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時評」戰勝“疫魔”誠信重如泰山

據媒體報道,2月6日,河北張家口市公佈的一確診病例竟然是一名醫生,而且其在被確診前,已被海南省三亞市疾控中心明確告知與確診病例有密切接觸需隔離觀察的情況下,故意隱瞞,既未向所在社區和單位報告,也未嚴格採取隔離觀察要求,反而先後3次自行前往醫院就診,併到所在醫院接診患者,導致家人、鄰居、同事等100多人與其密切接觸,致使其從業醫院從2020年2月5日起門診暫停開放,僅保留髮熱門診、急診運行。在防控“疫情”的大是大非、乃至人命關天面前,誠信重如泰山。

近一個時期以來,全國一些地方總有一些到過湖北等地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密切接觸,卻故意隱瞞不報的案例,之後釀成極為嚴重的後果,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立案偵查的案例。雖然這些案例無一例外地均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國家法律法規,但為何總有人鋌而走險、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呢?除了恐懼、擔心、僥倖等心理因素外,這些人不懂法、不知法或者知法犯法應當是主要原因。這些原因的背後,都逃脫不了極端自私、僥倖過關的心理預期。這種畸形的、狹隘的心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理念背道而馳、水火不容。

人之初,性本善。當人的善良,被蒙上“惡”的影子,善也就成為了“偽善”,至於誠信更是無從談起了。更何況這樣沒有誠信的行為直接威脅到其他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挑戰法律的底線和尊嚴,成為以身試法的負面典型,令人扼腕長嘆,教訓深刻。這一方面反映出誠信在防控疫情中的極端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還折射出“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的法律約束性。

誠信,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社會道德,更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尤其是在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誠信更彰顯著人性的擔當。

請用我們的誠信,為我們最終戰勝疫情保駕護航;請用我們的誠信築牢我們阻斷病魔的藩籬。期盼著每個人將誠信理念根植於心,助力我們儘快戰勝“疫情”,迎接光明!(央廣評論員郭長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