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到了中年朋友就越來越少,甚至沒朋友?

綿陽市餐飲人楊貴


因為人到中年,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看待世事可以說通透了,再也不迷糊了。回頭看看一路走來的朋友,聊著聊著就淡了。走著走著就散了。這是為什麼呢?

一、人到中年,精力和時間都側重於家庭和事業了。

看看,我們身邊的中年人,哪一個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孩子上學要接送,老人生病要陪護,從早上一睜眼就象個陀螺一樣不停的轉。從家-學校-單位-學校-菜市場-家,跟打仗似的。還要擠出時間去學習、孝敬老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瑣事,就佔用了除了休息以外的時間。

對中年人來說,時間變得相當緊缺。交朋友總是要花費時間和心思的,就算維持原有的朋友關係,也同樣需要花時間相聚、溝通、交流來增進感情。中年人心思全部花在家庭和事業上,自然沒有過多的時間去進行朋友關係的經營。所以中年人的朋友就會越來越疏遠,進而漸漸的淡出對方的生活。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雖然人們在各個年齡段對朋友的認識和定義都是一樣的。朋友就是我們的欣賞的人,可以信任的人,可以依靠的人。

但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友誼在我們的生活裡佔的比重是不一樣的。

有研究發現,人在20-25歲的時候,是最渴望交朋友,最願意花時間與朋友交際。以朋友遍天下而感到自豪。這個階段他們有更多的自由,不用負擔家庭和事業太多的責任。有大量的時間用來社交。

而到了25-55歲,人的交友能力就下降了,特別是結婚之後,有了責任感,為了維護家庭穩定,減少社交。為了養育孩子,沒時間社交。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拼命賺錢。開始為事業全力以赴。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交友了。

二、人到中年,明白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依靠。

年青的時候,血氣方剛,願意為了朋友兩肋插刀。到了中年,有妻兒父母更多的責任要盡。下班趕快回家,還想著給孩子檢查作業呢。

賺錢了,不再和三五好友一起嘿到天亮。而是第一時間和家人一起分享。遇事會更多的想到家庭,而不是朋友。

工作賺錢都是為了養家餬口。再也不會將朋友看得比親人還重要。久而久之,原來的朋友就會越來越遠。

你生病了,給你端茶倒水的是親人而不是朋友。

你失敗了,陪伴在你的身邊的是親人而不是朋友。

三、人到中年,再也不會輕易交朋友。

人到中年,交朋友的準則也越來越嚴苛。那種純粹的酒肉朋友不交,無效的社交場合不參加,志不同道不合的人遠離。

再也不會為那些外在的光環所迷惑。會更注重一些感覺,那種抓不住看不見的感覺,它就象一種氣味,嗅之芬芳四溢。有一種朋友就是這樣的,和他交往,你會如沐春風般舒適。

有了高標準,自然入選率就低。

人到中年,老朋友在漸行漸遠,新朋友鳳毛麟角。可不,朋友就越來越少嗎


阿飛享受生活


人到中年朋友越來越少,甚至沒有朋友。

這說明到了這個年齡段,真正認識了社會,董得了生活。我只能用個人的經歷來產明事實。我是軍人出身,就先說在部隊的生活,可以說在部隊我風光無限,我在連隊任司務長,管著全連隊的吃喝,戰友們多的是,每天都有飯局,也有許多老鄉,我定時給他們送吃送喝,感覺他們是自己最親愛的人,可當回到地方,因為各自有了不同的工作,就是同在一個市,也沒有了來往。

剛回到地方,因為工作關係又結識了一幫朋友,三天一小聚,七天一大聚,那時我感覺朋友多了就是好,當我經濟出現危機時,也就沒有了朋友,人到了中年經歷了一切,也就看明瞭一切,朋友越來越少,甚至沒有朋友,這說明到了這個年齡段,我開始了自己真實的生活。

我的手機里人員無關緊要的己刪去,電話一天也不會響幾次,如果響了,那是愛人摧我回家吃飯,人到中年,看重的是家庭,是兒女們的成就,不再是朋友。

人到中年,我己都經歷過,也就有了開題,人到中年朋友越來越少,甚至沒有朋友。


一杯仙


中年人朋友少的三個原因和好處:

