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遊記》裡,豬八戒比孫悟空更受唐僧喜歡?

用戶3708573195


法號悟能(觀音取),渾名八戒(唐僧取),是唐僧的二徒弟,會天罡數的三十六般變化,所持武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耙)。豬八戒前世為執掌天河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

豬八戒曾經在天庭的關係不一般啊,而孫猴子只是一隻山精野怪,身份和朋友圈沒法和老豬比的。

所以唐僧,為了佛門內和天庭的關係也得和老豬處理好關係的。


米斯特爾崔


《西遊記》裡為什麼八戒更受唐僧歡迎呢?春風依醉回答原因。

首先,豬八戒在天庭時當天篷元帥,執掌天河,管理八萬水軍是有實權的武將。能做到這個職位一定不簡單,察顏觀色、見風使舵、投天帝所好、巴結奉承的本領肯定不一般。所以,八戒對師傅唐僧也是如此。

其次,豬八戒有三十六般變化、九齒釘鈀,也能騰雲駕霧,降妖伏魔,是孫悟空的好幫手,有用的才被喜歡!

再次,豬八戒身上有許多缺點,有缺點的便於大老闆管控,豬八戒好吃、偷懶、好色,身上有毛病,老闆手裡有把柄,才便於老闆管理。八戒幾乎從不和唐僧犟嘴,從來都是附和,你錚錚鐵骨老闆沒處下手拿捏你。讓老闆不放心的部下,老闆怎麼會喜歡。

然後,豬八戒是暖男,處處為師傅著想,端茶送飯,化緣來的食物先送給師傅。喝子母河水與師傅同甘共苦。八戒是挑擔子的屬於給老闆提包的秘書,一般生活秘書更受老闆寵愛。

再後,豬八戒來自天庭,出身高貴,多少有些背景。本身胖乎乎的給人憨厚老實的感覺,會陪師傅聊天更親近。

最後,孫悟空雖然本領高強,多次拯救唐僧於危難,但是脾氣很壞經常頂撞老闆,違反老闆意圖。功高震主,又難控制。石頭變的沒背景,天庭和靈山都不待見,且有犯罪前科。

總結,豬八戒不如孫悟空厲害,但他是唐僧平衡取經團隊的利器,通過八戒制衡孫悟空,所以八戒更受唐僧喜歡。




春風依醉


《西遊記》中, 豬八戒雖取名為“八戒”,卻從未守過戒,甚至反而是處處犯戒。可唐僧卻偏偏喜愛好吃懶做的豬八戒,神通廣大聰明能幹的孫悟空反而不被師傅待見。這是為什麼呢?

有人會從人際交往的角度去分析,有人會從中職場潛規則去探討,有人會用心理學來解析。在我看來,其實無論哪個角度歸根到底,本質上都離不開人性二字。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點來看:

一、從性格上說起,表面看來唐僧善良、意志堅定,其實內心軟弱膽小,又有點貪生怕死,還很好面子,也容易輕信,但一對不瞭解的事物卻又不願相信。

偏偏悟空火眼金睛、明察秋毫,對師傅忠心耿耿。一旦遇上妖魔鬼怪,要麼以烏巢禪師的多心經來告誡師傅,要不就是直言相勸,從不懂給師傅留點面子。這樣處處顯得比師傅還“牛逼”的徒弟,在好面子又死板的唐僧看來,實在是過於囂張跋扈了。

而且唐僧的慈悲也只是對人,甚至是對化身為人的妖怪,也常常是心慈手軟,但對孫悟空則是非常狠。他自始至終對悟空充滿猜忌顧慮,怕悟空丟下他不管,又怕他難逃妖性,所以常用緊箍咒威協。正因如此,即使是有時知道是錯的,也不願意放過悟空。


反而是那個好色、好吃懶做又貪圖安逸的豬八戒,因為一張懂得“討好”師傅的嘴而獲利。為了達到目的,自私自利的八戒常常用他這張嘴挑唆唐僧,整治孫悟空。

從人性上看,恰恰是唐僧和八戒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唐僧喜歡豬八戒,正如我們常人喜愛睡懶覺一樣。正如《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紀曉嵐與和申,一個正一個邪。對唐僧而言,孫悟空有如紀曉嵐,而豬八戒就是那個對師傅能“體察入微”的和申。

