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考上了普通二本的孩子是什麼水平?

教育公子哥


雖然農村孩子上個二本不容易,但二本還是二本不會因為你是農村的就更有價值


用戶3947882640792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地道的農村人,農村戶口,2015年參加河南高考,超出二本線45分,上了一個省內的二本大學。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別人看起來,一個農村的孩子考上二本大學很簡單或者很容易,甚至會有人覺得連個二本大學都考不上,就很垃圾了,但其實中間的難處,之後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我們可以從小學開始,簡單來算一下:


1.一個農村小學,正常一個班級裡會有30個人左右,這30個人中,考上重點初中的幾率,按照我那年算,也就是十分之一左右;


2.等到了初中,人數會增多,以6個班級,每個班級有70個人,假設這420人都能讀完初中的情況下,連統招帶分配,能上重點高中的人大概是100人左右,幾率是四分之一;

3.高中之後,人就更多了,正常情況下一個學校,一屆大概有2000人以上,等到高考結束,文理科加起來能上二本的人數也不會過千,就按照二分之一算,儘管幾率很大,但基數也很大,意味著有1000人沒有上二本。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農村的學生從小學升入重點初中,再從重點初中升入重點高中,再從高中到大學,在教育資源缺乏、師資沒有那麼優質,再加上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能走到底的,真的沒有幾個人。


最重要的是,達到二本線也不一定能夠上二本學校,在2015年,像我這種越過二本線45分的人有一兩千個,而我們這群人,註定連本省都出不了。

出省也不是不可以,不出省的原因也很簡單:省外的大學沒有省內大學性價比高,就這麼簡單。


現在還有誰覺得上二本或者上大學簡單了嗎?


家裡蹲大學畢業生


各位親們,我就是農村考上普通二本的孩子之一。這個問題,我太有切身感受了!!!

1.小學階段

我在老家鎮上的小學就讀,我小學數學非常優秀,在班裡一般就是前十名,語文非常一般。總成績,在整個階段的排名也很一般。

2.初中階段

上初一的時候我數學最好,但英語奇差,基本就是不及格。到初二的時候,我是物理課代表,物理特別優秀,但數學英語都一塌糊塗,也是不及格。到初三的時候,我開始奮起直追,英語逐漸逐漸能考到七八十了,物理、化學、歷史是我的優勢科目。我們老家教育還是非常落後的。考上我們縣一高的,全校只有兩個人,考上第二高中的全校只有六個人,我是第七名!等我參加工作後才知道:我們鎮在全縣的18個鄉鎮中,教育質量是最差的。奇怪的是,小學時候學習非常優秀的同學,到初中都早已經輟學了,連中招考試都沒有參加。

3.高中階段

我們班能考上普通二本的,只有一到兩個人。也就是說,想考上普通的二本大學在全班必須是前兩名。

前面我說的初中時考上高中的八個同學中,只剩下四個參加高考,其他其他四人高中沒有上完就輟學打工去了。還剩下的我們這四個人考的也都是非常一般的二本。

總之,農村考上普通二本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吃苦耐勞的,學習上一定是非常刻苦的,在班裡的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對於農村孩子來說,考上一個二本學校都是非常非常艱難的。前面說到的:每年考上重點高中的只有八個人,而這八個人中,最多隻有四個人才能考上二本。


趣熱點fun


衡水中學的學渣路過,我是衡水市桃城區的生源,桃城區6000多考生,衡水中學要800多個,我就是800多名進去的。在高中,普通班班級70人,其中倒數10來個人都是特長生,我的話,算學渣,從來沒進過前40名,然後考了個一本的成績,走的二本院校。大學同宿舍的,有一個農村孩子,一直就是希望小學、希望中學過來的,高考分數比我低6分,但在他們那裡是全校第一名進來的,大學四年成績,排名他都比我高一點。。可以想象,農村和城市的教育差距有多大,如果他有機會進衡中,我覺得他考個985應該問題不大。。。


呈旭韓成


對於二本,我先來說明一點事情。

我是河北2012年的考生,那時河北的大學生大致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專科。我們那年的理科分數線,一本564,二本510,三本忘了大致是300大幾十分,再往下就是專科了。文科分數線高於理科分數線13分左右。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一本還是二本考生都屬於少數(那年的分普遍不高),三本佔了一個很大的基數(不超過二本線5分在河北很難上二本),專科人數應該少於三本。後來進行了改革, 很多學校一本和二本大部分專業合併,統稱一本;原來的三本叫做了二本,三本成為了歷史。

我想題主所說的二本學校是指第一種二本吧。

憑心而論,河北的高考難度在全國至少前五,搞不好還得前三。除了衡水和石家莊的中學之外,一個普通地級市裡稱的上不錯的高中(大多數學生能上一本或者不錯的二本)不超過兩個甚至於沒有,可以說教育資源不算好。

如果在河北省,一個農村普通孩子能考上二本學校的話,他至少打敗3/4的考生,搞不好能打敗4/5的考生。這種學生絕對稱不上什麼學霸或者學神,但是至少不笨。我敢這麼說,一個笨蛋再怎麼學,在河北省也考不上二本。但同理,這個學生也聰明不到天才的地步,智商肯定不低,120以上夠嗆。

我這麼解釋,能明白嗎?