一、心態上趨於內斂,沒有年青人的那麼焦慮和隨心所欲了。中年人就是思維多了,行動力少了,許多事情和交朋友都要考慮後再行動。

二、習慣化定型化了,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己基本穩定了,這樣圈孑也穩定了,不再像年青人那樣去社交了,能交往到中年持續交往人數可想而知,少而精是中年人特點。

三、中年人對朋友要求高了,不是隨便什麼人能交往的,而且中年人事業上升到一定職位,位重權高者能交流分享的朋友越少,而且已經形成了什麼困難和挑戰自我消化習慣,有事先自己解決,不再想求人或者找朋友說,因為已經知道這個世界能幫自己就是自己不放棄。

中年人朋友少的好處:

一、能獨處、會思考是人成熟標誌,人到中年開始從原來社交上對外拓展轉型到內心探索,懂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是人生迴歸自我必然需要。

二、少而精的朋友才是去偽存真,經歷過歲月和事件考驗的朋友才是真正朋友,許多應酬的、表面的、功利的所謂朋友去了少了才是交朋友成熟之道。

三、真正朋友就是少而深遠之交,心靈之交,思想和價值觀相近的碰撞,而內涵和思想交流大於情感交流和交易需要,彼此真正懂對方和了解自己要什麼。


心理諮詢師周敏明


前段時間,我邀請幾個老朋友、老同事一起聚個會,本來都答應好好的,最後也沒兩個人到場。

沒來的,有一個是大孩子生病了,老婆要帶老二,他要帶老大去醫院。有一個是老婆剛生了二胎,他回老家了,一時半會回不來。

可以說,多數是由於家庭原因,這也能夠理解。畢竟,像我們這樣的中年男人,基本上是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和生活的半徑,大都是在上班和家裡度過的,極少有時間能在一起聚一聚,最多是點對點去人家家裡拜訪,老婆孩子都帶上。

人到中年,精力也跟不上,更喜歡宅在家裡,不想再折騰,或者做一些無意義的事。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中年人的荷爾蒙緊縮了。

所以不是中年人沒有朋友了,而是很少有意願再去結交新朋友。有的只是那些生意或者是工作上的夥伴,想發展私交併不容易,因為在時間和精力上都不允許。人生苦短,琢磨琢磨,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業和家庭上,畢竟,養活一大家子並不容易。

回過頭來,有些中年人沒有朋友了,那說明在中年以前,有些朋友也只是過客而已。

能在中年還在交往的,一般都是沉澱下來的知交,值得一輩子往來,應該珍惜。

不管身在何方,只願友誼地久天長!

喻派職言,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智聯招聘HR公會、linkdin(領英)、《CHO首席人才官》(雜誌書)、三茅人力資源網、第一資源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眾號轉載,曾在傳統報刊媒體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書。

喻派職言


很筒單,因為人越活越老是自然規律,越老越明白“朋友”的真正內涵價值意義是必然法則。朋友,不過是二個月亮偶爾相聚在一起之意;而天無二日,更沒二月。若有,則必一真一假,一天一地,一此一彼。如,水中月、鏡中月、目中月、心中月等。可見,不是隨便一個朋友皆能從小到老、從識到別、從生到死始終一成不變的。若有,則可用“人生難得一知己”褒揚。故,人越老,朋友越少;是符合人生自然法則規律的。不必大驚小怪,疑惑自己。


成雙結對做好人好事


人到中年,經過了時間的檢驗,那些情感淡泊的朋友也就離你而去了,說說我自己吧,從南方12年回到老家,以前的朋友經過聯繫又都聚到了一起,但是經過兩三年的交往有些人看到了我的情況不像以前那樣好了,人為的就會對你疏遠了,在別人對我疏遠的同時,我也有意的疏離了一些我認為沒有交往意義的所謂朋友,這裡說明一下,我不是根據朋友的經濟情況而定義的,只是在交往的時候體會一下這個人對和你交往的時候有沒有用心。而隨著家裡孩子的長大和父母慢慢的變老,自己已經沒有時間去維護大多數朋友的交往了,最後就只會剩下幾個關係好的朋友才聯繫了