有人會問:明知道和申是個壞官,康熙為什麼不把他革職,反而有時還縱容他欺壓紀曉嵐?站在皇帝的立場,皇帝當然喜歡紀曉嵐。從這個角度看,豬八戒好比和申,這樣的人世上多的是;紀曉嵐就如孫悟空一樣不常見。

放下皇帝的身份,別忘了康熙也是凡人。是人就離不開人性,他也有七情六慾。而和申,無疑正是滿足他“人慾”的得力助手,而過於正派的紀曉嵐當然就不受待見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唐僧看來:孫悟空易得,八戒難求。孰優孰劣,一眼見分曉。


二、上升到精神層面,若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論來分析,唐僧師徒是分別對應了“自我”、“本我”和“超我”。他們名字中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寓意:

唐僧是肉身的象徵,承載了人的意識、慾望貪念還有苦難。

八戒就是我們每個人心裡的魔,是我們的貪嗔心。他所有的“醜陋的”慾望,都是人的最基本的慾念。

悟空是我們的名利心,他代表著我們最活躍也最難以控制的意識。

從唐僧用緊箍咒制約孫悟空,卻喜愛豬八戒,師徒的堅難取經路,也恰恰是象徵了人只有修行與歷練,才能完善自身。


風浪裡淘沙


其實我們可以把唐僧一行人想成一個企業。唐僧是企業的領導人,豬八戒,孫悟空都是唐僧手底下幹活的人

。孫悟空就是那

個精明能幹的員工,豬八戒就是偷奸耍滑的人。但是孫悟空總是不給唐僧的名字,各種頂撞他。而豬八戒會各種拍馬屁,只要是願意拍會拍自己馬屁的屬下,老大都喜歡,在取經路上豬八戒就比孫悟空更會拍馬屁,也就更容易得唐僧的喜歡。

而且豬八戒不會忤逆唐僧的指令,讓他幹什

他就幹什麼,孫悟空讓他去探路他都不去,結果唐僧一句“八戒你就去吧”,豬八戒就屁顛屁顛的跑去探路了。

可見這豬八戒有多迎合唐僧的話。

這麼迎合,唐僧能不喜歡嗎? 在路上很多的時候,豬八戒的軟弱為他博得了很多唐僧的喜愛,但是孫悟空 在有些時候就表現的比較強硬,讓他不得唐僧的喜歡。

就好比三打白骨精的時候,唐僧已經說了讓他不要去打這些人,但是孫悟空就是不聽,即使頂著緊箍咒在發作也要打死白骨精附著的人。

雖然他們早都已經被白骨精給害死了,但是在沒有火眼金睛的唐僧眼裡他們就是普通人,但是在嫉惡如仇的孫悟空眼裡,不管是變做什麼,照打不誤。

可是這樣就要被唐僧所討厭了,但是他不管啊,他只管打妖精。

所以在唐僧眼裡,豬八戒就比孫悟空更惹人喜愛。


古今劇社


拋去西遊記的背景,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師徒四人這個團隊如果放在現實中,孫悟空就是一個才華橫溢,能力超群的刺頭,而豬八戒是才能平庸,卻通達人情的下屬,而唐僧則是上面領導指派,空降而來,卻才能平庸的領隊。

才能出眾的孫悟空自然是看不起唐僧的,覺得他什麼都不懂,又整天指指點點的,嫌棄這嫌棄那的。而且孫悟空脾氣直來直去,又不懂得隱藏自己。因此他對唐僧的不滿,想來都是直接擺在臉上,甚至有時候還指著唐僧的臉直接就說出來了,似乎不顧及唐僧在其他小隊成員面前的面子。

而豬八戒就不一樣了,豬八戒雖然壞毛病一大堆。好色、偷懶、貪吃,可他卻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那就是非常的聽話,但凡是唐僧指派的,他一律去做,而且從來不在唐僧面前抱怨。從豬八戒的身上,唐僧這才感受到了當領導人的尊嚴。

