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孝不孝順和人品好壞有關係嗎?

淺藍色的愛76941807


孝不見得是好人,但好人一定孝順是真的。世界上很多大奸大惡之人很孝順,卻難找到一個真正好人不孝。孝是一個人基本操守,好人壞人在孝的認同和執行上是統一的,是生存法則所規定。

不孝現象有很多,這不是好人壞人的問題,是是不是人的問題。


陽光明正


都是相對的,

我單位一老大哥,五十多了,伺候臥床老爹十五六年了吧,算孝順吧,而且很顧家,啥東西都往家嘩啦。

可在單位口碑很差,自私到一個極致,斤斤計較,還愛講人是非,發東西他一定要挨個挑一遍在拿一份,下雨天去碼頭穿別人的工作服 雨衣,單位人評價基本上倆字,操蛋。人品不能算好。

但是在他父親看來就是好兒子,在他老婆孩子眼裡就是好丈夫 好父親。

所以說評價一個人要站在很多角度去看,不能主觀臆斷。


林夕com574


有關糸,前年,大病房有個老太婆住院,她兒子是大學教授,有天,母子倆吵起來了,那教授兒子逼他媽把退休工資卡交出來他保管,老太是中學老師,退休金5千多。老太不給,那教授揚長而去,丟下話,死老婆子,你沒兒子了。旁邊有人認識他,說他″人品極差"人渣。


明越清泉


身邊有些例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有的人對別人不講究, 可是對父母很孝順,所以我感覺善與惡沒有絕對的概念。以前我覺得自私的人很讓我反感,怎麼能只考慮自己呢?後來,我漸漸體會到,我做人習慣為別人著想是我的事兒,不能拿此去要求別人,別人想著自己也沒有什麼不對,站在他的角度,他覺得一點毛病都沒有啊!怎麼做人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對錯的,只有因果關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啊


筆硯文書


一個人孝順,他未必就一定是好人,因為孝順父母是人的天性,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他對父母好,但不代表對其它人也好,有的人對父母還可以,但對兄弟姐妹薄情寡義,更何況對其它人?俗語說“羊吃跪乳,烏鴉反哺”,畜牲都能做到的,人為什麼就做不到?但一個人如果不孝,他肯定不是什麼好人,對養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好,你還指望他能對別人好?

對這個問題延伸一下,一對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好,他(她)就一定是好人嗎?有的父母從小對孩子百般關心萬般溺愛,孩子過的是住校生活,父母經常燒雞鵝往學校裡送,但是在孩子眼裡慈愛高大的父母可能是個坑蒙拐騙的主,孩子的優越生活包括進入名牌大學,靠的是父母坑蒙拐騙親朋好友的錢!還有的孩子寫作形容父母“披著月亮下地,戴著星星迴家”,用以讚美父母勞作的辛苦。但在孩子眼裡無比高大的父母經常披星戴月的下地”勞作”,可能為的是偷別人成熟的莊稼,因為白天怕人看見,所以只有趁夜下地,而自己的孩子卻一無所知!

所以,這些對自己孩子好的人,能說是好人嗎?虎毒不食子,如果對自己的孩子都不好就奇了怪了,那隻能說豬狗不如!

所以孝順和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道理,這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和人品沒有必然的關係。對父母不孝的人很多,對孩子不好的人也有;但是,對父母不好的人的比例遠遠大於對自己孩子不好的人,這些都是泯滅人性的人,枉披了一張人皮,死後必然墮入地獄!


百勝刀王胡逸之


孝順不孝順和智商有關,一般智商越高的人越無情,因為智商高可以看清時間萬物的本質,你會發現所謂感情所謂無私根本是謊言,以我自己為例子,我智商157,對於孝不孝這一說完全不屑。

有錢人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人窮就只考慮自己老了有沒有人養,自己的孩子孝順不孝順自己,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出息能回饋自己,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延續子孫後代不給自己丟臉……他們從自身需求開始並以自身需求為最終目的,孩子只不過是他們的工具而已!

