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見爸爸”“我們離婚了,你沒有爸爸”,孩子是無辜的

日本推理作家伊坂幸太郎唯一一本愛情小說《一首小夜曲》中這樣寫道,“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今天是董潔和潘粵明的兒子頂頂的生日,像往常一樣,今年的潘粵明也在零點準時發微博為兒子慶生。也同樣像往年一樣,佔據了微博熱搜的一席之地。

“媽媽,我想見爸爸”“我們離婚了,你沒有爸爸”,孩子是無辜的


都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可很少有夫妻離婚之後還能不計前嫌、友好往來。多數是老死不相往來,都是成年人,無論是怎樣的選擇我們都不妄加揣測,只是,父母離婚不代表著孩子就只能有爸爸或是媽媽。任何一個小的生命能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都是始作俑者。

一、為人父母,怎能自私的將孩子具為己有

當初結婚是因為相愛,離婚可能是因為不愛了,也可能是生活習慣等種種原因。結婚並不意味著一輩子的生死相依,也正因為如此攜手白頭才讓更多情侶憧憬,可孩子畢竟是無辜的。婚姻關係可以不復存在,只是換一張證書而已,可血緣關係是永遠都割不斷的。

沒有一個孩子不需要父愛,有人說董潔不讓潘粵明看望自己的兒子,好像有些道理,連續7年零點為兒子慶生,可潘粵明從來沒有配過一張兒子的照片,如果他能經常見到自己的兒子不會沒有合影流出,這樣的傳聞倒也不像空穴來風。

“媽媽,我想見爸爸”“我們離婚了,你沒有爸爸”,孩子是無辜的


一個年幼的孩子興致沖沖的跑來說:“媽媽,我想爸爸了。”媽媽的回答卻是:“媽媽和爸爸離婚了,所以你沒有爸爸。”這樣的回答對孩子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就因為父母離婚了,所以父愛從小就缺失在孩子的生活中,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父母有相愛和分手的權力,所以可以不管不顧,只因孩子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只能默默承受?

孩子不該是一個失敗婚姻的犧牲品,他應該是被愛著的,即便別人不愛,作為父母亦應該讓孩子得到滿滿的愛。只有被父母深愛過的孩子才能在以後的生活中不被情感所羈絆,不會因為缺少父愛而自卑。父母離婚並不影響彼此對孩子的愛。

即便是沒有得到孩子撫養權的父親,依舊可以將自己滿滿的愛都給孩子,如果母親真的是為了孩子好,怎能情願讓孩子沒有父愛?孩子不是一方的私人財產,愛他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讓他明白即便是父母離婚了可對他的愛一點都沒變。

二、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請珍惜


“媽媽,我想見爸爸”“我們離婚了,你沒有爸爸”,孩子是無辜的


這個世界真是奇妙,有些家庭,夫妻恩愛,結婚好多年想要一個孩子卻遲遲得不到,可有些家庭,父母不負責任,孩子一出生別說父愛母愛了就連最基本的溫飽都得不到解決,更有甚者將 出生幾個月的寶寶獨自放在家中自己便到處遊走玩耍,一條鮮活的生命還沒有好好感受這個世界就匆匆離開了。每每想到這兒我真心覺得不是所有人都配為人父母的,既然沒有做好準備將自己的愛無私的奉獻給一個新的生命又為何讓他草草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呢?

婚姻是個變數,沒有人能保證一輩子只愛一個人,可孩子不應該是個常數嗎?從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作為父母就應該給予他本該得到的愛,婚姻的好壞不應該成為影響孩子快樂與否的因素,剛出生的孩童就是一張白紙作為父母若是不書寫愛的筆記,她可能這一生都不會知道被愛是怎樣的感覺。不讓他的生命留下空缺是每個父母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