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移情”寧德時代和豐田,特斯拉和松下這對CP已貌合神離?

“你就是我的唯一,誰曾想竟變了心...”曾經的松下和特斯拉,彷彿就是一對不離不棄的戀人,縱然在交往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的坎坷,可依然相互扶持、相互成就,共同闖出了一片天地。

也不知道是因為“十年之癢”的原因,還是本就各自打著算盤。總之,這對被人們廣為看好的CP,在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之後,兩者的關係出現了不小的“裂痕”,似乎已經有些貌合神離。

先後“移情”寧德時代和豐田,特斯拉和松下這對CP已貌合神離?

這不,就在幾天之內,二者先後“出軌”,各自尋找到了新的“戀情”。

和LG“糾纏不清”的特斯拉,找上了寧德時代

松下立馬和豐田官宣,“報復”似地作出了回應

1月30日,特斯拉在公佈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的同時,在其電話會議中公佈了一則重大消息,來自中國的寧德時代將成為特斯拉新的合作伙伴,而具體的合作細節將在4月的“電池日”中進一步透露。

幾天之後,寧德時代在2月3日將雙方的合作進行了坐實。寧德時代發佈與特斯拉的合作公告,稱雙方已約定了在業務合作期間的產品供貨方式、產品標準等內容,後續特斯拉將通過訂單方式提出採購需求,供貨有效期限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先後“移情”寧德時代和豐田,特斯拉和松下這對CP已貌合神離?

就在寧德時代發佈公告的同一天,松下也作出了回應。

同樣是2月3日,松下宣佈與豐田汽車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兩個月後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名為“泰星能源解決方案有限公司”。該公司由豐田佔股51%,松下佔股49%。

據悉,新的合資公司將專注車載大容量高功率方形鋰電池以及車載全固態電池的開發、製造和銷售。

先後“移情”寧德時代和豐田,特斯拉和松下這對CP已貌合神離?

不必去糾結特斯拉和松下到底誰先“出軌”,但他們幾乎在同一時間進行官宣,這已經說明了很多的問題。

眾所周知,特斯拉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松下21700型NCA圓柱電池,而“新歡”寧德時代則主要生產的是目前市場主流的NCM方型電池。


先後“移情”寧德時代和豐田,特斯拉和松下這對CP已貌合神離?

回頭來看松下與豐田的合資公司,其專注的研發方向恰恰也是車載方形電池,還真是有夠巧合的吶。

總之,隨著兩方的各自官宣,相愛相殺的氣氛頗有些濃烈。


合久必分?特斯拉與松下的嫌隙並非最近才有

不得不說,和許多伴侶一樣,特斯拉和松下在合作初期確實還是挺甜蜜的。2009年7月,成立了六年的特斯拉找到了松下,雙方一拍即合,簽下了供應協議,同時也拉開了雙方長達十一年的合作序幕。

懷著同樣的目的,勢要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充分地證明自己,兩者相互扶持著前行。

在此過程中,特斯拉迅速崛起,快速地發展壯大起來,有了如今的地位和規模。松下自然也因此而受益匪淺,畢竟一個有著量級保證且穩定的合作伙伴,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也並非所有人都看好這對異國CP。

巨大的美、日兩國的文化差異,以及特斯拉激進冒險式做派,和松下略顯保守的傳統風格註定難以共存,可以說兩者看似甜蜜的合作關係之中,早已埋下了矛盾爆發的種子。

先後“移情”寧德時代和豐田,特斯拉和松下這對CP已貌合神離?

馬斯克對松下供應的電池難言滿意。他不止一次地說過鬆下的電池生產節奏慢,跟不上特斯拉追求的極致步伐。甚至將量產Model 3時間的推遲,也推到了松下的頭上。馬斯克也在推特上指責松下的電池產能只達到了24GWh/年,並未達到所說的35GWh,因此限制了Model 3的產能。

而松下方面則異常委屈,松下株式會社社長津賀一宏對此回應道,“供應Model 3的電池工廠,其實是由特斯拉管理和運營的,松下在嘗試提高效率方面的自由度有限。”

無論是誰的責任,造成的結果是由於量產Model 3的時間推遲,使得松下公司同步遭受到了虧損。與此同時,松下還發現了特斯拉似乎並沒有把“燒”錢當做一回事,特斯拉15年虧了50億美元的“壯舉”,是松下難以想象的事情。

其實,特斯拉心裡也憋著一股氣。自從採用松下的電池以來,一張清單都拉不完的頻頻自燃事件,也讓馬斯克氣不打一處來,雖然沒有直接怪罪松下,但難免不會多想。

先後“移情”寧德時代和豐田,特斯拉和松下這對CP已貌合神離?

當然,或許馬斯克也真沒有把“自燃”當做一回事,以至於當再次發生特斯拉自燃的時候,都已經懶得回應了。

電池的質量和產能問題,或許只是雙方矛盾的一個縮影,也沒有徹底撕破臉,因為還有人可以從中調和。

可當2017年首批量產Model 3完成交付之後,曾經在松下工作過11年的特斯拉電池技術主管科特·凱爾蒂離職而去。

曾說過“以成為特斯拉戰略合作伙伴而自豪”的松下執行副總裁山田佳彥到點退休;以及後來其他多位特斯拉高管的相繼離開,兩家公司之間的隔閡就已經愈發之深。

矛盾日積月累,且註定無法回到從前的特斯拉和松下,分手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

對松下諸多不滿的特斯拉,開啟了向電池領域的滲透。收購加拿大知名電池設備商海霸,斥資2.35億美元收購動力電池技術公司Maxwell,與電池原料供應商達成協議等等,就差沒有直接宣佈甩開松下自己單幹了。

眼看著分手已不可避免,松下自然也沒閒著,找到了自己人豐田進行合作。對於松下而言,無論是文化、風格、理念,無疑豐田比特斯拉都是一個更為靠譜的選擇。

去年,當美國媒體問津賀一宏“是否後悔投資特斯拉超級工廠”時,松下掌門人不假思索地回覆道,“是的,當然。”或許,這也是壓抑在整個松下公司內心裡已久的情緒最終爆發。

馬曰:

回不到從前的特斯拉和松下,分手只是時間的問題。就像是一對沒有了感情的情侶,既然相看兩厭,不如轉身離開,各自尋找真正適合的另一半。在生意這件事上,從古自今,合久必分都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更何況是兩個本來就有巨大文化差異的異國個體。對於特斯拉和松下而言,也並不是誰離開了誰就活不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