不要責怪子女自私和冷漠,你們身為父母的自問誰不自私?你們養兒防老自不自私?只是到了獨生子女這一代子女變聰明瞭,看透了你們的養兒防老的自私心態,他們也聰明地知道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對你們來說是唯一的養老保險唯一的選擇所以他們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罷了。大家都是拿著自己手上的籌碼在博弈而已。正因為你以後只能靠他也沒其他選擇,所以你不敢趕走他,也只能任著他性子不敢得罪他,一切只是為了你自己的養老不是因為你有多愛他,你以為子女不知道麼?他們聰明得很。其實如果你沒有自私心態以後不是還妄想著靠孩子養老的話你大可以直接趕他走直接罵回去或者打跑他的呀,只要你能承擔的起以後被子女無視被子女討厭的結果你真的可以這麼做的。問題是你敢用自己的老年去賭嗎?為啥你不敢?不是因為你愛孩子,是因為你太愛你自己而已。

因為隨著手機,電腦的發明,人獲取信息的途徑增多了,變得更聰明瞭,所以什麼都講究一個等價交易。現在的人智商高了,智商越高就越懂得權衡利弊,知道了父母生養孩子原來不是無私的,養兒只是投資,防老是回報。那既然父母不是那麼無私偉大,我們也不是那麼孝順聽話。很公平。交易嘛,不就講求個等價或者有賺頭嗎?當然,看到這裡有很多人就急了,急著想道德綁架開始拿人和動物比較了,什麼山羊烏鴉都出來了。

動物世界?動物世界蜘蛛,海星,貓頭鷹很多的生物出生了直接吃掉父母去吸收營養,為的就是自己生存下去。你去給我舉例什麼烏鴉反哺什麼羊跪乳是不是斷章取義?動物世界大了去了別斷章取義ok?你懂得斷章取義別人也會,懂?我們是人,是高等動物,人和普通動物的區別只在於智商。智商讓人類凌駕於一切地球的生靈之上成為霸者,得到了絕對有利於生存的環境和資源,這一切是因為人類擁有了其他生物無可匹敵的智商和大腦。智商高的人和智商低的人區別是啥,智商高的人會權衡利弊,理性分析得失。智商低的人只會感性,從來不懂也不會看看自己是賺了虧了,被感情操控,說得難聽點就是傻。

養兒防老就是為了回報,與投資賺錢同一回事,典型的市場經濟行為,還掛個中華美德,傳承,中華文明的名堂,用得著這麼虛偽嗎?想懵誰呢?

你們很多人可能會指責子女自私什麼的,但我反問你自私是錯?

你問問誰不自私。你先問問你自己自私不自私?你不需要回答我,你回答你自己就行。你養兒是不是為了防老?如果你老了,有病了,孩子理也不理你你會生?如果他不理你你白花錢為政府做貢獻你也生,那你不自私。

你愛一個人是不是為了你自己心情愉悅?如果你和伴侶的生活一起久了,對對方毫無興趣,突然出現了另一個讓你更小鹿亂撞更臉紅心跳的人你還會守著你之前那個?如果你還能坐懷不亂完全百分之百一點想換人的心思也沒有的你不自私。

你賺錢是不是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物質生活?如果你回答我是為了我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那你繼續問你自己,如果你家人牽動不了你任何情緒,他們有沒有好生活你會在意嗎?就像你不會在意鄰居生活好不好一樣,你鄰居牽動不了你任何情緒和心情,所以你根本里也不會理,為了自己或者為了自己的心情情緒是不是自私?肯定是。這就好像你對家人好是因為你不對他們好了你心裡會覺得責任沒盡好而,你就會愧疚會覺得不舒服會覺得坐立不安會忐忑,而不是因為你有多愛他們。自己把深層的自己挖出來你就會知道,哦!原來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自己才是最後的受益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所以自私很正常。感恩呢,感恩是一門學問,是一種精神素養,也是從小教育的結果。所以並不是很多人懂得感恩。特別因為現今是金錢社會,在追逐金錢和物質的主流當中追求虛無縹緲精神素養的人真不多,因為很多人認為素養不能當飯吃啊。因為沒有實際收益和效用,古代所謂的道德,孝道,美德現在都有被淡忘被忽略被唾棄的趨勢。

當然想讓一個人懂得感恩不難,只要他試過了失去,就知道擁有並非必然,就會慢慢開始學會感恩。但是如果你要讓孩子嚐到失去的滋味,意味著你也有可能失去一個養老保險,就看你敢不敢用自己的未來賭孩子的醒悟。但我相信特別是獨生子女的父母,誰也不會這麼無私,因為你們本來就是最自私的,所以你也只會培養出最自私的孩子。

