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過年該不該給導師送禮?

狂嗨之後的寂寞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研究生過年該不該給導師送禮?反正葉秋碩士和博士期間沒給導師送過禮,反而是畢業後,再去西安的時候特地去看了導師。

讀研期間,葉秋沒有單獨給老師送過禮,但和師兄弟姐妹一起送過,一般都是教師節的時候送,每年由大師兄或大師姐張羅,商量著買什麼,有的時候是葡萄酒,有的時候是盆景,還有的時候會選擇實惠一些的,比如橄欖油花生油什麼的。


導師們通常是兩種,一種明確跟學生說逢年過節大傢什麼都不用送,老師也不請你們吃飯了,你們搞好科研就行,另一種是學生送了就坦然收下,但八月十五的時候會給大家發比較好的月餅,元旦的時候,會請所有的研究生(碩士和博士)一起吃個飯,葉秋碩士導師比較喜歡請我們去吃竹園村的火鍋,裡面的豬蹄非常好吃,懷念😂博士導師有的時候請我們去吃自助(檔次一般不錯),有的時候請我們去吃人人居,離學校近,也不錯。


給不給老師送禮其實不是太重要,大多數老師關心的還是你的學習,文獻閱讀了多少,綜述準備的怎麼樣了,試驗進展如何,能不能發表篇有水平的文章,給老師送禮也不過是表達點心意,想送的話,送點當地的特產就可以了,但過年的時候,給老師個問候還是必須的,不想說話的可以發微信,表達能力強的就給老師打電話,多和導師聯繫感情。

很多人可能讀研或讀博時覺得老師要求嚴格,可畢業後才發現真的沒什麼,或者說,如果到時當時不嚴格要求自己可能會推遲畢業或者畢業困難,葉秋屬於自制力比較弱的,讀博士也覺得老師要求嚴,畢業後才發現,如果不是老師嚴格要求,晚畢業一兩年是很正常的。

所以,過年想給老師送禮就送,不想送就打個電話問候一下。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提出這個問題的應該是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接近年關放寒假,所以想寒假之前要不要送導師禮物🎁。

作為過來人,這個問題其實挺簡單的,要看你處於什麼樣的環境。

首先,如果你有師兄師姐可以詢問一下他們之前有沒有送過以及送的時候導師的表現,以及今年他們是不是要繼續送。

因為我是我導師的第一個學生,所以我沒送。但是我寒假過後返現給導師帶來了我們當地特產,導師挺開心的。所以我覺得如果要送可以寒假返現的時候帶些家鄉特產,聊表心意,禮輕情意重。我知道的我們課題組寒假之前都沒有送禮的,師兄師姐們也都是寒假過後給導師帶的家長特產之類的。如果想送,我覺得可以年後帶些家長特產,畢竟第一年。

其次,是看導師。在我看來絕大部分導師是不在意這種事情的,當然不排除意外。導師在意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科研以及學習成績。與其為這樣的事情煩心,還不如好好做好自己的科研。一個好的實驗數據或者一篇文章,再或者作為一年級的學生你優異的考試成績都比送禮更有意義,讓你導師開心。老師們還是喜歡把努力刻苦用在科研以及自己課題學業上的學生,作為一年級的學生要在英語以及自己課題上打好基礎。

最後說些現實的,不要幻想現在的校園還和之前那樣純淨就是為了學習,老師們也不在單純的是傳道受業解惑者,當然還是有很多德高望重的好老師。也不要相信所謂的老師不應該收禮這種觀點,不觸犯法律道德都是存在的。

作為經歷過得人,建議如果想送可以年後帶些家鄉特產,不用太貴重。我當時就送了第一年,後來兩次就沒送。每年的教師節課題組的師弟師妹們都會一起給導師買個禮物。畢業的時候送了一個畢業禮物給導師,作為紀念。我們導師也回了一件畢業禮物給我,是我自己挑選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祝樓主學業有成!


良子愛吃西紅柿


全看導師在最開始的時候立的規矩和形成的風氣!

我先後指導過10屆總計49名碩士研究生。我的工作室的規矩是:

【1】新年(每年的最後一天)學生不給導師送禮,而是由導師買單,請在校的三屆研究生(研一、研二、研三)在一起吃頓飯。飯後如果學生們還有活動(比如K歌、蹦迪…),學生們自費,導師不參加也不買單。

【2】春節:導師放假、學生們回家,更不用送禮,就是通過QQ、電話、短信(當時不流行微信)互相拜年。

【3】應屆學生畢業:湊份子給導師(還有我的副導師)送禮,基本每人50元左右。先後送的禮物有:盆景、按摩腳盆、按摩車枕、電飯鍋……。導師作為回禮就是:再請學生吃一次飯(這時只請將畢業的學生了,低年級的兩屆不參加了)

【4】每次春季開學:學生帶家鄉的土特產回來(鹽水鴨、德州燒雞…),不過基本都是放在工作室裡【共產】。開始的時候有學生不習慣……我那麼老遠給老師帶回來的,居然讓你們他喵的給吃了!工作室裡的師弟師妹一臉懵……老師讓我們吃的呀,還以為是老師拿來的呢。後來大家就都習慣了,開學後用學生們從家鄉帶來的土特產在工作室來一次工作餐


老貓1954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禮多人不怪。就看你送什麼、怎麼送了。不送,人情關係不好處理。送,千萬別踩雷區。


送什麼 合適 ?

