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前不久,筆者跟隨禾平臺組織的遊學活動,前往俄羅斯海港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Владивосток)參加俄羅斯遠東地區社區基金會會議。這次遊學是中國公益人與俄羅斯同行的首次半官方正式交流。短短5天中,筆者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社區公益組織蓬勃的發展潛力印象深刻,也深深感受到俄羅斯同行對中國公益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合作意願。

1 俄羅斯社區基金會發展概覽

社區基金會(Community Foundation)或者社區基金(Community Fund)是一個“舶來品”。1914年,世界上第一家社區基金會在美國克利夫蘭成立。1998年,俄羅斯第一家社區基金會——陶里亞蒂社區基金會誕生,隨後這種基層公益組織形式開始在秋明、柴可夫斯基和托里亞蒂等城市發展。

21年過去,俄羅斯當前已擁有80家社區基金會。據統計,整個歐洲共有27個國家建立了670家社區基金會,英國有65家,意大利有39家。這麼看來,俄羅斯擁有的社區基金會數量算是名列前茅了。當我走進此次遠東社區基金會會議的舉辦地——遠東聯邦大學主樓八層的“沸點”會議廳時,看到來自36家社區基金會的近40位代表已經把會場坐得滿滿當當。這些社區基金會覆蓋特殊兒童關愛、環境保護、動物保護、體育、文化等多個領域。

在俄羅斯,社區基金會的定位與全球其他國家基本相同,扮演著“創新中心”的角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為社區發展尋找資金和資源:即沒有足夠的資金時,尋找資金;有資金來源時,採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並持續研究周邊環境以尋找新的資金/資源來源。20年來,俄羅斯社區基金會從工業大城市起步,逐漸向偏遠地區和資源欠發達地區發展。根據此前英國慈善援助基金會俄羅斯代表處(CAF)所做的調研,目前已有70%的社區基金會在偏遠地區或農村地區開展工作。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俄羅斯社區基金會的主要活動領域,從高到低為:兒童保護、文化建設、設施改善、老年人、殘障人士、教育等

資金來源看,從多到少依次是:個人(私人)捐贈、慈善活動、政府項目或政府主辦的公益競賽、國家補貼/捐贈、企業捐贈、國際捐贈、慈善箱、以某人名字命名的基金、互聯網捐贈以及家庭基金。從資金分配上看,用於項目開展和實施的佔比85%,行政支出佔比15%。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俄羅斯社區基金會的資金來源和資金分配情況

調查顯示,社區基金會認為最重要的前五位工作是:建立社區信任、建立與捐贈人的關係、為地區慈善事業發展創造條件、發掘地區非營利機構的潛能、在社區基金(會)之間傳播知識和經驗。在會議中,我聽到多位社區基金代表在發言裡提到“信任”二字,他們認為建立令人信任的社區基金(會)形象是吸引資金、開展社會倡導和發展戰略的重要前提。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2018年俄羅斯社區基金會工作任務優先級表。藍色表示最重要的工作

我還深深感受到社區基金會工作人員對慈善事業的專注、熱愛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其中彼爾姆地區“社區倡議基金”女主席的發言令我記憶猶新。“社區倡議基金”成立於2005年,得到了彼爾姆地區天然氣有限公司的支持,為彼爾姆農村居民的社會倡議提供財政支持。

在工作中,“社區倡議基金”與當地居民包括青年人、退休人員進行充分討論,尋找社區發展項目,並幫助有想法的人們寫項目建議書。“社區倡議基金”在當地社區先後開展了俱樂部、圖書館等文化項目,組織兒童活動,讓孩子們自己提出想法,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其中一個行動就是組織大家把一個水塘清理改造成很好的游泳池,用很少的錢和很短的時間,做了一件很好的事。這位負責人說:“社區基金會能團結當地居民,這不是異想天開,而是真的可以做到!”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論壇現場

在多年的發展中,俄羅斯社區基金會還組建了“社區基金會聯盟”。同樣是在彼爾姆地區,2010年,當地9家社區基金會自願成立了社區基金聯盟。聯盟的主要任務是收集、分析和借鑑社區基金會的良好實踐經驗。從2016年起,聯盟還發起了“社區基金學校”,旨在提高社區基金會負責人的專業水平。 從這次會議的參會者和他們的發言中,還可以觀察到俄羅斯社區基金(會)的一些顯性特徵。首先,從業人員中女性比例大大高於男性。我們的會場裡有近40位來自遠東不同地區的代表,其中男性只有3名;其次,絕大多數從業者年齡偏高,平均在40歲以上。同時,遠東地區社區基金(會)的整體規模還比較小,36家社區基金會只有8家擁有3名以上全職員工。這一點在我們最後一天探訪三家基層社會基金的時候也得到了印證。

2.社區基金組織的現場募捐活動

10月18日晚,會議主辦方在符拉迪沃斯託克城市鐵路俱樂部舉行了一場現場募捐活動,參加此次論壇的50名代表和當地30餘名社區居民參加了活動。我們中國團的7名成員有幸受邀參加,現場感受社區基金會如何發動社區居民,開展線下募捐活動。