反正哪怕你們做父母的嘴上會極力否認,但在你們內心深處孩子對你們的愛遠比不上孩子幫你們養老這個功能來得實際和重要。你們要的注重的從來都不是感情,而是交易回報罷了。誰也沒資格說誰,誰也沒資格裝清高。


毛線小乖


一個人孝順父母不一定人品好,但一個人懂得孝敬父母,人品一定好。

理由如下:

一、孝順父母的孩子人品不一定好。

我們說,孝是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讓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父母把孩子含辛茹苦的養大,自己老了,如果子女都不管不顧的,人的情感就變得特別的淡漠了。

因為:

1.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類的情感關係中,親子關係是高級人際關係。沒有親就沒有子,親有難子就要倒大黴。沒有人會比自己的親生父母更疼愛孩子,當孩子很小失去父母時,子女的成長大多會出問題。

2.如果這種高級的情感我們都不在乎,像一般人際關係中的情感。就算是最高的愛情,我真的不相信,人會有多在乎。大多在乎的是外表,當外表失去了吸引力,愛情就消失了。

所以人經常就會說,愛情走下去就是親情。可是親情中的最高情感的親子情感,人都不在乎,又怎麼會在乎這個半路的親情呢?

但是,孝順父母的人,仍然不能代表他的人品就好。

因為:你順從父母的話,父母的人品好,孩子人品可能就會好。父母的人品差,孩子孝順,那人品一定差。

二、孝敬父母的孩子,人品好。

關於孝的情感基礎,我們之前討論過了。我來看看敬:

論語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這個就是敬,敬是自己做人的標準。

結論:孝順的人,人品不一定好。孝敬的人,人品一定好,這是肯定的。


博睿迪


不孝順就是人品差。毋庸置疑。下面闡述個人觀點。

首先,“百善孝為先”自古以來就被提倡和認可的。一個人從呱呱落地起,就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成長。衣食住行,學知識長本領都是讓父母操心費神的。不管條件好壞,父母總是盡最大努力讓子女過得舒適些,儘可能多學知識將來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父母的付出子女都是記在心裡的,一個對父母不孝順的人違天悖理,談何人品好呢?

其次,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一定不會對周圍人付出真心、付出愛心的。不可能很好地融入到這個社會。試想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之人,能對朋友、同事、鄰居等好嗎?人們也不會和這種人深交的。因為這種人沒有善心,沒有愛心,不懂回報,人品能好到哪兒去?

第三,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一定是一個不愛家的人,不愛小家談何愛國家。俗語“國是千萬家”。一個不愛國、不愛家的人,對社會也不會做出什麼貢獻能說人品好嗎?所以,我們國家對幹部考核以“德”為先,強調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孝順父母,是最最基層的為人常識。

綜上所述觀點:一個不孝順的人,絕不是一個人品好的人。


子彬居士


這個問題我十分願意回答!我正想找個機會對不孝順父母的子女說道說道呢!父母是天下對子女無私奉獻之人!是子女最大的恩人…

試想,父母不僅生養了子女,還千心萬苦地把子女扶養成人,幫著子女成家立業,甚至還幫著子女代孩子…這樣的子女不知恩不報恩…這樣的人只定品德敗壞,也就是說,不孝順父母的子女只定是品質不好的人…

我在今日頭條平臺上呼籲全天下的子女,你們都是自已父母的好孩子!有時間多回家看看自已的父母!人華民族有著光榮傳統!考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我們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不孝順父母之人是讓世人最痛恨的人,連恩人都報答的人,世上任何人,誰還敢與你共事?所以人人都要知恩報恩!尤其是父母的養育之恩!子女一定要孝順父母!


平安幸運10


關於孝道與人品我說兩句,孝道是人品的終極體現,人品只是孝道的一部分,人品好的人不一定孝順,懂孝道的人人品也不一定很好。舉個例子,當年西安的大魔頭魏振海作惡多端,惡貫滿盈威振西安江湖,可以說此人壞透了,換句話說人品極差,可是對於母親卻出奇的孝,方圓百里有"大孝子"美譽。公安機關掌握了這信息,終在一個淒冷的夜把正在為母週年"燒錢"的"黑子"魏振海抓獲。所以,孝不等於人品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