有哪些

1、田間溫度、溼度適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甘蔗霜黴病是否發生嚴重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田間溫度長期保持在22℃上下,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那麼甘蔗霜黴病的病原菌就會大量萌發、繁殖和擴散,增加植株感病的幾率,加重甘蔗霜黴病的發生。

2、蔗種帶有甘蔗霜黴病的病原菌或者蔗種在下種前沒有做好消毒預防工作,導致蔗種在播種之後容易受到土壤中殘留病原菌的侵染而大量發病,所以蔗種源頭需要把控好。

3、田間土壤是甘蔗霜黴病病原菌的主要潛伏場所,如果甘蔗在砍收之後沒有做任何的消毒處理,而來年還繼續種植甘蔗,那麼蔗種在下種之後會因為土壤裡面存留大量的病原菌而容易大量發病。

4、施肥過於隨意或者粗放,沒有根據甘蔗的生長需肥特性進行精準施肥,導致植株出現缺素或者長勢不良、脆弱等情況,從而抗病能力大大降低,會容易感染甘蔗霜黴病。

5、田間的管理過於粗放,尤其是沒有及時培土、除病葉、除雜草等,會造成田間的過於密閉、溼度大,同時甘蔗長勢也差,兩者合一加重甘蔗霜黴病的發生。

甘蔗種植葉片出現“白色黴層”?那是“霜黴病”作祟,需科學防治

五、想要"甘蔗霜黴病"發生少,以下工作少不了

因為甘蔗是一年生作物,所以對於甘蔗霜黴病的防治,主要是以預防為主,需要做好下種之前的準備工作、播種之後的工作及砍收之後的清園工作等,同時靈活使用化學藥劑輔助防治,一個環節都不能少。

1、下種前做好選種、消毒處理工作,從源頭減少病原菌的侵染

如果是使用自家的宿根蔗進行留種,那麼在挑選的時候注意蔗種的健康狀況,是否無蟲無病,同時不要在發生甘蔗霜黴病嚴重的田塊選擇宿根蔗進行留種;在選好蔗種之後,在播種之前,可以先用冷水浸種一天,之後再使用55℃左右的恆溫水浸泡蔗種2-3小時,或者使用專業的拌種劑對蔗種進行拌種消毒後再進行播種,這樣可以有效預防甘蔗霜黴病。

2、播種後加強施肥、田間管理等工作,培養健壯植株減少二次侵染

  • 科學合理施肥,不能長期使用化學肥料作為底肥使用,而是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這樣才能避免蔗田土壤出現問題;同時在甘蔗的生長後期需要加強磷鉀肥的施入,培養健壯植株;
  • 在甘蔗的生長前中期,需要及時中耕培土,選擇對應的封閉除草劑或者選擇性除草劑進行合理噴霧,提高田間土壤溫度,減少病原菌的滋生,同時如果田間發現了嚴重發病的甘蔗,則需要及時拔除燒燬,並噴施殺菌劑預防;
甘蔗種植葉片出現“白色黴層”?那是“霜黴病”作祟,需科學防治

3、砍收後對土壤進行消毒或者進行換茬輪作,以減少病原菌的積累

  • 甘蔗在採收之後要把田間的枯枝病葉、發病蔗株等統統清除至田間外面進行燒燬,然後在使用翻耕機對土壤進行反覆翻耕、暴曬,最後使用50kg/畝的生石灰進行全田撒施,這樣才能有效滅殺土壤中殘留的大部分病原菌,減少來年的危害;
  • 如果是已經連續種植了2年的蔗田,則建議蔗農對田塊實行換茬輪作,但是不能種植玉米,要種植其他作物如水稻等,尤其是水旱輪作,這樣才能從更大程度上減少病原菌的累積。

4、藥物防治要靈活使用,才能發揮最好效果

對於甘蔗霜黴病的防治,在蔗田沒有發病之前要使用預防性的藥物進行預防,尤其是在連續陰雨天氣前後或者颱風來臨前後都需要加強預防;而在甘蔗發病之後則及時使用治療性強的藥劑進行治療,間隔7-10天使用一次,連續2次以上,這樣才能發揮出藥物防治的最大效果。

預防性藥劑:50%多菌靈懸浮劑、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70甲基託布津懸浮劑等;

治療性藥劑:45%吡唑·戊唑醇懸浮劑、25%苯醚甲環唑懸浮劑、腐黴利等。

甘蔗種植葉片出現“白色黴層”?那是“霜黴病”作祟,需科學防治

總而言之,甘蔗霜黴病是一種喜歡適溫、高溼環境的真菌性病害,一旦發病則嚴重危害甘蔗的產量和品質,所以廣大蔗農要了解這個病害的特點及規律,並做好播種前、下種後及砍收後各項工作才能有效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