看得出,主辦方事先做了精心安排。募捐大廳旁邊的一個大房間裡,三明治卷、糕點、水果,以及酒水和飲料應有盡有。正值俄羅斯的深秋,室外是寒冷的秋風,室內已經開始供暖了。大家脫下大衣,在這裡邊吃邊聊,飽餐一頓。隨後所有人回到活動大廳,募捐活動正式開始。 現場佈置成劇院式。每位參與者的座位上,都放有一張寫著號碼的白色紙牌和當晚三個慈善項目的簡介。主持人是當地社會基金會的一位女負責人,看起來非常幹練。她站在前面,用熱情洋溢的語氣向大家介紹“捐贈圈”的概念,並告訴大家今晚將通過現場路演為三個項目籌集善款,每個項目的目標籌款額為5萬盧布(約合5555元人民幣)。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黑暗中的舞步”在募捐現場的表演

隨後,三個項目逐一上場——分別是救助流浪動物的“寵物回家計劃”、社區貧困母親幫扶計劃“生活的希望”以及支持盲人舞蹈的“黑暗中的舞步”。路演中,項目負責人或受益人分別上臺,通過PPT向大家介紹項目,號召募捐。“黑暗中的舞步”還邀請了一對盲人舞者現場起舞,讓居民直觀地感受舞蹈和音樂對視障人士的重要意義。

隨後,最激動人心的現場勸捐開始了!捐贈人如果對項目有捐贈意向,只要將手中的號碼牌高高舉起,並喊出捐贈的金額,主持人就會大聲重複數字。同時,記錄員在電腦上記錄數字,並通過加和讓現場每位參與者即時看到實際募款總額以及與目標5萬盧布的差距。我們中國團的每位成員也慷慨解囊,向自己支持的公益項目捐款。三個項目依次進行了兩輪募捐,最後全部完成了5萬盧布的既定目標。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募捐現場

最後,主持人向大家致謝,宣佈活動結束。人們根據自己的認捐金額,將現金放入捐款箱,或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線上支付。主辦方、項目方和捐贈者都盡興而歸。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捐款現場

觀摩了整個線下勸募活動後,我們注意到幾個現象: 首先,在中國,只有獲得當地民政部門批准和認可的、具有公募資格的公益組織才能組織這樣的線下募捐。在後面的交流中我們瞭解到,目前俄羅斯沒有相應的規定。 其次,主辦方將居民的善款彙集在一起,社區基金會通過定期報告、社交媒體發佈等方式披露項目的執行情況,力求公正透明。 再次,主辦方即使成本不低,也仍然舉辦了冷餐會。因為他們認為,酒會環節是為了讓社區居民在輕鬆的氛圍中認識和了解別人,“大家不僅是來捐贈的,也是來做客的。我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美好快樂的晚上。”同時,在募捐現場,主持人會隨機為一些捐贈者贈送禮物,有馬克杯、酒和賀卡。場地和禮品都來自合作伙伴的資助。 最後,主辦方重視細節,重視捐贈人的感受。一些第二次或第三次參與募捐的捐贈人,在胸前佩戴有特別的裝飾,在人群中非常顯眼,這也是對他們多次捐贈的褒獎和認可。

3.“美好城市”和“慷慨星期二”

說到俄羅斯社區公益發展,兩個非常主流和有影響力的主題活動不得不提,那就是“美好城市”和“慷慨星期二”(Giving Tuesday),這兩個覆蓋全國的品牌倡導活動也讓很多社區基金(會)得到了發展契機。 “美好城市”起源於2006年,是俄羅斯本土發展起來的倡導活動,由非營利組織和倡議團體發起,逐漸遍及全國,在公眾中很有知名度。各地區根據當地情況,吸引居民和各方資源開展公益慈善和志願活動。活動也得到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人居署等部門支持。到2019年,全俄已有130個市鎮加入“美好城市”活動。“美好城市”的目的是克服人們對慈善事業的不信任,喚起人們心中的友善,即每個人都能讓自己的城市變得更好、更乾淨、更善良。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北濱海發展慈善基金會地處濱海邊疆區北部偏遠農村,基金會發動當地企業家參與建設體育館設施

“慷慨星期二”(GIVING TUESDAY)是一個全球性的慈善活動,於每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舉行,但前後持續時間超過一週,因此是個名副其實的“慈善周”。俄羅斯是從2016年開始引入慷慨星期二慈善活動的,今年是第四年,將從11月19日開始預熱,至12月上旬結束。 儘管“慷慨星期二”在俄羅斯起步較晚,但發展情況非常好。過去三年來,全俄已有227個人口密集地區的超過2700傢伙伴參與,開展了超過5000場慈善活動,獲得媒體報道7500餘篇。2018年相比2016年的捐贈金額增長了2倍。