還有一個就是豬八戒跟孫悟空非常的不對付,經常拌嘴吵架,其原因大部分就是因為唐僧跟孫悟空意見相左,然後豬八戒毅然地選擇站在了唐僧那一邊,這讓唐僧如何不喜愛豬八戒,哪怕他再怎麼沒有才能。



老林面社


在《西遊記》裡,豬八戒比孫悟空更受唐僧喜歡,並不是因為豬八戒比孫悟空會說話,也並不是豬八戒會討好,會拍馬屁,會邀功請賞。

其實,孫悟空一點也不傻,論說話,論討好,論邀功情賞,孫悟空比豬八戒一點也不笨。

唐僧不太喜歡孫悟空,更喜歡豬八戒的主要原因是,豬八戒身上的肉多,孫悟空身上的肉少,豬八戒身上都是肥肉,孫悟空身上都是瘦肉,豬八戒的肉一爐小火就能燉熟燉爛,孫悟空的肉在八卦爐裡煉七七四十九天都煉不爛。

所以,妖怪可以吃豬八戒的肉,沒有哪個妖怪愛吃孫悟空的肉,因為嚼不爛。

在妖怪捉住師徒四人想吃肉的時候,妖怪想解饞吃葷腥,豬八戒可以先替師父挨第一刀,可以先蒸豬八戒,相比之下,孫悟空就不能替師父挨刀下蒸鍋了。因為妖怪不愛吃孫悟空的肉。

這樣一來,豬八戒可以陪師父獻身,孫悟空則不能陪師父獻身。

所以,唐僧喜歡臨死時陪著墊背的,陪榜的,對不能陪著墊背的孫悟空就不太喜歡了。

在師父遇難時,你也能陪師父一起上路,師父心理平衡了,就喜歡你,你不能陪師父一起上路,即使你有本事能救師父,但師父心理平衡,師父也是不會喜歡你的。

之所以現在的豬肉大漲錢而猴肉無人問津,就是因為唐僧很喜歡豬八戒而不喜歡孫悟空的結果。






娛樂菌侃娛樂


在西遊記裡,自然是孫悟空功勞最大,但他嫉惡如仇,居功自傲,所以不受唐僧喜歡。豬八介雖然好吃懶做,膽小怕事,但他會說奉承話。

其實,能一直流傳後世的書,就是讓人們認定這個道理。放眼華夏幾千年歷史,凡是功勞大的,嫉惡如仇的大功臣,又有幾個會有好下場?反而是那些只會阿諛逢迎的人,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如魚得水。


張鈞愛詩詞


唐僧為什麼喜歡八戒而不是悟空?

理由很簡單。

悟空本領再大,在唐僧眼裡都不過是個潑猴,就是一個粗野的沒受教化且不服從管理的野猴子,如果不是還有個緊箍咒可以拿來唸念,估計唐僧早就把他開了!

而八戒就不同了,他既在天上當過官,又在人間食過煙火,不說是知書達理,起碼也懂點人情世事,尊敬師長,以師父為中心,任勞任怨,再加上會拍馬溜鬚,狗喜刷鍋的,人喜會說的,自然是討得唐僧喜歡。

所以,等同一理,人在一個團隊裡,要想獲得領導的認可,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要服管,不要張揚,千萬不要目中無人。





七鬥


其實電視裡面演的很多東西,都是源於生活,我們可以從電視劇當中找到生活中的原型,哪怕像西遊記這種神魔類型的電視劇,也能夠給我們生活啟發。學會觀察生活,你就會發現很多你想不明白的東西了。

我們可以把唐僧一行人想成一個企業。唐僧是企業的老闆,豬八戒,孫悟空都是唐僧手底下幹活的人。孫悟空就是那個精明能幹的員工,豬八戒就是偷奸耍滑的人。但是孫悟空總是不給唐僧的面子,各種頂撞他。而豬八戒會各種拍馬屁,而且還時不時的打孫悟空的小報告,你想想,這麼長久下去,唐僧不喜歡豬八戒,難道能喜歡孫悟空嗎?