  1. 首先是送有點意義的。比如,在一些重要節日,送一些鮮花什麼的還是可以的。導師一般愛看書,買一套他愛看的書,或心儀已久的書,也是最有意義的事了。
  2. 其次是送點有紀念意義的。比如送點藝術品,送一支筆。這個,還得根據送禮對象的愛好。比如導師愛書畫,可以送一些書畫。書畫貴,那可以送高檔一點的一支筆,或一方硯墨。送一些小擺件,也是很好的一種想法,比如一些小石頭,一些有特色的書籤等。
  3. 其三是送點家鄉的土特產,這樣也不違規。比如,春節,送點家鄉的土特產。也可以送應季的,比如,八月十五送月餅。
  4. 其四是送健康。比如送一些茶葉,一些健身器材,一些健身卡等,這,只要是導師喜歡。如果導師從來不鍛鍊,那,送這些也沒有用。

送什麼不合適?

  1. 首先是不能送“禍水”。現在,大學裡帶研究生的導師,也不許亂收禮物了,也在逐漸規範了。所以,你送的東西不能觸碰到底線,要注意不違規。不要送太貴重,表達意思就行。另外,美女就更不行了!
  2. 其次是不能送影響健康的。比如,你送煙、酒這類東西給導師,這相當於去禍害人家。特別是你師母不愛抽菸,你送了煙給導師,那是最不待見的了。
  3. 其三是不要送吃喝的。吃的東西,吃完了喝完了,導師誰還記得你?所以,要送有永久紀念意義的,他時不時把玩,才會記得你。
  4. 其四是要了解導師的一些風俗習慣。有些導師的民族,是不喜歡某類東西的。如你不能送臘肉給回族的導師,對吧?臘肉是豬肉做的。


    通靈師犁子


    你只要好好學習,好好做實驗,我相信大多數老師都不會在意你是否送禮這個事情。反倒是每年寒假回家前,導師一般會請課題組的學生一起聚個餐。如果你有心,在過完年開學之後,帶一點家鄉特產倒是可以的。這裡的送禮看重的是心意,並不要非得花多少錢。

    最近發生一些導師壓榨學生的事情,似乎給了我們一種錯覺,就是導師都是黑心老闆。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絕大多數導師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我遇見許多老師和同學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有不少年輕導師還會經常和自己學生打籃球。

    如果你還是不放心,那就問一下師兄師姐課題組的傳統,如果課題組有過年給老師送禮物的傳統,那不妨入鄉隨俗。但就算送禮也不是每個人都送,一般都是課題組的所有學生一起送一份禮物,常見的有保溫杯、按摩椅,平均到每個學生也花不了多少錢。就我所在的課題組,導師不抽菸,不喝酒,除了剛招來的新生師兄會在教師節前叮囑給老師送份禮物,其它節日課題組沒有送禮的傳統。反之導師出國參加會議還會經常給學生帶禮物。

    不管送不送禮,逢年過節給導師發個短信拜個年還是有必要的,這是基本的禮貌。


    考研小秘書






    冰潔72383242


    對於一個剛剛入學不久的研究生來說 ,到了年節時,是否要到導師家裡看望老師,並要不要帶些禮物呢, 挺糾結的。這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研究生入學以後 要 先學習課程 ,這樣與導師接觸的時間相對較少。隔一段時間應該和導師見見面,彙報一下學業情況 ,並徵求導師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年節時,更該去導師家裡看望老師的。至於帶不帶禮物,並不是十分必要。不過,中國人比較講究情意和禮節的 ,適當給導師帶點小禮品也未必不可。那麼帶什麼禮物呢?一般說,家鄉小特產,比如茶葉,小手工藝品,最好不過了。但,價格一定不要貴重, 否則老師會拒絕的。也可以請教一下師兄師姐。如果,同時入學的幾個研究生同一個導師,最好幾個研究生一起去看望老師,事先先商量商量, 並給導師打電話說一下,徵得老師的同意後,再去看望老師。這點建議,供參考。


    老g3231676013


    “送禮”這個詞讓人感覺就像行賄受賄或者潛規則一樣,用在研究生和導師之間似乎並不恰當。

    都說中國是人情社會,其實全世界都一個樣子,拉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都體現在“禮尚往來”上,哪有空口白牙就混成鐵關係的?再說我們中國最講究“禮”,不講“禮”就是不懂事!研究生和導師之間應該是很近的關係,一位導師一屆只帶那麼幾個研究生,真正是傳道授業模式,作為學生,年節的去看望老師是最基本的禮節,這一點是不需要有疑問的。至於提問中說的“送禮”,是不是在禮物價值上有困惑?如果是因為這個原因,那隻能說你想多了,我覺得跟老師之間盡心就好,一些你家鄉的特產、兩瓶好酒(不必是茅臺五糧液等名貴酒,品質有保證就好),又或者一盒好茶葉,就像見長輩一樣。

