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魔幻的一年


2020年,魔幻,太魔幻,極其魔幻。

當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肺炎疫情的時候,

在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

也同步發生著一件又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

當我們把這些事情連在一起去看時,

你會發現,人類才是活得最卑微的。

01

澳大利亞的山火依然在燒……

1月31號,

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因林火風險進入緊急狀態。

這也是2003年以來,該地區首次進入緊急狀態。

看到這個消息,很多人和我一樣非常意外。

都五個月了,這山火怎麼還沒滅啊。

難道真要把整個澳洲都燒為平地嗎?


澳大利亞首都地區首席部長當天表示——

高溫、大風和乾旱,將會使首都堪培拉遭受巨大的林火風險。

“這是2003年以來最嚴峻的情況。”

人們最怕聽到的詞就是噩夢重演,

17年之後,超級山火還是再次襲來。

堪培拉南部地區,

火場面積已近1.8萬公頃,佔首都近8%的土地。


首都堪培拉城區也被濃煙籠罩,

整個天空都被蒙上了一層灰色。


濃煙鎖城,建築隱身在一片暗黃之中。


很多人相當疑惑——

大火整整燒了5個月了,怎麼就不能給它撲滅呢?

其實,這是誤解。

事實上,自從1月中旬澳大利亞大火引發全球關注後,

澳大利亞政府也已經意識到火情的嚴重性,

甚至增派3000名軍方後備役人員加入了消防人員的行列,

很多國家也派出了自己的支援團隊前來協助。


此外,在設備上也算是下足了功夫。

空中每天大約有100架飛機噴灑止燃物。


02

從去年9月份開始,這場大火已經燃燒了5個月。

其嚴重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

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

澳大利亞全境被燒燬的森林面積約1120萬公頃。

而去年震驚世界的

亞馬孫雨林大火燒燬森林面積才約180萬公頃。

此外,有1400多公里的海岸線都在燃燒,

相當從東北燒到了江浙滬。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統計,

大約有12.5億隻野生動物直接或間接死於此次的森林山火中。

這又比之前5億的數據翻了一倍。

然而,這些數字並不是終點。

隨著大火的繼續燃燒,

以後會是什麼樣子依舊不得而知。

但起碼就目前的情況來看,

造成的影響已經是不可逆的了。

常年保持空氣質量優良的澳大利亞,

目前多個城市都已經登頂全球汙染指數日排行榜榜首。

數以百萬計的澳大利亞人因山火煙霧窒息。

好不容易下了場雨,

連雨水都是黑色的,還有一股刺鼻的煙燻氣味。


波及全球的蝴蝶效應

更可怕的是,

澳大利亞的這場大火也對全球造成了影響。

歐洲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發表數據:

澳大利亞已經向大氣排放約4億噸二氧化碳。

這個數據比全球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國家年排放量總和還要高。

NASA地球觀測站圖像

如果,你覺得這場大火足以讓澳洲滿目瘡痍。

那你錯了!

因為更可怕的還在後面。

根據《每日郵報》報道:

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65萬隻蝙蝠,

分別湧入澳大利亞不同的城區。

一架醫療直升機被數不盡的蝙蝠包圍而無法降落。

其中最危險的蝙蝠,

攻擊力強,可以咬傷人的脖子。

根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報道:

一場巨大的沙塵暴席捲了澳洲乾旱地區。

沙塵遮天蔽日,風速超過每小時100公里,還夾雜著雷暴。

整座小鎮被沙塵暴吞噬,陷入無盡的黑暗之中,宛如世界末日。


不要以為這就結束了,

澳洲這次真正詮釋了什麼叫禍不單行。

一邊乾旱地區沙塵暴肆虐,一邊東海岸又下起了冰雹。

像高爾夫球一樣大的冰雹,轟炸在這片土地上,

人被砸傷,數百輛車被砸爛。

極端天氣接踵而至,災情堪憂。

不要以為等躲過了這些災害,一切都會好起來。

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

人類的下一次災難,將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最近,暴風雨雪“格洛麗亞”就襲擊西班牙。