那片深海


人到中年了,經歷太多,也都看透了許多。

比如說:朋友一起吃飯,我是張羅買單的那種人。哥們有事必到,互相幫助給足面子,帶著幾分爽快與狹義,原來的哥們朋友都互相捧著圍著你。

就在幾年前,投資600w兩處生意,一個沒掙到錢,倒也沒賠上。另一個投資在"親"同學的(招商引資),他都拿數據說話的那種,你們明白吧?兩年下來賠的毛都沒剩下,現在誰要說什麼招商啊!融資!人脈啊!諸如此類的話,頓生戒心,腦袋嗡嗡的。賠了半生積蓄,那時就是想孩子老婆咋辦,不然早死了。後來家裡知道了,岳父母抵押房子貸款,才算硬挺了過來。現在才知道,當時同學邀請投資是個騙局。在這幾年裡原來所謂的哥們!朋友!同學!好像都怕點什麼?都遠離你了,基本都不聯繫了。在這幾年裡,我把朋友這倆字看得很透,"窮在市上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真他媽的有道理。

我這幾年裡低下頭,重新整理自己,發揮特長開設一家書法學校,都是從零開始的,好在從小喜歡書法,一直堅持著沒扔,如今派上用場了,趕上國家對老祖宗留下寶貴書法藝術重視。教學我很踏實!發自內心喜歡,曾從教11年,中間斷了7年,如今又開始教學了,現在和孩子們在一起好開心😊,經過挫敗,才知道什麼是"踏實",什麼事要靠自己親力親為,傳承書法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書法水平一般,會一直努力的,別噴我),踏實努力就有結果,家長認可學生也越來越多了,也小有成就感,比原來那種焦慮,煩躁的生活好百倍,活出自己了,充實了很多。

但現在交友不光是慎重!不輕言!不輕信!不坑人!不害人!靠自己。更不想佔任何便宜。在最困難的時候,父母和結髮妻子不離不棄,他們才是我最親近,最讓我尊重的朋友。





本墨111


本人40歲,一路走來沒有發現一個真朋友,真的能做兄弟的朋友這世上幾乎沒有,尤其在經濟發達地區,人們之間的關係幾乎都是利益關係,有錢所謂的朋友多,沒錢你點個朋友圈的贊回覆什麼的人家都不理!


江海顧大


現下大環境,人到中年,還在糾結有沒有所謂的朋友,那真是白活幾十年。

父輩們中年那個年代,雖說已經開始市場經濟,已經有人白貓黑貓富起來,但是人跟人之間還是近,還是有很多的傳統,很多的人性的本真。

現在社會快的讓人透不過氣,中年人至少也是70後,80前,壓力幾座山那麼大,活著就已經相當不易。老人漸老,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孩子還小,教育問題教育花銷層出不窮,如果還想二胎,或者已經有二胎,那更是一場席捲全家人的風暴。

中年人自身的信仰坍塌,價值觀、社會觀,這裡就不說世界觀了,也沒觀過幾個國家,不好說世界觀。各種青少年時代十幾年建立起來的觀,都成了子虛烏有。

中年人年輕時沒那麼多花樣,沒那麼多電子設備,沒那麼多錢,那時候社會還簡單。下了班,放了學,28單車呼嘯來去,認識不認識喝頓酒都能聊到大半夜,到處是朋友。

後來?沒有了後來。一路走,漸行漸遠,離開了原來的單位,離開了那個城市,離開了那個人,離開了那個熟悉的環境。後來有了電腦,靠QQ聯繫。後來有了手機打電話,發短信。再後來智能手機一統天下,所有的所有都在手機裡,微信裡。人與人之間,只剩下手機。

中年人本來就是孤獨的,看透了,看懂了,活明白了。所謂的不惑並不是不困惑,是沒那個力氣沒那個必要再去困惑。

中年人,保重!