好比我們平時在公司上班的時候也要注意。工作認真和有能力那是我們的本錢,但是一定要學會做人,知道給老闆留面子。雖然沒必要溜鬚拍馬,但是也不能自命清高,畢竟你在人家的屋簷下,混口飯吃,做事還是要講究一些分寸的。在別人手底下做事可不像在自己家裡,可以耍小脾氣,任性。往往我們在工作上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和領導理念不同,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提出自己的意見想法,至於聽不聽那又是領導的問題了。影視劇情大多數源於生活,而很多影視背後也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不過不同的年齡段看的感覺不同,小時候看只能看得懂劇情,過了很多年再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看的是裡面的道理。


風華影視推薦


眾所周知豬八戒在《西遊記》中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代表,在他們西去取經的團隊中,他幹活最少,抱怨最多,可是卻比孫悟空更受唐僧的喜歡,具體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豬八戒更通人情世故

豬八戒被貶下凡之前是天庭的天蓬元帥,放在現在算是一個不小的官員了。每天混跡在官場之中,更懂得察言觀色,隨機應變,要不是因為改不了好色的毛病,估計他在天庭也會有不錯的發展。而且他得到成仙后必定熟知天庭規矩,人情冷暖,爾虞我詐,也就更加圓滑,懂得變通。

而孫悟空自小生活在山野之間,無拘無束,做事隨心隨性,而且性格急躁,雖然受過菩提老祖的教誨,到始終未能收斂本性,他嫉惡如仇,眼裡揉不得沙子,像是一個孩子,需要正確的引導,在他的世界裡非黑即白,因此對很多事情的處理過於武斷,給唐僧也算是惹了不少的麻煩。

第二:豬八戒情商更高

在全劇中,豬八戒雖然功勞不大,但他懂得討唐僧歡心。對於唐僧的批評也都懂得接受,雖然總是嚷嚷著散夥回高老莊,但在唐僧遇到危險時還是拼命相護,單從豬八戒那麼討女人喜歡就可以看出,他更懂得人心,有他在,唐僧才會有說教的機會,才會有優越感。另外豬八戒很會做面子工程,在唐僧能看到的範圍,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私下缺挑三揀四,而且豬八戒在團隊中還起到了調節氣氛的作用,讓整個團隊更加融洽。

而孫悟空對唐僧的管教相當的不服氣,如果不是緊箍咒的舒服,估計他早就回花果山了。孫悟空是典型的個人英雄主義,他有火眼金睛可以提前洞察危險,殊不知唐僧只是凡人,而且是一個慈悲為懷的僧人,看待事情都是從性本善的角度去考慮,沒有親眼見到危險來臨,他是不會相信孫悟空的,這也讓他們之間走了隔閡。

第三:豬八戒相較於孫悟空很聽話。

豬八戒是經歷過天庭等級制度的,知道官大一級壓死人的道理,因此對唐僧的話是言聽計從。雖然貪吃,偷懶,但受管教。

而孫悟空空有一腔熱情,處處為唐僧著想,但難以馴服。經常頂撞唐僧,因此還引來觀音菩薩出手,這讓唐僧很沒有面子。他能提前預知危險,顯得唐僧很笨,在他這裡唐僧毫無優越感可言,一次次被駁了顏面,自然心裡不舒服,也就更談不上喜歡了。

其實仔細想下來,這就是一個職場的縮影。唐僧是大老闆,孫悟空是團隊精英,豬八戒是團隊裡的潤滑劑,沙僧是苦力。孫悟空雖然能幹,但是有能力的人都是有脾氣的,也就更難以約束。豬八戒是混日子的,只要能哄好老闆,懂得溜鬚拍馬,即使不幹活,也能順風順水。而沙僧是個默默做事的小員工,話不多說活不少幹,而且還不受領導喜歡。作為老闆的唐僧,需要孫悟空這樣的員工去給他解決難題,更需要豬八戒這樣的人哄他開心,雖然在外人看來豬八戒是個混混,到唐僧作為高層為了調節團隊氛圍,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更喜歡他多一點,這就像是紀曉嵐和和珅一樣,紀曉嵐總是在給皇上找難題,而和珅總是在哄皇上開心,難道乾隆真的不知道和珅有問題?但他為了達到制衡,還是默許了。

種種跡象都顯示了孫悟空的情商遠低於豬八戒,雖然業務能力更強,但始終不得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