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後的新冠病毒狙擊戰,AI改變了什麼?

2020年開年,“新型冠狀病毒”引發了自“非典”之後的又一次全國疫情。疫情襲來,中國人並沒有被嚇到,以華為、科大訊飛及百度等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業,在關鍵時刻敢於擔當,利用技術力量搶速疫情,讓世界看到:中國早已不是17年前的中國了。

華為5G技術 彰顯疫情之下的中國速度

8天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但與之同步,且較之17年前有更大突破的是中國華為的5G技術。在疫情來臨之時,華為湖北代表處在23日緊急成立了春節疫情保障項目組,安排了約150萬人進行保障建設,僅僅用3天時間便開通了5G基站。

17年後的新冠病毒狙擊戰,AI改變了什麼?

當前,湖北三大運營商均已建設開通武漢火神醫院5G網絡,5G網絡將助力火神醫院實現超高速5G網絡連接,保障高速數據上網、數據採集、遠程會診、遠程監護等業務,讓疫情防控跑上了信息高速路,在溝通及傳輸速度上,完勝17年的非典。

科大訊飛智醫助理+智能外呼助手齊助力 加速病情確診

17年前,因為缺乏快速的診療渠道,使部分患者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病情判斷,進而導致了更大範圍的人群傳染。17年後的今天,得益於AI技術的發展,我們的醫生可以藉助智慧醫療等輔助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我們的患者,也可以足不出戶就能對病情進行科學判斷。

在疫情面前,科大訊飛利用智醫助理進行病歷分析,篩查潛在高危患者,協助基層醫生進行疫情篩查防控。同時,對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省市地區,科大訊飛還為其免費提供“智能語音外呼助手”,助力醫院及政府對疫情相關重點人群進行篩查、防控和宣教。

17年後的新冠病毒狙擊戰,AI改變了什麼?

據悉,在1月21日至2月4日期間,科大訊飛外呼平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累計服務767萬人次,且在持續增長,每天服務量已達80萬人次,提高醫務人員通知和隨訪工作效率的同時,更降低醫務人員上門溝通的風險。

百度AI非接觸體溫測量 讓檢測更科學、更安全

17年前,接觸式測量體溫,增大了一線工作人員感染的概率。在這次疫情面前,基於AI圖像識別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百度AI多人體溫快速檢測解決方案,使用了基於人臉關鍵點檢測及圖像紅外溫度點陣溫度分析算法,可以在一定面積範圍內對人流區域多人額頭溫度進行快速篩選及預警,解決了佩戴口罩及帽子造成的面部識別特徵較少的問題,方便對人流聚集處的快速篩選。

17年後的新冠病毒狙擊戰,AI改變了什麼?

微信上線全國發熱門診地圖 讓求醫更有方

17年前,由於醫療資源信息的順通,致使很多患者沒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可以進行診治的醫院,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現在,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宣傳司聯合騰訊健康,上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發熱門診地圖”,覆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363個城市,1512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11594家發熱門診,讓患者就醫更方便、更快捷。

17年後的新冠病毒狙擊戰,AI改變了什麼?

響應停課不停學 科大訊飛讓在線教育更具可行性

17年前,面對停課,農村的小孩只能以“課後作業”為學習的媒介,現在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啟動在線教育,讓全國各地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以科大訊飛為例,其在第一時間建立專項工作組,制定在線學習全方案,全力保障“停課不停學”,先後在湖北省武漢、襄陽、荊州等12個地級市免費提供了人工智能教育產品和服務。除了重點佈局湖北省,訊飛還全力打造不同區域的解決方案,目前,方案已經應用在全國19個省31個區域。

17年後的新冠病毒狙擊戰,AI改變了什麼?

科大訊飛利用智能教學助手能為教師提供個人教學助手用於備課和遠程授課,以智慧空中課堂以互聯網為媒介,構建在線課堂,實現遠程授課。值得一提的是,其所有的授課內容均可進行錄製,用於學生在課後自主學習。

困境面前,方彰顯英雄本色。在當下,科技已成為這場戰”疫”的中堅力量,相信有科技的助力,我們一定能以“中國速度”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