牛六的六


人到中年,像一場馬拉松跑到了中場,隨你一起奔跑的朋友,跑著跑著,有的被你落到了後面,有的跑到你的前面,能夠相伴的最後發現只剩下了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主要原因無處乎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彼此沒有共同經營友誼的時間

就拿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吧,我和菊是大專同學,從大專畢業後,我們就在一個城市工作生活。我們聯繫最緊密的一段時間就是三十多歲時,我有兩年時間工作清閒,菊沒工作,於是我們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在一起吃飯逛街。那時菊有幾件衣服,和什麼人來往,家裡都養了什麼花等等,我都一清二楚。可是後來我調到機關工作,工作非常忙,可是菊依然很輕閒,她想逛街想吃飯,我都得在工作,於是時間長了,陪在她身邊的人就不是我了,當時我還有些失落,慢慢就釋然了。轉眼好多年過去了,我們都進入中年,我還是那樣忙,菊單位要求嚴,也得天天上班,彼此聯繫的就更少了,於是我和她的距離變成了輕點一下鼠標的距離,就是這個只需要一秒就可以完成的動作,我們誰都沒有輕易去做?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一種平靜。朋友還是朋友,只是友情像一杯很濃的酒,放在那,時間久了,酒精都揮發了,那還是一杯酒,只是已經沒有了味道。

二、不是朋友遠離你,而是我們自己走遠了

剛開始走向社會時,很多同學朋友起點都差不多,可是十年,二十年過去,大家成長的的就不太一樣,導致的結果也有很大差異。有的人從沒錢變有錢,有的人從有錢到沒錢,有的人離婚了,有的人升官了,有的還是老樣子。因為各自的經歷不一樣,那麼在一起的心態也都不一樣,慢慢發現我們都不是原來的那個自己,原來的那種平衡關係被破壞,友情的小船就算沒翻,也無心乘坐了。而我對此身有體會,比如我現在機關工作多年,回頭我再和原來那些沒工作的朋友溝通,就發現在思維方式,對事物的認知等方面,我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就連和瑩維繫了20年的友誼,在中年這段路程,也是風雨飄遙。進入中年後,我慢慢沉靜下來,開始喜歡看書,寫東西,也因為看書,對生活的很多事都看淡了。而瑩幾乎是不看書的,所以也無法讓她跟我分享讀書的快樂。她每天忙著掙錢,忙著爭名奪力,一見面就是今天掙了多少,買了哪哪的樓投資增值,而我對這些並不感冒,如此,見面還聊什麼呢。年輕時聊的家長裡短,到中年再說,都是老生常談,寡然無味。於是我常常想起那句歌詞:“我們已經走的太遠,已經沒有話題,你看你看月亮的臉。”我想她的感受和我也是一樣的。只是誰也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只是將二十多年友誼之舟開至此,都沒有了方向,只好順風而行,順其自然。中年的我,才明白,友情地久天長是件多麼難的事。

三、中年負重和懂得太多,對待友誼早已風輕雲談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要維繫的事情太多,各種事情分散著你的精力,一方面無精力去顧及友誼,一方面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各種煩惱,早就學會了獨自承受,再也不會像年輕時那樣,有點事就想找朋友說。因為很多事情能夠自己去槓,需要朋友的時候就少了。再有就是人到中年越來越懂得人的一生得到真正的友誼真是太難,我們曾經擁有的友誼實在是經不起漫長歲月的雨打風吹,一路走來,總會發現友誼裡有這樣那樣的不盡人意的地方,也彼此經歷一些事情後,檢驗出友情的真假。如果年輕還去計較,去想改變彼此,如今中年,對此都能釋然了,都能學會睜一眼閉一眼,無力去修修補補了。這樣的友情無疑已經不再純潔。表面的維護是出於各種利益關係。所以很多時候,人到中年朋友可能並沒有少,想要聯繫還是原來那麼多,只是能夠真正懂真正相知的人沒有了。

所以中年,只有我和我在雙手緊握,默默前行,孤獨而悽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