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評析:守望傳統文化 人人有責

守望傳統文化 人人有責

(132公考評析:分隔式標題,利於凸顯文章的議論主體和呼籲內容。)


申論範文評析:守望傳統文化 人人有責

不論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還是“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亦或是“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無一不是古人對中國傳統節日和美好生活的祝願與祈盼。但令人心憂的是,如今以傳統節日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日漸式微,如果不加以重視,百年後國人將面臨的是文化“失根”。守望傳統文化,已是每一箇中華兒女不可推卸的時代重任。

(132公考評析:開篇先引用了三條詩句分別對應了春節、端午和七夕三個傳統節日,表達了古人對傳統節日的祈盼,然後轉折至今日傳統文化式微的局面,表達了對當今以傳統節日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發展的擔憂,最後引出文章論點,守望傳統文化人人有責,回扣文章標題。利用古今情況對比,由擔憂引發號召,開篇引入自然。)

傳統文化的勢微是在內外因共同影響下所產生的,既有改革開放後外來文化的衝擊,也有我國整體缺乏保護傳承意識的內在原因。傳統文化承載著歷史風俗,鐫刻著祖先記憶,若讓其逐漸消逝將是華夏文明的巨大損失,難以彌補,我們這一代人也會成為歷史罪人,愧對先人。之所以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生生不息,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斷把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至今。作為華夏子孫,新時代,我們唯有“守”“望”兼濟,履行傳統文化保護之責,擔當文化復興之使命,才能書寫文明新篇章。

(132公考評析:過渡段。先從內外兩個因素分析傳統文化式微的原因,然後分析指出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巨大價值,由此引出守望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和人們應當肩負的使命感,最後細化文章論點,指出傳統文化需要“守”“望”兼顧。原因分析+價值分析+論點細化,本段作為過渡段,側重於分析部分,相對於首段來說分析的更為合理,但是結合全文來看,也有其弊端:一來與開篇段內容有重複之處,如文化“失根”其實就是“巨大損失”;二來開篇段和過渡段兩段的段尾都是文章的論點,雖然過渡段的論點更加細化,但是也容易導致論點不明確。)

申論範文評析:守望傳統文化 人人有責

守望傳統文化,在“守”上下功夫,守護精神基底。改革開放四十載,主動融入世界,海外的多元價值觀隨之湧入,傳統文化漸被忽略,使得歷史文化傳承陷入困境,“七夕節”比較“情人節”,敗不旋踵, “冬至日”相比“聖誕日”,暗淡無光。如果任由發展,長此以往,國家個性和民族特徵勢必被弱化。其實,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立足於世的精神基底,文化自信不僅是口號,更是行動指令。守護傳統文化,政府是第一責任人,我國政府應加強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出臺相關政策制度,呼籲學術界挖掘和蒐集保護我國曆史風俗,佔領宣傳陣地,喚醒大眾民族情懷,全社會共同營造傳承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132公考評析:分論點1,指出需要“守”住精神基底。先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以傳統文化為代表的七夕節、冬至日等傳統節日被西方節日壓制的情況,分析會造成國家個性和民族特徵弱化的危害,然後指出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基底、口號和行動指令,最後提出對策,政府應從各方面加強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回扣分論點。問題+危害+意義分析+對策,整段邏輯可行,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問題+危害部分前文已經有所提及、宜簡化論述,本段的論述重點應該是意義分析和對策兩個部分,雖然對策部分較為詳實,但是意義分析部分卻只有一句話,分析不夠深入,論證不充分。)

守望傳統文化,在“望”上做文章,展望文化創新。“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煙花綻放映滿天,燈火闌珊,笑語盈盈,但煙花散去,只有漫天硝煙,滿地碎屑,難談心悅,內心難免會有“煙花易冷,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的淒涼。煙花雖美,卻與時代背離,煙花爆竹產生的汙染已於當今綠色發展理念格格不入,以煙花為代表的民俗習慣究竟該走向何方?答案是:舊俗換“新顏”。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文化產品,舊的傳統文化元素因時而變才能更好傳承,守望為的是能“望”的更遠,“守”的更久,變則通,通則久,傳統文化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永葆活力、適應時代。

(132公考評析:分論點2,指出需要展“望”文化創新。先引用辛棄疾詩詞和方文山歌詞作為對比,指出煙花綻放時的美麗和綻放後的淒涼,由此引出煙花雖美但是煙花會造成汙染的結論,然後通過設問的方式引發思考,該如何改良傳統節日,接著作者給出答案,傳統文化需要創新文化產品,才能實現“守望”,回扣分論點。由詩句詩詞的對比引入到煙花的汙染問題,通過設問回答的方式引發思考提出對策,本段的方式是比較有亮點的。本段的不足之處主要在於對策部分,何為“換新顏”、何為“新產品”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對策顯得過於籠統。)

申論範文評析:守望傳統文化 人人有責

展開傳統文化這幅漫漫長卷,記錄著我們的過去,也書寫著我們的現在,更描繪著我們的未來。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我們的文明增添了亮麗底色。文化振興是民族振興的內在要求,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我們華夏子孫共同的責任,應履行自己的守望之責,不負祖先期許,不負偉大時代。(共1049字)

(132公考評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結尾總結指出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和文化振興的重要意義,呼籲我們華夏子孫共同擔負守望之責,結尾總結昇華較為有力。)

申論範文評析:守望傳統文化 人人有責

(132公考總評析:本文以守望傳統文化人人有責為議題展開論述。本文的亮點有:1、文章詩句詩詞引用較多,展現了作者的文學功底,富有文采;2、文章善於利用對比來表達觀點,比如“守”與“望”、“歷史”與“當今”、“中國節日”與“外國節日”、“古人詩詞”與“今人歌詞”,通過種種對比,明確表達出作者觀點,值得借鑑。本文的不足之處也是比較多的:1、開篇段和過渡段內容重複、論點不明,宜適當簡化、合成一段;2、分論點1中分析重點部分不夠深入;3、分論點2中對策部分不夠明確。整體來說,本篇文章比較有特點和亮點,但是在文章架構和論證分析上面還需進一步提升。)

文章來源於網絡,本文由132公考評析鑑賞,

點擊文末鏈接,查看更多範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