霍於之桑


我村2011年考上了5名大學生,一名北大(有史以來,是我村甚至全鎮考的最好的),一名蘭大,一名西師大,一名蘭州理工大,一名天水師範學院。但發展最好的是蘭理工的,年薪20萬,蘭大的年薪7萬,兩名師範院校的分別做了高中和初中老師,年新6到5萬。北大的還在四處飄泊,好工做找不到,差工做不愛幹。前四位成家立業,有房有車,把父母接到城裡帶孩子,而北大學子的父母還辛辛苦苦的種地,為兒子擔心!近幾年,人大、同濟、西交也考上了幾名,普通一、二本考上了十幾個,但考上名牌大學的家長並不以為自己的子女上了985而自豪。在村人眼裡,誰掙的錢多誰就優秀!有些大專生,也混的很好,當上了領導,年薪8萬以上。本人認為,不管學校好壞,只要就業,幹好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工作,必有好的回報。(富二代和官二代除外。)


用戶1887341522734


不要看不起二本,農村的孩子們加油加油,我女兒也老到二本大學,讀了四年,四年畢業了,我叫他先不要出找工作,去考讀硏,後來我女兒考到了華中師範大學,今年畢業了,沒畢業前,就已經答好了工作了,現在到深圳報到工作做老師,我們也是農村的,所以農村的孩子們加油加油吧


俏佳人4537


我是山東06年考生,農村出身,高考630多分。我說一下我那時候的情況,那時候補習班不流行,農村孩子跟城市孩子差距很小,我學校拿奧數一等獎的學生也沒上過補習班,也是農村的。我初中同學跟我同一所高中,英語還考過145分。至於物理化學平時只要能找到竅門,輕鬆95分以上。那時候沒有補習班這種東西,城市孩子的優勢在於勞逸結合,休息的好,畢竟農村出來的孩子比城市更刻苦,離家遠得住校,早上5點就得起床早讀,休息不好,營養也跟不上。但城市孩子可以住在家裡,享受父母的精心照顧。但那時候只要肯用功,找對方法,考個一本問題不大,那時候考個二本真的很丟人,畢竟那時候好多人已經有這個意識,社會不怎麼待見二本,山東電視臺甚至公開抨擊二本不如技校。現在補習班流行了,我不方便評論了。


東風導彈橫掃全球


因為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不太高,考上985、211高校的學生數量也不多,所以假如農村地區孩子考上普通二本的話,也是屬於中等上游水平。

我是來自於農村地區的孩子,我大致統計了一下自己的那些小學、中學同學,大體的情況也是考上二本以上的學生屬於中等上游水平。

一、小學同學.

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班上的人數還是挺多的,達到了驚人的70多學生,不過後來有些留級、輟學等情況,等到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班上學生僅剩將近40名學生。

這些學生中後來上了高中的學生數量並不是特別樂觀。我大致統計了一下,班上的同學中有考上東北林業大學、南昌大學、廈門理工大學、西安醫學院的,還有另外大概8、9個學生上的是專科學校。所以從小學同學情況來看的話,考上普通二本的孩子在當時上小學時候也是班上的“尖子生”了。


二、初一初二同學.

初一、初二沒有重新分班,班上大概有60名學生,後來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大概在10名左右,這其中考上大學的情況大概是: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廣西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大學、陝西理工大學,還有幾個同學是上的專科院校。所以從初一初二時候的情況來看的話,假如能考上普通二本高校的話,在當時也是屬於班上的中等上游水平了。

三、初三同學.

初三時候班上有60多名學生,後來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有10名左右,班上同學考上大學的情況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廣西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西安工業大學、陝西科技大學,還有三四名同學考的是專科院校。從班上同學考上大學情況來看的話,考上普通二本高校的話之前也是班上學習較好的。

四、高中同學.

我高中是在縣裡面的重點高中讀書,這裡的情況就比較厲害了。

我上高三的那個班級總共有70多名同學,高考的時候考上二本以上高校的學生大概有50多人,考上一本高校的大概有20多名,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考上一所普通二本高校的話,在班上的學習是屬於中等下游水平的。


饕餮視聽


山東臨沂,以前上高中都得中考,初中時候的班剛開始80來人,到初三剩下30來人,學習不好的都被老師攆回家了,說影響升學率。初三上學期就合併兩個班為一個班,人數50人左右,即便這樣升學率也就20%。50個人其他的大部分回家繼續種地,部分上了高職。

高中無論普通班還是重點班一個班70人左右,最後高三能留下40人左右,能考上本科的普通班平均在8人左右,重點的大概20來人。曾經出現過30來人上本科的,班主任直接提拔為教導主任了!

農村孩子上學苦。我上高中了才認識牛奶,才有機會吃火腿腸。每個星期拿一大包煎餅,就著炒好的鹹菜,每個星期20元生活費,不知道補習班是什麼,復讀一年後超了二本線10來分,也算成了父母的小驕傲。報志願父母都顧不上也幫不了忙,自己愣頭愣腦報到哈爾濱!

初中21世紀初,就是這條件!絲毫沒有誇張的地方。農村的孩子不容易,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現在過得安穩就很滿足,沒心思追求大富大貴!希望每位農村的孩子能努力走出農村闖闖自己的世界,希望每位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不要忘本,勿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