公益組織如何參與“慷慨星期二”呢?可以在“慷慨星期二”的官網註冊,發佈各自的公益項目和活動,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發佈各種活動預告,吸引更多人參與。除了善款捐贈,慷慨星期二特別鼓勵人們說出自己的公益故事,舉辦了“我的慈善故事”主題競賽,最終會有20個來自普通人的慈善故事入圍,前三名將獲得贈款。 俄羅斯的“慷慨星期二”官網由英國慈善援助基金會俄羅斯代表處負責搭建,各公益組織在官網上註冊和發佈自己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CAF並不是“慷慨星期二”在俄羅斯的主辦方和發起方,它的角色更多是提供支持和服務,幫助各公益組織利用“慷慨星期二”這個契機傳播公益理念,吸引公眾參與公益、籌集善款。這是“慷慨星期二”與國內“99公益日”“95公益周”最主要的區別。

4.解剖“三隻麻雀”

為了更直觀地瞭解遠東地區社區基金會的工作內容和方式,10月21日,在會議主辦方CAF的支持下,我們中國團一行7人實地走訪了符拉迪沃斯託克市的三個社區基金,瞭解他們的真實工作狀況。

“索契林蔭道”社區是一個該市成百上千個普通居民小區中的一個,從2012年開始建設,小區前面是一片森林和山坡。但小區內的綠化問題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此外,由於資金鍊斷裂,建設中的幼兒園一度停工,成了個爛尾工程。 在這種情況下,由“索契林蔭道”小區五號樓居民維克托發起,聯合熱心居民成立了社區基金,主要任務是共同參與小區綠化建設,並通過吸引資源解決幼兒園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問題。

維克托告訴我們,在如何建設小區綠化的問題上,小區的名字“索契林蔭道”給了他們啟發,那就是借鑑索契(俄羅斯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的植物群。為此,維克托牽頭與小區居民們進行了一系列磋商,包括與植物園的工作人員和在索契從事植物綠化的相關人士討論。最後,僅僅在7號樓附近就種植了60多株植物,包括松樹、雲杉、楓樹、木蘭、杏、圓柏等。此外,社區基金還得到了日本一家園林石材公司的資助,在小區中鋪設了卵石小道和大理石塊。所有的種樹、鋪路工作都是通過小區居民自己勞動完成的。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維克托向我們介紹小區居民自己種植的綠樹

在美化社區環境、種植綠樹、鋪設道路的同時,“索契林蔭道”社區基金還在政府部門進行了登記註冊,並通過議員代言、社交媒體等途徑,積極向市政部門反映小區問題。維克托說,原本開發商在小區空地上安裝了一批晾曬衣物的鐵架子,但居民們討論認為用處不大,社區基金就向市政申請,將這個空地改建成了居民健身區,並得到了政府的資金資助。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改造後的健身區

維克托本人是個IT從業者,也是社區基金的主席。“索契林蔭道”的居民以年輕人為主,維克托主要通過社交媒體與居民聯結。 我們參訪的另兩個社區基金分別是長壽基金會和銀齡基金會。長壽基金會在社區內普及太極拳,深受當地社區老人歡迎;銀齡基金會充分發揚文化傳承,在城市中心公園(在這裡發現了普希金孫子的墓)建設“普希金之秋”長凳供遊客歇息,希望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座旅遊城市能傳承俄羅斯的文化傳統,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更好地感受和了解“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浪漫主義詩人普希金的風采。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銀齡基金會的負責人加麗娜女士向我們介紹公園內的“普希金之秋”長凳

這三家社區基金的共同之處在於:首先,都立足本社區,根據居民實際需求開展工作,比如索契小區迫切的需求是社區環境改善和配套設施建設;“銀齡”設立普希金之秋的長凳源於這所公園與詩人的淵源。其次,三家機構規模都不大,籌款金額也十分有限,如銀齡沒有全職工作人員,所有工作依靠20名志願者完成,一年籌款金額為24000盧布(約合2700元人民幣)。 儘管社區基金會的全職人員少,籌款金額也不大,但我們能感受到他們對自己所做的事情都非常樂觀並充滿信心。銀齡基金會的負責人加麗娜女士告訴我們,除了在城市公園內捐贈長凳,改善基礎設施,基金會還想舉辦慈善音樂節、開展特殊兒童幫扶等。加麗娜女士是當地一所高校的教師,在本職工作外,她每天抽出2小時處理基金會的活動策劃、聯絡組織等工作,並樂此不疲。索契林蔭道社區基金主席維克托在臨別時對我們說,雖然小區的道路、幼兒園和學校建設都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是他們沒有袖手旁觀,他堅信每個人都可以為改善城市的一部分作出貢獻。

涓涓細流匯成海——俄羅斯遠東社區公益組織一瞥

夕陽下的符拉迪沃斯託克

這正是我這幾天探訪遠東地區俄羅斯社區基金會最深切的感受!這些“小小”的基層社區基金會正在盡一己之力,動員和匯聚資源和力量,讓當地環境更好,居民生活更舒適,激發居民的社會參與。我相信,這種基層的力量,正如涓涓細流,終將匯聚成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