    也許有很多人會“噴”給導師送“禮物”這件事,認為導師品德不好或者教育墮落等等,我倒覺得,這樣偏執的想法是典型的“情商低”,或者是不懂事,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哪有那麼多壞老師,作為學生應該先想好自己應該怎麼做,做好自己的禮節,如果導師嫌棄你送的少,那才是導師的問題。


    情感滴滴


    研究生只是學生,是社會的消費者,無固定收入來源,生活應該是窘迫的,生活費都要家庭負擔。應該潛心科研。導師有國家按時發放的工資,有自己的課題經費,而且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應該理解研究生的境況。所以,過年不應該送禮,導師也不應收禮。讓象牙塔保持她應有的神聖,純淨。


    高江蘇漣水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關於是否要給導師送點禮物(或拜年),不同課題組間差異性很大,之前已形成的氛圍非常關鍵。
    小西畢業後留高校工作,自己也是研究生導師,算是兩重身份都有經歷過,來簡單聊聊自己的看法。

    在我讀研讀博時,同門師兄師姐基本都有帶點特產之類的,新進的碩士生或博士生通常也會隨大流。我們沒有追求高價(自己也沒啥錢),關鍵是“有心”,比如家鄉的海蜇、臘肉、肉丸、香腸、乾果等。
    開學後,導師收到這些東西,會將零食或小吃會在學生辦公室直接分給我們一起吃掉,需要烹煮的也會在農家樂等活動或聚餐時一起品嚐。
    具體某個東西導師也會說明是誰帶的,大家就不用想著怎麼送、如何送、何時送,自己為難自己。通常,都是開學後帶去辦公室,直接給導師,也會給同門們帶一份,選的是份量較大的。

    相對來說,有課題組大師姐或大師兄(如管理團隊小額經費的)組織集體拜年、準備點小禮物,最為省心省事。比如說,送點米、油之類的,團隊老師們帶回家也能用得上,關鍵還特別有份量。
    教師節或中秋節往往也是採取類似的套路,大家一起準備點小禮物,和導師一起吃個飯。
    飯局都是導師出錢,如課題組管理小額經費的學生買單,或者自己直接刷卡支付。部分大課題組,師生過百人,事實上已經分了很多小團隊,聚餐就更加不可能讓學生買單。

    事實上,大部分導師都不會太在意,更不會要求學生花費精力琢磨這樣的事。研究生導師春節期間非常忙碌,要準備不少項目項目、團隊合作的事情,過年也就偷閒休息兩天。
    而且,為了提升團隊凝聚力,每年課題組也會組織一些年終活動,如農家樂、唱歌、集體出遊等。活動中的吃飯,團隊幾個老師都會參加。後期活動導師也在的話,學生們放不開,通常都是離開的。
    相信不少在讀研究生有過上述類似的經歷吧!

    另外,非得琢磨給導師送點貴重禮物,真心沒有必要。導師自己的收入不低,對某些學生偏向也是看科研潛力、產出,如發表高水平論文。
    當然,畢業後回校看看導師,送點水果之類的,或者請吃頓飯倒是可以的,導師也不會傲嬌地拒絕。
    比如說,我有個熟悉的小師妹,每年都從家鄉給團隊、導師分別郵寄一箱家鄉的枇杷。我自己的話,和導師離得很近,每年組織幾個有時間的同門一起請導師吃個飯。期間我們每人聊聊自己的工作和一年經歷,再聽聽導師的建議。

    不過,春節即將到來,給導師送祝福的時候有幾個細節還是得注意:
    1.別發“已被轉發爛的”祝福信息,尤其是各類符號或動畫的。自己編輯一個通俗易懂,大白話式的微信或短信都可以。或者說,在群裡跟隨同門一起給導師送祝福。
    2.大年初一上午可以給導師打個電話拜年,說幾句祝福的話。別羞澀,更別覺得電話難打,開不了口。電話拜年,是有感情的,比信息要好的多。
    3.注意區分好群。有些話學生間私下說可以,尤其是給導師起外號的。之前,有個其他導師的學生,在群裡喊導師外號“小郭”(姓郭),被狠狠批評了一頓。

    4.有額外事情請導師幫忙的,如推薦工作單位等。畢業工作後,再回校請導師和同門吃飯表達感謝即可。在新單位認真工作,一旦表現不好會讓別人覺得推薦人(導師)不行。
    5.群裡導師會發些祝福紅包,學生量力而行。5元、10元的祝福小紅包可以發2個,活躍下群氣氛。
    最後,我想說按時完成自己的課題任務,比送什麼禮物都讓導師高興。有坑人的導師,一樣有坑人的學生,遇到後彼此都會頭疼。加油!
    2020年考研的學生,提前已聯繫意向導師,記得給導師打個電話拜年,要學會多聯繫,保持溝通很重要。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