造成強風、暴雨、降雪等極端天氣。

洪水襲擊多處市鎮,沖毀橋樑、

破壞海灘、中斷鐵路和公路。

這也是西班牙30年來遇到的最強暴雨。不得不說,自然的反噬力量實在太可怕,

人在自然面前還是太過渺小。

03

如果你覺得僅僅這兩個國家發生的事情,

還不足以讓你懼怕。

我們接著再把目光投向東非。

恐怖蝗災襲擊正在東非……

造成這一災難的原因是氣候變化。

乾旱的氣候,為蝗蟲的繁殖提供了溫床。

在東非一些國家,大面積的蝗蟲鋪天蓋地呼嘯而來。

每個蝗蟲種群包含數億隻成蟲,

每天可以飛行90英里以上。

它們瘋狂地吞噬著莊稼和植被,

所到之處只剩一地狼藉。

光是一個普通的種群,

每天可以摧毀多達2500人的口糧。

救援人員使用農藥泵和車載噴霧器來驅散蝗蟲群,

甚至連警察也出動了,他們拿槍掃射蝗蟲。

可是蝗蟲就像燒不盡的野火一樣,

怎麼滅都滅不完。

聯合國糧農組織稱:

隨著新一代蝗蟲的繁殖,它們的數量會呈指數式增長。

9個月後會增加8000倍。

千萬不要小看蝗災,

這玩意兒狠起來可太要命了。

在三大自然災害裡,我們最常見到的是旱災和澇災。

而那個被人遺忘的就是蝗災。

1875年,美國西部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蝗蟲災害。

1萬億隻蝗蟲遮天蔽日,席捲整個大地。

多達三分之一的人口在蝗災後離開了自己的家園,

造成的損失大約1160億美元。

真是細思極恐。

如果東非災情得不到控制,

按照現在的趨勢,蝗蟲會沿著大陸走向最終抵達

中亞、印度,甚至侵襲我國。

這就像一場蝴蝶效應。

你以為遠在天邊發生的事情,

最後還是會影響到我們自己。


04

當然,我們的疫情還在繼續……

說完了其他國家此時正在發生的事,

最後再說回我們國家。

現在每天打開手機,

查看疫情動態似乎成了每個人都要做的事情。

截至2020年2月5號17點,

全國確診病例24423例,死亡人數492例。


這不是一個個簡單的數字,

而是一個生命,一個家庭。

如果一開始沒有人打開「野味」這個潘多拉的魔盒,

也許一切的悲劇也都可以避免。

可惜,沒有如果。


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免疫系統,

有的病毒在一種物種身上沒啥事,

可是在另一種物種身上就是致命的。

不同物種身上攜帶不同的病毒,

說白了都是為了適應生存。

在千百萬年的進化中,

我們的祖先也早已通過生死考驗,

篩選出哪些是人類能吃的食物,哪些不是。

所以一旦打破了這個自然平衡,

後果便會不堪設想。

於是,我們看到了現在所承受的代價。

05

2020年的開年,真的很難。

澳大利亞山火、西班牙大暴雪、

菲律賓火山噴發、東非蝗災、新型肺炎……

當這一連串的事情,

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發生的時候,

突然覺得好魔幻。

儘管科技在發展,

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可是當自然災害,病毒……來襲的時候,

我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那麼強大的力量。

其實,作為生存在一個星球的萬千物種之一,

人類還是如此渺小。

人類總會在不知不覺的時候,

給自己埋下一顆種子,

可是,沒人知道這顆種子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也許,就不再是一場火災,一場蝗災,一場暴雨那麼簡單了……

記得去年春節,我們還在被《流浪地球》畫面震撼,

為國產科幻電影的進步而高興。

沒想到2020年春節,

或許,

很少有人注意到《流浪地球》中這段話: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

“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如今再看,感慨萬千。

澳洲大火還在燒,東非蝗蟲開始肆虐。

不只是白鱘,還有很多物種滅絕了……

當電影中的場景如今似曾相識。

難道,人類還不該給自己一些警示嗎?

我們常說拯救地球,其實地球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

我們能做到自救,就很不錯了……

2020年,

我們又增長了一歲,地球也老了一歲。

人類確實真的該長大了,

要學會敬畏自然 學會尊重生命了。

2020,魔幻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